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诊所或是中医的一大突破口!
关于中医发展,最近不少政策出来,今天,我们从几大趋势看看,私人诊所能否成为中医的又一大突破口:
趋势一:中医需求旺盛,地位不断提升
在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等发病率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的背景下,中医诊疗行业近几年快速发展。
2014 年底,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数目达43635个,其中中医类诊所38386个,占所有中医类医疗机构的比例达到88%;中医类医院3732 个,占所有中医类医疗机构的比例达到8.6%。2014 年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数达 87.72 万张,2010-2014复合增长率(CAGR)达 12.4%,占全国医疗机构总病床数从 11.5%增长到 13.3%。
PS:中医一直以来有“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在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调养和康复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顺应了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未来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趋势二:分级诊疗大趋势,中医全科化特色契合基层医疗市场
2015 年 9 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 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 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到 2020 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未来 5 年我国全科医生缺口将达到 18 万人。
在分级诊疗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我们认为若要成功引流患者在基层完成首诊,除了要在医保支付方面进行鼓励、建立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优质的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的全科医生资源下沉。
所谓的“西医看门,中医看人”,说的是西医看病要找有实力的医院,中医看病要找有实力的医生,而中医“一人成医”的特点,使得一名经验丰富的中医可对患者的各种疾病提供基本判断,中医相比较于西医而言更具有全科的特色;同时中医医师不需要依赖过多的大型仪器即可作出诊断,与基层医疗市场的医疗环境相契合。
PS:得益于分级诊疗逐步推进,中医较西医而言更具有全科的特色,契合基层市场的医疗需求,中医的治疗费用相对于西医也较低,所以中医诊疗在基层市场或将大有可为。
趋势三:政策扶持尺度增大
2015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 年)》,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国家级规划。
此外,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医药法(草案)》二审,迈出了我国在中医药法立法过程中的关键一步。《草案》一旦获得立法表决通过,将成为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将结束我国中医药一直缺少合法地位的尴尬局面。我们认为《中医药法》一旦通过将保障我国中医药事业更加健康、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2016 年 2 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以下简称《纲要》)则再次将中医药产业推向风口。《纲要》提出到 2020 年,要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 0.55 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 0.4 人,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 30%以上,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PS: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医治疗、保健、预防、康复等多方面可能会大规模的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趋势四:中医诊所开办门槛放低
《纲要》提出要改革中医医疗执业人员资格准入、执业范围和执业管理制度,根据执业技能探索实行分类管理,对举办中医诊所的,将依法实施备案制管理;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
同时,对社会资本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保证社会办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PS:基层开办中医诊所门槛放宽,通过将许可制变为备案制、保证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和执业等方面的权利,社会资本进入中医诊疗行业的门槛大幅降低,社会资本合法进入中医诊疗行业的障碍被逐步扫除。
趋势五:中医院被西化,大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师离岗,且不再招收
最近,湖北省某公立三甲医疗集团医疗部主任“棒棒医生”在微博上透露,“向省卫计委请示弄清楚了,综合医院里,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都不能在西医科室执业。三十多人面临调整,头痛了。”并感叹:“医院西医科室以后是不可能再进中医的……”
目前医院基本上以西医院为主,综合性医院里即使有中医科也没几个岗位,几乎大多数综合性医院都不招聘中医师或中西医结合医师。但目前的中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却在大量招聘西医临床专业的医师!
而且国家鼓励中医的师承和院校教育,中医药从业人员速迅增加,必然有一部分会独立开建诊所。
PS:虽然不是所有的省都是这样,但也看出中医师以及中西医结合医师在大医生就职的可能性会降低很多。所以大部分的人才可能会流向基层,拥有“一人成医”的特点,中医诊所的人才也会越聚越多。
趋势六:抗限令再次升级,输液不再是看医首选
限抗、限制门诊输液等政策逐渐扩展至全国范围,并上层到国家政策层面。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业界认为这标志着“限抗令”进一步全方位升级。
截至目前,不少省份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还有一些省份、地市以及医疗机构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
PS:“最严限抗令”不仅适用于大医院,并且在基层医疗机构也蔓延开来。不仅群众对抗生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基层医疗机构更是限制使用,给中医诊所的发展带来的是相比对性的发展与机遇。
所以,中医诊所在这些大趋势下,迅速发展的可能性是不难预估的!而且从事中医诊所个体医疗的人,大多十分热爱中医,以中医为终身职业。加上生存竟争的压力,学习的主动性极强,并勇于大胆实践。由于没有单位体制的约束,个人的学术态度较为自由,更能保持中医本色!
中医诊所影响力不可小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延伸阅读
中医馆为什么比中医诊所容易经营
最近在和朋友闲聊时发现,很多人都以为中医馆和中医诊所是一回事,其实不是这样的,中医馆与中医诊所是有很大差别的。中医诊所是不能经营中成药的,而且现在中医诊所要求你所请的医生的中医医术要有一定的水平,很多中医诊所都面临一个这样尴尬的境地,能够开具组方的医生在不断的减少,而中医是一门需要长时间积累的技术,很多刚刚从中医大学毕业的学生,甚至已经从业五六年的医生也很难独立开具组方。
笔者在哈市调研的时候就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在中央大街就有一家中医诊所,在哈市算得上黄金地段了,每天经过的人流量起码有几万以上了,但是去中医诊所的人屈指可数,每天超过十个人就算多的了,后来老板请了省内一名知名的老中医坐诊,虽然每天的客流量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由于老中医每周只来三天,相当于在另外四天中医诊所是处于半歇业的状态,而且每个月数万元的薪酬实在太过高昂,导致现在诊所生意虽然比之前好了很多,但是亏损的却比之前更厉害了。虽然现在国家大力鼓励发在中医诊经营所依旧困难,新开一家中医诊所更是难上加难。
笔者在给中医诊所老板分析的时候,发现主要原因有三:
1、没有核心有效的项目
2、没有好的营销推广策略
3、中医诊所审核困难,受众群体小
后来,在笔者的建议下,老板转型做了中医馆,并引进了麦斯康莱的中医透骨五联疗法,可以有效的康复肩周炎,颈椎病,腰间盘,对其他疾病也有不错的效果。现在是疗效为王的时代,为了更好的推广中医馆,麦斯康莱团队协助中医馆推出了三天免费试用的策略,而且由于很多患者感到身体明显的康复,三天过后依然坚持体验,根据不完全统计,患者的有效转化率达到了30%以上,现在每天到店患者都有三四百人,周末和节假日有时近千人,由于人数实在太多,现在老板已经把隔壁的门店也租赁了过来。
后来闲聊时老板告诉我,他提出做麦斯康莱全省的代理,但是麦斯康莱的中医透骨五联疗法负责人钱立正没有答应他。估计全省代理权不可能放的,但是他对拿到哈市的代理权还是很有信心的!
总之,中医诊所要转型,就要考虑整体经营思路的转变,怎样引入合适的项目,引入项目以后怎样推广,这就不再是单纯的诊所经营思维了。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