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9岁失明,40年摸过几十万病脉,用数学和流体力学诠释了脉诊的科学性

岐伯有道 2020-09-18


 点击上方"岐伯有道"可关注我们




金伟,与无数令人难以置信的医学奇迹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名字。

 

他,仅凭三个手指号脉,十几分钟后,便能将患者全身的旧病新伤微恙顽症洞察得清清楚楚——“你的病是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面不大,只要坚持治疗,慢慢会好的。”一个病人拿着药方放心地走了,另一个病人坐了过来。

 

“你患的是乳腺小叶增生,去医院检查过吗?”“查过了,查过了,医生也说是乳腺小叶增生。金大夫,有办法治吗?”“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不过吃些中药可防止继续发展。”这个病人也拿着药方走了。

 

金大夫的手搭在了又一个病人的手腕上,仔仔细细地号脉之后,他把病人家属叫到一旁,说:“您爱人患的是支气管肺癌,应该赶快去医院做个支气管镜检查。”“前几天刚做了支气管镜,医生也说是这病。金大夫,您说还有办法治吗?”病人家属焦灼而又满怀希冀地说。金大夫皱着眉头想了想,“病人患有严重的冠心病,血糖也很高,不适合手术,只能做保守治疗。”“怎么?您连他的冠心病和糖尿病也查出来了?您真神!”


他,近40年来用其独创的脉诊法累计诊病达20多万人次,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有效率均在85%以上。

 

他把自己的脉诊理论命名为“金氏脉学”,并先后出版了《脉诊新法》、《金氏实用脉学》、《金氏脉学》和《我的脉学探索》4部脉学专著。其中,《金氏实用脉学》一书荣获世界传统医学突出贡献奖和山东省残疾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金氏脉学》获国际科技优秀成果奖,《我的脉学探索》一书被列为“中医新课堂丛书”。

 

鉴于他在事业上取得的成绩,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先后被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医药界精英等荣誉称号,2010年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还为其申报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兼任世界中医联合会脉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华人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脉象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脉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十几项职务,受到了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每日电讯》、美联社、《纽约时报》、新加坡《中原日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媒体纷纷对他和他所创立的金氏脉学进行了专题报道。

 

而他,居然是一位盲人。

 

1997年,巴黎,世界各国的医学精英汇集于世界中医学会肿瘤防治大会,当大会主席宣布金伟撰写的论文《脉诊诊断肿瘤的概率判定》获得“大会宣读论文一等奖”时,全场人员禁不住惊呼:这个来自中国的瘦弱的盲人竟有着如此非凡的毅力,创造出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医学奇迹!是的,很久以来,金伟的名字一直是神奇的化身,他所创造的奇迹传遍了五湖四海,令世界医学为之震惊。

 

是特异功能,还是执著不懈的探索

 

“这简直就是特异功能!”几乎每一个请金伟诊过病的患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惊呼。

 

“我没有特异功能,我只不过是把别人休闲娱乐的时间都用在钻研上了。”金大夫总是谦逊地一笑,然后习惯性地点燃一枝烟,左手拿烟,右手的三指搭在患者的手腕处,诊病就这样开始了。不需要任何仪器,更无需患者事先介绍自己的病情。最多十几分钟后,随着一声“好了”,金伟便开始一一陈述检查结果。从头部到足部,从皮肤到内脏,病灶位置及数据无不准确。有随身带着医院的磁共振或CT检查结果的患者,急忙翻出来对照,病灶的大小、位置跟金大夫说的基本一样,这更让他们惊奇不已:

 

“太不可思议了!”

 

“真没见过这样诊病的,仅凭三个指头就把病变查得清清楚楚,就像做了遍CT似的。”

 

“血糖、胆固醇等指标也能说得清清楚楚,就像做了一次医学化验。” “您的手指简直就是同时开动了好几台机器在工作,这不是特异功能是什么?!”

 

山东某学院的张先生,连续几年腰痛乏力,小便困难,全国几家著名的大医院均怀疑是肾肿瘤,久查无果之后,他求医到金大夫的门下。十分钟的号脉之后,金伟以肯定的口吻告诉他:不是肿瘤,而是在输尿管的第一狭窄区有一块直径约1.2厘米的形状不规则的结石。张先生半信半疑,同来的几位更是大大的不信,他们拿出几家大医院的检查结果予以反驳:多家医院都无法确诊,你仅凭诊脉就能得出如此肯定的结论?

 

依然是谦逊的一笑,金大夫解释道:的确是肾结石,只是由于肾出血,结石外包裹了一层淤血,所以B超显示很像肿瘤。他给患者开了自拟的“排石汤”,并建议服用5副,待淤血溶解后再做B超。

 

后来的检查结果令张先生一班人口服心服。他按照金伟所嘱,继续服药,16副药后,已溶解变小的结石终于随小便排出体外。

 

自1973年以来,金伟独创的金氏脉诊帮助数以万计饱受病痛折磨的人重沐健康阳光,他精心研究的治疗疑难病的药方治疗疑难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济南某单位的李先生,1999年脑瘤术后复发,经医院检查无法再次手术,此后李先生开始服用金伟研制的抗癌3号,连续治疗1年后停药观察,至今病人依旧健在;淄博某中学的一位女教师,自1998年查出乳腺癌,经金伟治疗8个月肿块消失。停药至2007年病情复发,并发生肺转移,当时病情十分严重,金伟带着试试看的态度又让病人服用抗癌3号,治疗半年后,病人又奇迹般地恢复了,病人至今尚在。他已经记不得了,他自拟的“三草板蓝汤”使多少个面黄肌瘦的乙肝病人重获生活信心,但他却清楚地知道,这个73%的治疗有效率背后,是无数个挑灯苦读的不眠之夜;他也记不得有多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癌症病人,经他治疗后又大大延长了寿命,但他却清楚地知道,与5年以上存活率,10年以上存活率,甚至20年存活率这些数字相联系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实验、总结和坚持;他记不得有多少荣誉的光环加至自己的头上,但他却清楚地知道,这特异功能就是——以中医传统脉学理论为基础,吸收借鉴了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在近40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而成的。而这一摸索对于他来说,意味着怎样的艰辛、不懈与执着!

 

想要《金氏脉学》这本电子书的朋友

公众号内发送消息“脉学”免费获取,不是留言处哟!


是坚毅成就的仁术,更是苦难铸就的仁心

 

金伟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其外祖父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老中医。自小聪明伶俐的金伟是外祖父的好帮手,从5岁起,他就树立了长大从医、造福百姓的理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9岁时的一场大病使金伟失去了明亮的双眼。一时间,他陷入了无边的黑暗与绝望。谁都知道,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如今,最重要的“望”诊已是不可能了,从医之路又怎能走得通?

 

“眼睛瞎了,我还是要当医生!”一场磨难,反而使金伟的信念更坚定了。他上盲校,学盲文,学按摩,终于如愿以偿在医院当上了按摩医生。对于一个盲人来说,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然而,一个偶然事件却又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道路。

 

一天,医院来了一位脑血栓病人,听病人家属说病人是脑血管意外,金伟竟一时愣在那儿不知所措。“哼,连个病名都不懂,能治什么病!”病人远去的脚步针一般刺痛了金伟的心,于是,他不顾家人的百般劝说,毅然辞去工作,重新踏上了求知深造之路。那时,盲校没有高中班,他就想和正常人一起上普通高中。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求人磨破了嘴皮,从家里到县城50多里路,他竟一个人摸索着来回走了不知多少趟,最后终于同健全学生一起走进了桓台第二中学。没有盲文课本,他就请人帮忙读,自己用盲文记,硬是将所有的课本译成了盲文,而他的手,已经肿得拿不住东西!高中毕业后,他又去青岛求学。因为没有钱买全程车票,他曾在中途被赶下火车后边讨饭边往家返,甚至还曾被关进了收容所,与流浪汉和小偷地痞关在一起煎熬了十几天……学成毕业后,他只身去了东北,希望能在那里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可是投靠而去的亲戚对蓬头垢面的他冷眼相向,时间不久,就将他赶出家门并抢走了他的手表和粮本。零下三十几度的隆冬季节,他穿一件薄薄的小棉袄,摸索着误入了原始森林,一脚踏空,掉进了一个废弃的陷阱,幸亏有人从此路过,否则他非冻死不可……。就这样,苦难一次又一次露出狰狞的面目,而他一次又一次以坚韧将其击败。他一边给人看病,一边坚持学习和研究,常常是通宵达旦。那时是计划经济,粮食经常不够吃,夜里饿极了,他就啃一个萝卜,喝一瓢凉水,很长一段时间,一块从马棚饲养员那里讨来的豆饼成了他美味的夜宵。为了拜师,900里的路程他走了不知多少趟,一次次遭到拒绝,他不灰心,一次次继续往那儿跑。往往是人家早上6点多开门时,他已披一身厚厚的雪,站在冰天雪地里等候多时了,现代版的“程门立雪”,他上演了一幕又一幕……

 

有心人,天不负。经过无数的磨难,金伟终于实现了儿时从医治病的梦想。近40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他所创立的“金氏脉学”已从萌芽到逐步完善,从稚嫩走向成熟,其总结归纳的198种病理脉形,能对人体九大系统的常见疾病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的准确诊断,令国内外医界人士啧啧称奇。不过,相比于医术,更令人钦佩的还是金伟那高尚的医德和可贵的人格。

 

尽管金伟从事的是医学科研工作,可多少年来,他一直坚持为病人看病。

 

几乎每天上午,金伟那间二十几平米的研究室里总是挤满了前来求诊的病人。金伟不厌其烦,耐心地逐个诊治。病人们见他太累,劝他休息一会儿。金伟笑笑说:“你们信任我,从大老远赶来找我诊治,我咋忍心让你们久等呢?”

 

可是,病人们都知道,金伟的“不忍心”耗费了他多少宝贵的休息时间。近40年来,金伟没休过礼拜天、节假日,只要他有空闲,不论是出差在外,还是在家,他总是竭尽全力地为病人服务。每一天,从早晨起来,金伟就认真地给病人号脉,讲述病情,开药方,回答病人的提问,常常是几个小时下来,他连起身活动一下的空隙都没有。而搞科研、给学生讲课以及著书立说等工作,他只能在病人散去的下午和夜深人静时去做,根本顾不上诊病的疲劳。

 

金伟诊病,从不分病人的职位高低,贫富贵贱,一律一视同仁。他说:“在我指下,跳动的脉搏都是一样的,无论它是达官贵人的还是平民百姓的。”事实是,对那些贫弱者,金伟往往还给予特别的关照。一次,一位农村老太太远道而来,听说她没吃饭,诊完病,金伟让爱人为她做了鸡蛋面条。吃完面,老太太局促地从篮子里掏出几块地瓜说:“金大夫,这是自家地里种的,你要是不嫌弃,就收下吧!”金伟连忙接住说:“大娘,我收下,您老人家这么信任我,大老远地跑来,这份情义比什么都珍贵啊!”山东淄博市博山区一个姓郝的男孩,因运动神经元损伤前来求诊,由于父母没有工作,只好借了3000元高利贷,成天被人逼债。金伟听说后,二话不说就让爱人准备好3000元给了他们,患者的父母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一遍遍念叨:“好人啊,大好人啊!”甚至当年曾将他赶出家门的亲戚因病前来求诊,金伟也丝毫不计前嫌,他的热情让那位亲戚流下了愧疚和感动的泪水。谈起这些事情,金伟总动情地说:“作为一名医生,急患者之所急、多为患者做点事都是应该的,尤其对我来说,我曾得到过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所以我一直心存感激。”

 

是的,因为心存感激,他不仅认真诊治、热心帮助每一个前来求诊的病人,而且,还不顾自己眼盲不便,无数次奔波于全国各地,为那些因病重无法前来的患者出诊上门。在为山东新泰的一位瘫痪患者出诊途中,因长途客车抛锚,金伟硬是在妻子的搀扶下冒着细雨步行十几里地赶到了病人家中。

 

也是因为心怀感激,在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后,他一个人摸索着登上公共汽车,赶到“希望工程”捐助办公室,把2000元奖金全部捐出,而那时,上学路途遥远的女儿一直想买一辆自行车……

 

同样是因为感激,激励着这位坚忍不拔的盲人大夫一路向前,他一再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使我的医术服务于更广大的民众。”

 

是医学的另辟蹊径,更是对社会的无私奉献

 

继《脉诊新法》和《金氏实用脉学》之后,历时13年,金伟又完成出版了他的《金氏脉学》和《我的脉学探索》两部脉学专著,这标志着金氏脉学作为一种完整系统的理论正式诞生了。它被医学界誉为一门崭新的学说。吴阶平先生欣然为此书题词:“积累经验,服务人民。”范敬宜先生更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仁心出仁术,脉理通哲理,杏林最难得,一炉融中西。”

 

是的,融中西医学的优长于一身,金伟集近40年的临床经验和苦心钻研而创立的金氏脉学,可谓另辟蹊径,自成一说。他以中医传统脉学理论为基础,吸收借鉴了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既承袭了脉诊这一古老的诊病方法,又以数学为工具将其量化,所以,他真正实现了中西医学在理念上的融会贯通,合二为一,这是目前既有的医学理论所没有做到的。

 

金伟认为,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理论各有长短。前者的长处在于注重整体地、客观地、辩证地反映疾病过程。特别是脉诊这一诊脉方法,不仅简便易行,安全经济,无需任何仪器和繁琐的过程,而且能完全避免检查本身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因而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种种条件的限制,传统中医的发展始终步履缓慢。尤其在人们已习惯了用西医精确的数据和术语来了解病情的今天,传统中医“气血亏虚”、“肝阳上亢”等笼统的表达、模糊的结论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现代西医也难尽如人意。虽然其断病科学、明晰,治疗针对性强,但诊治过于注重局部和微观,往往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性,而且,西医诊断多依赖各种仪器,既增加了诊病成本,又会给病人造成伤害和痛苦,如X光检查和胃镜检查等。因此,如何将中西医学的优势互补,已成为医学发展的当务之急。正如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席、国际流变学学会副主席Y.C.Hung教授著文所言:“中国的脉象,当然是无损伤诊断方法的巅峰。可是,……怎样用客观的科学仪器,用数字将它们的功用解释清楚,使得这一方法为全世界的医生和一般人所了解,因了解而信任,因信任而使用,这就是我们的责任。”而金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责任的重大,所以才始终把它自觉地化为自己的使命,化做一生无怨无悔的追求。

 

近40年来,金伟一面广泛涉猎,深入学习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以及生物化学、数学等知识,一面把学习中的参悟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每天,只要手一搭上患者的脉搏,他就会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小小脉搏的每一次跳动,都是在传达着人体各器官运行状态的信息,其强弱、快慢等每一丝细微的变化,都暗示着生命的密码所在。金伟说他从一开始就坚信自己一定能够破译这密码,况且还有那么多善良的病人在帮助他。病人们先去大医院确诊,然后再让金伟诊脉,以帮其找到特定疾病在脉搏上的共性即脉形。而每确定一种脉形,金伟会一再反复验证于病症相同的患者。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通过对十几万人次的诊查,金伟逐一确立了198种脉形,能对人体九大系统的常见疾病进行定性、定位与定量的诊断。并由此断定“有其病必有其脉,有其脉必有其病”,这种脉病统一性正是金氏脉学的基本原理。从此,金伟不断将临床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相继发现了脉搏波的特定变异和确定的病变之间的对应规律,以及脉搏波上的具体空间位置与机体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对应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脉应和脉相、脉动和脉点、特征和脉形这三对基本概念。至此,金氏脉学终于构建起了自己严密的理论体系。

 

金伟又要启程了,在他所痴迷的脉学路途上继续攻坚克难。


“我己经遗忘了世界的色彩和真实……但我想象得出脉搏的颜色和格调,我知道脉搏是生命最忠实的呼唤和节奏。……也许要到五年或十年后,金氏脉学理论不再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说,而能够为更多的患者造福时,患者的欣喜那才是我最心仪的欢乐。”


金伟在其煌煌130万字的《金氏脉学》一书的后记中如是写道。

 

是啊,正是因为这坚韧执着的追求,才会有金氏脉学的蹊径另辟,越来越多的人将会了解并铭记金伟和他的金氏脉诊;正是因为这无私宽仁的胸怀,才把对社会大众的奉献当做他一生最大的快乐,越来越多的人在金大夫的和他的金氏脉诊法的帮助下,化苦痛为新生,化黑暗为光明,而金伟,也在他的无私奉献中,将自己的光明大道越走越宽!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面是你最爱的微信榜单,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中医知识, 国学传统文化, 并提供最新的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培训, 开启幸福圆满人生...


快去关注吧,还等什么呢?!

如何关注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②复制“微信号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关注。


王凤仪思想

wangfengyi88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弘扬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家庭教育, 免费公益培训信息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学习中医, 道学, 儒学, 易学,  佛学


圣贤治要

daodeis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圣贤治世精要, 国学传统文化, 免费传统文化公益培训信息, 历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