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德是自然界的运化能量(此文胜读十年书)

岐伯有道 2020-09-18



道家文化 ● 中国


LAOZHUAANG

「老庄智慧」


-

·


一、文化

文化是宇宙之间,森罗万象、芸芸众生生息运动变化的一种动机及反应。道德是一切文化的根基及灵魂,文从质上来,理由情中生。那么,“道德”这一种文化思想它的“情、质”何在?


从文化理论上说,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永远颠仆不破的真理,这不仅仅是文化理论而已,它的情理是宇宙之间运化万物的唯一能量。它的功能高而至高,强而至强,任何有形事物无法比拟。


天子皇权不能驾驭,英雄豪杰无力抵抗,智谋高士无法算计,金玉堆山无价买卖,神鬼灵验无法展施,故而至高无上,亘古不息。道经讲:“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庄子讲:“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合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这些都是对道德这一文化思想的描述。道德这一能量生化天地万物之后,它的属性、功能,仍然赋诸于天地万物之间。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如同“水”与“波”,水波,波即水,水波一体。道即物,物即道,道物不二。


由此可见,芸芸众生都由道德而运化,各自内蕴涵着道德,山川动植,有道即生,胎卵湿化,离道即亡。尤其在人类世道,在为人立身处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故孔儒曾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正指道与事物的关系,就如此紧密。


所以宇宙之间的每一事物都在道德这一能量的运化中。动物的生老病死,植物的荣枯存亡,事局有成败兴衰,人之处境有吉凶祸福”等,都在道德这一能量冥冥的运化之中,变动不停。


道与事物的关系如同与水一样紧密。鱼脱渊即死,人离道即亡;处世顺道即成,背道即败;治国合道,国泰民安;失道,民叛国倾;庶民乞丐,奉道恒;帝王将相,弃道则倾。


道德这一运化万物的能量从宏观讲,利益众生,从狭义上说凡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有益的举措都是道德。在上古三皇时代,虽然是以天人合一的文化为主,但仍是以道为核心。及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追本溯源,仍以道德为根底。


即使在近世纪,中华民族出现的几代伟人,如孙中山先生曾说:,“有道德始普遍的真理”。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内容,也正是道德范畴之内。道德这运化能量,无情无义,在任何事物面前不讲私情,自公自正,无国际之界,门户之见,家必有余秧。


自然界在不知不觉中有一种运化能量(遥控),故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低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奉天下,唯有道者。


由此可见,自然界这一运化能量(道德),最为公平合理,自然公平合理。人间世道则不然,因主观意气、感情、私心、人为的因素极多。天地运度,人间世道,虽然干差万别、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但有一个准则(定律),自然界分阴阳,事物分邪正,人类有善恶,正道必胜,善者福果,邪终败落,恶遭祸殃。


故老子讲的“天道无情,常与善人”正是指此而言。纵看人间世道,虽然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定律,正道必胜、善良福果,正道善良,最终得到的吉庆福果,并非人类的运作,邪恶遭遇的灾祸不祥,并非自身的主宰,纯属自然,故老子曰:“天道无情,常与善人”,正是指此而言。


人在干,地在转天在看,事在变,大小多少,各有所归,“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二、宇宙能量

自然界造化万物的能量广大悉被,所以言乎近,万缘俱消,一意真诚就在人身内;言乎远,则在六合之外,它的能量潜藏在万事万物之中,宇宙之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它的造化中。


随着阳长阴消的节令,风以动之,雷以震之,日以暄之,雨以润之,草木随之就会呈现出长生、旺盛、繁荣。到阳极之后,阴长阳消之时令,风以吹之,冷气逼之霜雪煞之,草木随着呈现出凋零、萎蒌缩、枯败之现象,这些功能都在冥冥之中不易察觉。


《易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意即,宇宙之间,一切事物在阴阳进退伸曲,消息盈虚,不知不觉奇妙的运化中生息。宇宙之间,造化万物的功能,神机罔测。故是科学界永远探索、研究的一道课题。


在人类科技飞跃的当今时代,把宇宙运化万物的这一能量,因无法窥测,故称“暗物质”。因此,希望科学界在量子学领域内继续深入、探讨、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得出合理的答案,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三、信仰

为人处世立身,信仰是立身的“底线”,处世之“灵魂”,是为人的宗旨。老子曾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畏是恐惧,威是灾祸)”,老子讲的这两句话的基本含义是宇宙之间唯一运化万物的这一种能量(道德),它的运作在冥冥之中不知不觉运化不停。


《易传》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杀身。”,也就是说常人不惧怕这种能量的运化,内心恣情纵欲,行为动态,放荡无羁,贪、嗔、爱、恶、欲、忧、虑,七情六欲逞狂,受想行识色五蕴作怪,障蔽了本性,失去了道德,灵台荒芜,道尊远去。


故先圣说:“道不远人,而人自远”,正指此而言,人离道德而远,私欲充塞,以致烦恼妄想,忧苦身心,遍遭浊辱,流浪生死,长沉苦海,永失真道。精神恍惚,情志反常,时局乖戾,处境艰难,百病紫缠,日积月累,灾祸临头,流血悲惨,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就是老子讲的“则大威至”,也就是《易传》中说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保也”。


有史以来,人类广泛流传中有这样的描述,“吉人言善,行善,视善,一日有三善,三年者天必降至福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至祸”,人间常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若要不报,时间不到”,以及讲的多行不义必自毙等,均是对道德运化万物的这一种功能用不同的语言,各种方式表述和体验的反映。


人的心底欲念一动在不知不觉中,这种能量(道德)就把欲念纳入了它的运化程序。“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故《易传》中云:“是故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何况尔者乎?”。


意即:一个人虽然居住在一个隐蔽的小房子内,但举心运念,言行动态,或善或恶,千里之外都有感应,何况紧邻身边乎?其影响更为强烈。


《中庸》中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易传》中讲,“君不密,(谨慎),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均阐发人的举心运念、言行动态,是导致人一生的祸福荣辱之机关,故不得不谨慎。人的思想欲念是由人的本“性”产生,人的言行动态,是由人的思想欲念产生而来,人的吉凶祸福,是由人的言行动态而向导。


道生天地万物之后,它的属性功能仍然混融与天地万物之中,故老子曰:“和光同尘”,既此,人也是天地万物之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人身中亦有道,道在人身中是什么,是一点永远不昧的天真本性,即此,人的本性、“灵魂”(思维、意志、愿望、理念),有无能量?我认为有,即有,它与宇宙运化万物的能量,简称宇宙力。


有无关系?我认为有。人的本性与道相通,道有什么功能,人的本性亦有什么能量。人的本性纯洁,自然心正意诚,人的心正意诚,言行动态自然符合万事万物的情理,如此处天下,天下太平;治国,国泰民安;理家,家道昌盛;修身,延年长寿。


中华民族孔孟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儒的经典共分有“四书”、“五经”、“六艺”。其中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纲领为大学。开宗明义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治国”、“齐家”、“修身”等这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中心宗旨唯有修身,修身的底线仍性””。


《大学》中主张的正心诚意,《中庸》中说的率性之谓道,这两本经典是孔儒的核相通的。庄子对修、齐、治、平的中心宗旨是“不淫其性不乱其德”,也就是让人的天真本性本质不变。孔儒讲的是心正意诚,道讲的是绝情去欲,都是主张回归本来的面目和保持自我的天真本性,自我的天真本“性”及本来的面目正是道德赋予人身的体现。


历来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道、儒、释三家文化体系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道德这一文化思想(宇宙之间运化万物的能量)在人心目中的信仰,是宇宙为万物永远科学探索的课题,更是宇宙之间大千世界(天地),森罗万象,芸芸众生,共同遵循的唯一途径。

 

宇宙是无尽头的,宇宙之间的事物变化是无穷尽的,随着宇宙之间运化能量(道德),也水无止境。它的妙运难窥,这种能量用人的有限肉眼和有形的各种仪器探测、观察,微不足道。


不过科学界如果继续探索,不断验证,逐步加深认识,直至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实际效果,方可彰显人类社会。设若尚未研究到这个程度,就轻易把宇宙能量(宇宙力)否定,将对科学研究进步是一种障碍。宇宙力和灵魂(性)力神机罔测,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曾出过这样的事列。


如窦娥一案,其人因受到贼人的陷害,官府受贿,不明察而武断,因此入狱,当在处斩生离死别的紧急关头,她认为世道险恶,人间残酯,人间生活,心灰意冷,万念俱消,当是时于也,就出现“六月飞霜”,“三年不雨”之奇迹。这正是灵魂力宇宙力的关系,及天人合一的鉴证。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列极多,正说明灵魂力宇宙力而在人的精神专一,达到心性集中到最高的程度,方可发挥出它的性能。故宇宙之间的这一运化万物的能量(道德)使宇宙万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远是一道科学探索的课题,故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四、道教

道教是继承发扬道德文化功能的平台和载体,教理教义亦是以道德为核心,教徒修持的唯一准则亦是道德,其目的宗旨是与道合真,也就是使人的心性与道德合为一体人与宇宙相通。故道教正一法门有祈晴祷雨济世界,附体圆光通事意,治病驱邪如电闪收瘟摄毒伏群魔等这样的神功妙用。


为什么?因为道赋予人身为性,人若涤除诸妄念,意真诚的境界,方可回归人的本性,到此境地,发挥自我本身潜伏的能量。故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的记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疬,而年谷熟。”


常人为什么达不到这个程度呢?因为势利严重,贪图过甚,障迷了自性,埋没了潜藏的功能。故天尊常曰:“真心清静道为尊..人心常清静,天地悉皆空,清静真一为不二法门”。


道尊留下的经文典著多如浩海,在各个层面用不同的文字和语言苦口婆心。让人降心止念,达到返情归性,也就是自身本身的心性,动态、与道德融为一体,是为核心所在。

 

一个人举心运念,言行动态符合于道德属性,可以长盛不衰,一个企业事业有道有德,也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有益,符合于道德属性,就可以生生不息。

--文/任法融道长


轻松艾灸-磁疗艾灸贴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寒

脂肪瘤/结节患者的福音

中医人的道德与信仰

熊春锦:道德是医学的灵魂

《道德经》与《黄帝内经》是练功者的宝典

万物皆是药 - 中医和自然造化之理的用药机巧

不要紧,一切随缘,心静自然顺

思考中医 | 从自然能量和气的角度看真正的中医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点击【底部广告】支持下小编吧,您的每次点击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