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核心是扶正而非温法
扶阳思想有争议
近几年来,中医界兴起了一个重视人体真阳,擅长重剂应用附子、姜(生姜、干姜、炮姜)、桂(肉桂、桂枝)等辛热回阳、温阳、通阳药物辨治阴寒之证的学术流派,叫做“扶阳派”,又称为“火神派”。
这个学术流派的创始人为清末的伤寒大家郑钦安,自其《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问世以来,这个学派渐成体系。
但在“扶阳学派”临床疗效受人瞩目的同时,也颇受争议。质疑“扶阳派”者,主要是认为“火神派”理论偏激,用药偏执温法,重阳而忽视阴,滥用大剂量附子,弊大于利等。
出现这种质疑的原因:一是部分医者把扶阳学术思想所说的,人体病理上的“阴邪”与生理上的“阴气”概念混为一谈,或不自觉地偷换了概念,故而产生了一些对扶阳学术观点的误解。
二是相当一部分学习和应用扶阳学说的医者不重视学习《伤寒论》六经理法,没有透彻领会郑钦安学术观点的精髓,没有真正理解扶阳学术思想中“阳”的真正内涵;临证时不详辨舌脉证,逢病多视为阳虚,遣方用药时,应用附子等峻药,不论是功效、剂量,还是作用靶点等都心中无数,且不分病证轻重和个体差异,常盲目大剂量、超大剂量滥用,以致人们颇有微词。
但疗效是硬道理,扶阳学派既然能够存在和兴起,自有其不可否认的临床疗效,应当将其理法观点的核心所在阐释清楚,才能让人们理解和认同,笔者现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做一阐述。
理论根基是《伤寒论》
实际上,真正的扶阳学术思想创始人应当是张仲景,张仲景是最擅长应用扶真阳、温中阳、回阳通阳方药的。《伤寒论》的精髓除了保胃气,存津液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处处以顾护阳气为要的。
六经中三阴经理法阐释详尽,三阴方证,皆为虚寒之证,经方中有不少应用附子、桂枝、干姜、生姜等温热药的方子,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附子汤、真武汤、理中汤、桂枝加附子汤,以及不少加用附子的方子,都是治疗真阳亏虚,或阳衰寒盛之大病重症的,这些方子的主旨就是扶阳气而祛邪。
四逆汤等经方用活了(用好附子),的确能够大大提升中医临床疗效,可以说,扶阳学说的理论根基就是《伤寒论》。
郑钦安及其传人卢铸之、吴佩衡、范中林、祝味菊、唐步祺等各以扶阳学术特点临证而成享誉一方的著名医家,皆是《伤寒论》的研究大家。
因此说,扶阳学术思想的理论根基就是《伤寒论》,要真正掌握扶阳学说,就必须透彻地学习和领悟《伤寒论》的六经辨治理法。否则在临床上就用不好扶阳学说。
扶阳思想核心是扶正
《伤寒论》全书的精髓就是扶正祛邪,也就是扶助人体的正气,扶正而加强祛邪能力,祛邪有助于扶正。外邪侵袭人体,人体正气会奋起而抗邪,如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证的机理就是正气奋起抗邪外出而表现的证候。经方如麻黄汤或桂枝汤以及少阴伤寒的麻黄细辛附子汤,不过是助正祛邪外出,或祛邪而帮助正气来复,病愈最终还是要靠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
人体自身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人身愈病,实际上主要靠自我修复能力,药物不过是助其一臂之力而已。这个自我修复能力的本源就是人身正气。正气充足是自我修复能力恢复的前提条件。
人体的正气,包括真阳、真阴、气、血。气属于阳,血属于阴,万病不离阴阳气血。《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内经》论疾病发生之理,就是基于阴阳而归结于气血。所以,阴与阳,气与血相辅相成,互生互用,二者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扶阳学派临证辨治的关键是在扶阳的基础上来救生理上的阴,扶阳学说所扶的“阳”,就是扶助人体的正气,即以扶阳的理法方药通过回阳、通阳来达到救助机体真阴及其所属的阴津、阴血的目的。从而修复机体正气,以助祛除病理上的阴邪,纠正阴阳互损,或防止阴阳离绝的现象发生,使机体恢复并维持动态的“阴平阳秘”状态。这实际上也同时是重阴的,因为这个正气包括机体阴阳的全部,即整体阴阳。
而所谓“扶阳抑阴”的“阴”,不是生理上的真阴及其所属的阴津和阴血,而是阴邪,即阴寒积聚,痰饮瘀血等病邪。
在深刻理解《伤寒论》扶正之旨,以及通过扶阳来救阴的理念上,郑钦安的体悟最为深刻,他对“仲景立方立法之旨”极为推崇,曾“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医理真传》),并对阴阳合一分析的非常精辟。
他说:“水火(水即血也,阴也;火即气也,阳也)相依而行,虽是两物,却是一团,有分之不可分,合之不胜合者也。……二物合而为一,无一臓不行,无一腑不到,附和相依,周流不已。气无形而寓于血之中,气发乎上,故从阳;血有形而藏于气之内,血法乎下,故从阴。”(《医理真传》)所以,其重视扶阳,主导思想是扶阳救阴,着眼于修复机体一元正气,使阴阳“二气均平”。
郑钦安临证重阳,并非偏激,而是针对清末温病学派过用寒凉而致阴阳失衡的纠偏救弊之举,其用药从不偏执于一端,而是辨证论治,始终着眼于人体阴阳平衡。
如郑氏临证,既有“辨认一切阳虚证法”,又有“辨认一切阴虚证法”(《医理真传》),其用药“贵在认证之有实据耳。实据者何?阴阳虚实而已”(《医法圆通》)。
其治病始终不忘平调阴阳“以协于和平”,“而使之和平”。他还深有体会地说:“千古以来,惟仲景一人,识透一元至理,二气盈虚消息,故病见三阴经者,即投以辛热,是知其阳不足,而阴有馀也,故着重在回阳;病见三阳经者,即投以清凉,是知其阴不足,而阳有馀也,故着重在存阴。”(《医理真传》)
附子有扶正和祛邪双重功效
扶阳学派治病重视扶阳,就是抓主要矛盾的立足点。扶阳重视应用附子,体现了阴阳平衡的关键在于阳气一方,阳气亏损较易及时补救,如可速用附子等药回阳救阳;而阴是主静的、基础的,亏损了不容易快速纠正,只能在阳气恢复的情况下,慢慢靠自身正气调理修复。
如中医讲阳气旺可以生阴血,因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速固”。所以,附子通过扶阳固脱,攻逐邪气而达到“少火生气”,进而有助于阴血的恢复,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达到扶助和促进人体自我修复功能而愈病的目的。所以,重病、大症救阳为急,这也是扶阳学说治病抓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
中医的一切治疗手段,实际上就是修复人体自我抗病机能而愈病,扶助人体的正气而驱邪外出。扶阳派临证所用的重点药物是附子,而附子的功效能很好地达到这一目的。附子用途广泛,如辨证准确,则疗效好且见效迅速,而其治病功效的关键在哪儿呢?
附子这味药好就好在有扶正和祛邪的双重功效,且重点在扶正。
《本经》说,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金代医家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说,附子“去臓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清代医家汪昂《本草备要》说,附子:“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上述所说的“温中,金疮”,“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补肾命火”就是扶阳助正,而“主风寒咳逆邪气,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去臓腑沉寒”,“逐风寒湿”就是祛邪。
附子辛热燥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既有很大的温通之功,其回真阳、续绝阳之力无药可以替代,又有强力的驱邪之力,攻坚克难,破阴回阳。且其祛邪之力是建立在扶正基础上的,作用于人体主要是能够强力启动人体正气,即扶真阳,固元气,迅速改善人体自我修复机能而抵抗病邪。
附子合理应用乃是少火,如果滥用,则药性亢热,则是“壮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准确辨证应用附子,就是将纯阳大热之性转化为扶助少火的温和生气之性,从而能与人体生理的温煦之气同气相求,促进生精化气。
所以,掌握扶阳学说,应用四逆汤特别是应用附子要有严谨的学风,临证必须准确辨证,既要敢于应用又要谨慎;用药期间,勤观察、勤随访,把握好病证机转,随证加减,正所谓“胆欲大而心欲小”。在没有真正学好《伤寒论》六经辨治精髓,没有掌握好四逆汤类方证治规律及附子等峻药临床应用技巧的情况下,切不可盲目滥用!
I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第3950期。I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人先天皆有不足,唯有后天多爱自己!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对经方有兴趣者, 可加QQ群577262550,
微信jrbchk交流
投稿邮箱: 53283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