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一群人,我们的生活全变了……
今年“访惠聚”工作的任务之一是深入推进“去极端化”。
“去极端化”怎么搞?从自治区党委到各级各地各部门,大家都在想办法,既有顶层设计,也有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在位于南疆的疏附县,就有这么一个团体,他们“召之即来,来即能战”,在田垄上、在树荫下,用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实例告诉群众:啥是极端化,啥事儿是违法的。他们就是——“草根宣讲员”。这支队伍究竟怎么样?是不是 “水流走了”留下的那块“石头”?看看大家怎么说。
《最后一公里》(ID:MqMsMx)通讯员 朱宪臣报道
热合曼卡热是个小青年,生活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蔬菜村。第一次碰到他,是在3月11日村里晚上举行的“去极端化”宣讲会场。
自治区党校住村干部亚森跟他拉起了家常:家里有几口人?有没有地?现在生活怎么样啊……
热合曼卡热是个开朗的小伙子,他说:“现在生活好多了,政府帮我们村搞庭院经济,院子里闲置的土地也利用起来,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可好了。”
热合曼卡热会做饭,在村里当厨师,收入不错。作为一名党员的他表示闲暇之余想为村里做些事情。村委会经过考察,选热合曼卡热当了村里的治保主任。
“你对咱村里的草根宣讲员们有啥意见没有?”亚森问热合曼卡热。
“嗨,宣讲员来了我们高兴得很!特别是村里的年轻人,像我们80后、90后、00后的青年,自身文化水平低,就跟着别人随大流,啥事情能做啥事情不能做都不清楚。现在好了,村里来了宣讲员,说的都是咱们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像包谷馕一样,攒劲得很,咱们老百姓都爱听。”
“那你都听懂哪些了?”
“你看啊,”小伙子跟亚森扳起了手指头,“宣讲员说,留大胡须戴蒙面罩袍不是咱们维吾尔族的传统宗教习俗,婚礼不唱歌不跳舞,葬礼不哭也不是咱们的风俗习惯,我们小时候都不是这样的啊!道理得给咱老百姓讲清楚,让大家认清那些坏人的脸。”
对,这个青年人说的是个正理儿啊,如果村子里的群众都有了这样的看法和觉悟,整个社会不就和谐了吗?
工作组在跟热合曼卡热交谈
居麦·肉孜是蔬菜村的伊玛目。
谈起宣讲员进村宣讲,居麦·肉孜说,“我们这些宗教人士都参加县里组织的培训和学习,能学到很多东西,听了宣讲员的宣讲,不但能听懂,还可以跟信教群众说,好好来引导群众,戳穿那些坏人的画皮,让他们无处藏身。”
“听了宣讲员的宣讲,群众的思想解放了,村子里的风气越来越好。”
蔬菜村党支部书记阿吉木跟我们聊起宣讲员到村里宣讲后,村里的新变化。
“以前村里有些妇女受坏分子的蒙骗,穿罩袍、蒙面,现在村子里一个那样的都没有,都穿的漂亮的很。咱们宣讲员讲的很清楚,那些不是咱们维吾尔族的服饰,是欺骗老百姓的把戏。”
副书记阿提凯姆接过话茬说,“以前村子里有些懒汉,没事就三个一堆儿,五个一团的‘晒南墙’。听了宣讲员们讲的道理后,这些现象现在都没有了,大家都忙着想办法去致富呢。以前村里集体劳动时,很多人不愿意去,磨洋工,现在不一样了,宣讲员说,我们是一个大集体,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要团结一致,共同致富奔小康,大家在村集体劳动时积极的很。”
-End-
郑言江,政说新疆,微信ID:zheng_yanjiang,欢迎您的关注!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郑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