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国医!中国第一批453名中医药师带徒专家!(最全名单)

岐伯有道 2020-09-18

 

内科杂病

北京

方和谦(1923—)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及肝胆系统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潜心研究的“和肝汤”、“滋补汤”,用于临床屡获良效。

王为兰(1913—)对风湿类疾病、温热病、内科杂病进行专门研究,尤其对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和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治疗效果显著。

刘春圃(1911—1999)高热性疾病、中风、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疑难重症。

巫君玉(1929—1999)辩治专长:外感热病(包括传染病)及消化系疾病(包括肝、胆)。

屠金城(1923—)临床尤以治疗肝胆、脾胃、湿热病见长,对各种晚期肿瘤、肌肉痿病等疑难病证,也颇有独到见解。

梁宗翰(1914—)擅长内儿妇科疾病。对治疗小儿厌食症有独到经验。并对长期脾胃不和,

抵抗力下降导致的经常感冒、发热、咳喘、腹泻、湿疹等病,提出具体治

疗方案,并已输入电脑。

翟济生(1909—1997)创立温通法治疗脾胃病的系统治疗方案,并对“阴气复咳自愈”的理论进行反复验证,确立了这一理论在指导咳喘病中的重要意义。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指导思想。临床擅治脾胃病、咳喘病、老年心脏疾病。

 

天津

王士相(1926—1992)注重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临床实践,擅于在辨证论治中运用哲学的共性

与个性关系总结治病规律。

王季儒(1910—1992)对中风和肾炎的研究有独特见解,且疗效颇佳。

刘松奄(1911—1996)对内、妇、儿、男科疾病及时令病均有很深的造诣。

孙少山(1920—)擅长“和肝法”和“调经法”。

李少川(1923—)以善调脾胃治疗小儿癫痫、肾病等疑难杂症著称。

李振华(1922—)尤擅治脾胃病,对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有深入研究,采用整体用药和局

部灌肠法治疗慢性结肠炎获天津科技进步成果奖。

杨浩观(1911—)擅治疑难危重病例,履起沉疴。对人体生理功能失调,善于从肝论治进行

调整。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病、结石症、胃肠疾病、糖尿病、神经症

及男女不孕(育)症颇有心得。

陈瑾(1911—1998)精通中医内科各个系统难治性病证得诊治。

赵恩俭(1926—)擅长内、妇、儿科,中医基础学及医学文献学,兼通现代医学及多学科知

识,对肝、肾、心、脑血管、内分泌疾病,胆系、泌尿系结石等做过多年

研究,并长期从事诊法尤其是脉学的研究。

柴彭年(1922—)擅长治疗肾脏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注重肾脏在维持整体阴阳平衡中

的主导作用,尤其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泌

尿系结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石症等疾病疗效卓著。

董国立(1928—)尤以治疗咳喘病、肝病、头痛、痢疾、腰痛、便秘、月经不调、不孕症诸

疾。总结出治疗咳喘病的“七法七方”,治疗肝病“四法四方”等。

 

河北

王国三(1930—)对中医阴阳学说、脾脏辩证、中医配药规律等基础理论造诣颇深,尤对心

脑血管疾病、脾胃疾病、糖尿病、胃病、风湿、类风湿等疾病的诊治积累

丰富的经验。

田乃庚(1916—)对心、肾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建树。创立了“五脏各有心痛”和“三

气虚发心痛”学说。治肾六法,主张慢性肾炎恢复期补益脾肾,后期排毒降浊。

田成庆(1922—1991)长于伤寒温病及疑难杂病诊治,对中风、胃肠诸急慢性病颇有研究。

张子维(1918—)尤对中风病、脾胃病、少阳病、男子不育症、银屑病、阳明腑实等疑难病

症的诊治有独到之处。

张文灿(1912—)擅长治疗内科杂病、老年病、妇科病,以及一些疑难病症,特别是对中风病、风湿病、脾胃病、男女不孕不育证、经漏胎产病、更年期综合症等有独到见解和治疗方法。

李裕蕃(1915—1996年4月失踪)擅长治疗内科、妇科、疑难杂病的治疗,尤其对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冠心病、心肌炎、痹症、糖尿病、肝硬化腹水、不孕症等病,均有独特见解。

杨少伯(1916—)专长内科疾病的诊治。

杨医亚(1914—)

夏锦堂(1924—)擅长中医内科与儿科。

郭中元(1924—)对温病、脾胃病、心肾疾患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高濯风(1922—)擅治心脑血管疾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尤精于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

 

山西

于慎中(1960—)善用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治疗内科疾患,尤其擅长治疗消化、呼吸系统疾病

和运用活血化瘀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田隽(1936—)

刘绍武(1906—)擅治疑难杂症、危急重证,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

病、肾病等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金振堂(1931—)擅长心脑血管疾病

原明忠(1926—)擅长中医内、妇科。

柴浩然(1923—1993)精于内、妇两科。善治各种疑难杂症。还善治急性外感热病。

 

内蒙

王与贤(1920—)

苏荣扎布(1829—)

阿拉坦仓(1917—1998)

 

辽宁

王文彦(1913—)治疗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和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运用

开郁降逆、和胃止呕治疗急性胃扭转堪称一绝。对小柴胡汤可谓运用自如。

王乐善(1912—)擅长中医内、外、妇、儿及五官等各科。治疗中多采用针药并举的方法,

专攻疑难重症。

何宏邦(1919—1996)精于脾胃、肾病的诊治,有胆有识,屡起沉痾。

李玉奇(1917—)对脾胃肝胆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有深入的研究、独到的学术经验。

李寿山(1922—)擅长于内科疑难杂病。

谷铭山(1905—)善治内科妇疑杂证,晚年潜心恶性肿瘤的法则及系列用方。

周鸣岐(1919—1992)早年擅长中医内科、妇科,疗效颇著。晚年主攻皮肤诸顽疾。

孟宪民(1915—)擅长内科,尤其在伤科治疗中,每多创见。

查玉明(1918—)擅长内科,尤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胶原系统病及肝肾疾病颇有建树。

洪作范(1921—1992)擅长内、妇科疾病诊疗。

潘廷尉(1908—1998)擅长内科,对胸痛、胁痛、胃痛病的治疗,对疑难病症的立法遣药有独到之处。

 

吉林

马志(1911—1992)

邓维滨(1914—1998)

任继学(1926—)专业内科急症,尤擅长急性中风、外感高热、真心痛的临床研究,造诣颇深。

孙连金(1929—)

张荣久(1921—1999)擅长中医内科、妇科,长于血液病的治疗。

鲁凌飞(1925—1993)

 

 

黑龙江

王德光(1924—)擅治三叉神经痛、糖尿病、慢性前列腺炎等神经内分泌病症。、

张琪(1922—)临证擅治多宗疑难病症,如肾病、心病、神志病、痹证、消渴、肝病等。其

中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肾

病有较深造诣。

陈景河(1917—)擅治内科中风、冠心病、慢性肾炎等疑难杂病。

胡青山(1921—)尤擅长温病的治疗,擅治风湿病、胃脘痛、高热、中风、血液病等。

钟育衡(1928—1992)

 

上海

乔仰先(1919—)擅长治疗血液病、肝病、冠心病、老年病及疑难杂证。

何承志(1919—)尤其对外感热病和疑难杂症有专长。对肝胆疾病、血证、伤寒等诊治有独到见解。

张镜人(1923—)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

陈苏生(1909——1998)对哮喘、中风、肝胆疾病、心脏疾病、肾病等疑难病诊治颇为擅长。

金明渊(1917—)擅长内科疑难杂症,善用经方古方。

董漱六(1916—1993)擅长中医内、妇、儿科疑难杂病的治疗,尤以治哮喘见长。对膏方调治有较深的研究,留下大量膏方验案。

韩哲仙(1911—)擅治黄疸、臌胀,善用竣下逐水。

裘沛然(1916—)

颜德謦(1920—)

 

江苏

任达然(1919—)对暑温的治疗独辟蹊径,从热、痰、虚象辩治。擅治脾胃病。

朱良春(1917—)对风湿病的研究有独到的体会和显著的疗效。倡立“顽痹从肾论治”的观点。

汤承祖(1907—1996)对血液病尤有独到经验。

杨泽民(1927—)擅长中西医结合辨病辩证诊治消化系疾病,尤长于与对胃肠病的诊疗。

汪达成(1923—)对脾胃病及肿瘤的中医治疗经验尤丰。

汪朋梅(1923—)消化系,血液病。

汪屡秋(1919—1999)擅长外感时症及内伤杂病的治疗。

周仲瑛(1928—)

徐迪华(1924—)对温热病及内科杂症的诊治尤有独到之处。著有《中医量化诊断》

徐景蕃(1927—)侧重于脾胃病诊疗研究。

谢昌仁(1919—)以治疗脾胃疾病著名。

 

浙江

何任(1921—)临床治疗以内、妇,肿瘤,疑难症擅长。

杨继荪(1916—1999)早年从事流行性乙型脑炎、血吸虫病等急性流行病的猪呢之研究。70

年代初,转而研究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病变及老年病。

陆芷青(1918—)善以经方治疗时症及疑难杂证,对于冠心病、肝胆病等辨证论治,学术上

屡有建树。

赵炯恒(1914—)近年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病诊治有较深造诣。

钟一棠(1915—)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和疑难危急重症,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

心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冠心病、慢性结肠炎以及胃病胆疾等治疗颇有

独到之处。

唐福安(1917—)擅长内、妇及儿科,尤其对咳嗽、哮喘、温病及疑难杂症等的诊治有独特

的经验。

盛循卿(1917—1997)临诊善用中经方出入化裁,丰富发展经方的临床应用。

蒋文照(1925—)临床以内科为主,兼及妇儿科,尤以肺疾脾胃病为见长。

 

安徽

王乐淘(1921—1998)早年即以擅治外感、臌胀而著名。致力于温病学、中医内科学、医文

献学等方面的教学和临床。

李济仁(1931—)

陈可望(1907—1993)多多种疑难病症尤对肾病、脾胃病、不孕症、冠心病、高血压病、动

脉硬化的治疗更是独树一帜。

周夕林(1928—1997)倡用温肾法

胡翘武(1915—)擅长中医外感热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老慢支、

哮喘及慢性胃肠疾病有其独特的见解与用药经验。

程亦成(1927—1993)长于杂证及肝胆、脾胃病的治疗。

程道南(1914—1994)尤精疑难病证治。

 

福建

林庆祥(1920—)擅长脾胃疾病,尤对急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胆囊炎、胆石症、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均有明显疗效。善用小方,药对。

林朗晖(1925—)擅长中医内科、老年医学、心理医学、脾胃病等学科,专攻掌指皮纹学的

临床应用。

郑孙谋(1913—)擅长治疗瘴疟的痖瘴、初期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肾病综合征、冠心病

等。

俞长荣(1919—)对伤寒有一定的研究。

俞根初(1915—)医史学家。

赵芬(1911——)善用经方,擅治内妇科疑难危重疾病。抢救中风、急慢性肾炎、肝炎、尿

毒症、心绞痛以及暴崩和不育症与专长。

盛国荣(1913—)

黄宗勖(1912—)擅长针药通治内妇各科奇难杂症,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

蔡友敬(1916—)

 

 

江西省

万友生(1917—)长于中医外感和内伤热病。

吴德兴(1920—)对肝胆、胃、癫痫、冠心病等治疗有独到见解。

张志钧(1933—)

周炳文(1916—)临床素重脾胃学说。

姚奇蔚(1916—)慢性萎缩性胃炎。

洪广祥(1938—)肺系

钟新渊(1923—)肾病

龚子夫(1930—)主治中医内、妇、儿、男各科,善治疑难杂症。

曾庆骅(1926—)擅长内科杂病,尤其对中西医结合诊治肝脓肿、肺心病、肺气肿、哮喘与

活血化瘀的研究见长。

 

 

山东

于鹄忱(1919—)辩证遣方,注重时间性。

吕同杰(1929—)

张子义(1920—1999)

李乐园(1914—)

李正之(1925—)擅长冠心病、脑梗塞、中风后遗症、老年痴呆、衰老、类风湿关节炎、红

斑狼疮、慢性胃炎、溃疡病以及胃癌的防治。

陆永昌(1917—1997)中风病

周次清(1925—)主攻心血管疾病。

孟铭三(1911—1995)对咳喘病、肝病、情志病有研究。

姚子扬(1914—1998)素以治疗肾病见长。

 

河南省

冯化驯(1921—)特别擅长心脑血管病,确对一些心脑血管病疑难大症有独到之处。

石冠卿(1917—)对脾胃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有独到经验。

乔保钧(1927—)擅治心脑血管、肿瘤等疑难杂病和危急重症闻名中州,对冠心病、脑中风、

肝硬化腹水、红斑狼疮等尤怀绝技。

吕承全(1917—1997)精于肝肾并、甲亢、尿崩症及乙脑、霍乱、麻疹等内科杂证。

张海岑(1918—1992)精于内科杂病,尤其对温疫杂病,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疾病、痛症等

造诣精深。

李鸣皋(1918—)特别对肝郁而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多得心应手。

李振华(1928—)偏重于脾胃病。

武明钦(1926—)肝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娄多峰(1929—)风湿病专家。

赵清理(1922—)擅治内科乙肝、中风、风湿等疑难杂症,特别擅治于消化系统疾患的治疗。

近年来专于肺心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的治疗。

唐祖宣(1942—)擅长周围血管病的治疗。

 

湖北

田玉美(1928—)擅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的疾

病疗效尤著。

刘云鹏(1910—)喜用至宝、紫雪之辈,起危疾于顷;擅用苦泻淡渗法,治湿热之久稽。对

妇科调经以疏肝为先,总结调肝11法。对妇科血症、症瘕、滑胎等有独

特见解。

吕继端(1929—1995)精于外感热病、中风、老年痴呆、咳喘等病的诊治与研究。

朱致纯(1921—)

李丹初(1908—1992)精于内科,擅长肾病。

李今庸(1925—)尤其长于治疗内妇科疑难重症。

李培生(1914—)目前对肝胆、脾胃、肿瘤等疾病辩治有较大的关注。

杜健民(1928—)擅长对中医肝胃病的诊治。

杨百茀(1924—)擅长辩证施治内妇科疑难杂病。

钱远铭(1923—)对内科心肺疾病有深入研究。晚年致力于医史文献研究和临床经验总结。

章真如(1924—)重点研究肝胆病,临床重点对阴虚辩证。

 

湖南

王足明(1916—)对中医脑病、癫痫有所研究,其次是指水肿,臌胀。

刘炳凡(1910—)脏腑辨证首重脾胃的诊疗体系和用药特色。

刘祖贻(1937—)脑震荡、脑动脉硬化、脑萎缩、血管性头痛、老年性痴呆、冠心病、胃溃

疡、慢性胃炎等的辩治,得心应手。对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温病学说、

中医免疫学说、中医临证思维方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易希元(1928—)

欧阳琦(1923—1997)现代中医病证诊断规范化研究先驱之一。对中医急症、恶性肿瘤及心

脑血管、肝胆等疑难病辩治有独到之处。

胡毓恒(1925—)脐疗

赵尚久(1928—)

郭振球(1926—)中医诊断学奠基人,微观辩证学开创者。

颜文明(1928—)擅长治疗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慢性结肠炎等。

 

广东

何炎燊(1922—)

周伯康(1934—)心血管病

周瑞石(1915—)

林品生(1917—)

钟明远(1915—)

梁剑波(1921—)擅中医疑难杂病。

 

广西

周基邦(1912—)

林沛湘(1906—)擅治内科及眼科疾病。

秦家泰(1920—)擅长内儿科病证的治疗,经方与时方相结合为其治疗特点。

梁申(1907——1992)注重“一方多用”、少而精的原则,对糖尿病、红斑狼疮、银屑病、

中风、脑震荡后遗症、肿瘤等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施治经验。

曾宜敬(1909—)擅长中医内科、儿科及妇科的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

 

四川

王临轩(1930—1999)对肝肾病尤有独到之处。

旦科(1933—)藏医专家。擅长治疗高原型肺心病、慢性骨髓炎、风湿性关节炎、妇科节育

后遗症等。

江尔逊(1917—)崇尚仲景学说,善用经方救治疑难重症。

李孔定(1926—)

李仲愚(1920—)擅长用祖传绝招杵针、指针、气功等治疗常见病和疑难怪病,疗效显著。

邹学熹(1931—)致力于医易汇通。以五行理论为基础,完善了中医临床的五脏辩证纲领。

陈治恒(1929—)擅长治疗伤寒、温病及内妇儿等科疾病。

陈潮祖(1929—)

郑陶万(1923—)以治疗肝脾疾病著称。

倪宣化(1908—)

唐卡。昂翁降措(1930—)藏医专家。

唐成德(1912—1995)

廖孔禹(1919—)擅长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炎、肝硬化及胆道疾患。

 

贵州

丁启后(1924—)尤精于妇科疾病的诊治。

王祖雄(1918—)擅长于治疗脾胃病。

石恩权(1928—)温病

罗克聪(1909—)

俞才钧(1924—)

潘星北(1915——1999)

 

 

云南

向。初称江楚(1924—)藏医专家。

张沛霖(1927—)擅治脑栓塞、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类风湿、重症面神经炎。

张浩然(1925—)

李幼昌(1918—1991)

姚克敏(1935—)于崩漏、闭经、不孕、肺系疾患有独创,疗效显著。

康郎伦(1914—)傣医。对性病、带状疱疹、癫痫病、高热病、风湿病的诊治,疗效显著。

廖浚泉(1913—1997)

戴慧芬(1925—)擅长内妇科,对营卫学说及脾胃学说有所建树,自成流派。临床特点为同时以两方和三方交替治疗。

 

西藏

次成坚赞(1932—)

班登旦增(1927—)

益西坚赞(1928—1998)

措如·次郎(1925—)

强巴赤烈(1929—)

嘎玛曲培(1928—1999)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慢性肝炎、各类胃肠病等方面具有特到的专长。

 

重庆

王希知(1915—)

史方奇(1911—1994)

陈枢燮(1922—)

周楚良(1920—)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各种胃炎、肝硬化、中风后遗症、子宫肌瘤尤具专长。

郑惠伯(1914—)温病急症

段亚亭(1928—)

陶克文(1918—)对眩晕、咳喘、胸痹、胃痛、头痛、痹证等病证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龚却非(1928—1993)擅长脾胃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的治疗,对温热病也有独到的见解。

 

陕西

米伯让(1919—)擅治急性传染病、地方病及疑难杂病。

张学文(1935—)

李世平(1925—)对各种胃肠疾病、血证、水肿、咳喘研治较多。

杜雨茂(1934—)在肾脏病方面颇有建树,对肝胆、心血管、消化系等多种疑难病症经验丰富。

贾堃(1919—)专长于中医儿科、中医肿瘤科。

 

甘肃

于已百(1920—)擅长外感热病及内妇儿疑难病的治疗。

王仲青(1913—1996)对心脑肝脾肾及外感热病尤有专长,对麻疹、小儿肺炎等病辩治疗效颇佳。

王自立(1936—)

旦巴嘉措(1925—)藏医专家。

华占福(1927—)

李子质(1907—)

周信有(1921—)

 

青海

叶秀(1916—1995治疗胆囊炎、胃炎一绝。

布藏(1925—1998)藏医专家。

优宁(1929—)藏医专家。

安华先(1928—1994)藏医专家。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新疆

米提拉·奈吾力(1903——1999)

乐德行(1935—)内科以脾胃病为主,外科主要诊治乳腺增生病。

张绚邦(1936—)临证以老年病及疑难病症见长。

李兴邦(1939—)

阿不都卡得尔·买买提(1932—1997)

阿布都力米提·玉素甫(1924—1995)

金洪元(1936—)擅长肝肾脾胃病。


卫生部直属单位

刘茂甫(1930—)中医老年病、肝胃病及中医妇科病。

印会河(1923—)尤以治疗肝性腹胀、失眠多梦、胃脘痛、各种良性占位病变疗效显著。

张德修(1913—)擅长中医内科、儿科。

李介鸣(1916—1992)擅治脾胃病。70年代后主要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李文瑞(1927—)

李幼安(1903—1994)

李辅仁(1919—)擅长治疗老年病。

李鸿祥(1924—)

肖珙(1921—1998)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陈克忠(1927—)从事老年医学的临床和实验。

陈泽霖(1931—)从事舌诊研究及活血化瘀方面的研究。

赵冠英(1926—)

祝堪予(1914—1999)擅治糖尿病、胃肠病、妇科病和疑难杂病。

夏幼周(1914—1996)治温病擅长。

梁贻俊(1927—)血液病

焦树德(1922—)

魏龙骧(1912—1992)

姜春华(1908—1992)

 

军队系统

吴一纯(1920—1997)

张志雄(1916—1991)湿温伤寒

梁剑秋(1936—)

武泽民(1931—)心脑血管疾病及肾病的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

高辉远(1922—)老年病,温热病

黄世林(1933—)血液病。

 

中国中医研究院

方药中(1921—1995)肝肾病

刘志明(1927—)

步玉如(1919—1994)脾胃病。

尚尔寿(1924—)肝炎、肝硬化腹水、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重症肌无力、运动神

经元病等疑难病经验丰富。

施奠邦(1924—)肝胆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

董德懋(1912—)擅治脾胃疾病、心肺疾病。

谢海洲(1921—)在治疗中风、情志病、痿证、痹证及血液病,论治独到。

路志正(192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孔光一(1931—)擅治肺胃系疾病。

王绵之(1923—)

宋孝志(1911—1994)内科疑难病症的辩治。

赵绍琴(1918—)脉学。擅治温热性和湿热型疾病。

董建华(1918—)脾胃病、温热病、老年病。

颜正华(1920—)

 

广州中医药大学

邓铁涛(1916—)

关汝耀(1911—1996)脉诊。肝病。

刘仕昌(1914—)温病。

沈炎南(1920—1992)

赵思兢(1914—)

钟耀奎(1908—1995)对病毒性肝炎、肺心病、冠心病、痰饮(咳喘)、痹证等病证有深入研究。

梁乃津(1915—1998)脾胃病。

黄耀燊(1915—1993)

黎炳南(1914—)顽固性哮喘、小儿久咳久热不退等症,有独到之处。

 

肝病

关幼波(1913—)对慢性肝炎的治疗提出治肝十法,对黄疸的治疗独树一帜,提出活血、化

瘀、解毒的治黄三要则,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肝胆代谢性疾病、

肝肿瘤等有一整套的治疗方法。

谷济生(1917—)肝炎治疗有独到之处,创“治肝五法”及“慢肝宁”等系列肝炎处方。

巴坤杰(1924—)尤致力于肝病的研究。

康良石(1919—)

陈伯咸(1918—)

翟明义(1916—)专长于肝胆脾胃病,现从事于肝病研究。

李昌源(1916—)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肝脏疾病。

汪承柏(1926—)中西医结合诊治病毒性肝炎

刘渡舟(1917—)慢性肝胆疾病。

 

 

肾病

孙郁芝(1930—)

 

骨科

马在山(1922—)善治股骨头坏死。

苏宝恒(1923—)

刘柏龄(1927—)

胡黎生(1919—)

樊春洲(1913—)

李国衡(1916—)

诸方受(1926—)

郭春园1924—)

郭维维(1939—)

李同生(1929—)

何天祥(1923—)

张鉴铭(1927—)

杜琼书(1915—1994)杜氏骨科学派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

郭汉章(1916—)

郭焕章(1927—)

 

 

外科

王玉章(1916—1997)中医皮外科专家。对皮肤科、外科疾病顽症、恶性肿瘤有独到见解,

对立和发展“飞针疗法”应用中医皮科、外科中阴阳两症的多种疾病。

尤其对海绵体硬结症、慢性溃疡、乳腺病的辩证方法和突出疗效。

马旭东(916—1997)

白群符(1921—)治疗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等外科疑难病有独到的见解。

施维智(1997—1998)伤科专家。

夏少农(1918—1997)擅治疔疮、乳房病、皮肤病、肛肠病等。

顾伯华(1916—1993)对疮疡,尤其是乳房病的治疗造诣颇深。

王寿康(1919—1999)以擅治痈疡著称,对周围血管病、乳房病和皮肤病的治疗造诣著称。

善用虫类毒药。

余鹤龄(1928—)

张瑞丰(1909—1999)长于治疗脱疽、附骨疽、流痰、乳痈和骨瘤等病证。

李延来(1919—1993)尤擅长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如脉管炎、动脉硬化坏疽、乳房病、骨疽等病。

郭志尧(1924—1993)对脉管炎、静脉炎、皮肤病、骨质增生、乳房疾患、红斑狼疮

及各种疮疡疾患等疑难病症有独特建树。

谭新华(1936—)对疮疡、皮肤病,肝胆、泌尿系结石病、男性病、毒蛇咬伤等治疗有丰富

经验。

李仕桂(1922—)

姜树荆(1919—1994)擅治血栓性脉管炎、硬皮病、骨关节结核、四肢血管病。

朱仁康(1908—)精于疮疡、皮肤外科。

张作舟(1923—)

赵永昌(1920—)

金起凤(1922—)皮科学家。

施汉章(1922—)外科学家。

 

 

 

肛肠科

丁泽民(1920—)

王嘉麟(1925—)

彭显光(1928—1997)

周济民(1919—1994)

 

肿瘤科

钱伯文(1917—)

于尔辛(1634—)中晚期肿瘤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

张代钊(1929—)

 

 

 

妇科

贲子明(1913—)P41

杨宗孟(1927—)对女性不孕、崩漏等妇科疑难杂证得研究成绩显著。P50

张忠国(1929—)长于诊治内、妇科疾病,且擅施针灸治病。对内科肺系、脾胃病,妇科崩

漏、胎动不安等病证的治疗有深入研究。P55

韩百灵(1909—)P59

朱南孙(1921—)擅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等,尤对痛经有专门研

究,创制了专治痛经的“加味没竭汤”。P62

蔡小荪(1923—)P72

郑绍先(1920—)P81

姚寓晨(1920—)对闭经泌乳综合征、顽固性崩漏、月经病、老年妇科病、周期性精神病及

不孕症等治疗有独到之处。P81

何子淮(1920—1997)P86

裘笑梅(1912—)对高泌乳血症、ABO血型不合、染色体错位等疑难杂症有独到的见解。P92

廖彩森(1913—)P114

潘佛岩(1913—)P115

王云鸣(1918—)尤以诊治崩漏、不孕症、习惯性流产为特长。P117

郑惠芳(1926—)P126

刘洪祥(1919—1996)对不孕症、崩漏、滑胎等疑难病症有较深的研究。P118

班秀文(1920—)P160

许润三(1926—)P215

李超荆(1926—)专长于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与生殖免疫。P219

俞瑾(1933—)从事妇产科中西医结合生殖内分泌研究与临床。P221

傅方珍(1915—)P236

王子瑜(1921—)P240

罗元恺(1914—1995)对月经病、自然流产、不孕不育、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证有独到经验。P249

 

儿科

刘韵远(1916—)尤以呼吸专业著称。

马新云(1919—)擅长治疗小儿肾炎、肾病、支气管哮喘、病毒性心肌炎、小儿肺炎、厌食

等,尤其是治疗小儿泄泻有独特疗效。

李凤林(1929—)

王烈(1930—)毕生致力于小儿肺系病症研究,尤以小儿哮喘诊治见长。

李树棠(1920—)

董廷瑶(1903—)擅治小儿各型热病危症,重在开门逐盗,疗效迅捷。尤对麻疹逆症创用活

血解毒法。对疳、泻、惊、痫四大症均有一定效果。

王玉玲(1906—)精于儿科,兼及内、妇科。

江育仁(1916—)对中医儿科急性热病富有临床经验。

詹起荪(1919—)对小儿痰喘咳嗽、呕吐泄泻、腹痛厌食、黄疸疳证等病,积60年之丰富

经验,尤对痫证自拟“定痫豁痰汤”获良效。

陈宜根(1919—)

王传吉(1924—1999)对治疗小儿热病有独特之处。

张介安(1921—)以消食导滞和扶脾健运维治疗小儿诸多疾病的根本大法。

王静安(1922—)

午雪峤(1926—)对小儿发热、咳喘的治疗经验丰富。

刘云山(1916—)

陆长清(1930——)尤以治疗脾胃病享有盛誉。

刘弼臣(1925—)从肺论治。

 

眼科

庞赞襄(1921—)

孙明仙(1908—1997)

衣元良(1926—)

张怀安(1918—1996)

韦玉英(1925—)视神经萎缩

 

 

耳鼻喉科

张赞臣(1904—1993)

干祖望(1912—)

郑景岐(1918—1992)

王德鉴(1926—)

 

针灸

贺普仁(1926—)针灸家、武术家。

曹一鸣(1915—)广西派针法罗哲初的传人,国内首创针刺人迎学治疗高血压。精通子午流

注针法,独创子午流注指算法。

彭静山(1909—)眼针

董子沛(1926—)擅长运用针灸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尤其对脑血管病后遗症、冠心病、颈椎

病、三叉神经痛等,有独到技艺。

刘冠军(1930—)

遇广生(1916—1998)在治疗面瘫、不寐证、痹证、顽固性呃逆、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小

儿遗尿等方面,疗效显著。

张缙(1930—)善于控制针感性质与针感传导方位,在治疗内科急症、眼科病、妇科、儿科、

外科炎症等有独到之处。

秦亮甫(1924—)

黄羡明(1920—)首次使用针麻术,并开展耳针临床的实验研究。擅长内妇科,尤长于消化、

泌尿系神经系疾病的诊治。

杜晓山(1923—)

邱茂良(1919—)长于治疗疑难杂证,对针灸治疗肺结核、急性菌痢,肝炎等传染病,进行

专题研究,对神经系统疾病亦有较多的经验。

程子俊(1921—)

施延庆(1920—)善用温针疗法、化脓疗法治疗顽疾。

周楣声(1918—)尤以灸法见长。

宗瑞麟(1926—)

魏稼(1933—)

曲衍海(1919—)

张子菡(1926—)

毕福高(1923—)

邵经明(1911—)

王明章(1923—)

黄荣活(1918—)

杨介宾(1929—)率先提出经络病机学,喜用刺血治病。

刘卓佑(1919—)

李梅村(1916—1995)

杨柏如(1922—)

郭诚杰(1920—)对针刺治疗乳腺增生颇有研究。

张涛清(1915—)

金安德(1932—)

郭效宗(1924—1998)

阎润茗(1921—)

程莘农(1921—)

杨甲三(1919—)

靳瑞(1932—)

 

推拿

丁季峰(1914—1998)创立了滚法推拿学术流派。


市面上唯一一款食品级气血双补的调理品

专门调理脾肾湿寒的食品级药食同源调理品

全国会号脉的中医已不足3万人?(深度好文)

日美势力卧底中国大陆,巧取中医独门绝技

余秋雨:没有中医,中国人都是谁养大的?

中医在海外受追捧,这些“洋中医”让无数国人汗颜!

人民日报:中国人把中医的“鞋”弄丢了

每个中国人都该学中医!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德国西医兼中医专家:西医大部分是伪科学,中医大多是精密科学!

美国有3万白人中医针灸师,一个集团军的中医!

我们正在见证中医药在中国的消亡,在国外的复兴!

真正的中医中药靠疗效,不是靠所谓的"科学"和国药准字号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