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他们在,村民的收获不只在秋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实的成熟,是农民的收获乡亲的赞誉,是工作队的收获然而,在有工作队相伴的日子农民的收获却不只在秋季看得见的美好变化涵盖方方面面,贯穿一年四季



1促增收,压茬抢收万寿菊


“我今年种了5亩地的万寿菊,已经卖了几茬了,挣了1万1千多块钱!我要谢谢工作队干部和村干部,是他们帮我引进了万寿菊的种植;到了秋收季节,还是他们催促我压茬抢收;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好生活!”叶城县依提木孔乡博斯坦(3)村村民帕坦木·依明高兴地说。

村民海热尼沙·吾斯曼正在采摘万寿菊。


万寿菊是博斯坦(3)村的支柱产业,全村共种植万寿菊1280亩。为了让村民最大限度增产增收,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七0一队、新疆大学、叶城县统计局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咨询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后,建议村民在万寿菊摘花结束之后,抓紧时间浇水、追肥,科学缩短开花周期,提高花朵质量。
据了解,通常长寿菊亩产花朵300—400公斤,一年可以摘花8—10次,采用压茬抢收的办法,每年可以采花10—12次,每亩地能增收600—800块钱。对于这种看得见收益的建议,村民自然十分乐于接受。

村民帕坦木·依明拿到售卖万寿菊的钱,显得非常高兴。
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七0一队驻该村第一书记艾尔肯·吐尔孙说:“压茬抢收万寿菊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后,我们还会多方面想办法帮助村民增收。”(通讯员 高升)
2上百吨滞销甜瓜,卖掉啦


今年,若羌县努尔巴格村村民赵顺平种植的“西州蜜”甜瓜获得了丰收,可看着满地的甜瓜,他却喜忧参半。受今年的市场行情影响,他的甜瓜对外销售订单都被取消了,他家的甜瓜面临着“增产不增收”的窘境。

工作队队员帮助村民采摘甜瓜。

若羌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通过实地查看甜瓜长势、规模、品种,对近几年甜瓜的行情和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后,与村“两委”共同研究决定,通过联系村包联企业,附近商超、菜店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利用微信、朋友圈进行线上宣传,动员周边亲朋好友、派出单位干部职工前来购买,解决了他的甜瓜销售难题。

工作队队员帮助村民将采摘好的甜瓜装袋运出瓜地。

据了解,包括赵顺平在内,努尔巴格村共有瓜农5户,甜瓜种植面积400余亩,种植品种有西州蜜、冰糖雪梨、绿贵人等,亩均产量两吨,经过工作队的努力,截至目前,已帮助瓜农累计销售滞销甜瓜100余吨。
 
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艾麦尔·艾克木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今后我们会继续帮助更多的瓜农、枣农寻找更多的销路,全心全意助力农民增收,做好群众致富路上的‘守护员’。”(若羌县“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刘锐)

3教技术,小土桃变“金产业”

初秋九月,和静县和静镇阿力腾布鲁克村的桃园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果农们穿梭在果树林里,采摘、装箱,为订单做着准备。
阿力腾布鲁克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低,村民更多依靠土地流转、就近打工、庭院养殖等方式增加收入。

村里的土桃长势良好,迎来丰收。
和静县医疗保障局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后了解到,阿力腾布鲁克村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距离城区较近,不少村民都种植桃树,但由于缺乏技术、销路不畅等原因,所产桃子的果形偏小、味道偏酸,导致种植桃树的收益不高,这让村民丧失了种植桃树的信心。
结合这一情况,工作队和村“两委”商议后,制定了集中发展桃产业的脱贫思路。工作队邀请和静县林草局的技术人员为村民教授桃树嫁接、修剪、水肥等技术,同时在土壤改良和病虫害防治上予以指导,从整体上提高村民管理桃树的技术水平。
工作队队员帮助村民采摘土桃。

听说村里有新发展契机,在外做生意的村民牛满堂带着积蓄回村,2017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他承包了一个12亩地的果园,开始尝试种植桃树。在技术员的悉心指导下,牛满堂的桃树长势良好,目前已进入盛果期,“我算了一下,现在每亩地比往年多赚1000多元。”想到今年自己的12亩桃园即将带来的收入,牛满堂高兴得合不拢嘴。
“根据每棵桃树的平均挂果量和市场价算,每亩桃园可收入近万元。桃树种植在鼓起种植户腰包的同时,也为村里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按照每人每天劳务费用130元的标准计算,一个月可以增加3500元收入。”阿力腾布鲁克村党支部委员艾海买提·吾拉音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不断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培训,提高果品质量,放大种植经济效益,依托一家一户的桃园优势,打造‘桃乐园’、‘农家乐’,让阿力腾布鲁克村村民户户吃上‘旅游饭’,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和静县“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唐玉、李萍、彤格伶)

4方便!他们用上了“暖心厨房”


近日,自治区政协机关、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伽师县疾控中心驻伽师县英买里乡吐孜鲁克村工作队对该村100户困难家庭的厨房进行升级,让这些村民用上了“暖心厨房”。
村民在“暖心厨房里”做饭。

吐尔洪江·居买家里的厨房一改造好,就全家上阵地用上了:女儿负责在自来水龙头下的洗菜池里洗菜,妻子负责切菜,吐尔洪江负责在免费发放的燃气灶上炒菜。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饭菜的香味......
“过去,我最头疼的就是做饭了,取水、洗菜、切菜,来回跑,特别不方便,做饭时油烟特别大,把人呛得不行。”吐尔洪江的妻子说。
工作队队员裴福清楚地记得,“刚到村时,村民家里的简易厨房就是在院子里搭的木棚和土灶,既不干净卫生,也不美观。现在改造的‘暖心厨房’面积有10-15平方米,铺设了瓷砖,还包括化燃气灶、油烟机、橱柜和洗菜池等设备。厨房材料全部由自治区政协机关协调自治区科协筹集,每户补助2000元,由工作队组织村里技术工人进行安装、调试、提供使用培训等一站式服务。
村民领回“暖心厨房”里配备的燃气灶和抽油烟机。

退休多年的村支书买买提·马木提坐在自家“暖心厨房”的餐桌旁,说起家乡的变化,感慨万千:“2018年,工作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让沙发、茶几、木床、餐桌等生活家具和抽水马桶、电热水器等卫生设施走入了家家户户;2019年开展庭院整治项目,打造硬化与绿化相结合的休闲庭院,让户户有了干净的活动场所;如今实施‘暖心厨房’惠民项目,更是让家家户户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村第一书记胡海龙说:“村民们的期待,就是工作队努力的方向,我们必须把好事做好,确保今年年底全村211户能够实现厨房彻底大变样。”(通讯员 季聪聪、裴福)
 

最后一公里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责任编辑 / 胡晓蓉

推荐阅读


量身定制“脱贫方”,他们两次请专家实地“把脉”


第一书记讲驻村故事:五年实干绘制“幸福底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