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继续结合GPT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可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主要还是侧重历史、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角度。问题的提出:ChatGPT等工具会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产出。但它会让人类使用者自身变得更“聪明”,还是“更笨”?更“强”,还是更“弱”? 此问题的核心,不在于人类使用者有了AI的助力之后,可能做成什么事情,而是:有了AI的助力,以及对AI形成了依赖之后,人类自身的能力会如何发展。过去数百、上千、上万年,人类的技术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结果从原始的狩猎与采集生活,进入农耕社会。在农业社会里,又经过数千上万年的积淀,在过去几百年才进入工业社会,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过去一个世纪,人类技术加速迭代发展,许多发达的人类社会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时代、科技时代、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直至即将来临的人工智能时代。有了各种现代科技工具及资源体系的支持,每一个人类个体适应、驾驭自然的能力看似都增强了:我们好像随时都可以从城市到高山、沙漠、草原,享受那里的野外风光,同时不用担心自己的生存问题。但实际上,个体能力并没有增强:除了极少数有意识地锻炼野外求生或末日生存技能的人以外,现代人类社会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是急剧下降的,甚至接近于零:把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通人扔到野外世界,如果没有现代技术资源的辅助、支持,这个人是很难维持生存的。他的野外生存能力一定低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巴布亚或亚马逊丛林的所谓土著或原始部落。现代科技、文明及生活方式并没有让人类更加适应大自然。它只是让人类更加依赖科技,在科技的支持下驾驭自然。而科技是人类历史积累的集体智慧的结晶。现代社会拥有最强大的科技文明,但鲜有哪个人能够将各种科学、技术、知识集于一身——除非系统性地学习和培养野外求生、绝地求存的技能与知识。打个比喻。外星人乘外星飞船来到地球,要劫持一批人类进行研究。飞船在地球的一个现代大都市里完全随机地“抽取”五百人(包含男女老少,相当于一个部落的人口),把他“吸”上飞船,投放到一个与世隔绝的荒岛上(或外星世界里),要求他们单纯依赖存在自己脑海和记忆里的知识,从零开始生存、拓展、繁衍。——有IT工程师,但再没人能产生一台完整的电脑;
——有作家,但人们连纸和笔都不造;
——有律师、会计、税务师、平面设计师,但可能没人会造马桶;没人知道如何打造金属器;没人会发电;
——有医生,但是没有任何的药品和医疗设备;
——有服装设计师,但连基本的布料都不会造;
——有厨师,但没人知道怎么养牲口,没人知道怎么种庄稼;没人会造锅碗瓢盆;
——有建筑师、结构师、景观师,但没人知道造钢筋和混凝土的具体工艺
这其实就是末日世界电影里的景象:假设这五百人能够繁衍下来,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可能在一两代人之内就被打回到原始世界——回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巴布亚或亚马逊丛林的土著及原始部落人类的生活。那些掌握野外生存技能的“鲁滨逊”式的人物:他们掌握的都是一些基本的生存能力、经验,技巧,谈不上是科技。能够汇集在一个人身上的技能,不可能是现代科技。我们看李子柒拍的视频,无非就是这类技能的集合,给你一个农家生活乐。所以,这些人如果被投放到荒岛,长久看,可能也就是维持一个石器时代的生活。水平高的话,可能可以到铜器,甚至铁器。而如果没有了瑞士军刀、手电筒、容器,甚至像针这样的基本工具,这些人一开始也只能是勉强维生。这都说明:现代人类的生存高度依赖技术与知识体系,而这些技术、知识是由人类共同体作为一个群体掌握的,借由各种各样的制度体系维持下来(例如教育机构、教材及各种图片文本资料等),向后代繁衍。这些技术与知识不是由某个具体的个人掌握的。个体脱离了人类共同体后就很难生存。——越是现代化的人类社会,专业化分工、知识分工就越细,随机抽取一群人所能覆盖的知识与工种就越有限;
——越是现代化的人类社会,人类对科技手段的依赖越重,距离自然世界必然越远;
——因此,越是现代化的人类社会,个体对社会/群体/共同体的依赖越重,个人的相对重要性也就越弱——因为人类共同体的技术与知识体系需要汇集无数的大脑,所以任何单一一个个体都不可能有特别强的重要性。
从相对性上看,个体的“能力”越弱:个体的能力只有和整体发生互动,只有成为整体的一部分,才有作用。现代化的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无限放大的蜂群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工蜂,各司其职。彼此脱离后,人类文明也就不复存在。狩猎和采集时代的原始人类,每天起早贪黑,忙得都是弄吃的,找遮蔽,思考如何活下来的问题。进入农耕社会了,生产力发展了,生活稳定了,并且有了一些专业分工,人类形成一个群体,可以彼此支持了,这时一部分人的“脑力”就被释放出来了,可以开始想问题。从研究更新技术,到进行娱乐和文艺创作,到思考哲学等生存重大问题。伴随人类生产力不断发展,物质世界越发强大,专事脑力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而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里,有了技术的加持和保障,人类就可以把脑子用在更加复杂的事情。举个例子。连食材和辅料都没有,烹饪手段也十分落后(例如只能在火上烤烤),那人类有的吃就不错了,发展不出什么烹调艺术来。但如果有了物质基础,食材可以比较容易的取得,也有了更加先进、便利的烹饪设备,可以方便地制作食物,人类的“脑力”就可以释放了:开始对烹调进行丰富:不仅仅是“吃得上”,还要“吃得好”。最后,就有了烹调的风格、学问、传统、艺术。总而言之,无论对人类个体来说,还是对总体来说,“大脑”这个东西都是一样的:大脑总会在“忙活”什么事儿,不忙活着这个,就忙活那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发展释放“脑力”的历史——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人类得以把脑力运用到新的事物上,并在新的应用下推动文明进一步发展。但要看到,人类社会的整体和个体是不同的:把人类视作一个整体,在科技的支持下当然是变得更强大了,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个体的能力都在变强。正如前面所讲的:相比狩猎与采集时代,作为一个整体,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加强了,但落到每一个个体,其驾驭自然的能力却变弱了。当然,如此评价,只是因为我们把 驾驭自然 作为人的能力评价的指标,基于此来评价谁的能力“强”,谁的能力“弱”。事实上,相比远古时期的同胞,现代人类是生活在社会里的,不需要单独去驾驭自然,而只需要在人类社会里找到自己的功能、位置就可以了。只要能在人类社会里生存发展,就能够间接的驾驭自然。例如演员、运动员——不需要从事任何的物质生产,只需去表演、竞技,就能够谋生,而且可能能够获得远远多于普通人的物质资源。为什么?因为他们在人类社会里创造了价值,人类社会愿意为这些价值买单。因此,在现代世界里,人类个体只是在发展不同的能力,创造不同的价值。这些归根结底都依赖人类的社会性发展,以及技术文明的不断强大。越来越多人开始用GPT等人工智能工具收集信息、分析问题,撰写基础的文本、提纲、脚本、制图等。可以预计,以当前科技发展迭代的速度,这些新工具会以比预想快得多的速度应用、普及。而就ChatGPT/GPT-4的使用和影响,作者已经从社会、历史角度写过几篇文章。现在许多人也从更多的角度关心这些应用的社会影响:从白领的工作,到青少年和高等教育,到未来的就业。结合本文前面部分,作者想再进一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反复尝试探讨:科技和个体的能力,到底是个什么关系的问题。是增强个人能力,还是弱化个人能力?对这个问题并没有简单答案。甚至这可能是一个错误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案例1:电子计算器。小朋友用电子计算器,一秒钟就能得出结果。那么请问,电子计算器是否有利于小朋友学习数学?是否能够增加小朋友的数学能力?大部分中国家长应该会认为:至少在小学教育阶段,电子计算器对学数学是弊大于利的。作者自己的小朋友有时也会偷用计算器——毕竟现在各种电子产品上都可能包含计算器功能。我发现,小朋友每偷用一段时间,不仅其校内数学成绩会下滑,而且确实对算术的掌握、运用和熟练程度都减弱了。所以,家长总会查看孩子是否在偷用电子计算器。这么做,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孩子在一开始打好数学基础。同时,在小学生的考试场景里,也必须用笔算。然而,在成人的世界里,算数当然是依赖电子计算器的,现在还有谁会去笔算呢。可以想见,在未来世界里,人们所“穿戴”的每个电子产品和应用上都会有电子计算器功能,因为这种功能无处不在,可以轻易取得,因此似乎已经成为人的能力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人类个体看上去都掌握着强大的运算能力。在这样的世界里,普通人和算术的关系也会发生改变,就是运算能力的“民主化”:不同人的能力被均等、“拉通”——人们不会因为基础运算慢或算不准而吃亏,算数能力不会再主导人们的生计。回到核心问题:电子计算器会增加普通人的算术能力么?不会,并且恰恰相反:对计算器的依赖可能减弱普通人的计算能力。但基于此,人们能够释放更多的“脑力”么?每个人都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事情上,进而为个体和社会带来整体收益?也许确实是这样的。案例2:翻译机。伴随人工智能语言能力快速迭代发展,实时的电子同声传译将在我们有生之年出现。人类社会之间的语言障碍(“巴比塔”)眼看就要被去除。到那个时候,翻译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而且似乎人们也不需要学习外语了,反正用翻译机什么都能听懂。然而,在那个时候,我们能说普通人的语言能力/外语能力增强了么?不能。只是依赖翻译机而已。随机将一群不同语言的人扔到一个荒岛上,去掉他们所有“可穿戴”的电子翻译设备,人们马上无法对话。而且不仅如此,学习一门外语的乐趣和意义并不仅仅是会说别人的话,而是透过语言结构、词汇、逻辑等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文化,而且不仅仅是增强对外国人的了解,还可以通过语言比较反过来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翻译机是一种科技产品,给人们很大的语言赋能,但翻译机的普及不仅不会增加人们实际的外语能力,还会减少人们学习外语的动力。此外,翻译机的推广还有一个效果,就是人们始终在用自己的语言理解外国人的言说和表达,这就减少了人们通过语言结构去理解对方,并加深对自身文化认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如果翻译机真的能够打破语言隔阂,让所有人对话,那么它对人类文化的贡献肯定是利远大于弊的:人们可以通过全面的信息交流获取更多、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案例3:语言文字或图形的电子录入。所谓电子录入,就是在电子设备上用键盘、语音等输入工具录入文字或图形。电子录入的速度远比传统书写效率要高。过去,人们写什么东西都要用纸和笔,而纸笔写起来是很费劲的,速度慢,不易做增减修订,没有“复制”、“粘贴”;稍写长一点的篇幅,手都会写软。这种传统书写不仅仅落后人大脑的实际思维,而且还会干扰、影响人的思维流。有了电子录入就不同了,键盘书写可以帮助“解放”人的思维,让人能够专注到写作和内容本身,让人们用更短的时间创作出更长、更高质量的内容,并且可以让人们更好的利用文字来管理和记录自己的思维。但与前面两个案子(计算器和翻译机)不同,电子录入只是一个文字输入工具,其本身并不能输出(生产内容)。因此,一个人光学会打字或PPT原理,也无法写出好的文章,无法画出有内容的PPT。内容创作,还得依托人的知识、思维、思想。但只要有了知识、思维、思想基础,电子录入是可以极大释放“脑力”,提升内容输出的效率。案例4:互联网——搜索工具和网络信息。网络时代以前,人们要搜索一项资料,可能要到图书馆、档案馆或博物馆。有钱人可以买一套百科全书和各种辞书放在家里。彼时,信息与知识的获取成本、门槛、代价都是很高的。说知识就是“力量”(或权力),因为知识背后隐含着信息资源的稀缺性。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获取信息的门槛急剧下降——至少在“可及性”(accessibility)这个角度上,互联网做到了知识与信息的大众化、普及化、去中心化、“民主化”。今天,人们需要获取任何的信息,都可以到网上查找: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关键字,查找相关网页并获取信息。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对人类的知识积累与推进是极大的赋能:它可以大大节省人们在资料收集和记录上所要花费的时间,而把释放出来的时间、精力、脑力放在对具体问题的观察、比较与分析上。如此一来,人们当然可以用有限的时间生产出更多的知识,是知识生产力的极大跃进。不过,在互联网问题上,现实情况又没有那么简单:当个体人类可以轻易获取极大量的知识信息后,知识的稀缺性和相对价值却减损了:知识在变得廉价。并且,并非每个人都会利用这种能力创造真正意义的价值,人们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不断训练、优化自己复制、加工他人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在学校教育语境里,这就是“抄袭”的问题: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里收集素材,进行简单的修饰、加工,挪为己用,成为自己的作品。由于可及资源量太大,外人也不容易一下就识别出来。表面上,这个人创造了价值,完成了一个知识作品,为人类社会做出了某种贡献;但实际上,他只是在做已有知识产品的复制、复述、加工,在重复循环利用现有的知识积累,但并没有真正的创造价值。互联网的知识世界越为庞大,信息越为丰富,个体在现有体系内循环、复制、加工的动力就越强,被识破的难度越大,从事这一行为的人也就越多。此时,互联网信息世界为大多数的人类造就了一个封闭的知识体系,大多数人其实就是一个“肉体GPT”:他们只是学习、模仿、搬运,无意愿也无能力突破这个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既是赋能,但也会剥夺了某些能力。那么社会最终如何实现知识的进步呢?依靠的是那些真正站在互联网信息的“肩膀”上,突破现有知识体系的少数人。 案例5:“外骨骼机器人”(exoskeleton)。现在的科幻片,“外骨骼机器人”已经是标配。所谓“外骨骼机器人”,就是一个人坐在人性机器人里面,操纵机器人的身体动作,最终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附图几张:
其实吧,各种工程车(挖掘机、起重机、装载机……)的原理和什么外骨骼机器人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些工程车长得不像人形机器人罢了……它们都是用来完成一个使命的,就是通过操纵机械装备,完成人类肉身不可能完成的动作。工程车和外骨骼机器人的差别只在于造型和具体功能。“外骨骼机器人”起到什么作用呢?一个身体纤弱的操纵者可以通过操纵机器人完成巨大的力量动作,不需要什么肌肉、爆发力、耐力。举例,一个从不锻炼,手无缚鸡之力,但是反应灵敏、快速、电游打得特别好的小青年,放在一个操纵机器人的大赛里,完全有可能打败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大力士或格斗家。在科技赋能之下,身体能力可以完全由脑力替代。甚至脑力要优于身体能力。其实过去数千年,人类一直在经历这个转变。在狩猎和采集时代,生存能力最强的往往是身体强壮者(这样的人在择偶中通常也会占优)。伴随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都生活在庞大的社会体系里,通过相对社会地位来决定资源获取。这时,不再需要比拼肌肉,而是比拼脑力和社会能力。所以,一个科举考场上取得成绩的文弱书生可以获得比身体强壮的劳动者多得多的社会资源,到现代的知识经济社会,则更是如此。伴随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是人类社会物质资源分配导向的变化:从体力要素,转向到脑力要素。脑力发达的人可以获取更多的物质资源,在求偶上也可能占优,并将自己的基因和智识导向的生活环境延续下去。在科幻片里,外星人的脑袋都很大,四肢则弱小,就是这个道理。他们活在脑力和知识的世界里。和力量有关的,都可以借助科技。——科技总是赋能的,让人具备更强大的能力;
——只不过有些能力是完全依托科技的,并不属于人类自己(例如计算器对应的数学、翻译机对应的语言能力);有些能力则依靠人类自己(例如电子输入对应写作或制图)
——无论如何,只要有科技赋能,人可以提高知识生产力,同时把解放、释放的脑力用于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但经由科技赋能释放出来的脑力,是否真的在创造价值,就不一定了——例如一个人可能只是把经由计算器、翻译机、互联网等省下来的时间用来打游戏,或投入到其他不创造价值的消遣里
——不过,只要科技能够释放人的脑力,就一定会改变大脑资源的分配(总要忙活点什么事),甚至改变大脑的结构(“脑回路”)
——但是,我们依然无法预测上述因素对每个人的具体影响。有的人可能在科技赋能下奋进,有的人可能在科技赋能下变得更加愚钝;
——“科技赋能”硬币的另一面,即赋能的风险,在于它可能剥夺许多人的某种些能力。同样的科技,应用到不同人身上,是不同的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一直都是人类在选择和利用能够赋能于己的技术和工具,并利用这些技术和工具造福人类,并推动文明的前进。但当技术和工具发展到一定时候,落在个体角度,就不再是人选择科技了,而是科技选择人。比方说,“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种工具,选择的不是身强力壮、爆发力强的人,而是敏捷、灵巧、反应速度快,协调能力好、精细动作好的智力型人才。科技表面上看是公平的、“民主的”、无歧视的。但应用到个体身上,科技一定是有选择、有歧视的。并非所有人都是受益者。有赢家,就有输家。作者主要结合日常使用ChatGPT、文心一言、BingChat、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等工具的有限经验,并且假设GPT技术及通用人工智能在可见的未来将加速迭代发展(快至以月度/季度为单位)。一个基本判断是:GPT及通用人工智能将以比普通人预想要快得多的速度,对人类的工作、生活乃至社会、历史发展等产生重大且不可逆的影响。1. “结果输出型”:如前文举的例子,电子文字录入只是一个输入法,并不影响思维和内容;互联网上的信息则像是一个图书馆,需要个体进行主动的信息检索、收集、分析、比较,最后创作知识/文化产品。ChatGPT是不同的,给出问题,就能直接输出“唯一”的答案,且它不仅仅能够帮助搜索和整理信息,还能对信息加以分析(或呈现有分析的结果);且不仅仅是进行分析,还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创作——例如帮助撰写提纲、脚本,对问题的分析,提供框架与思路,打初稿,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结果输出型”的,性质上更接近电子计算器或翻译机。这个过程,虽然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但也让人们跳过了收集、观察、比较、分析等重要步骤。这些步骤对于一个人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对知识的认知,以及形成系统思维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这时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人工智能越强大,人的思维能力反而可能越弱,因为需要高度依赖人工智能(“ChatGPT上不去了,工作效率急剧下降”)。对于尚在求学阶段的青少年,恐怕更加不利。2. “内容内循环”:GPT依托互联网上提供的资源信息,不断的训练、学习、模拟。我们前文提到互联网世界信息极大丰富并广泛普及后带来的问题,即“抄袭”和内循环:人们只要从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里复制内容,做微小的调整就可以当做原创提出。这充其量是一个知识传播的过程,但并没有人类社会创造增量知识。ChatGPT等工具把这个问题“加剧”了。它可以在一定的底层信息上不断地学习、训练、模拟,提供看似正确的答案。并且妙在这个答案每个都看似不同,有所差异,可以为用户调用。但用户所做的,本质上只是对前人成果的复制、复述、反复,并没有创造增量价值。这就是内循环的问题。因此,GPT的结果是以高科技的形式实现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愿景。对于尚在求学阶段的青少年,这样的工具恐怕是弊大于利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GPT/AGI对教育体系的影响:如果我们进入这样一个社会,教师用GPT写提纲、备课;学生用GPT写作业。那还有什么教育可言?3. “平均化、中庸化、中人化”:现阶段,GPT希望实现的就是所谓“通用人工智能”(AGI,下文根据语境,与AI切换使用)。而现阶段的AGI主要还是学习、训练、模拟,“假装是个人”。待ChatGPT发展到GPT-5,对话起来不一定能区分是人还是机器人了——至少不能马上排除其可能是人类。但这时,机器人也只是模仿人类,它也不需要当什么天才,只需要做一个普通人即可,只要达到芸芸众生的平均水平即可。当然,这么说也不准确,确切地说,ChatGPT要达到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群体里的“中人”水平,甚至超过中人水平,达到比方说第一个四分位数的水平(即打败75%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如果实现这一条,对于人类社会的大多数成员而言来说肯定是赋能的:直接把普通人带到了人类知识社会的中层以上水平。这就好比算术能力不普及的时候,所有人突然都有了计算器。这,就是以科技的力量完成知识的均等化。4. 困境1:“知识和智识的价值贬损”:很多人以为,“哎,有各种GPT帮助写字、画图,我以后可就厉害了。要做个什么东西,先用电脑打个稿,给个创意。”想简单了。知识就是力量(或权力,对应power),隐含的意思是知识也是稀缺的,为少数人所拥有的。等到知识大众化、普及化时,知识和智识能力的相对价值也就减弱了。举个直观的例子。现在报考国际上的名牌大学研究生,申请人都会精心准备简历,个人陈述,并且录制个小视频。这时是很能比出学生用心和能力水平的。但如果以后做这些东西都可以用GPT赋能呢?如果人人都用AI做精美的简历和视频,那一般水平的简历和视频自然也就没有价值了。同理,在职场工作的人士,一般的提纲、文案、备忘录、PPT也没有了价值:你可能只是GPT的二传手。你的工作很快就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当人人都拥有这种能力,当知识和智识随手可及时,这种能力瞬间也就没有价值了。可见GPT/AGI会创造价值,但也会同时消灭价值。5. 困境2:“绝大多数人类个体无法突破AI强大的‘中人’水平”:形式上,GPT/AGI给人赋能了,让每个人都强大了。但实际上,大家都是均等的,你能用GPT,别人也能用。能力一但普及,就没有了价值。创造增量价值的核心在于能够不断地“超越中值”:你在利用GPT做更多的事情,在突破边界,在创造增量价值。你永远不会受困于、受制于AI,而只有AI反过来学习你。换言之,你在把人类的知识和智识推向新的边界。(但AI也会很快赶上哦!)这一条,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他们发现,永远也无法超越GPT,只有“抄”的份儿,只要能抄、会抄就不错了。这很正常,GPT学习的对象一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这些人在人口中只占据少数;GPT在这部分人群中如果姑且能够占据“中人”以上水平,其能力肯定会超越大众(及其所代表的智识“中值”水平)。未来世界,真正的高人是能够驾驭AI的(无论利用资本,还是技术,还是政治);凡人看似也能利用AGI,但实则是被AI驾驭的。6. 困境3:“大多数人类会因为对AI形成依赖,导致智识能力的进一步下降,甚至导致智力的‘贫富分化’”。上文探讨过,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可能反会削弱人们应对和驾驭自然的能力;计算器反会减弱人的算术能力,翻译机反会降低人的外语能力,等等。AI在强大、普及后,将俘获全人类,让大多数人类获得形式上的赋能(如同佩戴了电子计算器和翻译机)。一但人类对AI形成了依赖,智识能力反而可能会下降:他们只求通过AI获得输出与结果——这些结果已经远比他们自我学习所能得的结果要好,效率远要更高,是凡人此生无法超越的。他们也不可能有心力和脑力去研究和驾驭AI。这和我们今日世界的经历一样:电脑和智能手机全面普及后,也不是全民都去学习掌握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原理——人们只是将其作为理所当然的工具进行使用。这样,大部分人的智识反而可能更“愚钝”。少部分的精英,则可以利用AI进一步推进自己的脑力,推进人类智识的边界,并且将新的突破传授予AI,帮助AI突破先前所讲的“平均水平”,并使平均水平距离常人更远。这个结果就是,常人更加难突破平均水平,距离中值更远,并且智识水平可能进一步削弱。这时,我们将看到,在AI的助力下,精英与大众的智识能力将加剧分化,最终导致人类智力资源的“两级分化”;7. 困境4:“知识与智识能力内卷的加剧”。前面我们已经看到,第一,对于大多数凡人来说,将来越难越突破AI代表的人类“平均能力”,并会被困在其中;第二,少数精英能够驾驭和引领AI,并且会推动AI(即人类智识“平均水平”)的前进,拉大AI与普通人(即人类智识“中值水平”)的距离。但还会不少人处在中间位置:他们刚好落在AI代表的平均水平附近,但又不具备引领突破智力边界的能力。这部分人能做的,其实是把大部分脑力用在改良、差异化GPT提供的输出。在知识文化与智识的价值创造上,不能说他们完全没有贡献,但他们投入产出比是比较低的。总体而言,他们做的是教科书定义的“内卷”(involution)。8. 困境5:“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泡泡’”。就此问题,作者在本公众号上已经写了多篇文章,并以美国的ChatGPT为例,探讨了这一顶流工具系统存在的价值/意识形态偏向(偏向西方的政治左翼/进步主义/社会主义)。作者并认为,未来的意识形态/舆论战场将建立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之上。掌握人工智能技术资源与能力的机构或个人,将通过人工智能影响世界。未来的人们将不知不觉地“圈定”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或价值观“泡泡”里,并对此毫无意识,因为这些价值观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的一部分。这时,人工智能帮助营造了一个“楚门的世界”,凡人不仅难以突破边界,甚至不知道存在边界。待AI进一步演变,可能人类整体都会被超智能的AI圈定在它所设置的“楚门世界”里而不自知。(这是下一篇文章的题目)9. 困境6:“AI对艺术创造工作的取代”:许多人认为,创作、创造、创新是人类的专属,很难被AI取代。但这可就把问题想简单了:看艺术领域就知道,原创其实是很少的,绝大部分人只是在学习和模仿,进行微观的差异化调整和改良,但没有艺术的创新,没有对艺术边界的推进。这样的模仿作品,价值是非常小的。我们学习艺术史——从美术、音乐到建筑,看各个时代的大师——大师一定有原创的东西,在所在领域推出了全新的东西,把艺术的边界和可能性向前推进。今天,哪位美术学院或音乐学院的学生模仿几百年前的大师风格创作作品,哪怕比前代做得更好(譬如更高级的莫扎特/巴赫或拉斐尔/伦勃朗),恐怕也不会有什么价值——这些都是人家已经做过的东西。人类艺术史的发展演进,人类艺术价值的发现,都是对艺术边界的推进。大多数人是没有这种能力的,毕生停留在模仿、折衷、微观改善的水平。因此他们也不会成为大师,无法在历史上留名。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艺术史?表面上是是了解过去,实际上是确立艺术的审美价值观——前代做过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了,尝试点新东西!但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可是勉为其难,因为似乎能做的东西都做了,能表达的东西都表达了,能用的形式都用了,进一步创造增量价值很难了。而这正是AI对人类提供的挑战。第一,凡是大路货的平面设计和视频,很快都会被AI取代,因为GPT就是最强的学习训练模仿者,可以瞬间生成达到人类艺术里均值水平的东西。GPT不负责创作,只负责模仿,而对于大多数艺术品的生产而言,这就够了——我们可能只需要做一个商业海报,营销视频,或者在办公室走廊、会议室、卫生间挂个画,营造一点氛围。交给GPT/AGI不就可以了么,不需要什么艺术家创作。GPT的横空出世,对于偏向模仿,缺乏原创的艺术工作者的打击将是致命的。第二,人类艺术史的推进与发展,其实要捕捉所谓的“outlier”(异类/离群者/异常者)——那些非主流、离经叛道,但对艺术创造和想象产生颠覆影响的人。他们甚至不一定是正常人,可能是精神分裂者。但这样的人,恰恰可能穿越主流,把创作推向新的边界。GPT的时代,AGI的时代,将使得知识和智识能力全面的大众化、平庸化、中值化。但GPT/AGI终究还只是学习者。人类该如何突围呢?突破算法:你可能需要一点“离经叛道”,一点“非主流”,一点边界感,一点违和,一点极致,一点颠覆。这是一个奖励异类/离群者(outlier)的时代。直到AI学会“异类”,将其纳入到算法之中,完成楚门世界的闭环。未来,人类和机器(人工智能)的知识与意识边界将是模糊的。人类高度依赖AI;AI反过来又要向人类学习,两个力量“相向而行”,越发接近。人与机器的知识不断合成,不断迭代。在AI的驱动下,人类彼此之间的意识可能逐渐的聚合,与AI的界限也将越发模糊,最终归于一体,一个共同的意识。现在一些科学家和科技大佬呼吁叫停GPT的研究,担心人工智能研究的推进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太晚了!AI的发展已经突破临界点了,所有的力量都在推动它,不可能再止步。没人知道技术演变的速度会有多快。几个月?一年?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没人能够预测。但在可见的未来,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而我们的下一代,必须为这样的生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