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将“星”比心 赢真心

2016-11-23 最后一公里

以“访惠聚”之星、第一书记、草根宣讲达人、精准扶贫案例、美丽乡村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五个100”新作为展示活动已经开始,今日推出新一期“访惠聚”之星。


为民解忧的工作队
——记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驻阿克苏市依干其巴格其村“访惠聚”工作队


今年2月,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工作队入驻阿克苏市依干其乡巴格其村后,与村“两委”班子一起用真情换真心,真抓实干,认真倾听群众心声,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凝聚民心、民意,给村里带来了新变化、新气象。


让基层组织更强更硬


工作队驻村以来,先后开出《加强巴格其村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强化村基层组织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药方”。


为健全村党群团组织,充分发挥党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工作队在5个村民小组建立起党小组、妇女和团小组,并建立“党员之家”“妇女之家”和“团员之家”,形成以“党建”带“妇建”促“团建”的良性态势,夯实了党群团组织植根于民的基础,增强了党群团组织“细胞”的活力。党员阿依努尔·达吾提说:“这是让我们农村党员不出家门就能受到教育、过上组织生活的好办法。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有助于配合和监督村‘两委’班子搞好党务村务。”



工作队围绕打造一个好班子的目标,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经考察提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人选,7名后备干部有4名进入村“两委”班子,最年轻的22岁,3名不符合要求的干部被调整出村“两委”班子,这不仅为村基层组织补充了新鲜血液,还消除了隐患,纯洁了队伍。


为强化和提高村干部的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和素质能力。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结对子,通过“传帮带”提高他们民主集中制意识,提升他们办事、办文、办公能力,强化办理党务、村务要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公开化、民主化的意识。如今,村“两委”班子安排村里每一项工作时都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落实,重大事项均走“两会两票”程序,公示后再执行。


让团结之树根植于心


巴格其村是一个维汉混居的村庄。为此,工作队在对村民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同时,发起了“民族团结对子”活动,开展了“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民族团结示范户”“民族团结示范村民小组”和“民族团结示范学校”评选表彰活动。


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还十分重视教育引导维汉村民相互参加传统节庆日和红白喜事。今年6月,吐尼牙孜·阿吾提老书记病逝,维汉村民不仅一起参加葬礼,还共同把老书记护送到“麻扎”安葬。


在发展生产上,工作队引导维汉村民互学互帮互助,共同致富奔小康。第5村民小组组长李廷举长期帮助维吾尔族村民科技种田,在他手把手地传授下,村民努拉洪·吐尔地现在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农业技术员。村民艾则孜·卡德尔懂国语,乐于助人,有电焊的好手艺,每逢汉族村民新建和翻建温室大棚时,他都会主动帮忙。


工作队认识到,民族团结要从长远考虑从孩子抓起。为此,发起了“大手牵小手,爱心暖童心”活动,为巴格其村900名孩子捐助了学习用品,得到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价值10万元的学习用品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引领下,村汉族小学向维吾尔族学生敞开大门,维吾尔族学生已占全校学生的40%。维吾尔族小学转型为“双语”小学,爱心“双语” 私立幼儿园也办起来了。以民族团结为内容的演讲和知识竞赛,学生、班级间结对子、评选民族团结好少年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


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和美


让各族村民过上幸福和美日子,是工作队驻村时自己定的目标。工作队对村民反映的各类民生问题第一时间加以梳理,想方设法加以解决。


工作队先后申报启动了“双语”幼儿园、村民服务活动中心、防渗灌溉渠、“快乐儿童家园”等民生项目。目前,村里200户汉族承包户看电视难的问题已获解决,“富民安居工程”已完工,自来水供水问题得到解决,投资1900万元、长12公里的村主次干道改扩建工程也已竣工,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工作队还筹措20万元为村民更换变压器和新拉供电线路。当信教群众在灯火通明的清真寺做礼拜时,伊玛目沙依木·恰瓦高兴地说:“工作队卡德尔为我们排了忧解了难,感谢工作队!我一定要在‘去极端化’宣传中积极发挥作用,教育引导信教群众正信正行。”


针对巴格其村地处城郊、地少人多实情,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除鼓励村民从事林果、温室大棚、牛羊养殖等高附加值产业外,还积极引导村民在村里或到阿克苏市区开办餐厅、馕铺、商店、裁缝铺、修理铺等,还帮助村民找工作、联系用工单位,扩大就业增收渠道。为感谢工作队,村民们专门送来一面锦旗,上面用维、汉两种文字写着“尽心尽责为民解忧的好工作队”。


蜿蜒的白河静静地流淌,生活在白河两岸的巴格其村各族村民,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正迈步行进在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上。(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驻阿克苏市依干其乡巴格其村“访惠聚”工作队)


开外孜力克村的“父母官”
——记自治区政协机关驻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开外孜力克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马永生


在家里,他是孝顺的儿子,为了让90岁的老父亲放心,专门在巴楚县政府大楼前拍照发给老人,说这就是他工作的地方;在工作队里,他是细心的兄长,凡事都亲力亲为,“马氏油条”是大家的最爱;在村里,他是村民的好“父母官”,不管谁有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他就是自治区政协机关驻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开外孜力克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马永生。


凝心聚力强基础


为了将村党支部打造成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的坚强战斗堡垒,马永生带着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对子,交朋友,一起学政策、学语言、谋工作,着力筑牢基层组织。


刚驻村时,村民反映最多的就是村党支部书记艾沙·买买提脾气大、爱骂人。马永生就主动和艾沙·买买提交朋友,帮助他改变领导方式,与村民和睦相处,促进了工作开展。马永生带领工作队制作了“双语”的“两学一做”学习专栏,帮助制定村党支部工作制度并上墙,引导规范村干部讲规矩、守纪律。


今年,巴楚县基层组织建设现场推进会将开外孜力克村作为观摩点,在换届考察中村民对村“两委”干部的满意率在全乡名列前茅,村党支部被评为巴楚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力以赴办实事


为让全村158户贫困户早日脱贫走上致富路,经过充分调研和认真思考,马永生决定通过实施短平快项目,并立足长远让惠民生项目在家门口落地生根,确保村民脱贫不返贫,真正致富。



马永生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起,从推广优良品种入手,普及科学种田。通过他积极努力,上下协调,3月初,近40万元的优质棉花、西瓜、甜瓜种子运进了村里;6月,冬小麦地复播优质玉米种子也运来了,全村家家户户都种下了优质种子。那段日子,村里的棉花地、玉米高产示范田里处处有他的身影。马永生还把农业技术人员请到村里手把手指导、面对面向村民授课。村民克然木摘下第一批早熟甜瓜后,高兴地跑进村委会叫道:“马队长,我的甜瓜第一个上市,开始挣钱了!”


工作队引进资金购置了46套缝纫设备,在村里开起了缝纫技能培训班,首批有65人在工作队联系的县城服装企业就业,第二期培训班报名人数达到200人。指导建立培训+基地模式,争取了山东济宁纤手服装公司在村里建设服装加工厂,工厂建成后即可吸收培训结业的学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贫困户村民阿斯姑·阿吾提有了工作后激动地对马永生说:“我在实习期间每月基本工资有600元,再加上计件工资,一个月能挣1500元,转正后更多,我让爱人也参加第二批培训,也来这里上班,到时我俩一个月挣三四千元没问题!”


马永生还协调资金,带着工作队帮助贫困户建设标准化羊圈、提供优质蔬菜种子,发放生长快、抗病强、销路好的优种鸡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近日,工作队联系的大型养鸽基地项目也已建设完成。


真情互助固团结


由于村民外出机会较少,对其它民族情况了解不多,马永生就带领工作队在村里建起民族团结文化长廊,自己动手设计框架、板式和内容。如今,这条长廊已是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村民了解其他各民族民俗风情的平台。


在走访中马永生了解到,群众对工作队开展的民族团结结对共建活动很欢迎、很认可。他决定今年继续开展,并进一步拓展范围、扩大成果。70多岁的老党员牙森·阿布拉在与汉族村民结成民族团结对子后,深有感触地说:“和汉族群众互相学习相互帮助,拉近了距离,收获了技艺,提高了收益。今后,我要带头做民族团结的模范,还要教育孩子们把学好‘双语’,把我们的友谊一代代传下去。”



村民沙吾提·阿吾提通过民族团结结对子,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汉族老朋友的儿子刘波。今年古尔邦节和中秋节,两家人相互拜年,共同过节。在刘波的帮助下,沙吾提·阿吾提家今年种的红枣取得很好的收成,他逢人便夸民族团结好。随着结对范围不断扩大,开外孜力克村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加强,团结进步氛围日渐浓厚。

如今,开外孜力克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已初具雏形,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先发展庭院经济、再改善村容村貌、后打造徒步休闲景观带和农家乐一条街,让村民们过上更加富裕的日子。”马永生为开外孜力克村的美好明天勾画出了蓝图。(自治区政协机关驻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开外孜力克村“访惠聚”工作队)


用真情谱写赞歌
——记自治区煤管局、新疆煤监局驻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巴音库鲁提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郑军


在煤炭行业,他是专家学者;在驻村一线他是村“两委” 班子的带头人;在柯尔克孜族老乡心里他是一心为民的好干部。他认真严格 、勤奋敬业,和牧民群众相处就像一家人一样,他就是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驻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巴音库鲁提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郑军。


带着使命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驻村以来,郑军带领工作队牢牢把握方向,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基层、强基础上,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提高村“两委”班子能力,建强基层党员队伍。他要求村“两委”坚持每周一例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周例会、党员大会、牧民大会中,让村党支部书记拜先·阿布都加帕尔主持,培养锻炼他的组织能力,并经常与他谈心、沟通交流,循序渐进提出新要求,通过增强村党支部书记的能力,带动提高村党支部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郑军通过调研发现,牧民常年在牧区放牧难以经常集中,牧区党员的教育和牧民的宣传教育不能有效推进。经过认真分析研究,确定由工作队和村“两委”每月1次走进牧区,将党员教育和思想宣传送进牧区、送进毡房。



针对村党支部的薄弱环节,郑军注重发挥觉悟高、有威望、大局意识强、积极为集体着想的60岁以上老党员维护稳定的作用,重点培养30岁到50岁年富力强的党员,使他们成为骨干中坚,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巴音库鲁提村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同时,在创业致富青年农民中积极培养发展了4名年轻党员和一批积极分子,壮大了党组织的力量。


村党支部书记拜先·阿布都加帕尔说:“如今,村‘两委’班子职责分明、作风硬朗,村干部能力明显提高,村党支部凝聚力明显增强,村里文化生活丰富,很多青年都积极要求入党,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带着责任抓好思想教育


郑军常说:“开展常态化的文体活动,以先进文化占领村级阵地,去除‘极端化’思想的影响,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在他指导下,村里成立了文艺队、体育队,积极利用排球场、篮球场,村文化活动室等丰富牧区青年生活,把青年人吸引到积极健康的活动中来。


郑军带领工作队制定了思想教育宣传工作方案,利用“三八”妇女节、诺鲁孜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党建活动等平台,开展各种形式思想文化宣传,用群众最容易看懂的内容做好宣传教育。以知识竞答、库姆孜弹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思想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


如今,村里球场上运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文体活动越来越丰富了,随时都能听到库姆孜弹唱的声音,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都有了积极向上的转变。


村联防队员对先高兴地说:“工作队来了以后村里变化太大了,文体活动变丰富了,村里组织的篮球赛、排球赛、拔河比赛青年人都喜欢参加,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带着目标推进精准扶贫


针对村里186户贫困户、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如何脱贫致富惠及民生,如何改善基础设施发展集体经济,是郑军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深入调研,郑军决定扶持村里的致富能手帕提古丽创办牧民刺绣合作社。合作社初创时面临困境,郑军帮助合作社健全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完善财务制度、完成工商注册,并帮助设计了第一批产品样本,联系了第一批产品订单。为达到让合作社带领贫困牧民共同致富的目的,郑军多方联系,带领工作队、村“两委”开办刺绣培训班,组织40名妇女参加刺绣培训学技能,部分妇女经过培训已在刺绣合作社就业。绣女阿尔孜古丽﹒吐尔逊是一名贫困户,她感动地说:“经过刺绣培训,我已经在刺绣合作社上班,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家里的生活有着落了,感谢郑队长,感谢工作队。”


今年,围绕精准扶贫、改善民生,郑军先后争取各类民生项目经费280多万元,并陆续实施了庭院经济建设、牧道桥维修工程、公厕修建等,协调了150吨采暖用煤、苜蓿翻耕重播、58盏太阳能路灯建设等11项民生工程项目。


如今的巴音库鲁提村路灯亮起来了,村居环境干净起来了,村民的生活富裕起来了,老百姓的心里也暖起来了。郑军和工作队的成员们用真情真心真爱谱写了一曲曲“访惠聚”的赞歌。(自治区煤炭管理局驻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巴音库鲁提村“访惠聚”工作队)


真情浇开幸福花
——记巴州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博湖县政法委、机关后勤服务中心驻博湖县查干诺尔乡敦达布呼村“访惠聚”工作队


自今年2月驻村以来,巴州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博湖县政法委、机关后勤服务中心驻博湖县查干诺尔乡敦达布呼村“访惠聚”工作队视驻地为故乡,视村民为亲人,紧扣“访惠聚”目标任务,从小事实事做起,着力解决村民用水难、出行难、看病难等问题,赢得村民的认可和好评。


结对子 党员带着群众干


敦达布呼村是一个由维、回、蒙、汉组成的多民族聚居村,有村民3655人,村民收入偏低、党组织力量薄弱,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明显。


工作队驻村后,针对党员干部沟通能力不强、不愿管、不会管的实际,每个成员与村“两委”结对子,手把手地教,点对点地帮。工作队将开例会、抓“三会一课”等12项常规工作细化成方案,让村干部照着方案做。按照“四议两公开”的要求调动村民议政、参政的积极性;落实“三务公开”,将党务、村务、财务支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工作队创新党员统筹管理模式,落实组织机构、活动场所、经费保障等,由点到面全面摸查填补党员“挂空”“漏管”“失联”等管理漏洞,确保党员一心在党。工作队推行村内党员帮扶群众工作机制,每人联系1至5名村民,协助解决各类困难,赢得群众信任。村民阿不都热合曼·黑孜说:“现在我们有困难都愿意向村委会、工作队反映,村里组织活动我也积极参加,与他们的关系更亲密了。”


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好了,村“两委”得到群众的认可,吸引力越来越强。自2014年以来,有7名村民被发展为预备党员,有13名村民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建平台 欢声笑语不间断


为了让村里的年轻人有一个活动的场所,工作队帮助村委会一起跑项目找资金,筹集资金20多万元,修建了“文化大院”“百姓家园”、篮球场、党小组活动室等,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器材应有尽有。


工作队在重大节日组织村民开展麦西来甫、戏曲联唱、政策宣讲等活动。利用农闲时节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开展球类竞赛,并邀请县文广局的舞蹈老师,到村里教村民健身舞蹈,让村民在运动中强健体魄,提高生活品质。村民阿曼古丽·马木提高兴地说:“工作队来了以后,修建了活动场所,村里的路平了、水通了、灯亮了。我每天晚上都来到这里跳健身舞,锻炼身体,心里特别高兴。”


如今,每天工作结束后,村里的年轻人主动给工作队打电话,邀请工作队成员跟他们一起打篮球、跳街舞,原先村里那种扎堆打扑克、喝酒滋事、游手好闲的事没有了,敦达布呼村的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伸援手 医疗惠民解民难


“小病拖,大病抗,病危等着见阎王。”这是敦达布呼村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工作队经过入户走访了解到87名村民因病导致家庭困难。工作队及时与派出单位进行联系,积极与巴州医疗机构进行协商,制定了“健康百姓行”活动方案,采取“147”工作法,即:每个月邀请一家医疗机构上门为村民义诊,每次不少于4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以上的医生参与义诊活动,每次对7名贫困人员上门送医送药服务,最大限度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


通过搭建医疗扶贫平台,先后有27名医疗专家上门开展义诊活动,免费为1589人次进行了体检,为71名病人上门送医送药,免费赠送价值14500元的药品,库尔勒市新神农医院与两名心脑血管病患者签订了住院免费治疗协议,为全乡8700名村民减免20%住院费、治疗费、医药费。乳腺癌患者妮萨古丽·谢木西满怀感激地说:“工作队给我们村民办了大好事,每个月都邀请大医院专家上门给我免费检查身体、赠送药品,帮助我与医院签订了住院免费协议,减轻了我的经济负担,感谢工作队。”


工作队还定期邀请医疗专家到村里举办“健康大讲堂”,手把手地为乡、村医生进行指导培训,让基层医务人员不出村就能够得到大医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工作队从点滴小事做起,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实际行动把党的恩情传递到千家万户,用真情引导村民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如今,“访惠聚”浇开的民族团结之花正在敦达布呼村悄然绽放。(巴州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博湖县政法委、县机关后勤驻博湖县查干诺尔乡敦达布呼村“访惠聚”工作队)


社区就是我的家
——记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驻天山区后泉路北社区“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月日古丽·吐尔逊


连续驻社区两年,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驻天山区后泉路北社区“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月日古丽·吐尔逊带领工作队全体人员,与社区干部一起,着力加强民族团结、“去极端化”工作,着力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组织,不仅增强了社区各族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凝聚起各族居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正能量。

    

将群众基础打牢夯实


2016年10月17日上午,社区居民刘明又来到社区居委会,汇报这一周来自己负责巷道的流动人口、街面等情况。作为社区巷道长,刘明很负责,但在三年前,他对社区各项工作并不太上心,说到变化的原因,他说是月日古丽队长和社区干部真心干事的精神影响了他。


后泉路北社区有常住人口171户504人,流动人口6000余人,辖区商业区人流量日均万人以上。自2015年担任工作队长以来,月日古丽·吐尔逊带领工作队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制定了各项制度,梳理了居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她说,只有把群众当亲人,把社区当家园,摆正位置扎基层,扑下身子听民意,才能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干好事。



2015年之前,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是租来的,面积狭小,影响了各项工作开展。月日古丽·吐尔逊在第一批“访惠聚”工作队工作基础上,四处协调,解决办公楼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难题,于2015年建成了黑甲山片区管委会条件最好的社区办公楼。还为社区解决了100万元经费、协调了100套课桌椅、两套体育健身器材以及相关文化设施,从根本上改善了社区办公条件。


辖区巷道电线私拉乱接问题严重,月日古丽·吐尔逊协调电力、电信、移动等部门,用三个多月时间完成了社区电网改造,并对社区巷道与路灯进行检修。刘明说:“工作队解决的难题,有的存在了十几年,工作队的努力,大家看在眼中、记在心中。”   

 

让各族居民更加团结


2016年10月17日,在后泉路北社区东环市场,商户阿卜力孜·阿卜杜热合曼又拿了一批衣服,来到市场的民族团结爱心屋。爱心屋是阿卜力孜·阿卜杜热合曼在工作队支持下建成的,里面摆放着百余件商户和居民捐赠的衣物,辖区居民可免费领取。阿卜力孜·阿卜杜热合曼从和田墨玉县来乌鲁木齐13年了,在社区和工作队帮助下深切感受到了维吾尔族的谚语“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的真谛。阿卜力孜·阿卜杜热合曼的感受,是月日古丽·吐尔逊自2015年在社区开展的民族团结、“去极端化”系列工作的结果。


后泉路北社区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少数民族多,民族团结和“去极端化”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队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突破点,创新宣传方式,举办了大量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举办“民族心·邻里情”系列活动,并结合重要节假日举办针对不同群体的活动,丰富各族居民群众文化生活并促进大家交往交流交融。


为了抓好未成年人民族团结阵地,社区在暑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快乐暑假”主题实践活动,累计开展了50多次活动,受益人数达到2000余人次。开办了社区“儿童快乐园”,协调乌鲁木齐市第四十四小学,开设了国语、古诗、数学、舞蹈、美术等课程,让辖区30多名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了规范的学前教育。


社区还开设了流动人口学校和市民学校,聘请了专业的教师,为大家教授汉语、法律知识及各类技能培训,每期的报名人员都远远超过预计人数。


为社区留下珍贵财富


现在,后泉路北社区党支部书记阿布孜·吾布力每次来到辖区东环市场检查工作,每到一处都有居民主动跟他打招呼。


阿布孜·吾布力是2015年到后泉路北社区担任书记的,这两年来,他最明显的感受是,社区党支部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居民更加相信社区工作人员、依靠社区工作人员。他说:“这一切的变化,是工作队协助社区抓班子带队伍取得的成果,让社区党建上了一个台阶。”    



工作队以加强社区能力建设为依托,开展“传帮带”,通过采取观摩先进社区、举办培训班、实地指导等方式,不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工作队组织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干部和房东代表等前往天山区赛马场北社区、沙区平顶山社区、经开区广州街社区等先进社区进行观摩交流,还协助社区制定了《居民公约》和《创建文明社区的倡议书》,帮助社区完善了每月举行升国旗仪式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机制。


两年来,月日古丽·吐尔逊不仅做好对社区干部“传帮带”,协助开展各项工作,还用自己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协助社区制定完善了各项机制。社区干部说:“这是月日古丽和工作队给社区留下的最珍贵的财富。”(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驻天山区黑甲山片区管委会后泉路北社区“访惠聚”工作队)

-End-

编辑/ 翟薇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推荐阅读

据说沙漠边缘上的这个村非同一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