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里,有你想不到的致富路!



怎样才能让村民富起来?

这是新疆各驻村工作队都在思考的问题,

也是工作队正在做的事情。

在这里,有你想不到的致富路!

↓↓↓


小菌棒带来好“钱”景

 

近日,在焉耆县包尔海乡夏热勒岱村圆梦富硒蔬菜合作社内,焉耆县教科局驻村工作队队员、基层干部和村民们正在摆放菌棒。

 

“工作队队员一有空就来蘑菇房,查看蘑菇的接种和发酵情况,比我们还操心。”正忙着浇水的合作社负责人曾东乐呵呵地说。

 

工作队队员帮村民一起搬运蘑菇菌棒。


焉耆县教科局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时得知,曾东有种植蔬菜增收的愿望。工作队便开始查阅资料,进行市场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发酵蘑菇菌棒是一条投资不太大、有市场需求的增收之路。


说干就干。今年1月份,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并让本村的贫困户在合作社打工。“我以前经常打零工,挣的钱也不多、不稳定,现在工作队介绍我在合作社工作,还能学技术,真的很感谢他们。”村民阿里木说。


工作队队员和基层干部一起装菌棒。


为了更好地让村民学技术,工作队邀请焉耆县农技专家为村民详细讲解蘑菇种植的注意事项。为了扩大销路,工作队积极对接包尔海乡的各个村、合作社、蔬菜经销商等,帮助村民拓宽销路渠道。

 

曾东说:“我们的菌棒目前主要卖给包尔海乡的村民,每个月能卖出1万袋以上,收入可观。今后,我们将继续学习技术、提高水平、扩大规模,带着周围的村民一起致富。”

 

“我来到夏热勒岱村后,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责任,工作队既要走心又要走实。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柴虎生坚定地说。(焉耆县教科局驻村工作队 马璇)


念好养牛经发“”财

 

“自从开始养牛,我们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不仅盖了新房子,还买了拖拉机,今年准备再盖个大暖圈……”3月12日,温宿县恰格拉克乡叶克艾日克村村民阿斯古丽·尼亚孜边挤牛奶边说。

 

阿斯古丽·尼亚孜正在挤牛奶。


阿斯古丽·尼亚孜的丈夫木合塔尔·马木提算了一笔经济账:“家里2016年养了2头大肉牛,现在每头牛价值约1.3万元,今年又下了两只牛犊,3个月后,每头小牛可以卖7000元左右。在哺乳期,光产牛奶就可以卖3000多元。牛养好了,比种地收入高得多呢。”

 

叶克艾日克村是一个边远村,人多地少。温宿县文体广影局驻村工作队结合该村实际,在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的同时,鼓励他们发展肉牛养殖业,并为村民提供养殖技术指导,拓宽增收渠道。


就这样,村里“搭起了牛台,唱起了牛戏”,村民们感受到了养牛带来的丰厚回报,纷纷“念起了牛经,发起了牛财”(温宿县文体广影局驻村工作队 廖海山)


养牛大户的美丽庭院梦


“邬书记,你今天工作忙不忙,可以来我家里帮我规划一下院子吗?”3月9日一大早,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驻拜城县赛里木镇英买里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邬玉光接到了村里养牛大户居马·艾力的电话。

 

“去年,工作队带领大家在村里掀起了美丽庭院建设的热潮,24户村民的庭院被评为了‘美丽庭院’。今年,我也要抓紧时间把庭院规划治理好,争取评上‘美丽庭院’。”居马·艾力对来到家中帮忙的邬玉光说。

 

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帮助居马·艾力规划庭院。


为了美化村民居住环境,发展庭院经济,做好春耕生产准备,3月初以来,工作队、村“两委”组织村民们对房前屋后的空地进行平整,帮助村民规划庭院种植,整理沟渠等,为发展庭院经济建设做好准备。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村情实际,在小养殖、小种植、小果园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更多更广的增收门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邬玉光说道。(自治区检察院驻村工作队 吴鹏)


村民学完刺绣学电商


“快点!布尔列恩!刺绣培训班要上课了,别迟到了!”福海县解特阿热勒镇托夏勒乌依村村民巴合提古丽·托海在催促布尔列恩去上课。

 

托夏勒乌依村妇女刺绣班自3月7日开课以来,受到了村里姐妹们的热烈欢迎。大家每天做完家务,就来村委会学习刺绣。

 

“通过老师的讲课,我更喜欢刺绣了,刺绣机操作不难,我有信心学好!将来我自己也要买一台。”村民玛依拉·沙那哈提高兴地说。


大家正在学习刺绣。


趁着早春闲暇,阿勒泰地区行署办公室驻村工作队又请来了福海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专业人员,对电子商务感兴趣的村民进行培训。他们通过典型案例讲解等,鼓励学员们利用电商创业,足不出户就把农产品销售出去。

 

在村里做电商的哈丽亚很受启发,她说:“以前我都是帮村里的姐妹们在网上买东西,今后,我要学会在网上把村里的农产品推销出去。”

 

工作队入驻以来,村里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接受新事物更快了。今年,工作队将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村民的技能培训,为村民早日增收致富奠定坚实基础。(福海县“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张婷、刘继能)


最后一公里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编 辑 / 杨 凤

责任编辑 / 金 铭

推荐阅读


这个“不听话”的姑娘,用14年青春“再造”一个故乡


这些照片背后,藏着温暖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