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裁员这事,我只能“远远”谈谈
2019年,越南岘港
最近网易裁员的事情成了热点,有读者留言说希望我谈谈。为了不拂大家的好意,我决定勉为其难,远远谈谈。
为什么是“远远”谈谈?
故事一
曾经有个朋友毕业就加入了BAT中的某家,那还是在十多年前,大家都在初创期。当时确实很苦,也确实有成就感,对公司很认可。
对公司的印象发生变化是在一次听老大的讲话。当时许多人都已经加入公司五年,老大说:“你们来公司都已经五年了,感谢你们对公司的付出,你们已经不欠公司什么了”。大家正在感动,老大忽然话锋一转,“反过来说,公司也不欠你们什么了”。
后来这位朋友因为长期加班,导致腰椎病,医生嘱咐必须卧床休息一段时间,所以给开了一个月的假条。胆战心惊把假条交给HR之后,假期很顺利获批了。又过了几周,发现这次劳动合同到期,公司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续签。打电话去问HR,得到明确答复是“对,我们不打算跟你续签劳动合同了”。
故事二
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以前一样,是很惧怕“打官司”的,更愿意选择朋友圈抱怨,甚至是上网维权。不过,那只是以前的我。
许多年前,我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参与了一场劳动仲裁。说“不情愿”,是因为很怕沾染这类事情;说“不得不”,是因为当事人是我当时的女朋友,我不能不出场去给她打气。其实我很难想象,平日百般温柔的女孩,为什么不和公司“好好谈”,那么决绝地去申请劳动仲裁——“打官司”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总是太麻烦的一件事。
等到真正去了劳动仲裁庭,才发现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先由双方陈述事件和诉求,然后仲裁庭会核对双方的表述,提出问题要求回答。当天并没有当场裁决,仲裁庭宣布,下面会按照法定程序,在受到仲裁申请的45天之内办结。
出乎我意料的是,仲裁庭上根本没有剑拔弩张的气氛,甚至大家说话的声音都不大,语气都很平和。在仲裁庭结束之后,双方还友好握手,交谈了几分钟。对于“打官司”这件事,公司代表也表示理解:你的诉求我们听到了,公司的意见你也知道,我们都是尽自己的职责,最后结果怎么样,由仲裁庭决定吧。
故事三
前几年,有位朋友和公司闹得不愉快,大家决定一拍两散。一拍两散的方向是都认可的,唯一的问题是离职的补偿。这位朋友和我一样,也是做技术的,所以他想的很简单,以不变应万变,看看公司有什么方案,满意就接受,不满意再说。换了是我,我也这样想。
变数出在他家LD,他家LD听说:不行,你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谈判时稍微不注意,咱们损失的就可能是真金白银,平时辛苦上班挣钱不容易,这时候千万不能被人坑了。
我们有哪些诉求?它们的轻重是怎么样的?哪个应该排前面,哪个应该排后面?如果对方提出反驳,哪些可以牺牲,哪些必须要坚决主张?或者,还有什么其它替代方案?…… 分析这些问题,理出逻辑关系来,画一张图,这些是技术人擅长的,所以这位朋友很快就完成了。
但事情还没有结束。图画完之后,LD问“好,假设我们现在在谈补偿方案,你的诉求你都清楚了,你给我完整表述一遍”。这个要求真正难住了这位朋友,技术人一般都不太擅长表达,对于这种涉及利益,尤其是“赤裸裸谈钱”的场合,应对起来更是吃力。让他现场演练,尤其是在LD面前演练,那可真是百般无奈,千般尴尬。
然而LD并没有放过他,“你今晚在家什么别的都不干,就练习要怎么说。一定要熟练了,到时候显得胸有成竹,有足够底气”。朋友虽然不愿意,但LD的理由也很充分:“等真正谈的时候稍微分神,损失就不是排练一晚上能挽回的了”。
于是,这位朋友硬着头皮排练了一晚上,把能说的话术都写出来,反复说,反复背。虽然远远达不到“舌灿莲花”的程度,起码做到了不结巴,不害怕——实在害怕,也能条件反射一般把话说出来。对很多技术人来说,这已经够了。
故事四
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曾经遇到过这么一回事,我想也值得一说。
当时我团队的一个骨干员工要离职,因为他掌握了比较多的公司核心秘密,提离职又比较突然,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比较紧张。按照一般规律,既然提出离职,往往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所以挽回的可能性很小。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表达公司的担忧和诉求,和他签订协议,避免公司利益遭受损失。
那段时间我和HR密切交流,终于定出了一份协议草案。既表达了公司的考虑,也照顾了员工的利益,我们认为是还算良心的了。然后我们又与这名员工持续交流,做了大量的了解、说服工作,终于谈定了整件事。
然而,就在要在离职协议上签字的前半天,这名员工忽然跑来要找我“单独谈”。我自己一头雾水,他却怒气冲冲:“我之前说的都不算数了,你们也不要开什么条件了。这是什么公司?流氓公司!”
结果我们“好说歹说”的对象不只是向下,还得向上。又费了很多周折和口舌,终于把此事圆了回来,总算没出大事。
“暴力裁员”这类事情当然很不幸,但真的遇上了,我们也只能直面。下面是我能给出的几点建议:
第一,平时在公司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外,不要忽视经营关系。
虽然这听起来有点“俗气”,但也是现实。关系好了,有什么风向可以提前听到风声,有所准备。而且,公司裁员之前往往都会有预案,能给出的“方案”往往有好几套,或者有多个选项,根据员工情况不同可以调整…… 退一万步说,日常和HR熟悉的话,起码谈起来不会剑拔弩张,比较容易达成共识。
第二,如果真的遇到裁员,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
除非是大规模的系统性暴力裁员,其它许多情况下,补偿方案许多都是谈出来的,准备越充分,就越容易为自己争取到利益。对员工来说,事先把自己能接受的情况都想清楚,写下来,多练习,到最后谈判的时候有备无患,终归是没有错的。要知道,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点,所以你只需要稍微努点力,就已经胜出很多了。
第三,不要畏惧打官司,不要畏惧走法律途径。
如果你确认自己的合法权益真的受到了侵害,通过正经的救济渠道往往是最有效、最有用的选择。不要对法庭、对劳动仲裁庭有任何畏惧,除非企业真的能量巨大又决心拼个鱼死网破,否则真的到了这些场合,裁决大半都是偏向劳动者的——前提是你要相信法律法规。
第四,人在职场要守规矩,也要讲良心。
第五,选择上网“闹”一定要谨慎。
不少人可能觉得,上网“闹”才真正有用。我必须要指出,这种印象是错误的。许多帖子都带有很深重的情绪,或许能引起观众的同情,但也很容易偏离事实。而且网络舆论场很复杂,一旦帖子里有偏离事实的部分,就很容易被找出纰漏,被“反转”。一旦“反转”几次,公信力就会大跌,关注度也大不如前。一旦公信力和关注度大跌,上网维权就基本没希望了。还有不少公司会设下陷阱,最后让维权者坐实“收钱删帖”(敲诈)的罪名——如果你留意过,会发现这类情况并不罕见。
总的来说,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超越自己的利益去照顾他人”,所以常见的做法都是自己的利益自己维护。为了维护好自己的利益,当然需要有日常的积累、清醒的头脑、足够的重视、正确的方法。
最后,必须承认,鉴于现实环境,上面说的这些都只能“小胜”而不能“大胜”。第一个故事里的朋友后来在社会上闯荡,经历了许多之后不得不承认,最开始那家公司尽管分手并不愉快,但回想起来还是最让人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