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贫困村写出“致富经”


贫困村写出“致富经”

——记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白布谢村党支部书记阿依肯·卡得斯孜


一提起村党支部书记阿依肯·卡得斯孜,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白布谢村的村民准会竖起大拇指。


白布谢村曾是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但在阿依肯的带领下,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了整体脱贫,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攻坚示范村”。


“这个聪明的小伙子,脑子里装的都是致富的办法,选他当书记,我们不后悔。”正像86岁的老党员董虎林所说,阿依肯在白布谢村,用努力写出了一本“致富经”。


先富带后富的“养殖经”


其实,阿依肯一家以前也并不富裕,但脑子灵活、手脚勤快的他,很快就走上了致富路。


2012年,他大胆向朋友借来3万元,搞起了牛羊养殖,当年就增加了6000元的收入。后来,凭借辛勤劳动,不到3年时间,阿依肯家的养殖规模就扩大到了30多头牛和150多只羊,成了全村勤劳致富的示范户。


2014年,阿依肯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便决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带领全村村民一起发展养殖业增收致富。


阿依肯常说:“想要带领群众致富,自己先要迈出第一步,咱们不带头,群众怎么会跟着干?”


不管是集中宣讲,还是在贫困户家中面对面宣讲,阿依肯总是讲自己的“致富经”,动员村里的贫困户发展家庭养殖。不少村民心动了,但缺乏养殖技术。阿依肯便主动上门服务,为村民提供疫病防治、饲养技术、选配良种等指导。


部分贫困户家中缺少饲草料,阿依肯又发起倡议,通过“四议两公开”拿出2000亩村集体土地,承包给169户贫困户种草,解决了饲草料不足的难题。


4年过去了,仅靠发展养殖业,白布谢村就有33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村民恰勒哈尔就是其中一个,以前年年养牛年年亏的他,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牛专家”,家里的牛圈也一年比一年大。“阿依肯书记是我致富路上的引路人。”恰勒哈尔说。


扶贫先扶志的“就业经”


阿依肯深知,脱贫致富光靠发展养殖业还不够,一定要让大家认识到“等靠要”思想要不得,勤劳才是增收致富的关键。


村里有一些贫困户既没有资金搞养殖,也没有外出就业的意愿。阿依肯便挨家挨户给他们讲政策、做工作,并且用身边的例子鼓励他们外出就业。渐渐地,找阿依肯帮忙介绍工作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陆续有30多名富余劳动力找到了工作,每人月均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


看到打工的人挣到了钱,想外出就业的村民越来越多。阿依肯借助驻村工作队的力量,对村里的富余劳动力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并利用援疆干部和包联单位的资源优势,拓宽就业渠道,实现转移就业80余人次。


村民杰目斯汗夫妇以前在家种地,去年两人把家里的土地进行流转,一起报名到沙湾县的纺织企业工作,过上了按月领工资的日子。


“真没想到,我们也找到了工作,领上了工资。”谈起现在的生活,杰目斯汗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自产加自销的“小吃经”


白布谢村是裕民县各个景区的必经之道,每年山花绽放时,过往的车辆络绎不绝。看着周边的其他村一个个靠着旅游业富了起来,阿依肯也有了新的想法。


“我们村就是个穷山沟,没有旅游业,也没有人来投资,能干成啥?”不少村民对发展旅游业心存疑惑,对阿依肯的想法并不支持,但阿依肯却不信这个邪,因为他发现,白布谢村牛羊肉品质高,价格比其他地方低,如果能抓住机会,在公路边建个集贸市场,经营一些少数民族特色小吃,肯定能挣钱。


说干就干,阿依肯自掏腰包,带着村干部和有就业意向的村民到附近的景区进行观摩学习。他又多方协调,从援疆项目和包联单位争取来44万元项目资金,在村前通往景区的公路旁建了一座3000多平方米的集贸市场,设立60余个摊位,并优先安排贫困户进入市场做生意。


烤肉炉、馕坑、刺绣摊……今年夏天,集贸市场格外热闹,过往的游客带火了这个小市场。村民穆合牙提在市场里经营了一个烤肉摊位,他算了一笔账:以前一只羊养一年多,利润不过几百元,现在摆起烤肉摊,一只羊纯利润近1300元。


天道酬勤,在阿依肯的带领下,白布谢村用了不到3年时间,实现309户952名贫困人口脱贫。(通讯员文博)


-End-

来 源 / 新疆日报

责任编辑 / 杨 凤

推荐阅读


新疆农民走在现代化发展之路上


霍尔果斯:百年口岸蜕变丝路新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