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医李可:在狱中自学成才

岐伯有道 2020-09-18


李可,1930年出生于山西灵石。他从赤脚医生做起,致力于传承汉代以前的中医学,成为我国运用纯中医的理法方药从事急症救治、独具特色的当代临床大家,尤擅长以重剂救治急危重症,被赞为“中医的脊梁”。

 



在狱中自学成才


李可有着一条传奇的学医路:他是在牢狱中自学成才的。1930年,李可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一个小农商家庭,16岁初中毕业后参加军队,曾在西北野战军做过战地记者,也做过军队报纸的编辑。


1953年,性格耿直的李可因为对一封重要信件发表了不同看法,便莫名其妙地被打成反革命,锒铛入狱。在狱中,他结识了一位姓黄的狱友,他指点李可,学中医要背“汤头”,看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从此,李可开始在狱中看医书,踏上了漫长的中医自学路。“文革”期间,李可因为被人诬告再次蒙冤入狱。在狱中,他继续刻苦钻研《易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经典。


用古中医法 抢救重症病人


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李可逐步形成了极具“古中医”特色的学术流派。他老人家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我没有创什么流派,不过是回归到汉代以前的中医之路。”


李可曾在多个场合提出,当代中医要复兴,应取法汉代以前的中医之路,走《易经》与《内经》结合的路子。李可尤为推崇仲景《伤寒杂病论》,认为“仲景学说是中医学说的灵魂,也是破解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李可擅长诊治各种疑难杂症及纯中医抢救心衰、呼衰等濒危病人,创造出了许多起死回生的奇迹,彻底改变了外界对中医“慢郎中”的看法。本着“生死关头,救阳为急”的原则,他大量起用有“回阳救逆第一品”之称的中药——附子。


附子有毒,一般中医顶多只敢开出几十克的剂量,而他面对的是濒临死亡的病人,小剂使用犹如隔靴搔痒,他经常开出数百克的剂量。他一生用去附子5吨,使数以千计的垂危病人起死回生,其中有案可查,被西医下了病危通知书者,就有100余人,堪称传奇。


虽然李可破格使用附子似乎剑走偏锋,但是,不能把李可与“大剂量附子”画等号。“他并不偏,他只是对证下药。”


为师:年轻人只要愿意学中医,我都愿意教


为了使中医的精髓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李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带徒,竭尽所能传授医技,很多徒弟得其精髓后在各自的临床岗位脱颖而出,成为独当一面的临床医家。


2005年,他受广东省中医院之邀,开始在广东收徒授医,如今在粤有徒弟十几人,主要集中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


2010年,在李可的倡导下,广东省中医院成立了“中医ICU”,开创了利用纯中医手段抢救、监护心肺重症的先河。2010年年底,在国家和广东中医药界领导的支持下,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挂牌成立。


为人:人民儿女菩萨心肠


在南方医院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李可手写的书法:“立大志,受大苦,成大业,中医复兴,舍我其谁:人民儿女,菩萨心肠,英雄肝胆,霹雳手段。”


李可非常注重医德。他经常教导弟子们:“人做不好,就无法成为一位好医生”。而他自己,正是一个有着菩萨心肠的高尚医者。“他一辈子都把自己给了病人,即便到了晚年,听力不好,视力不好,只要觉得身体尚可以支撑,他都坚持为病人看病。而且,他心里从不分高低贵贱,对任何病人都是一视同仁。


李可成名后,慕名求医的病人越来越多,每天在家都要接几十个电话,有时跟一个病人就可能聊上一个多小时,有的外地病人甚至直接找上门来,他都不厌其烦地接待。


在李可的影响下,他的家人也对病人充满了体谅。一次,为了不妨碍李可午休,有徒弟拦住了一个外地病人,李可的老伴看见后很不高兴,她同情病人,认为病人大老远跑来被挡在楼下是不近人情的做法。


李可是个实干家,为人低调。相对于他起死回生的医术而言,他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的机会并不多。“为什么有关他的报道相对那么少?这是因为在他看来,中医不是靠宣传行医的。走这条路的人就是要埋头苦干,这是我们的本分。”吕英说。


“一个人一定要保持一颗安静、清净的心,才能明白《内经》、《难经》、《本经》及《伤寒杂病论》里所蕴含的天地规律和自然法则并加以应用”。因此基地的二三代弟子们很少应酬,“有空就专心看书,参悟医理”。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对经方有兴趣者, 可加QQ群57726255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