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老人为啥要给女儿办一场维吾尔族风俗婚礼
在伊宁市喀赞其街道托度康社区,住着700余户共2600多位居民,其中,维吾尔族居民占到了98.9% 。
就是在这里,有一位每个维吾尔族居民都熟识的汉族老人。他在这里生活了50余年,大半辈子的时间相处下来,如今,他与维吾尔族居民之间的交往已经没有了族别之分。在维吾尔族居民眼中,他是自己的家人、恩人,在他眼中,这里所有的人,都是自己血浓于水的亲人。
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叫做付丙志,街坊邻里都亲切地称呼他“老付”。
《最后一公里》(ID:MqMsMx) 通讯员 周金鹿报道
说起50多年前刚来时的情景,老付还记忆犹新。
刚从内地搬来时,老付和妻子一句维吾尔语也不懂,出了门,连个能交流的人都找不到,这让以往一直和邻居关系很好的老付很苦恼。常言到:“远亲不如近邻。”眼下的这个邻里关系该怎么处理才好呢?
逐渐和邻居们熟悉之后,为了能日后无障碍地交流,老付一咬牙跟着大家开始学起了维吾尔语。
几十年下来,在老付日复一日的坚持学习中,他的妻子和孩子也都成了地地道道的“维吾尔语通”。同时,因着老付的热情、真诚,和乐于雪中送炭的性子,社区里的维吾尔族居民们也全心接纳了他,和他就像亲戚一样互相走动,互相帮助。付丙志家里有什么困难,维吾尔族邻居都会主动上门帮忙;维吾尔族邻居家里有了婚丧嫁娶事情,他也会主动参加,大家经常在一起拉家常,邻里感情好得像一家人。
“为了我这帮老朋友,我特意在女儿办完汉族婚礼之后,又举办了一场维吾尔族风俗的婚礼,请了左邻右舍一大帮维吾尔族老朋友们来聚聚。”老付说。
说起老付最大的爱好,每个邻居都竖起大拇指夸他:花养得真真儿的好!从一个普通的爱花农民变成养花达人,他的养花大棚已经从一个发展到了如今的三个。
百闻不如一见,伊宁市财政局住喀赞其街道托特杜康社区工作组的住村干部周金鹿走进老付的花卉大棚时,也忍不住发出啧啧赞叹。
原来,老付前不久才以每株20元的价格,向伊宁市花卉市场批发了5000株三角梅。眼下,他又培育了4000多株三角梅小苗,整个花圃都布满了他的宝贝们,对他来说,这些花儿可都是会“生”钱的。
老付养花儿挣了钱,也没忘记带着邻里们一起。在他的带领下,社区里的很多居民都开始种植三角梅,老付就成了大家的义务技术员。
谁在花卉种植中碰到了问题,只要一个电话,老付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上门为大家传授种植三角梅的经验。
“冬天嘛,我家的三角梅总是很难熬过去,老付就让我们把花搬到他的花棚里去,自己出力出资金养护着,天气回暖了才让我们去搬回家。”一位维吾尔族居民告诉周金鹿,多年来,社区里的很多居民都在老付的帮助下成功种植了三角梅,提高了家庭的收入。如今,三角梅已成为托特度康社区的“社花”了。
其实,遇到有困难的邻居,老付一直是倾囊相助。在伊犁街19巷有个低保户叫库尔班江·卡迪尔,家里有4口人,他们夫妻两人都没有固定工作,两个孩子里有一个孩子身有残疾,另一个孩子正在上学,一年到头,家里日子都过地紧巴巴的。
每次看到库尔班江,老付总有种想帮他的冲动。去年7月,老付在巷道里碰到了库尔班江,就硬是把他拉到自己的花卉大棚里,非让库尔班江从花卉大棚选几盆三角梅出去卖。
“别担心,钱的事不用急,我这里的花你拿去卖,能卖多少就卖多少。卖掉了随意给我点成本就行,卖不掉就再拉回来,有个什么损失也算我的。”老付这么宽着库尔班江的心说。心怀感激的库尔班江不仅帮着老付卖花,还暗下决心要跟老付好好学习三角梅的种植养护技术。
库尔班江笑着告诉周金鹿:“机会是老付给我的,老付帮了我,我也不能泄气。我要好好学习种植三角梅,争取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
-End-
编 辑/段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