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美女博后任教浙大!揭秘「佛系」学霸到底是如何养成的?
今天又是仰望学霸的一天!
近日,浙江大学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聘教授公示已完成,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33岁博导——陆盈盈,为浙江大学长聘教授。
年纪轻轻便成为了这所顶尖985高校的长聘教授,真女神学霸无疑。
而且,这已经不是陆盈盈第一次被冠上“年轻”这个形容词了。
2015年2月,国家相关机构公示了第十一批青年人才名单,其中共有41名“85后”,而出生于1988年11月30日,当时仅有28岁的陆盈盈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要知道,对于不少选择科研的人来说来说,28岁或许还在导师的带领下日日夜夜做实验,33岁可能博士还没毕业……
这位28岁的青年人才、33岁的长聘教授,究竟有多神仙?
在公众场合的陆盈盈,总是喜欢搭配一身素色衣服,笑起来干净大方,但翻开她的学术简历,每一行字都熠熠发光:
201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2014年,获得康奈尔大学最高荣誉,提前以优秀毕业生身份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从事新能源材料领域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5年,入选国家海外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并收到了浙江大学的橄榄枝,开始了全职研究工作。
2017年,获得“30 under 30”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荣誉。
除此之外,陆盈盈的研究成果更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独立工作以来,她发表了SCI论文40余篇,引用6300余次,H因子为36。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Mater. 、Sci. Adv.、Nat. Commun.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2篇,4篇为ESI高被引论文。
即使把论文数量砍掉一半,都足够让无数硕博士酸成一颗柠檬精🍋
别看陆盈盈总是一副文文静静的样子,但她的研究领域,却完全是最尖端、最先进的锂金属电池。
这项技术,比目前电子产品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先进了整整两代。
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导致了电池在许多设备中成为了最占空间的模块,而且即使是最新款的手机、相机、电动汽车,一遇到低温环境也会变得耗电极快,甚至用不了几分钟就被冻得自动关机。
但锂金属电池就不一样了,它比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优势更明显,同样体积的一块电池,锂金属电池的储电量起码比锂离子电池高出一倍。
陆盈盈对锂金属电池充满信心:“如果一旦实现量产,能力密度能够提升5倍,而且理论极限更高。”
到那时,所有的电子产品都会有更小的体积,也能有更长的续航。
不过,由于技术还不够完善,锂金属电池很难很快取代锂离子电池,下一代电池可能是特斯拉采用的硅碳电池,再下一代,才可能是锂金属电池。
所以,陆盈盈在锂金属电池领域的研究成果,正在被无数人期待着。
2021年10月14日,专门为挖掘中国青年学者而设立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公布了第四届获奖名单,陆盈盈的名字赫然在列。
和她一起获奖的,还有北大的“韦神” 、“清华最甜女博导”赵慧婵……
入围的10名青年科学家,将平分阿里巴巴提供的1000万元奖金。
拿到了达摩院奖金的陆盈盈,脑海中的设想依旧离不开那些奇妙的科学幻想:
“正好当做‘火星飞船票’的储备金了~好几年前我跟别人讲我想上火星,总被笑话,现在终于可以讲出来了。”
不过,和令无数人仰望的“韦神”不一样的是,陆盈盈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学霸。
上高中之前,陆盈盈甚至一直都觉得自己应该选文科,她的爷爷、奶奶都是教授国语的高级知识分子,全家文学气氛浓厚,而她的母校杭州省高级中学也是个人文大师辈出的学校。
从高一到高三,陆盈盈给自己定的“梦校”一直都是浙江工业大学,因为以她平时的成绩,浙工大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然而,高考放榜那天,陆盈盈却收获了一个巨大的惊喜——她的成绩超过了浙工大几十分!足够被浙大录取!
更令人意外的是,她一直认真准备的语文科目,成绩并不理想,反而是化学成绩最为亮眼。
就这样,她误打误撞地考入了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而且,不仅选择了理科是误打误撞,陆盈盈连留学和专业方向也算是“误打误撞”。
大一军训时,陆盈盈在浙大交到了不少新朋友,大家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分享着自己对未来的计划,她发现不少人都有出国计划,而在学术氛围浓厚的浙大,读博更是主流选择。
在这种环境中,陆盈盈仿佛随波逐流一般地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出国读博。
申请学校时,陆盈盈和所有留学生一样,为了语言成绩而头秃。她的英语成绩并不算太优秀,为了达到录取分数线,一连刷了六七次托福,都没考过100分。万幸的是,陆盈盈的口语成绩很好,考到了24~30分,最后竟也收到了康奈尔大学的offer.
她觉得可能是康奈尔手下留情,也可能是自己运气好,常常开玩笑道:“康奈尔大概看在我英语口语不错的份上,放了我一生路。”
进入康奈尔大学之后,导师给了她两个研究方向,分别是Battery(电池)和Rheology(流体力学)两个课题,陆盈盈不太了解Rheology什么意思,所以就选择了Battery.
然后,她就走进了锂电池研究的世界,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研究、试验。
为了多挤出一点做实验的时间,她往往会早餐和晚餐多吃一点,午饭不吃,然后在实验室里待到凌晨……
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实验室的日日夜夜终于有了成果,也让她发了不少优质的论文。
不过,陆盈盈却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和激动的,“其实没什么感觉,因为从一开始你就知道,这就会是努力的成果。真的到了,你不会激动的。”
而且在她看来,自己做得还远远不是最好,“有不少的同学,比我发了更好、更多的论文。”
回顾自己的整个求学生涯,陆盈盈都不觉得自己是那种充满天赋的天才型选手,也不是最拔尖的学霸,但是她总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中上,然后再抓住机会。
2014年,博士毕业的陆盈盈也像无数留学生一样,为找工作发愁。
陆盈盈开始找工作,找工作就需要推荐信,她不像其他人一样一窝蜂跑去找名声巨大的教授写,而是请了她认为很厉害、但当时知名度并不高的老学者为她写推荐信。
按照原本的计划,她可以拿着这份推荐信在美国高校里谋个教职,或是去华尔街找一份工作。
结果,五年之后,这位给陆盈盈写推荐信的老教授斯坦利·惠廷厄姆,斩获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这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文学专业的学生拿到了莫言的实名推荐!相当于药学专业的学生获得了屠呦呦的举荐!
然而,拿到未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推荐信的陆盈盈,却没有留在美国。
找工作之前,陆盈盈了解到了“青年千人计划”,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了申请。
2015年初,“千人计划网”公示了共有667人的“青年千人计划”入选名单,27岁的陆盈盈成为了其中最年轻的一员,于是,她毅然选择了回国。
明明在美国有着更完善的研究团队,也有更权威的导师指导,有人曾对她的回国选择十分不解。
但陆盈盈的回答掷地有声:
“理由很简单,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在国内做科研就是一件再适合不过的事。唯有回来,别无他念。出生在这里,生长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我的根。一个国家强大不强大,能不能往前走,需要每一个人尽自己的一份力。而我所能为国家做的事,就是回来做好科研工作,让我们国家在新能源领域有所发展。”
回国后,陆盈盈除了满脑子关于锂金属电池的知识,一切都要“白手起家”,她从零开始搭建起了锂电研究实验室和储能团队。
目前,陆盈盈已经获得国内外专利8项,其团队也与上海汽车集团、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浙江蓝德能源科技等企业达成了研发合作。
陆盈盈在实验室中洒落的每一滴汗水,每一项试验数据的推进,都是她向着自己梦想里中国锂金属电池产业化的未来,迈出的坚实一步。
实际上,和陆盈盈一样,放弃国外优渥的科研条件毅然回国的青年科学家们还有很多:
有毕业于康奈尔,被哈佛抢着要,却毅然回国任教的清华女博导赵慧婵;
有入选美国化学会SciFinder化学领域未来领袖,放弃了哈佛-麻省理工医疗科技学院职位,四川大学青年学者侯旭;
有毕业于康涅狄格大学,被称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解码人的陈玲玲;
……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和陆盈盈教授一样的青年科学家,会选择回到国内,为祖国的科研事业添砖加瓦。
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原因,只因为“我是中国人”!
ref:
https://weibo.com/2606218210/La6o43RwX
https://person.zju.edu.cn/yingyinglu#701066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8748.html
https://www.materialsviewschina.com/2020/08/48339/
本文系原创文章发布,作者:Manki,能骑乖劣马,爱放海东青。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