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的进展 | 科技导报
本文在分析中国肿瘤诊疗与防控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肿瘤的新形势、新使命和新要求,盘点了中国肿瘤诊疗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到现阶段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的进展;探讨了中国现阶段肿瘤诊疗及防控体系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了加强预防及筛查的关注度与投入、规范肿瘤诊疗方案和质控、注重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和发展便捷医疗与智慧医疗等建议。
肿瘤是全球范围内最具挑战性的健康问题之一。2016年,中国肿瘤新发病例约406.40万,死亡病例约241.35万,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肿瘤发病负担和防控压力进一步加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肿瘤诊疗模式也在发生转变,从以疾病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逐渐过渡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本文梳理肿瘤诊疗管理现状,结合肿瘤防控的新形势、新使命和新要求,探讨肿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新模式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 中国肿瘤诊疗模式的转变
在中国,近代临床肿瘤学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33年,当时在北平(现为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了第一个肿瘤组。过去肿瘤治疗主要依赖于外科手术切除,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优化,提高了放疗的可靠性、可控性及成功率,使其成为肿瘤治疗中的关键手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阿霉素、紫杉醇为代表的化疗药相继进入临床,使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放疗并列成为抗肿瘤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手段。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得到普及,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以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
多学科诊疗通常指由多个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团队,借助不同专科的知识、技术和经验,通过各个科室的团结协作及优势互补,为患者制定规范化、个体化的最佳诊疗方案。20世纪70年代,由北京协和医院曾宪九牵头成立胰腺疾病的多学科协作组;同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团队开展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引入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融合外科、放疗、内科、影像诊断科等综合诊疗手段,提高了肿瘤诊疗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多学科诊疗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所推荐。然而,多学科诊疗仍然局限于疾病治疗阶段,未能全面关注患者的全周期与全方位的健康管理需求。在肿瘤诊疗过程中,往往过于关注肿瘤本身的治疗,而忽略了患者伴随疾病的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此外,肿瘤患者还面临着身心的困扰和社会的压力,需要全方位的支持和管理,包括心理支持、营养指导、康复护理等。
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
表1 多学科诊疗模式与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
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模式注重从肿瘤的发生预防开始,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认知和意识,及早发现潜在风险。重视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一旦发现可疑癌症,需进行早期诊断,确立治疗方案并实施规范化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追求更多的治愈和生存期延长,注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加强对伴随疾病的管理。在治疗完成后,进行康复与生活质量管理,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降低复发转移和疾病进展的风险。同时,伴随着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模式的发展,衍生出很多新兴交叉学科,包括肿瘤心脏病学、肿瘤肾脏病学、肿瘤生殖学等。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正在迅速发展,并在以乳腺癌为代表的肿瘤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随着医疗理念的不断演进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将关注重点从单一的疾病治疗转向患者的全面健康需求。
二、 肿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的要求也逐渐增高,在改善患者生存的同时,也要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他们以最佳的状态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尽管国内肿瘤诊疗水平不断提升,但早期诊断和治疗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健康宣教,群众的防癌意识差,普遍对早期症状缺乏认识;另一方面,常见癌症筛查的普及度也不高,很多人没有接受过规范的筛查,错失了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此外,中国在创新诊疗技术和创新药物研发领域,还有极大的临床需求和提升空间。新的形势对中国癌症管理在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化诊疗质量控制、抗肿瘤新药研发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普及癌症筛查与提高早期诊断率
发达国家对筛查的重视程度和资源投入较高,使得筛查效率明显优于中国。同时,群众健康意识普遍较强,注重预防和早期诊断。而中国部分地区的健康意识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带,很多人习惯性地忽视身体异常信号,导致癌症往往在晚期才被确诊,降低了治愈率和生存率。
规范化筛查与早期诊断是降低癌症病死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中国需要制定适合国情的统一筛查指南规范,加大对筛查工作的投入和关注度,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提高筛查普及率和效率。同时,也需要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筛查和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期在癌症防治领域取得长足进步。
提高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
普遍认为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延长取决于治疗手段,但事实上,肿瘤的5年生存率受到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因素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患者的预后。要提高肿瘤的5年生存率,需要全面考虑和覆盖肿瘤防控和诊疗的各个环节,包括肿瘤的筛查与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实施、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处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等。因此,要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规划任重而道远,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创新和合作,不断完善肿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推动肿瘤治疗和防控的发展。
加快抗肿瘤新药研发速度及打破技术壁垒
为了加快抗肿瘤新药的研发和推广,需要加强科研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改善临床试验质量,缩短审批上市时间,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攻克抗肿瘤新药研发的难题,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鼓励以患者生活质量作为评估指标
提高多瘤种规范诊疗质控水平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医疗的规范化和同质化水平,要发展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三级公立医院可向县级医院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重点帮扶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城市与农村之间可以城市三级公立医院为主体单位,在已建立的长期稳定对口支援关系基础上,通过托管区域内县级医院等多种形式组建医联体;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以乳腺癌为例,为加强基层乳腺癌管理与质量控制,国家癌症中心牵头行业专家和基层医务工作者,结合县域现状,发布《县域乳腺癌防治管理路径与质量控制指南》,强化县域随诊随访、系统性治疗、安宁疗护的标准路径,以路径形式清晰指导县域医务工作者临床实践,促进乳腺癌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完善国家、省级、地市、县域4级防控体系的建立与协同发展。
推进便捷医疗和智慧医疗发展
智慧医疗(smart healthcare)是指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以改善医疗服务的效率、质量和便捷性为目标,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医患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提升患者的医疗体验、促进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及推动医疗领域的创新发展。智慧医疗通过将传感器、数据采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实现了医疗信息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使医疗资源更高效地运用于患者的诊疗和护理。智慧医疗不仅包括医疗过程的智能化,还包括医患沟通的改善、医学研究的支持、医疗决策的优化等。智慧医疗已逐渐融合进肿瘤的全链条防控体系中,其在肿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1)个性化诊疗方案:智能诊疗支持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数据、基因信息和病史,为医生提供个性化的诊疗建议。这有助于制定更准确、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
2)早期筛查与预防:互联网医疗和智能健康管理平台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早期癌症筛查和预防,及早发现肿瘤风险并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
3)远程诊疗与监测:智慧医疗技术可以支持远程医疗,患者无需前往医院也可以获得医生的诊疗建议和监测。这对于偏远地区的患者尤其重要,也方便了长期随访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4)数据驱动的研究:智能医疗系统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的临床数据,为肿瘤研究提供宝贵的信息。这有助于深入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志物和治疗效果,推动肿瘤研究的进展。
5)医疗资源优化:智慧医疗可以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通过预约系统、智能排班等方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院的效率。
6)患者参与和教育:互联网医疗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医学信息和教育资源,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肿瘤,积极参与治疗决策和管理,提高治疗合作性和效果。
便捷医疗与智慧医疗将在未来肿瘤诊疗与防控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为肿瘤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三、 结论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中国肿瘤诊疗与防控管理面临着新形势、新使命和新要求。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是促使肿瘤全链条防控体系向更加个性化、综合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理念的不断拓展,这一模式将持续推动未来肿瘤诊疗的发展方向,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通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的实施,我们有信心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目标,打破肿瘤5年生存率的瓶颈,完善落实健康政策,推动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黎立喜,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肿瘤的临床及转化;马飞(通信作者),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肿瘤的临床及转化。
原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23年第18期,欢迎订阅查看。
内容为【科技导报】公众号原创,欢迎转载
白名单回复后台「转载」
精彩内容回顾
中、美两国癌症流行特征分析——《2023美国癌症统计报告》解读 | 科技导报肿瘤基础研究对促进新时期癌症防治工作具有关键作用 | 科技导报
基础智能:从联邦智能到基于TAO的智能系统联邦 | 科技导报
应急食品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展望 | 科技导报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科技导报》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于2014年,主要刊登《科技导报》期刊内容要点,报道热点科技问题、科技事件、科学人物,打造与纸刊紧密联系又特色鲜明的新媒体平台。科技导报公众号聚集了数万名专心学术的未来之星和学术大咖,添加编辑微信,让优秀的你有机会与志趣相同的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