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5

编者按:阿克苏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和重要通道之一,走在阿克苏的每个县城、乡村,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内心感觉沉静美好。


记者深入阿克苏体验和领略这里的南疆风光、历史文化。即日起,《最后一公里》推出系列报道“悠游阿克苏”,通过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与小伙伴分享畅游阿克苏的点滴收获。   


《最后一公里》(ID:MqMsMx)记者王娜 实习生马倩 报道


戴“眼镜”的油鸡。


拜城油鸡,喝冰山雪水,食五谷杂粮,飞上树枝栖息;拜城油鸡,毛色光亮、羽翼丰满、鸡冠挺立,无论长相还是生活习性都与普通鸡有巨大差别,然而这么傲娇的“飞鸡”,却一度濒临灭绝。


爬树捉油鸡



5月8日,记者走进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米吉克乡黄希东的油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迎面看见一大片草地上,许多黑色、灰色、黄褐色的油鸡在奔走啄食,此起彼伏的鸡鸣声不绝于耳。


黄希东介绍,拜城油鸡是我国著名的优质地方鸡种,产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已有300多年的养殖历史。因为散养生活的习性,油鸡体型匀称,身上不会长肥肉,只在皮肤和肌肉间有一层很薄的脂肪层。油鸡的口感特别好,而且它的脂肪层能散发出特殊香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拜城油鸡迅速杂化,濒临灭绝。2010年1月,拜城油鸡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那时,全拜城仅有2000多只纯种油鸡。


2011年,黄希东了解到,国家对拜城油鸡原种保护工作非常重视,有朋友建议他饲养油鸡,将来一定会有大市场。当时的黄希东正想着创业,于是辞职养油鸡。


养鸡要有鸡苗,拜城油鸡都由农户散养,市场上买不到鸡苗。于是,黄希东带上帮手走村串户寻找纯种油鸡,带回去饲养繁殖。拜城油鸡野性大,生人不易接近,夜间多栖息在树枝上,天亮下地觅食。


要想捉到油鸡,只能等到晚上它们在树枝上休息时行动。黄希东白天四处观察,晚上打着手电筒爬树抓油鸡,有几次甚至从树上摔下来。经过苦苦寻觅,终于买到300多只。没想到,过惯了散养生活的油鸡一旦集中圈养就纷纷患病,不到20天油鸡全部死掉。


2012年,黄希东又骑车到更远的村子挨家挨户买鸡苗,经历再次的摸黑爬树,这次买回200多只油鸡。然而,结局和上次一样,油鸡全部死掉。买鸡、建养殖场、人工工资等,两次失败共赔掉20多万元钱,黄希东心灰意冷,加上身体健康状况出现问题,他决定放弃油鸡养殖。


饲养员在挑不能孵化的鸡蛋。


一通电话带来转机


2014年4月,黄希东接到自治区畜牧厅的电话,通知他到扬州参加“全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培训班。


这通电话让黄希东倍感振奋,他没想到自己养殖油鸡的行为竟然受到自治区的重视。黄希东觉得曾经放弃油鸡很愧疚,同时又深受鼓舞,他决定赴扬州参加培训,把油鸡养殖事业做下去。


在那次培训中,黄希东收获很大,跟着上课的老师学家禽养殖理论,与全国的同行探讨养殖经验。“政府那么信任我,我应该把眼光放长远,坚持下去。”黄希东说。


出于前车之鉴,黄希东这次没有立刻买鸡苗重新养油鸡,而是花了半年时间学习科学养殖技术,请新疆农业大学的教授做指导,请技术人员教他做防疫等等。


2014年4月,春暖花开,黄希东又走村串户购买纯种油鸡蛋进行人工孵化。第一次,他一共买到120枚蛋。经过专家鉴定淘汰掉一批,留下80枚用于孵化雏鸡。就这样一次次进山村收购油鸡蛋,总共买回1000多枚,经专家挑选留下600多枚。


因为油鸡的数量还是太少,不足以作为商品鸡拿去销售,黄希东的养殖还处于保种阶段,就是用选育过的优良祖代原种繁育父母代,然后再繁育商品鸡苗。


黄希东按照国家标准,把1只公鸡和8只母鸡组成一个家庭进行标准化饲养,并给每只鸡建立系谱档案,上面记录着它的编号、祖辈、父辈、孵出时间等等。


羽毛颜色独特的“小灰机”。


开启复壮之路


2016年,黄希东培育的油鸡原种数量达到3000只,他认为是时候扩大养殖规模了,于是筹划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饲养商品鸡。


办合作社没有资金支撑,黄希东就以原价卖掉了家中的一套房子。养殖油鸡这几年,黄希东花光了积蓄,四处寻找资金。对他这种执着劲,家人和朋友都不理解,劝他别再往里头砸钱了。曾经和他一起合作养油鸡的搭档,见不到效益也都抽身不干了。


更让很多人不解的是,黄希东都快自顾不暇了,还想着村里的贫困户。合作社需要饲养员,他甘愿聘请村里毫无经验的贫困户,教他们饲养油鸡,请专家给他们授课。他的合作社共聘用了15名当地村民,人均月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


此外,黄希东与当地相关部门合作,为贫困户提供油鸡苗,并指导他们科学养殖,等到油鸡苗养到8个月大左右时,以高于市场价5元钱的价格回收。


守得云开见月明。2018年初,黄希东养殖的油鸡总量达到20万只,一度罕见的油鸡和油鸡蛋开始现身于拜城县市场。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黄希东的眼光却并没有局限于当下,他正在与一家企业洽谈,将养殖场搬迁至沙枣林下,同时引进设备将油鸡做成高端熟食销往全国各地。


回首7年养殖路,黄希东表示,他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支持。如今,拜城油鸡的复壮之路已经开启,不久的将来,这只“飞鸡”一定能走向全国,飞上寻常百姓的餐桌。

-End-

责任编辑 / 杨 凤

推荐阅读


古老技艺在深山乡村织出幸福生活


有你陪伴的日子,原来是这么幸福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