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道”的涵义
前 言
《道德经》,亦称《老子》,和《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作者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相传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著名的思想家。
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日趋广泛,目前《道德经》被译为英、德、日、法、意、荷、俄、西、瑞、丹、捷、保、芬、土、拉丁及希伯来等二十多种文字,版本达五百多种,仅次于《圣经》。
注释《道德经》的名人不计其数,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老子道德经》;三国时魏人王弼《道德真经注》、《老子微旨例略》葛玄《老子节解》;韩非子《喻老》,《解老》;魏征《老子治要》;苏辙《老子解》;王安石《老子注》;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吴澄《道德真经注》;王夫之《老子衍》;魏源《老子本义》;严灵峰《老子章句新编》、《老子达解》等等。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都曾御批或御注《道德经》,钱钟书、冯友兰、胡适、梁启超、林语堂、钱穆、鲁迅等都曾经研究过《道德经》。可见《道德经》的影响之广泛。
一、批判《道德经》观点
1。“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主张一切由心,属于唯心主义。
2.。“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宣扬静观玄览,陷入神秘主义。
3。“小国寡民”,作为社会的理想模式,导致复古主义。
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明哲保身,属于个人保护主义
5。“无为无不为”,“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简直就是玩弄权术,搞诡计欺诈,归于阴谋主义。
6。“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拒斥经验知识,归属空想主义。
7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美丑不分,善恶不明,属于诡辩的绝对主义。
8。“绝圣弃智”的主张,反对文化成果,走向蒙昧主义。
9.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这种“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只能滑入理想主义乌托邦精神。
二、赞扬《道德经》观点
对《道德经》的肯定,也主要限于辩证法方面,且认为最终未能走出矛盾循环论和矛盾消解论的窠臼。这类评价,实际上是把《道德经》当成了一部阐发知识论、方法论和社会政治哲学的著作。 《道德经》一书中还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唯物主义”道之唯物”。
1。《道德经》宣扬唯物主义。“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说明“道”是实物,属于唯物主义。
2。《道德经》中含有大量的辩证法思想。
《道德经》中多次阐明了对立面相互关联和相互转化的思想。除了阴和阳之外,还列举了有和无、生和死、损和益、美和丑、智和愚、强和弱、难和易、攻和守、进和退等一系列对立面,说明它们都是相互依存的,完美而简练的诠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辩证法思想。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以及“物极必反”这样一些传诵千古的辩证箴言,反映了《道德经》关于对立面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思想,以及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引起发展变化的思想。
3。 其他
“慎终如始”——困难面前永远不妥协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 善始善终,最忌讳缺乏恒心和毅力。一个人如果 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做什么都会半途而废,最终一无所获。
“胜而不美”——永远心怀怜悯之心 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有与人发生矛盾产生 纷争的时候。当有矛盾产生时,我们第一要做的 就是尽量不要挑起事端,力求以和为贵。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并不是说圣人没有思想,而是说圣人做人做事总是以他人为先,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为他人着想。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对于名利的追求是人之本性,也是人之常 情,但是在思想上,在头脑中一定要有一个度,要知道满足。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变成贪念。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反对说空话,拒绝废话,即身教重于言教。通过启示、引导、暗示等,让人们自己领悟知识道理。
三、怎样理解《道德经》
学者们对《道德经》的批判或赞扬,可谓是旁征博引、洋洋洒洒、精辟绝伦,然而由于他们都是从学术的角度,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片面的、不够系统的研读,所以对“道”的理解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从而偏离了《道德经》的主旨,所得结论与老子思想的本意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比如著名学者钱钟书在他的《《管锥编.老子》说到:
“老子所鼓吹的道,虽然想去效法天地自然其实不可能,《道德经》五千字让人无所适从。想用浑浑噩噩的思维意识去效法混混钝钝的天地,当然是语言上自相矛盾,行为最终是水中捞月。”
可见仅仅从字面上去抠,结论会是多么的荒唐。
老子是一个觉者,但批注《道德经》的人中大多是学者。一个学者不可能正确地讲解一个觉者,犹如食过梨子的人讲梨子的味道和未食过梨子的人讲梨子的味道之不同的感觉一样,因为学者到不了那境界,不曾经历那境界,只能咬文嚼字和想象,与觉者实实在在的体验体会没有半点关系。
要理解一个人的文字和思想,只有站在作者的高度。越接近老子的思想境界,就越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道德经》的涵义。奥修说“成为一个老子或者认出一个老子是非常困难的。其实,如果你能认出一个老子的话,你已经是一个老子了”。
接近或成为老子的方法,不是独自闭门研究,不是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也不是学者们到处考察,而是实证!只有长期坚持实践对“道”的亲身体验,才能比较清晰地感悟“道”,准确理解和把握《道德经》的主题和涵义。
四、《道德经》讲述的是什么
要准确地理解《道德经》的内容,必须弄清楚一下问题:
1。 怎样理解“道”?
2。 如何得“道”?
3。 得“道”人的特征。
4。 具体哪些行为符合“道”?哪些行为不符合“道”?
其实,《道德经》正是以密切相关的前两个问题为主线,穿插后两个问题的一部充满智慧的巨著。
如何准确地理解“道”,我将在下篇文章里给出自己的感悟。正确理解“道”,是准确把握《道德经》真谛的关键。
《道德经》中的“道”到底指的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所以“道”是不能用文字语言描述的,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境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正确理解“道”的涵义,需要两个条件:
A. 学习《道德经》,对“道”有深刻的认知,简称“知”。
B. 长期按照《道德经》中的方法悟道,使自己对“道”有初步感悟,简称“行”。
“认知”--- 可以用身体感知,能够讲明白的道理。如,认识。知识。知道。知底。知己。知见。
“感悟”--- 主要在实践,即“行”,悟出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如,醒悟。领悟。参悟。感悟。觉悟。大彻大悟。
“初步感悟”--- 时刻感悟到自己生活在虚空的大道里。如,我们发出的声音最终消失在大道里,我们的任何闪念也会逝去在大道里,我们的一颦一笑也会蒸发在大道里,我们的生命也将会融化在大道里。一粒种子在空气阳光肥料等的作用下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其内因是种子内部的“德”在主宰整个生长过程。
尽管“道”是无法用人类的语言文字所能描述的,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特性来把握和理解“道”的内涵。
1.“道”的根本特性,即“空”。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道德经》5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德经》4章)。
“道”是空虚的,没有任何的内容,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是绝对的“空”, 是终极真理。万事万物终将化为“空”,所以“道”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空”是“道”的本质特性。
“自本自根”(《庄子·大宗师》)
作为本体的”道”,就是自律自足的,构成了《道德经》的最高范畴。 对于本体,背后更深刻的根据,否则它就不再是本体了。
《金刚经》有云:“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道”在空间时间上的无限性。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德经》34章)。
“道”,具有空间上的无限性,时间上的永恒性,或者可以说,在“道”里,没有时间和空间,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
老子之后悟“道”的智者们的言论中也可窥见这种意义。稷下道家认为:“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管子·心术》)。“道也者通乎无上,详乎无穷,运乎诸生”(《管子·宙合》)。“道满天下,普在民所”(《管子·内业》)。这就是说,”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
东郭子问“道”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庄子·知北游》。
“道”是实实在在存在着,且空间上无处不在,时间上无时不在,定然屎溺也不出其外。
3.“道”的无相性。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德经》14章)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道德经》35章)
无形无相无声无音无质无量无嗅无味,这就是“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超越了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只能通过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金刚经》有云:“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4.“道”的创造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42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德经》51章)
“道…渊呵!似万物之宗。”(《道德经》4章)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德经》25章)
宇宙万事万物一切众生皆由道而生,依道而存。
5.“道”的无争性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德经》42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道德经》10章)
“道”滋生万物并不据为己有,养育一切并不自居其功,它是万物的主人却不对万物颐指气使横加干涉,可见“道”只是“为而不争”,默默的生养万物而不求回报,对自然没有任何索取,没有任何纷争。
“道”本身不占有空间,更不与万物争空间。
6.“道”具有无限的能量、无限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包容性。
“大道”至虚,虚极必反,“大道”的至虚会转化为无限的能量。
“道”创造了宇宙天地和万有生命,生生灭灭的自然现象,生生不息,源源不断,万事万物都是“道”的显现,“道”具备无限的生命力。
一切事物都是在“道”的怀抱里萌生,生长,灭亡。万事万物(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规律性的,虚无的,思维性的,力量的等等)都是道的显现,大道是天地万物之母,道具有无限的包容性。
7.“道”的无意识性。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5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79章)。
“道”对于众生万物没有丝毫的偏爱或嫌弃,无所谓仁慈不仁慈,无所谓残暴不残暴,可见,“道”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没有人我之分,没有自我意识,完全彻底地顺任自然,遵循至高无上无所不在的自然规则。
“道”对于芸芸众生虽然一视同仁,无偏私厚薄,但只要依“道”行事,顺应自然的人就能从天地那里得到帮助。在《老子》的天道观里,虽然没有人格神高踞苍穹之上俯瞰众生,惩恶扬善,但好人常常能得到好报,这是因为他的行为符合天地自然之道,受到了自然规律的回报。
《淮南子·诠言训》也说:“大道无形,大仁无亲”。
8.“道”的吸引性。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道德经》第23章)
道不远人,人自远道,如今的世界诱惑太多,人心浮躁,所以我们离“道”越来越远,所以才会烦恼重重,才会迷失自我;我们人人都想获得平安,远离危险,却忘了真正的危险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听听老子是怎么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道德经》35章)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9. “道”的不可言说性。
《道德经》开篇就指出“道可道,非常道”,明确“道”是不可言说的。那么怎样体会什么是“不可说”呢?若说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大爆炸形成的宇宙一定是有限的,那么宇宙之外是什么?这些问题就不是语言能够表述的。
“道”是广大的无量的,没有语言可以表达出来或传授,所以是不可说不能说的,一切只有自己觉悟。其实,人的语言是有局限的,它不能表达出无形无象无声的东西,一旦付诸语言便即着相,一旦着相便失去真相。因此禅宗主张的“道断语言,不立文字”即植根于此。
所以,“道”只能自见自悟,不能说,一切解说与文字只是为了帮助指引自我见性的方便。
《金刚经》有云:“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七十空性论》有云:“道是一物即不中。”
综言之,“道”是一种客观的不生不灭的物质,是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涯无际,在内容上是绝对的虚空、没有任何规定的存在。但,“道”却是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枢机,为我们化育出了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间世界。那么神奇的“道”是怎么演化出天地万物的呢?请看下篇解读---“道”之创世纪。
注一 儒家对“道”的表述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上》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周易·系辞下》
“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上》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礼记·中庸》
注二 设疑:
1. “道之唯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第21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德经》第25章)
“道”既是“空”,是“无”,为什么“道之唯物”?而且“有物混成”?
2.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第37章)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道德经》第25章)
“道”既然“无为”,“寂兮”,为何还要“无不为”?“周行而不殆”?
这两个问题将在下篇解读中给出自己的理解。
注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启示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已经证悟本具自在真心的菩萨,进入禅定的状态,与大道融为一体,拥有到达彼岸的妙智慧。(以下内容是菩萨“观”到的宇宙真相)}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照见一切色受想行识的本质都是“空”, 所谓的“苦”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色不能独立于空而存在,色必须“镶嵌”在空中而成为一体}
空不异色 {空包含一切色而成为一体}(说明“色”与“空”是一体的两面,“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色即是空 {色终会“灭”入空} 空即是色{所有的色都会由空“化育”而出,空中生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一切感受、思考、行为、认识也和“色”的实质一样为“空”}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一切法都是依五蕴而生的道理,五蕴既空,诸法亦空}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万法本来不生,自然不灭,无所谓垢净,无所谓增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阐释实相之空性(道的根本特性是空)}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 {依证悟空性,得菩萨的境界}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依到达彼岸的妙智慧,心空无牵无挂,自然不存在所谓的惊恐怖畏。离弃迷惑无明烦恼,自性清净圆满清净}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一切诸佛,都是依到达彼岸的妙智慧,得无上正等觉}
。。。。。。(心咒部分省略)
《心经》主要是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关于空性的回答,完美地解释了“空”的涵义,也明确了 “悟空”的意义。空,是“道”的最根本的特性,借助《心经》可以让我们契入大道。
========== END ==========
人先天皆有不足,唯有后天多爱自己!
学习中医,一人学习,全家受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重要的是 - 还可以传给子孙后代!
投稿邮箱: 53283977@qq.com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面是你最爱的微信榜单,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中医知识, 国学传统文化, 并提供最新的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培训, 开启幸福圆满人生...
快去关注吧,还等什么呢?!
jrbch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国学传统文化,家庭伦理道德思想,性理疗,讲病治病,佛法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对经方有兴趣者,可加QQ群577262550,微信jrbchk交流
圣贤治要
daodeis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圣贤治世精要, 国学传统文化,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历史文化
改变我们眼中的世界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刹那,就踏上了回去的旅途,这中间的所有经历都叫命运,而所有的过程和感悟都是收获,这所有的收获都是补课,而生生世世的补课都是为了迈向涅槃! 当我们内心的世界改变了,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也就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