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和有目的地放弃
深度长文|陈春花:假如你还没进入这个行业,现在还会选择进入这个行业吗?
我非常欣赏任正非的“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的逻辑。企业必须不断有目的地放弃,而这种放弃是基于对于外部环境的时刻关注和深刻理解,不断挑战原有假设,重新思考经营和管理,才能做到有目的、系统化、有条不紊的放弃。我很想请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问问自己,你有敏锐地观察外部环境的改变吗?并且根据外部环境去审视自己,寻找目标实现吗?假如你还没进入这个行业,现在还会选择进入这个行业吗?
◆ ◆ ◆
文 | 陈春花
正如《大数据时代》两位作者在引言中所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在今天,技术和各种行业的融合成为推进组织全局变革的必然因素。
组织的每个核心成员要始终关注组织生存的要素,要始终缺乏安全感,这种感觉让这个组织的主要成员和这个组织机体本身始终保持了对外刺激的敏感性,保持一种常态下的警惕和临界状态,正是由于这种感觉和状态,这个组织因此始终具备着“活力”。
德鲁克先生也曾表达相同的观点,在他看来让企业保持清醒的措施是两个:“放弃”和研究企业外部情况。
他说“每隔3年,组织都应该针对每一个产品、服务、政策和销售渠道提出以下质疑:如果我们还没进入这个行业,我们现在还会进入这个行业吗?”这种质疑,可以让组织清楚自己处在什么样的情形中,在德鲁克先生看来,没有系统化和有目的地放弃,组织就会疲于奔命。它就会把最好的资源浪费在它不应该再做的事情上。它也无法警觉到企业外部的变化,因为我们很少能够在自己的组织中察觉到根本性的变革的。
对这个问题,硅谷为这10年的商业世界提供了太多的素材,从思科、谷歌、高通到惠普,还有硅谷之外的比如摩托罗拉、诺基亚这样的公司,让我们看到某个好产品在消失,也看到了大公司在衰落……,这些大公司此消彼长之间的变化,一些大公司看似打法坚决,实则是自身前途未卜;从拼命去“抢”更多的,到再把这些抛弃掉,我们看到的都是一种“慌乱”,大公司的慌乱,因茫然而慌乱。
买来仅仅一年的、象征着进人未来移动互联领域竞争的WebOS宣布停止研发,卖了49天的平板电脑打折甩卖,隐藏于其后的则是这个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即将退出这个行业。现在惠普更专注于能够带来更多利润的企业级信息服务——这可能是一个好的结果,但战略上的摇摆不定,让我们只能看到“慌乱”的惠普,究其背后的原因,就是无法真正从外部理解变化,无法让自己转向外部驱动的组织管理中。
这个时候,我们会更加佩服10年前的IBM,创造了兼容机繁荣并打败了苹果的IBM,在一个好时候把PC业务卖给了联想。而现在这个行业中,营销起家的戴尔只有1/3的利润来自于PC,余下的几家亚洲企业,它们与技术企业似乎已经没有太多关联了。在战略性放弃PC的同时,IBM花大力气发展代表未来的业务与能力,例如几年前就开始向大数据转型。现在,其人工智能Watson系统已经在了解肿瘤学——如何治疗癌症;还学习了时装领域。IBM在45个国家用8种语言培训Waston系统了解了45个不同的行业,帮助人们做出更好、更科学的决策,甚至能够处理没有对或错的灰色地带问题。
可见,在缤纷的商业世界里,即使市场增大了,即使你是原来的领先者,都不意味着你能够持续,而唯有那些不断由外部驱动组织变化的企业,能够有目的地“放弃”的企业,才可以保持住与环境的互动。
时刻关注外部变化
要提前发现问题,管理者必须时时关注企业外部的变化,并能够有所警觉。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是:实现目标并不是庆祝的理由,而是重新思考的理由。我们都知道,华为原本是一家做2B业务的企业,并不向终端消费者开发和销售产品。但是,华为从不局限自己,而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去塑造自己的能力。随着智能手机作为终端日益主宰消费者行为,华为也进军了手机业务,凭着强大的学习能力、技术储备,逐渐后来居上,创造出了全中国销量最好的手机。
微软、谷歌、IBM这样的巨头对于外部世界的变化,不仅仅是关注,而是全力以赴去引领。我们知道量子计算机将是颠覆传统计算机的下一代计算机,但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但是IBM、谷歌早已在数年前就开始投入研究量子计算机,微软也在近年投入巨资进行量子计算机的研究。
现在区块链的概念非常热,引发了国内人很多企业的兴趣和关注,然而在区块链概念热起来之前,IBM已经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开发。在国内企业家开始考察区块链的时候,IBM已经做了多个项目,把400多亿美元的融资业务都放在了区块链里面,方便了纠纷的解决,以前专门需要300人处理纠纷,现在已经不需要了。可见,IBM这样的大公司对于外部环境有多么先知先觉。
我很想请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问问自己,你有这样去敏锐地观察外部环境的改变吗?并且根据外部环境去审视自己,寻找目标实现吗?我非常欣赏任正非的“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的逻辑。在这样的领导者身上,总是可以看到,他们对于变化的敏感,他们对于成功的淡漠,他们会认为如果要实现目标,就要认真地重新思考经营之道,就要艰苦卓绝地工作,就要不断地挑战自己原有的假设,就要果断地采取措施绝不拖延。(完)
如需转载,请联系春暖花开花小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D:CNHK_HuaXiaoMi
春 / 暖 / 花 / 开
管理践行者陈春花的自媒体
管理思想、商业评论、著作连载、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