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血一般的教训:几片感冒药引发的大抢救!

岐伯有道 2020-09-18

来源:南大医记者团 作者:李培医生


主任手记:逝者已矣,但他留给我们的教训却是值得记述,并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当我坐在办公桌前写下此文时,故事的主人公刚刚因多脏器功能衰竭离开人世。从入院到去世仅7天,两家三甲医院,数十名医护人员,动用了最先进的抢救措施和设备,仍没能挽救他的生命。逝者已矣,但他留给我们的教训却是值得记述,并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小张(化名)27岁,是一位学经济管理的研究生。因为“高热7天,伴腹泻5天”在妈妈陪同下来呼吸科门诊。血常规报告显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门诊医生建议小张立即住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但小张本人和妈妈认为“不就是感冒嘛,门诊挂水不可以吗?一定要住院吗?”门诊医生沟通无果后让小张和妈妈找到身为上级医生的我,请我说服母子俩。


小张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高大、极度肥胖、全身皮肤黄染、急性热病容、呼吸急促”,再看血常规报告单上低到不能再低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我认识到这绝不是普通感冒,并且小张随时可能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内出血危及生命。我凝重且严肃的语气和面容让小张妈妈意识到可能病情真的比他们想象的严重,于是同意住院。


安排小张妈妈办理住院手续的同时,我立即带着下级医生和护士安排小张吸氧、心电监护、开通深静脉通道。小张的情况远比我预料的严重——体温表显示41度;监护仪显示小张已经出现呼吸衰竭,高流量吸氧也无法缓解小张的缺氧和呼吸困难;小张心跳极快、且不断出现室性早搏,提示心肌已经受到损害;不断下降的血压显示小张已经出现休克。


多年的行医经验让我意识到小张随时有生命危险,我再次和小张妈妈谈话,告诉她小张目前的危急情况,并请求她同意我们安排小张立即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深度监护治疗。


小张本人和妈妈都认为我是不是夸大病情了,感冒能有这么严重吗?但进一步的检查结果证实我的判断没错。血液检查提示小张全身的肌肉正在溶解,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床边超声检查发现小张有极重度的脂肪肝,超声医生问小张有多重,小张说“250斤吧,我早就有脂肪肝了,每次体检都说肝功能不好”。


人体总共八个脏器系统,小张目前已经有五个系统功能衰竭,小张妈妈最终同意小张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抢救。护士非常利索地给小张全身插满了各种维持生命的管道,血液透析也很快建立,冰毯降温,大量血浆、凝血因子、血小板被迅速灌入小张的血管中。我守在小张床边,盯着监护仪上随时变动的各种生命指标,期待小张的血压能稳住,休克能够尽快纠正。


4小时后,血压终于站住了,我也终于有时间去详细了解小张的生病经过。小张的学业优秀,除了胖些、脂肪肝、肝功能有点异常外,基本不生病,最近抽烟很多,但不喝酒。据说生病前因为赶课题非常辛苦,经常熬夜。最初的症状的确是“感冒、发热”,小张自己去药店买了很多种感冒药,吃了都不管用,还是发热,后来出现腹泻,坚持了几天实在熬不住就来医院看病了。


因为这样爆发性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无法用“感冒”来解释,我非常担心小张错吃了什么药物导致中毒性肌肉溶解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于是让小张妈妈把小张吃的感冒药都带来给我看看。小张买了药店能买到的多种常见感冒药物,再问小张本人,他说“因为一种感冒药退热效果不明显,就多买了几种,有多种药物混着吃的情况,且因为自己体重大,有些药物加倍剂量吃了”。了解完情况后,我的心一沉,小张这样的情况也许和过量摄入“对乙酰氨基酚”有关。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扑热息痛,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因其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和退热,对胃肠道刺激性小,被广泛应用于感冒的辅助治疗,是治疗感冒药物中最常用的成分,约80%的抗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近年来,涉及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果超量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存在肝损害、甚至衰竭的风险。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2014年曾发出公告,限制医生对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的临床应用。FDA认为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将有可能导致严重肝脏损害,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乃至死亡。在欧美地区,对乙酰氨基酚是自杀的首选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的肝脏损害发生与否,与所服用的药物剂量有关。成人一次性服用对乙酰氨基酚10~15g(150~250mg/kg)后就会引起肝毒性;20~25g或更高的剂量可能致死。对乙酰氨基酚急性中毒最初两天的症状并不能反映其严重性。恶心、呕吐、畏食及腹部疼痛发生在最初的24小时,并会持续几周或更长时间。肝损伤的临床指征多在服用中毒剂量后2~4天变得明显。血浆氨基转移酶升高(有时升高得非常明显),血浆胆红素的浓度也会升高;另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未经特殊治疗的中毒患者中,10%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肝损害;这部分患者中大约10%~20%最终死于肝衰竭。某些患者也可能出现急性肾衰竭。


小张在我这里抢救48小时后转诊到国内顶级的重症监护团队继续救治。通过血液病原检测确诊小张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原本就容易导致肝功能损伤,加上小张原本就存在脂肪肝,肝功能弱于常人,再加上退烧心急,各种感冒药混在一起乱吃,于是最终导致急性爆发性的肝损伤。


鉴于肝脏已经失去功能,还合并感染性休克,小张需要补充大量血制品,我建议小张同学和导师动员全校师生给小张献血。小张的救治费用每天高达5万余元,小张父母无力承担,我拍下了救治小张的照片,请小张同学在网上发起筹款。接手小张救治工作的医护人员甚至在4天内为他衰竭的肝脏找到了供肝。可最终所有人的努力还是没有能够挽救小张的生命。


这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便是看似最普通的感冒药,也可能暗含意想不到的危险。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小感冒也要去正规的医院看医生,不要嫌麻烦就自己乱吃药,看病时要多与医生沟通,搞清楚用药的剂量、时间和方法,告诉医生自己已经服用的药物,以免药物混杂使用产生毒副作用。而作为医生,也需要在患者就诊时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的用药情况,以免药物叠加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


平常我们该如何正确服用感冒药呢?


一般来说,成人摄入对乙酰氨基酚一次不应超过500毫克,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宜低于6小时,每日摄入最大量不应超过2000毫克,疗程不应超过3天。小儿按每次、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或按体表面积每天1.5克/平方米,分次服,每4-6小时1次;12岁以下儿童每24小时不超过4次量,疗程不超过5天。也有报道认为对乙酰氨基酚在新生儿体内排泄缓慢,毒性相对增强,3岁以下儿童应避免使用。患者服用药物时,可以对照药物说明书查看其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几种药物同时服用时,对乙酰氨基酚的总和应当小于500毫克。此外有肝硬化、脂肪肝、肝炎、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以及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当慎用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亲自到医院咨询医生!遵从医嘱服用药物!


下面列举常见的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


泰诺(325毫克/片)

快克(250毫克/片)

白加黑(325毫克/片)

泰诺林(650毫克/片)

散利痛(250毫克/片)

必理通(500毫克/片)

克感敏 (150毫克/片)

感通片(125毫克/片)

日夜百服咛(500毫克/片)

维C银翘片(105毫克/片)

感冒灵颗粒(200毫克/袋)

小儿酚磺胺敏颗粒(100毫克/袋)


感谢南京大学医学院的同学,从网上检索并汇总了这么多感冒药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尽管我们没有能够成功挽救小张的生命,但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更多人引以为戒,以免重蹈覆辙。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呼吸二科 李培

2018年3月19日


要保持花容月貌,必用参巧巧面膜!

治便秘百转千回汤最好,还能祛痘

伤阳气的西药,你一定要知道!

西医大骗局之盘点医生都不吃的8种药

一遇到感冒发烧就西药治疗,再不反省,中国的下一代就要废了!

西药: 5岁女孩感冒后致残!请把这份用药"黑名单"转给所有人!

做个聪明人:拒绝西医开中药

几百例癌症中医体检,发现2个惊人的共同点!这些西药一直在伤阳气!

倪海厦:艾滋病是一场大骗局,糖尿病是西药的产物

反思:中药现代化绝不是将中药化为西药

倪海厦:西药停掉,所有问题都好治!

[倪海厦]:西药的毒素有分等级,一旦达到一定的毒量,后遗症就是上半身出现皮肤病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