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勇教授:给刚博士毕业的年轻学者9点建议,最后一条必看!
给即将回国的年轻博士们几点建议
作者 | 王善勇(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教授)
最近和几位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聊天,他们问我回国和在国外发展哪个更好?我说,这个很难讲,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人各有志,不能一概而论。
但凡说到选择,一定要顺应时代潮流,总不会有错。好风凭借力,就是这么个道理。
所谓顺应时代潮流,就是要看你的领域目前在世界各国是处于上升阶段还是走下坡路。
一个人旺盛的学术生命也就是二三十年。有生之年,要想做出点像样的成果,路的选择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
闲言少叙,下面几点建议,希望对年轻人能有帮助。
1. 一定要教学,要教就教核心课程。
如果能有机会给留学生全英文授课,当然最好。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一个刚毕业的年轻博士,尤为重要。
为什么重要?
首先,博士,这个称呼并不是字面的意思代表着博大精深,什么都懂。相反,随着学科分得越来越细,大多数的博士题目其实很窄。也就是说,博士生的知识面其实并不宽。
也许有人会说,博士们在本科、硕士甚至博士阶段已经上过很多基础课程了,现在强调给本科生或研究生上课,对博士的知识积累和提高能有多大帮助?会不会是浪费时间?
我的理解和体会非常不同。
且不说年轻博士在本科、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经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的成绩或学分。当你真正教学的时候,要想把别人真正教懂,对教材上的知识的认识深度和广度要求会非常高,这就强迫你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相关的书籍和文献,几年下来对一个人基础的夯实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好的基础,一个人会非常心虚,会没有发展的潜力。
2. 组建自己的团队。
一个人也是团队。什么意思呢?要有独立科研的意识。当然,有出色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加盟,热烈欢迎!
对研究生的培养不要做甩手掌柜,而是和他们一起成长。
一个人在学术上最巅峰的时期就是博士毕业这五年,基本就决定了一个人一生能达到的高度,其实是一个团队能达到的高度。
有人讲,最开始融入大的团队也很重要,也没有错。这其实和你独立做科研并不矛盾。
最好的融入就是自己有独到的东西,在大团队里你的小团队是必须的,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不是可有可无的。
3. 要持续出成果。
这里说的成果,坦白讲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论文,高水平的论文。
如何界定高水平的论文?那就是本领域主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国家管理层面反对的所谓“唯论文”,跟你其实没有任何关系,那只是管理层面需要改进的事情。
发论文,发高水平论文的目的,就是要个国内外的同行交流。论文是和同行交流最好的载体。
为什么要持续发表呢?这和十年磨一剑并不矛盾。十年磨一剑只是个比喻,并不是非十年不出成果。
持续发表的好处就是不间断地保持和国内外同行的交流。通过论文的反复交流,你能得到反馈。
这个反馈会告诉你,在你的领域全球范围内你自己到底是处于怎样一个水准,使你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
另外,好的论文发表记录对你持续拿到基金资助非常有帮助,这在全世界的学术界都通用。
目前的中国,你真有本事,是绝不会被埋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时代。
4. 积极参与和学术密切相关的社会服务工作。
比如说给高水平期刊审稿,很多年轻人觉着这种无偿的工作很浪费时间,没什么好处。这就目光短浅了。
判断一个年轻学者是否活跃,除了你的成果发表让同行看到外,你在学术界的各种服务贡献也很重要,比如期刊的编委。而期刊主编吸收新的编委的标准就是看你审稿的数量和质量。
所以,做事不要太功利,奉献、无偿帮助别人的心态,不但会让自己愉悦,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 继续学好英文。
英文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我有不少朋友,回国很多年了,还坚持每天听英文新闻,阅读大量英文文献。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国内一位年近古稀的大院士。一次开国际会议,他一张口做报告,我旁边的一位老外大牛教授感叹,这位老先生的英文真棒!
后来聊天我才知道这位老先生在国内几十年如一日学习英文,已经养成习惯了,不仅学术水平一流,英文水准让老外都惊讶。
6. 永远战斗在第一线。
我们有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放在当代,尤其是学术上是错的。
有人经常慨叹,“我就是一个干活的人”,言外之意没有那些高大上的领军人物风光。
其实做一个在第一线干活的人有什么不好?
真正干活的人,永远掌握第一手资料。当你和人讨论、做报告的时候,你是心里最有底的人。
学术上,大家互相真正瞧得起永远是那些实实在在的技能和观点。
所以,不需要把太多的时间用在如何和大牛们搞好关系上,因为大牛们最看重的永远是你的干货,而不是别的。
7. 不断学习新的技能。
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靠吃博士阶段的老本,会很快被淘汰。
怎么办呢?终身学习。
具体地讲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年(尤其寒暑假)必须读哪些书,尤其是大部头的专业书,掌握编程上哪些新的技能,对新的仪器、设备还有哪些需要学习、掌握等等。学无止境。
8. 有人说,回国发展,情商很重要。
在我看来,最高的情商,就是心态放平,做事靠谱,诚实守信,积极向上。
没有人不喜欢这样的年轻人,这样的同事,这样的朋友。
9. 最后一点,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没结婚的抓紧时间结婚,没生小孩的抓紧生小孩。所有奋斗,都是为了一个好的生活。
入群后需修改个人备注为姓名+专业+职业
来源:王善勇科学网博客、科学网。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1300594.html
一位原正厅级领导干部、法学博士、现博导重返校园与学术的内心独白!
河北大学关于公布2021年新增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的通知,博导42人
广西医科大学2022年度获得研究生导师资格人员名单,博导378人次!
新中国第一批历史学博导、博士及全部历史学优博论文,都在这里!
天津大学2022年直博生系统开通啦!【2022推免生接收篇】
院士谈如何做好研究生:要逼着自己去想问题,最大的浪费是聪明人不思考
同济大学、杭州师范大学2021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发布,博士2001、18人!
中国农业大学、东华大学2021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发布,博士1088、376人!
考法学博士,进入法学考博交流群;考医学、工学、理学等等的进入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武汉体育学院、山东财经大学、临沂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上海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级新生数据大揭秘,博士309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1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发布,博士418人!
华中科技大学2021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发布,博士2185人!
南京邮电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博士101+10人!
中国计量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2021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发布!
江苏科技大学、广州软件学院、上海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天津外国语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兰州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中南民族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山东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1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发布,博士490人!
西湖大学博士研究生大数据发布!313名新生,8人为“0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