查看原文
其他

老秘书电脑硬盘上那些“即插即用”的写作素材从哪里找的?

2016-06-19 清水拂心 老秘网



老猫的话

各位秘友,今日继续分享清水拂心发表在2016年第6期《应用写作》的文章《关于公文素材的积累》第二部分,如何查找写作素材。对于积累问题,房立洲老师在《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中归纳了“积累十法“,即听、思、看、读、谈、问、搜、记、写、干。大家可以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写文章讲究“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对于搜集素材,大家应该各有妙招。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日常发现


  关键做到三个字:看、听、问


      所谓“看”,主要是指通过平常阅读来发现查找素材,如阅读政策文件、工作相关的新闻报道、杂志报刊等等,或者所目睹的工作动态、社会百态、基层现状等等,亦即目之所及的一切皆可作为素材。这里,举个例子。例子来源于《应用写作》上的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李珣有一次读报纸,看到一段话“音乐之都奏响友谊主旋律,家庭农庄飞扬友谊咏叹调,大师故里回荡友谊协奏曲”,当时他格式工整、韵律优美、比喻新颖,就随手记进素材库里,并没细想这话能派上什么用场。后来,他应邀撰写一篇阐释高校与北京精神关系的文章,要从“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四个方面论述。他灵机一动,爱国不就是一种主旋律嘛,厚德不就是一种咏叹调嘛,包容不就像协奏曲嘛,简直一一对应。于是,他就以《首都高校践行“北京精神”要唱好“四重奏”》为题,把“高校要唱好爱国向党的主旋律,高校要唱好大胆创新的进行曲,高校要唱好包容平等的交响乐,高校要唱好厚德尚礼的咏叹调”作为四个分标题,分别论述高校应如何践行北京精神的四个方面,形成了一篇文章,反响很好。报刊杂志中经常会冒出新提法、新思路、新语言,把这些收集记录下来,就是很好的素材。


       所谓“听”,主要是指通过听会议上的领导讲话、与领导同事的工作交流、与基层党员群众的交谈等,来收集公文素材,亦即耳闻所及的一切皆可作为素材。


       所谓“问”,主要是指多询问、多请教,向领导、同事、群众,询问自己不懂的、不熟悉的,在询问请教中收集方方方面的素材。举个例子,我作为组织部门研究室主任,经常要写综合性材料,但又不可能对干部、人才、基层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动态了如指掌,那就需要在写作综合性材料之前,询问请教各科室负责人,全面了解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之后,才好从容下笔。


二是主动查找


  即结合自己平常公文写作的实际,思考自己到底缺哪方面的素材,从而有意识、有计划的、有针对性地主动查找相应素材。要养成一个主动查找素材的良好习惯,把积累素材、查找素材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锁定一些固定的公文素材查找渠道,确定每日或每周查找、积累素材的固定时间,定期去发现素材、查找素材、占有素材。这里,介绍一下我的做法。如果没有很急的材料任务,我一般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花半个小时来阅读求是网、党建研究网、老秘网、中国组织人事报、本地党报等几种固定网站报刊,来收集素材。平常没事时或晚上睡觉前,阅读微信上的学习小组、秘书工作等几个固定微信公众号,及时把好的文章收藏下来,然后再摘抄到笔记本上。总之,所谓“主动查找”,即根据公文写作需要,锁定素材资源丰富的固定渠道,养成定期定时收集素材的良好习惯。


三是调查研究


  这是发现、收集第一手资料和最真实素材的重要渠道我们搞公文写作,还是要多走出去、走下去,到基层一线去调研,深入工作现场去调研,触及问题深处去调研,在调研中摸实情、出实策,解决实际难题,切不可闭门造车,坐在办公室决策。


四是临时查找


  一般来说,遇到陌生领域的公文写作或者平常接触较少的公文文种,就需要临时查找素材这里提供大家一个方法,就是“先散后聚再散”的方法。即先广泛收集、阅读与公文主题相关的素材(散),从中理出一些“核心点”(聚),掌握其大致规律、要点所在,然后回过头来阅读查找与“核心点”相关的素材(散)。经过这样“散——聚——散”的步骤,就会较好地驾驭陌生领域的公文写作。对于陌生领域公文写作,需要临时查找素材,需要两番甚至多番阅读素材,所以耗时较长,尤需耐心。个人曾经从事过不同领域的公文写作,对此深有体会。(本文节选自清水拂心在文稿评改演播室的讲稿)


延伸阅读

你晓得写材料需要积累哪些素材吗?

学会这些谦词雅句,速成文人雅士!

张瑞志:干活不能离谱  办事不能越级!

房立洲《公文写作百法例讲》730人订阅!

第二批签名本订购网址:http://dwz.cn/201610088)

图说:公文写作出彩“八要点”

“笔杆子”透露为自己减负的五大秘方!


图文编辑:老猫

个人微信:laomiw

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

培训咨询:181327314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