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jiao、施政参加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在自然与后自然之间的我们”
在自然与后自然之间的我们
2023.09.29 - 11.15
艺术家
王超、王长存、叶慧、李昶、王楠 、张京华、卖力工房
王子芸、叶锦察、aaajiao (徐文恺)、施政、黄钺、唐潮、吴艳丹、刘毅、陆正、第一芬兰松馆
策展人
洪荣满、颜晓东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主入口通道及1、2号展厅
aaajiao、施政参加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在自然与后自然之间的我们”。展览由洪荣满、颜晓东策划,邀请了17位/组艺术家,强调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双生关系。
“在自然与后自然之间的我们”,展览现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2023
aaajiao展出的作品《身影生成》以及《身影影像》以高安秀树关于分形理论的经典著作《分数维》(1986)为出发点,他将现代分形理论、计算机算法贯穿至他对中医的经络研究中。aaajiao的这组现场作品集合了装置、摄影、录像等媒介,通过对人体的扫描,算法的解读,将人体内无形的能量场域外化进展览现场,并转译成为文身图案。
《身影》(2015–)这件涉及“操作性影像”(the operative image)的录影装置,纪录了来自中国的媒体艺术家aaajiao对中医领域里,讨论经络的理论假说“间隙维”的思考。在影片中,艺术家以三维建模呈现针灸理论观看人体的方式。再于屏幕中的动态模型上选定了其中一个经络循环的路径,并将它以刺青的方式移置回艺术家自己的右腿表面。
aaajiao,《身影生成》静帧,2015,视频装置,LCD显示器,金属组件,尺寸可变,4'59''
aaajiao,《身影影像》静帧,2015,视频,尺寸可变,8'27''
aaajiao这件叠合几种不同感知界面的作品,延续了艺术家对生物艺术的研究,同时,也带有他长期在虚拟/现实、线上/线下两种生态系统(ecological systems)之间来回逡巡的创作线索。艺术家以往擅长透过程式运算出现实中不曾存在的景色。本次,他则将以身观身、以触摸为主的人体认识论放置在虚拟的平台上,并以刺青这种带有触摸意味的绘画手法,重新将经络这种天然的演算法放回皮肤表层。这一方面为人与非物质/程式赛博格(immaterial/algorithmic cyborg)的问题加入更多的感性思辨的资源;另一方面,在《身影》屏幕里的身体景观,与将长伴其身的刺青中,没有谁是谁的副本。而这就点到了影像艺术家哈伦·法洛基口中“操作性影像”一个关键的意义:在以演算法为主,并以使用功能为上的影像领域中(譬如监视器),每一个影像都是一个等待被使用的片段––它们仅仅是庞大系统的一角。因此,每一次艺术家以及中医师对经络与穴位的使用,并不是一种对真实性有损害的复制,而是为其系统的光环作出又一次的贡献。
- 陈玺安
“在自然与后自然之间的我们”,展览现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2023
施政展出的作品《雾晨》由神经⽹络⽣成,后者是一种模仿生物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计算模型。对近期的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进⾏研究之后,艺术家采集了过去六年间的《纽约时报》⾸页,训练神经网络进⾏“阅读”。通过大量对数据集的迭代学习,训练成的模型开始生成接近现实的不可读模糊图像,成为可以无限生产的“报纸生成器”,尝试着预测未来;同时,持续变化的混沌影像也是当下世界合理与混乱的映射。从美学的⻆度,作品中经由AI生成的动态影像常令人想到抽象风景绘画,⽽这些被神经网络“侵蚀”的景观就是技术领域所说的“潜在空间”——隐藏在历史和记忆中的高维空间。《雾晨》中对时间流逝的探索则将这⼀概念转换为超乎于人类时间和自然时间的“潜在时间”。
施政,《雾晨》,2019,多频幕影像装置,10'00''
另一件展出的施政作品《雾晨(日常)#4》作为《雾晨》系列的延续,此次艺术家将这些由神经⽹络⽣成的《纽约时报》动态图像置于电脑模拟出的⽇常⽣活场景中,这些场景多取材于艺术家平时收集的图⽚资料,在其中报纸虽是视觉中⼼,但更像是在不经意间的偶遇下瞥⻅的⽇常画⾯。
施政,《雾晨(日常)#4》静帧,2021,影像装置,08'00''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词汇涌现,如“后人类”、“后自然”,日常语词的纳新表明在常识和经验的水平上,新的观念正在跃迁。展览标题中的两种“自然”并不是强调它们之间的分界,而是希望通过展览现场,传达出一种信息,即让我们暂且在(自然)经验中驻足稍久一些。这也涵盖了对文化多元的倡导,并且与认知联系起来,意味着可以通过多元和融通来补充二元对立。展览已于2023年9月29日开幕,将持续至2023年11月5日。
关于艺术家
ABOUT THE ARTISTS
aaajiao
1984年出生于西安。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和柏林。
aaajiao,是年轻艺术家徐文恺的化名,也是他虚构的网络分身。1984年(他的出生年份恰好是乔治·奥威尔经典预言式小说的名称),出生于中国最古老城市之一的西安,aaajiao的创作结合了浓重的反乌托邦意识、对文人精神的反思。他的很多作品都致力于探索新的科技和媒体影响之下的文化现象和政治策略,从社交媒体写作、数据处理,到网络和移动媒介下的新美学景观。作为今天全球新一代媒体艺术的代表人物,aaajiao将今天中国特殊的社交媒体文化、科技运用带入了国际艺术的话语和讨论。
aaajiao的作品频繁展出于全球的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例如:“致不灭的你”,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2023;“时间引力—— 2023成都双年展”,成都市美术馆,成都,中国,2023;“真实的拓扑:媒体艺术(深圳2023)”,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深圳,中国,2023;“流光”,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中国,2023;“昊美术馆5周年馆藏展:你和我,保持凝视”,昊美术馆,上海,中国,2023;“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化作通变”,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2023;“道法柏林,而游于外”,KINDL,柏林,德国,2022;“Cloud Walkers”,Leeum Museum of Art,首尔,韩国,2022;“档案冲动:反叙事和反记忆的操练”,AIKE,上海,中国,2022;“深渊模拟器”,里沃利城堡当代艺术博物馆,都灵,意大利,2020;“1989年到今天:网络时代的艺术”,波士顿当代艺术中心,波士顿,美国,2018;“非真实”,电子艺术之家,巴塞尔,瑞士,2017;“身体·媒体II”,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2017;“带走我(我是你的)”,犹太人美术馆,纽约,美国,2016;“时间转向:当代亚洲的艺术与思辨”,斯班塞美术馆,堪萨斯,美国,2016;“波普之上”,余德耀美术馆,上海,中国,2016;“黑客空间”(由Hans Ulrich Obrist与Amira Gad策展),K11艺术基金会临时空间,香港,中国、chi K11美术馆,上海,中国,2016;“全方位:全控制和言论控制”,ZKM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卡尔斯鲁厄,德国,2015;“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中国国家美术馆,北京,中国,2014。
他近期个展包括 “艺术家谱系研究之十六 aaajiao:薄膜”,星美术馆,上海,中国,2023;“深渊模拟器”,Tabula Rasa画廊,伦敦,英国,2021;“深渊模拟器”,里沃利城堡当代艺术博物馆,都灵,意大利,2020;“洞穴模拟器”,AIKE,上海,中国,2020;“a’a’a’jiao: 一个ID”,昊美术馆,上海,中国,2019;“观察者”,House of Egorn,柏林,德国,2018;“暴食”,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中国,2018;“用户、爱、高频交易”,Leo Xu Projects,上海,中国,2017;“电子遗留物”,华人艺术中心,曼彻斯特,英国,2016;“电子遗留物”,OCAT,西安,中国,2016。aaajiao于2014年获得了第三届三亚艺术季暨华宇青年评审大奖,亦入围首届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
施政
1990年出生于江苏,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2019年获得芝加哥艺术学院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和纽约。作为媒体艺术家,施政的创作形式涉及视听装置、电子音乐以及现场演出,开展一系列以模拟和“机器视觉”为出发点的艺术实践,通过扩充观众视听通感体验,体现其对技术哲学、数字漫游和“潜在时间”的持续思考。
施政在集中创作个人作品的同时,也和其领域内的优秀艺术家进行合作。2013年他与能火、王志鹏、翁巍共同成立媒体艺术小组RMBit(人民比特),结合当下的社交媒体现象进行创作。他和能火也是视听演出团体OSC(Open Super Control)的成员。
其个人与合作作品也曾多次出现在国内外重要的美术馆、艺术机构、媒体艺术节中,包括复星艺术中心、chi K11美术馆、四方当代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银川当代美术馆、Sound Art China(中国声音艺术大展)、FILE Electronic Language International Festival、Ars Electronica(奥地利电子艺术节)、伦敦当代艺术中心、都灵Castello di Rivara美术馆、伦敦The Lumen Prize、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OC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馆。
相关阅读
FOR MORE READINGS
aaajiao星美术馆个展“艺术家谱系研究之十六 aaajiao:薄膜”
正在展出
CURRENT EXHIBITION
“通\道 exit”
2023.09.15 - 10.21
每周二至周六 Tue - Sat,10:00 - 18:00
AIKE,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6号楼
Bldg 6, 2555 Longteng Avenue, Shanghai,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