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四五”专栏 | 杨文采院士:“从0到1”突破的起点在哪里?

​杨文采 科技导报 2022-04-19


杨文采,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国家现代地质勘查工程中心主任,现任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国学术期刊“地质论评”主编。研究方向为地球物理正反演、地球成像和大陆动力学。
2020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与科学家座谈时,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中国“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从0到1突破”的发展重点与战略方向。

他指出,“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的思想,要思考以下3个问题

(1)实现科技创新“从0到1”的突破包含哪些环节?

(2)如何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3)如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这些都是各级领导要关照的大政方针问题,本文只讨论其中的一个小问题:“从0到1”突破的起点在哪里?

01

 “从0到1”的产生来源于极少数特殊人才


笔者曾经讨论过学习和思维包括3个环节

(1)从起点出发吸积,产生知识的碎片;

(2)连线,把知识点连接成知识链;

(3)结网,把知识链连成知识面,使人智力的自组织最优化。

宇宙来源于一个奇点,地球来源于一片星云,生命来源于一个原始的细胞核。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有一个来源的起点,而发现知识也有起点。

从科学史看来,“从0到1”的“0起点”在少数特殊的人的脑海里,在他们思维的碎片里。

“从0到1”的“0”,指的是实现科技创新“从0到1”突破的起点,也是创新一个知识领域的起点。

在思想进入将要到来的关键问题的本质,思考了关键问题的内涵,产生了相关意识碎片的时候,“从0到1”的“0起点”就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了。

那么,哪些人的脑海里会形成“从0到1”突破的起点?

他们可能是科学家,如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也可能是工程师、实验员或者大学生,如法拉第、比尔•盖茨。他们是特殊人才,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坚持不懈地思考普通人不去想的问题,准确地进入问题的核心

例如,普通人只去想如何应用牛顿的力学理论问题,而爱因斯坦却思考了牛顿力学理论的局限性,然后发现牛顿力学理论仅仅适用于理想的刚体,而不是所有物质。这就是问题的核心。爱因斯坦去思考普通人不去想的问题,这就是“从0到1”突破的起点。

有人认为科技创新突破的起点是人丰富的想象力,笔者不那么认为。

想象力是人固有的和非常活跃的精神力量,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意识,既可能产生宗教学说和玄学,也可能有助于科学研究。

但是,去思考普通人不去想的科学问题的人,必须有“自然规律是科学界唯一的信仰和追求”这一基本信念。

爱因斯坦说:“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序的和可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前提。”爱因斯坦又说:“科技界有3种人:为了功利搞科学研究的人、因为兴趣而搞科学研究的人和为人类知识扩容而从事科学事业的人。上帝要我们把前两种人从科技界赶出去!”由此可见,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的突破来自第3种人追求真理的信念。

他们能够坚持思考将要到来的关键问题的本质,表明他们不仅在整体上了解研究学科的理论精髓,而且非常清楚研究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趋势,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

真理是科学的目标,科学是对真理的寻求。但是,现今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已经成一种职业,对从业人士只要求有技能而不要求追求真理。因此,社会中寻求真理的第3种人很少,他们也比较难以被普通人理解和关照。

极少数特殊人才思考的“将要到来的关键问题”,对每一个学科都是不同的。例如,中国当前卡脖子问题之一是芯片——高密度集成电路卡,光刻宽度小于16 nm的芯片需要大量进口。研究制造宽度为8~16 nm的芯片就是当前的关键问题。

但是,制造芯片的材料是单晶硅,美国已经发现用单晶硅制造芯片的光刻界限是2 nm。那么,更高密度的下一代芯片用什么材料制造?原料又要用到哪些自然资源?这就是极少数特殊人才思考的两个“将要到来的关键问题”。

如果中国没有人去思考这两个问题,就不会有这方面“从0到1”的科技创新突破,只能从无知慢慢模仿到有知。

在旧中国,普通人不去想天地运行的普适规律问题。儒家学说认为,人的良知即是真理。由于王阳明的“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理论的影响,普通人不思考发现和证实自然规律的问题。

普通人的见解经常由他的经济或政治利益所决定,人类社会充满了非理性行为,不追求权力的特殊的第三种人很容易成为弱势群体。

在西方,为了说明上帝创造世界的法则,总有一些人会去思考被大众所忽视的东西,他们思维的闪光投影出自然奥秘的蛛丝马迹。正是这些蛛丝马迹闪光的积累,种下了发展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种子。

不过,即使有一些人思考了“将要到来的关键问题”,其中多数人并不能推测到这些问题的本质,只能到此为止。

因此,起点上“从0到1”突破的种子,仅仅存在于极少数特殊人才大脑的意识碎片中,它们在无限大的人类意识碎片海洋里,能够生根发芽的概率非常小。

02

改善科技创新生态促进“从0到1”的突破习近平说:“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其中就包括促进起点上“从0到1”突破的种子生根发芽的内容。

现在中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研发投入规模也很庞大,如果能够为极少数特殊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产生科技创新“从0到1”突破的起点就会得到保护,实现科技创新就可以涌现出源流滚滚的大好局面。

如何改善科技创新生态,促进“从0到1”突破的种子生根发芽?

对于原始创新来说,改善生态要注重两方面一是保护“未来关键问题”原始创新概念的提名权;二是支持原始创新概念的深入研究。

特殊人才对自己长期思考取得的初步认识是非常珍惜的,希望在验证成功后能够得到提名权。

但是,和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是种子生根发芽不可缺少的土壤,学术思想在自由流动,原始创新概念的提名权就很容易被缺乏学术道德的人窃取。

如果特殊人才原始创新概念的提名权被他人窃取,他就不得不把“从0到1”突破的种子封闭起来,种子健康的生根发芽就没有了希望。

同时,他也希望对原始创新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在申请项目时要说明原始创新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即学术思想在自由流动。

最糟糕的情况是,有评审人利用公权力不予通过他的申请,而之后,评审人又利用该原始创新的思想为自己的科研项目服务,把它变成自己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这是一种看似合法的变相盗窃,在唯SCI论文的环境下,“枪毙”他人申请的理由可能是“与西方某权威杂志观点不符”。社会必须对这种看似合法的变相盗窃行为加以揭露和谴责,科技创新的生态才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就已经强调,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科技创新的根源在于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坚决破除管理部门追求当前政绩和“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非理性框框,尊重特殊人才对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思维和首创,珍惜学术思想的自由流动。

这是一项改变中国精神面貌的长期而艰苦的任务,建议在“十四五”期间,首先要大力宣传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使对“未来关键问题”原始创新人才的提名权得到保护。

同时,科技管理部门要重视发现原始创新特殊人才和提高破格支持力度,把对科技原始创新工作纳入现今的政绩考核范围。

可以预见,中国科技工作者一定能够遵照习近平主席的指示,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使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本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21年第3期

欢迎订阅查看

2021年第3期“十四五”建言专题目录
卷首语《时代呼唤新一轮的科技体制改革》

作者: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专题:《掌握规律,创新驱动,扎实推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作者:王阳元(中国科学院院士)


《粒子物理发展态势及未来规划》

作者: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航空发动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作者:陈懋章(中国工程院院士)


《深海科技的前景与陷阱》

作者:汪品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深空探测的现状、展望与建议》

作者:吴季(中科院空间中心原主任)


《谈“十四五”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生态关系》

作者:李百炼(美国人类生态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科技原始创新生态亟需改善——谈原始创新的起点问题》

作者:杨文采(中国科学院院士)


《新形势下科技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有新变化》

作者:王小凡(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如何培养一流创新学者——访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

作者:王丽娜(《科技导报》编辑)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

作者:闫金定(科技部处长)


《学科布局的逻辑内涵及中国实践》

作者:杜鹏(中科院战略院研究员)


《完善人口政策并提倡尊老爱幼代际互助家庭模式》

作者:曾毅(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作者:万劲波(中科院战略院研究员)

内容为【科技导报】公众号原创,欢迎转载白名单回复后台「转载」精彩内容回顾

中国又传好消息!一文回顾争分夺秒的新冠疫苗研发

“十四五”专栏|建立更为完善和独立的科学教育体系,实现领军人才“中国制造”

多日霾污染后又遇十年最强沙尘暴,新冠疫情能否延缓气候变化?

“十四五”专栏 | 丘成桐专访:要容许小部分人“天马行空”地做研究

日本“3.11”大地震十年 | 地震危险性分析进展几何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科技导报》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于2014年,主要刊登《科技导报》期刊内容要点,报道热点科技问题、科技事件、科学人物,打造与纸刊紧密联系又特色鲜明的新媒体平台。科技导报公众号聚集了数万名专心学术的未来之星和学术大咖,添加编辑微信,让优秀的你有机会与志趣相同的人相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