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搜上的“抑郁症”:一句恶语就是一颗子弹

看理想编辑部 看理想 2021-10-26


如果回顾2019年的热点话题,有关明星和抑郁症的讨论似乎是绕不过去的。从金泰妍到热依扎再到最近的张大大,明星们对自己心理问题的袒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这其中有关于抑郁症的知识科普,有呼唤对抑郁症的重视,有对明星的关心……当然,也不乏反对和讽刺的声音,认为这些明星不过是在借抑郁症“炒作”、“博眼球”。


不止中国,今年初,英国互联网世界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词语,“Sadfishing”,意指某人利用自己的情绪问题在社交媒体上吸引关注的现象,和中文语境中的“卖惨”有相似之处。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月Metro的一篇观点文章中,用来讽刺名人Kris Jenner发布在Instagram上的一条帖子。Kris在帖子中称,她的女儿Kendall Jenner要坦白一些个人的伤痛故事,然而实际上,这是一次与护肤品牌合作的营销活动。



尽管在这次的事件中,用“sadfishing”来评价Kendall似乎是成立的。但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否真的出于营销目的,明星在分享自己的情绪问题时,都会收到类似的评论和指责。这种指责,连普通人也无法逃过。


9月英国数字意识协会(Digital Awareness UK)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负面情绪后,尽管获得了更多关心,但也会被攻击为“故意吸引注意力”,甚至遭到霸凌。


在有关“sadfishing”的讨论中可以看到,随着越来越多有影响力的人站出来分享自己的经历,大家更愿意直面和接纳自己的情绪了。但同时,我们对别人的情绪似乎还是少了些宽容和共情。



1.

分享悲伤是我们再正当不过的权利


近两年可以感受到的一个趋势是,社交媒体上的人越来越“丧”了。


这不只是一种感觉。美国营销公司Captiv8 Inc.的数据显示,今年在社交媒体上使用“焦虑”一词的人数是2016年的三倍;Instagram上有超过600万条帖子提及了#mentalhealthawareness(心理健康意识)。而在微博上,“抑郁症超话”有14.1亿的阅读量。


相比起快乐的转瞬即逝,疲惫、沮丧和厌倦似乎才是生活的常态。但因为不去用负面情绪打扰身边的人是许多人心照不宣的社交礼仪,所以我们一面在朋友圈里做着自己的形象代言人,一面又忍不住在匿名微博上倾倒宣泄。


Twitter上有一个叫@sosadtoday的账号,美国作家Melissa Broder用它来分享自己绝望和挣扎的各种小念头。比如,“今天醒来真令人失望(waking up today was a disappointment)”,“自信只持续了一秒就消失不见(felt confident for a second but then it went away)”。



它一开始只是Broder个人的匿名账号,但这样不加掩饰的悲伤情绪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现在它拥有93万关注者。


Broder在采访中提到了不断更新这个账号给她的心理带来的影响。她说:“我认为发推是一种通过多巴胺来改变自己的方式。”


“在我处于抑郁或者焦虑状态时,我会感到生活失去意义,而写作是一种创造意义的方式。与坐在心理医生面前相比,我更愿意把它写下来给所有人看。”


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在1958年提出了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想法。


许多研究都证明了自我表露对人的正面意义。比如,当人们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在情感时,例如遭受创伤,感到压力或沮丧,他们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在博客上通过写作方式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患有抑郁症的人在网络支持小组中的自我表露可以使他们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所以正如Broder所做的,对于受到情绪困扰的人来说,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渠道是正当且重要的。


2.

社交媒体上的一切都是“表演”,

悲伤也一样


但是,如果分享悲伤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关注,“悲伤”本身会变成一种表演吗?


相比起快乐和成就,我们似乎确实更容易对别人的悲伤做出回应。来自营销公司Captiv8 Inc.的数据表明,名人在发表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言论时,推文的参与度会比平时高7到10倍。这传递出一种信息:悲伤会让你更引人注意,当你悲伤时,互联网爱你。


在创造了“sadfishing”这个词的那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我知道寻求关注并没有错,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受到关注。但当我们开始以为悲伤等同于被认可时,难道不是在走一条艰难而危险的道路吗?”


她说:“你完全有权利在互联网上表达你的挣扎,这比坐在悲惨的沉默中要好得多。但是,分享真正的痛苦和分享一种经过高度过滤的光鲜的痛苦是有区别的。前者很重要。后者是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很容易让人陷入其中。”


那么,这样的担心是必要的吗?


哲学教授蒂姆·雷纳(Tim Rayner)曾经用福柯的理论来分析社交媒体的运转机制和对人的影响。


福柯用“圆形监狱”的模型解释现代权力的实现方式。这是由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提出的监狱设计方式:在一幢环形建筑中分割一间间囚室,囚室的一端面向外界,用于采光,另一端面向中间一座用于监视的高塔。


边沁的“圆形监狱”设计图


这样的话,高塔中的监视人员可以时刻监视到任何一间囚室,而囚室中的犯人因为逆光效果,无法看到监视人员,会疑心自己时刻受到监视,不敢做出不当举动。


福柯认为,“圆形监狱的主要作用是在囚犯中产生一种自我监察意识和永久可见性,以确保权力自动发挥作用。”每个人在目光的压力之下,会变成自我的监视者。


这样的“不断被观看”同样发生在社交媒体上。


在蒂姆·雷纳看来,共享是社交媒体的基本运转机制。当我们使用它时,我们的行为在人群中是透明可见的。


这就让社交媒体成为了一座虚拟的“圆形监狱”。


在这个线上虚拟“圆形监狱”里,我们每个人都既是警卫,也是囚犯,在共享内容时彼此注视和判断。


日剧《3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


因为有了这种“被观看”的心理假设,每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就不自觉变成了一种“表演”。


如同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会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行为一样。我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也会无意识地渴望取悦或打动特定人群,并以此调整自己分享的内容。


从这种意义上讲,不只是分享悲伤,只要我们使用社交媒体,我们的分享行为就是表演。


既然都是“表演”,那表演悲伤比表演快乐、表演自律、表演搞笑更值得担心吗?或者更值得被讽刺吗?


英剧《黑镜》,直播表演愤怒


3.

在能施予爱的时候,

记得多给世界一个拥抱


对许多人来说,所谓的“sadfishing”可能是自我表露,寻找支持的方式。但还有另一些人,他们是真的在呼救。


纽约临床心理学家林塞·吉勒(Lindsey Giller)认为,在社交媒体上很难辨别一个人是在寻求支持或同情,还是有伤害自己的危险。但这些表达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教授黄智生在2018年发起了一个“树洞救援计划”。他通过自己编写的人工智能语义分析系统,对微博特定评论区的留言进行分析和筛选,然后由志愿者团队进行多种方式的自杀干预。


计划开始至今已经发送了逾3000条短信,阻止了超过1000次自杀行为。


一个受助的女孩给他发过这样的短信:“站在江边的时候,一下子来了三十几个陌生人关心我的短信,我以为我的死没有人关心,我站在江边就看一条,就哭一次,哭了三个小时。最后我放弃了,还是回来了,因为我看到了生活里面的另一个希望,还是有很多人在乎我。”


正是因为负面的情绪被鼓励表达,那些陷入绝望的人才会多一个被看见的渠道。如果全微博都对“抑郁”“自杀”之类的字眼讳莫如深,他们可能就真的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日剧《3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


微博“抑郁症超话”下,有40.3万个帖子。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心情,有人发了蛋糕的照片说:“生日快乐,至少,我还活着”,评论区有上百个陌生人祝TA生日快乐;有人分享自己治疗的经历,鼓励别人说,你只是病了,没关系的;有人在倒计时自己离开的时间,每一条的下面,都有许多人的宽慰和鼓励。


我们很难分辨那些悲伤的分享是在寻求关注还是在真的呼救,所以在能给别人拥抱的时候为什么要恶语相向呢?可能这其中有人是想要吸引关注,但超话的那些评论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这真是个温柔的世界。


在能施予爱的时候,请多给世界一个拥抱吧。


日剧《3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


如果对每个在社交媒体上袒露自己心理问题的人只加以嘲讽和歧视,甚至漠视个体的心理情绪状况,那么换回的可能是整个社会共情能力的消失。


剑桥大学精神病学与实验心理学系教授西蒙·巴伦-科恩,曾经在他的书籍《恶的科学》里试图解释“人为什么会作恶”“恶是如何产生的”,他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恶的产生和人的“共情障碍”有关,“零度共情可能使一个人做出残酷的行为、可能使他对别人的感受麻木不仁,或是在社会上陷入孤立”。


缺乏对他者的共情,无法对别人的苦痛产生同情和理解,一个可能的结果就是不断加重社会戾气,恶化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相处,甚至激化各种暴力的发生。


所以,也许我们不必因为自己的同情被消费而感到冒犯。做一个还会去同情和爱别人的人,对我们来说,才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吧。


日剧《3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


当“抑郁症”频繁上热搜,许多人会因此担心其中消费“抑郁症”的行为可能会让真正的患者受到误解,处境更加艰难。


可是,活在那个各种心理疾病都被污名化、连感到悲伤都不正当的过去,难道一切会比较好吗?


不论是否有别的目的,当有影响力的人站出来分享自己的经历时,伴随的是各种媒体的科普和公众的大量讨论。而随着心理问题的可见度变高,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情绪,并且在社交媒体上找到支持,这是一件好事。


当我们在嘲讽这年头抑郁症太过泛滥,没得过就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人因此知道了,自己长时间没有动力、感到厌倦的情绪其实是一种疾病。他们可能就会从自我苛责中走出来,去接受治疗。


越来越多的讨论并不会带来越来越多的误解。相反,这让我们可以看到它,接受它,然后正确地理解它。


日剧《丈夫得了抑郁症》


所以,“sadfishing”这个词的出现终究令人担忧,它可能会让一些恶意的揣测和攻击看起来正当,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鼓励这种攻击。而这种攻击不仅会伤害表达的人,还会阻碍表达本身。


我们可以怀疑别人分享悲伤和挣扎的动机,甚至可以对这些挣扎保持冷漠。但最起码,不要去做那个使用武器的人。


因为一句恶语真的就是一颗子弹,而你不知道,它射中的,是大腿还是心脏。


参考来源

Sadfishing: Using your sadness to get comments and shares is making misery profitable | Metro

Foucault and social media: life in a virtual panopticon | Philosophy for change

微博上的生死救援 | 虎嗅

为什么别人都过得比我好? | 三联生活周刊



善良是有力量的。


撰文:Purple

监制:猫爷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