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旦大学博导:清晨给研究生改论文,有话要说!

考博之路 2021-09-18



清晨五点多,我醒后怎么也睡不着,惦记着昨晚收到的两位研究生的稿件。于是,我忍着摔伤尚未完全康复的不适感,坐在阳台电脑前改稿。

改着改着,不免“火大”。

从“发现”到成稿、发表的距离



近年,学界和媒体总是说要破除“唯论文”。诚然,不同学科研究的难易程度和研究周期不一样,成果展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但对于基础科研来说,是不是你说你发现一个东西,就成了“成果”呢?

国外那些写“如何撰写科研论文”书籍的作者总是说,如果一个研究工作没有发表,无论你吹得多么厉害,都等同于没有做过。他们还说,评价研究生不是看他多么幽默风趣、实验技能有多强。最终,评价研究生看的还是发表的论文。

那么,从“发现一个东西”到最终能达到论文发表的要求,究竟有多大的距离?

做催化研究,人们合成出几个催化剂,测测活性,很快就能甄别出“高性能”催化剂。做了几种简单的表征,研究生也能够在中期考核中“蒙混过关”了。

但要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就需要研究催化性能为什么好,这往往需要依靠原位红外光谱、X射线近边吸收、DFT计算、原位电镜。这就需要投入大量时间。

这就是“吹牛”说得到了好的催化效果和开展深入研究的区别。

但是否只要开展深入研究就行了呢?往往,从获得“全套”结果到成稿,再到修改到能够发表的程度,有很大的距离,也考验着研究生以及导师的水平和耐心、严谨程度。

写论文不是简单的看图说话,而需要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它不是仅仅“深入分析讨论”就行的,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写作方法和约定俗成的规范。

比如说,你在绪论部分一开头说什么课题的研究引起广泛兴趣,然后引用文献1-5。其中,文献1和2是综述,文献3-5是三条“随机”的文献。并非完全不可以这样,但这样妥当吗?

再比如,你连续引用5篇文献(21-25),但这5篇文献的排列并非按照发表的先后顺序,而是随机排列的,这妥当吗?

让学生一遍一遍地修改论文



刚成为研究生导师时,我还不是教授。当时我对“保”学生正常毕业非常在意,学生写的初稿我都会仔仔细细修改,WORD文档中“一片红”,有些内容甚至是我写的。

但近来,各种工作上的事情纷至沓来,没有太多时间坐下来完整地修改学生论文。而且3个月前摔伤了。

我就采用“打发”战术——每次收到学生稿件,先花一个小时快速修改,用批注告诉学生这个地方不行,那个地方不好。然后把文档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改。

这样,学生就会花好几天去修改,我不会太操劳。等学生改好后,我继续采用这样的“切香肠”战术,一篇文章改十几遍才投稿。

没时间马上修改时,我还会把论文送到查重系统,然后把查重报告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修改。用我的话说,我要让他们知道“天高地厚”,而不是马上改完后就去参加自选实习。

有时候,我对学生说:针对文章中说的这个现象,如果能查阅文献,找到文献支持,那会效果更好。

但学生说:别人从来没有做过这个的。

我怒了:不去查文献、找支持,就不能发表!

我找出审稿系统里编辑给别人的拒稿信。每个审稿人(包括我)都提出一大堆意见。

“如果在导师这儿没有很好的修改,到审稿人手里会被批得体无完肤!”我有感而发。

说出这句话,我没有嘲笑别人的意思。做科研、写论文本来就是“试错”的过程。投不中某个杂志,也不丢脸。

但是如果研究生和导师如果能够事先仔细研究透彻,把一些问题考虑到,把论文写得更好,那效果就会更好。

经受查重和论文审稿的“洗礼”



有些人在媒体上对查重颇有微词,说查重是形式主义,会催促学生把论文改得乱七八糟、不堪卒读;查重浪费时间;应该时间花在科研上,而不是查重上。

但问题是,查重和根据查重结果改论文,究竟花多少时间?和学生做实验、实习、找工作的时间相比,查重和根据查重结果改论文的时间,是不是很少?

我喜欢查重。

几年前,我曾经把学生的论文投给国内外的期刊。结果,论文被直接枪毙,编辑说重复率超标了。我感到真是丑大了。

有人说,导师应该能鉴别出学生哪些话是抄来的。

但我认为不是这么一回事。导师又不是人工智能。他最多说“你论文里下了一个定义,但这个定义显然不是你发明的”或者“你写的绪论和前面一个研究生的绪论类似”。

后来,课题组每篇论文都进行查重,而且还在学生初稿、修改稿、终稿等阶段查几遍。

论文审稿也很重要。拿到审稿意见,根据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就像是有一种“仪式感”。

通过这个过程,能提高论文的水平,也让学生经受了“洗礼”,让他们感受到“先抑后扬”的“人生三重境”。

劲往一处使,促成论文的完成



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同时搞两篇论文,也不要这篇文章还没有搞好,就想着做别的实验。

“有东西吃的话,就把它吃好、吃饱、吃透!”我一直这么对学生说。

这称为“步步为营”战术。

此前,有学生同时搞两篇论文,我很生气:“我就是要前面那个东西!”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我明白:学生没有导师的指导不行。

有的课题组学生很“独立”,自己能写论文,还用导师的账号和密码投稿。这虽然提高了独立能力,但缺乏系统性、规范化的培养。

导师的指导,不仅仅体现在科研方向、实验操作方面,还体现在科研战术(就像排球教练那样)、做事方法方面,当然还体现在指导学生写论文、改论文方面。

“一回生,二回熟”,学生经过老师改论文的指导,以后写新的论文稿,就会好些。

文章来源:马臻科学网博客


在读研究生也可以申报的课题开始啦!
复旦大学第十二届“学术之星”评选结果公示,法学博士发6篇CSSCI!
第三十一批“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结项课题的公告
《财经法学》2021年第3期要目
《江汉论坛》2021年第5期法学论文要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法学论文要目
《广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法学论文要目
2021年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博士论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271人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2021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的公示
西南财经大学202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事宜通知
天津科技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24人
国家留学基金委2021年与国际贸易中心合作项目遴选通知
山东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惠从冰主动投案!半月前曾要求下属“自查从宽、被查从严”
杨振宁捐赠清华大学
#农村孩子还有没有机会逆袭#冲上热搜!你怎么看?
西南大学法学院关于2021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的公示

华泰证券超低佣金开户福利来了!vip专属佣金开户!

仅限已注册人员进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