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任斯卡娅: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女数学物理学家 | 科技导报
拉德任斯卡娅(1922—2004年)是20世纪俄罗斯最著名的女数学物理学家之一,对偏微分方程的重要领域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尤其在双曲型、椭圆型、抛物型偏微分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以及吸引子理论方面更为突出,为俄罗斯科技强国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通过阐述她的人生经历、学术成就和深刻影响,展示了其献身科学的人生观、追求科学的卓越精神及推动科学进步的驱动力。
原本预定2022年7月6—14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2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由于受俄乌局势影响转为了线上举行。值得关注的是,这届国际数学家大会首次设立并颁发了一个新奖项——拉德任斯卡娅数学物理奖,以纪念一位俄罗斯伟大女数学物理学家——奥利加·亚力山德罗芙娜·拉德任斯卡娅(Olga Alexandrovna Ladyzhenskaya)诞辰100周年及其在数学物理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图1)。该奖项奖金为100万卢布,无性别年龄限制,在每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都隆重颁发,奖励数学物理领域中有杰出贡献的数学家。首届拉德任斯卡娅奖授予了吉托米尔斯卡娅教授(Svetlana Jitomirskaya),以表彰她对准周期薛定谔算子谱理论的突出贡献。拉德任斯卡娅在偏微分方程及应用领域是一位女性世界级领袖数学物理家,但其坎坷的人生经历与卓越成就却并不广为人知。
生平简介
1939年,拉德任斯卡娅以优异成绩从科洛里夫高中毕业,前往列宁格勒(即圣彼得堡)继续求学。然而,父亲的罪名让成绩优异的她被禁止进入已经考取的当时苏联最好的大学——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即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她不得不在一所二流的波克罗夫斯基教育学院(Pokrovskii Pedagogical Institute)学习了2年,后来由于二战,她又被迫离开列宁格勒。1941年秋天,她来到戈罗德(Gorodets)镇上一家孤儿院教书,次年春天又搬回家乡,接替父亲的职位。她不仅在学校担任数学教师,而且还在家中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免费的辅导。
1943年,拉德任斯卡娅终于苦尽甘来,她的事迹感动了一位学生家长,在这位学生家长热心帮助下重回莫斯科,并说服莫斯科国立大学校长,使其成为数学力学系的一名新生。在那里,她获得了斯大林助学金和劳工配给卡。如果没有这些她将无法生存下去。此时,拉德任斯卡娅的数学才能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最初,她研究代数、数论,后来转向偏微分方程,数学家彼得罗夫斯基(Ivan Georgievich Petrovsky)、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与柯朗(Richard Courant)的经典名著《数学物理方法II》(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cs II)对其影响颇深。彼得罗夫斯基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研究,对希尔伯特第19和第16问题做出过重大贡献。当时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各种数学讨论班非常普遍,拉德任斯卡娅是这些研讨班的活跃分子,尤其受数学家斯捷潘诺夫(Vyacheslaw Stepanov)、彼得罗夫斯基、吉洪诺夫(Andrei Tikhonov)和维夸(Ilya Vekua)组织的微分方程研讨班,以及泛函分析大师盖尔范德(Israel Gelfand)组织的分析讨论班的影响最深。在此环境熏陶下,拉德任斯卡娅在大学四年级时亲自组织了一个偏微分方程理论青年研讨班,并说服彼得罗夫斯基的一位学生梅什基斯(Myshkis)和她一起去特邀彼得罗夫斯基主持一次研讨会。彼得罗夫斯基不仅主持了这次研讨会,后来还邀请他的朋友与同事参加了拉德任斯卡娅组织的全年研讨班,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和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1947年,拉德任斯卡娅从莫斯科国立大学毕业,随后与其同学安基谢列夫(Andrei Kiselev)结婚,并随丈夫再次移居列宁格勒,凭着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强力推荐如愿以偿地成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数学力学系的一名研究生,师从数学家索伯列夫(Sergei Sobolev)和斯米尔诺夫(Vladimir Smirnov),从此她的数学事业开始步入正轨。索伯列夫是数学分析和偏微分方程领域的大师,长期组织数学物理方程边值问题研讨班,奥尔加是骨干成员,后来成为组织者直至去世。斯米尔诺夫是地震学、流体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专家,后来拉德任斯卡娅与其在流体动力学方面一直保持着合作关系。
1949年,拉德任斯卡娅取得博士学位后留在数学力学系任教,次年转到物理系当讲师,1954年晋升为副教授,1956年晋升为正教授。此后的几十年她在偏微分方程和流体力学等领域都做出了一系列创造性贡献。由于拉德任斯卡娅年轻时就立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数学,为此她决定不要小孩,她觉得孩子可能会成为障碍。她的这种想法与丈夫发生了严重分歧,最终导致婚姻破裂。她此后终生未嫁,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女,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热爱的数学事业。
由于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等一系列复杂原因,拉德任斯卡娅直到晚年才被允许出国参加学术会议。1958年,英国爱丁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是她第1次出国,会上被提名为菲尔兹奖,但未能成为第1位获奖的女数学家,这不能不说是数学史上的一件憾事,而她下一次出国则是30年之后的事了。拉德任斯卡娅晚年与欧拉相似,遭受严重的眼疾困扰,需要用特制带光铅笔才能看清楚自己写的字。2004年初,她计划去美国佛罗里达州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为此准备了一篇水力学分析论文。可就在启程前两天,她在圣彼得堡家里在睡梦中安然辞世,享年82岁。
学术成就
有限差分法与双曲型偏微分方程
拉德任斯卡娅博士毕业后继续研究二阶线性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的初边值问题。她清晰地论证了傅里叶方法,详尽研究了一般对称二阶椭圆型偏微分方程,在索伯列夫空间的有界域上以本征函数作级数展开,进而找到了用狄利克雷(Lejeune Dirichlet)边界条件描述椭圆型偏微分方程闭包域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以她名字命名的“拉德任斯卡娅不等式”为理论基础。她的这一成果对包括谱论在内的偏微分方程有重要影响,使初边值问题的弱解成为数学物理的重要概念,她在索伯列夫空间中各种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的弱解思想、理论和方法构成了数学物理方程数值算法的最重要理论基础。此外,她于1951年完成的特许任教资格(Habilitation)论文中,研究了一般二阶双曲型偏微分方程混合边值问题解的正则性问题,给出了这类方程的解是经典解的严格精确条件,论证了傅里叶方法用于双曲型方程求解的可行性,以及拉普拉斯变换方法在这类方程中的应用。1953年,她出版的第1本俄文专著《双曲方程的混合问题》(《The mixed problem for a hyperbolic equation》)总结了上述成果。
椭圆型和抛物型拟线性偏微分方程
拉德任斯卡娅还给出了一大类非一致椭圆算子(如平均曲率算子)方程解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与伊沃基娜(Nina Ivochkina)在几何方面合作也颇有建树,在1994—1997年,她们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抛物型非线性方程第1个初始边值问题的整体经典可解性重要成果,这些方程描述的是由未知曲面的Hessian对称函数或其主曲率产生的流。
流体力学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研究三维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十分困难的,这也是如今的七大千禧数学难题之一。对此难题,拉德任斯卡娅于1967年证明了它在Leray-Hopf意义下的弱解唯一性条件及正则性性质。此结论为寻找合适泛函类,使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初值问题具有全局唯一可解性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外,她还对三维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速度场作了些修改,并准许它在一些区域内有较大波动。这个修改后的方程后来被称作“拉德任斯卡娅方程”。她证明了这个方程的全局唯一可解性,并于1966年莫斯科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应邀报告了这个“漂亮”结果。
由于三维非平稳纳维尔-斯托克斯这类方程实在太难,其研究进展自拉德任斯卡娅之后几乎停滞不前。直到2015年,美籍华人陶哲轩发表了一篇关于三维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论文,其主要目的是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全局正则性问题的超临界状态屏障形式化。简单地说,就是抽像地建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全局正则性是不可能的,为此构造了一个类似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但不是原先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一个反例。
偏微分方程的吸引子理论
深刻影响
拉德任斯卡娅也是现代流体力学理论的创始人。她1961年出版的专著《粘性不可压缩流的数学理论》是该领域的必读经典之作,现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她主要“偏好”流体力学的偏微分方程,特别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她是第1位证明二维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初边值问题的全局唯一可解性的人。她还给出了一系列三维情形下解的唯一性定理,是最接近解决这一千禧数学难题的人。直到现在,三维情形下的全局可解性仍然是一个开放的待解问题。拉德任斯卡娅还在二维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系统中引入了吸引子的概念,并证明了其存在性,由此开启了演化偏微分方程理论即大范围稳定性理论的新篇章。
拉德任斯卡娅在自己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非常注重青年人的培养和学术组织发展。她天生就有一种感召力,讲课思路清晰、精湛,内容娴熟、通俗易懂。她乐于帮助初学者,善于慧眼识珍珠,讨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1947年起,她与苏联科学院院士斯米尔诺夫组织的每周一次数学物理研讨会一直延续到现在,与会者包括许多有名数学家。她一直领导着这个研讨会,直到她生命的最后几天,由此培养了一大批非常杰出的科学家,如乌拉尔茨娃、索隆尼科夫等,这些科学家现在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乃至世界数学物理学术界的荣耀与脊梁。
正像国际数学联盟设立拉德任斯卡娅数学物理奖缘由描绘的那样:“奥利加·亚力山德罗芙娜·拉德任斯卡娅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和世界数学和数学物理学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她奠定了数学物理中偏微分方程现代理论的基础。她通过讲座、研讨会及学生,激发了数学物理的很多其他分支,包括量子场论和统计物理的非凡进步。”
作者简介:程小红,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世界数学史。
原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23年第17期,欢迎订阅查看。
内容为【科技导报】公众号原创,欢迎转载
白名单回复后台「转载」
精彩内容回顾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视角下战略科学家的特质与培养策略 | 科技导报
栋梁因何而坚挺——支撑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栋梁科学家之共性 | 科技导报
中国式现代化:空间科技样本的初步思考 | 科技导报《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科技导报》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于2014年,主要刊登《科技导报》期刊内容要点,报道热点科技问题、科技事件、科学人物,打造与纸刊紧密联系又特色鲜明的新媒体平台。科技导报公众号聚集了数万名专心学术的未来之星和学术大咖,添加编辑微信,让优秀的你有机会与志趣相同的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