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怀瑾谈中医】句句戳中中医学子的心

岐伯有道 2020-09-18

中国医药,既云渊源于道家,

而道家又以精微博大著称,

其学术自当别自高明,

奈何近世以来,一遇西洋医药输入,

举国之人,几视其为陈腐朽败不经之学,

将欲尽弃而勿论之耶?


吾甚疑之,故喜涉猎其中,

探寻其迹,乃知古之习医者,

必以《内》《难》二经为初基,

再次而研习《伤寒》《金匮》《本草》《脉诀》,然后博通群籍,融会诸学,方可以言医。


至若粗知《本草》,略记药性,

读汤头脉诀或专于科方针砭者,即骤自行医,实为医家之左道,人群之危人也。




晚近有研求金元四大家之学,

或探《医宗金鉴》之集,

已可称为此中巨擎,

既谓五运六气之说,

徒有名言,概无实义,

观摩止此,其它何足论哉。


夫《内》《难》之旨,

先须详知人身气化之本,

经脉血气与天地阴阳盈虚消长之理,

然后效法以养生,应用以医世。



......至若五行六运之说,

辄取《周易》八卦之理则,

智者知气为人生物理学术之最高原则,

浅者反视为一派胡言乱统而已。


......须知《内》《难》二经等所言生老病死之变迁,

并天地间物理与人生之关系,

统纳法则于《易经》,而易学之理,

则本于天文地理人事物理之自然规律,

其学术秉承,渊源有本,

确非空言妄构,徒为虚玄也。



老子有言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盖谓人之生存于天地之间,

其生命本能现象,

与天地自然规律之气化,

固有息息相关者存焉,


识知天地生物盈虚消长变通之理,

然后方可以言养生与医药,

中国医药之学术,

其根本基础实秉此而来,

则较之西洋医学,徒以人身为本位,

以卫生医疗药物理论等为专科,

大有不同者在焉。



人生天地之间,

生活起居,不离地域,

日月运行,寒暑迁改,

皆与人有俯仰往来密切之影响,

穷探此自然规律之来源,

则须以本系星球中心之太阳为准则,

古称五行以日元为主,即此意也。


而所谓“五行”者,

谓太阳辐射能之及于地球,

互为吸引排荡而生变化,

其间并感受其它四大行星互相放射之作用,

地球上生物与人,

即受行星间各种辐射能而生存,

复皆藉地气之中和而受其变化之妙用。


行者,即为旋转运行不息之意,

强名谓金木水火土,

亦为代表显示其现象之名辞,

并非谓金即金铁,木即林木也,

如食古不化,死守成文,

则剑过已远,刻舟何用。



至于九宫八卦,六壬推步,

乃效法天地生物演变之一种固定法则,

以卦显其演变之现象,

以宫定其变迁之部位,六壬记其次序,

推步述其过程,详知四时寒暑代谢之间,


生物之成坏有序,昼夜明暗之际,

精神之衰旺不同,例如七日来复,

为天地气化同人身气血盈亏之规律,

春生冬藏,为热胀冷缩心身互用之情形,


良知疾病之由来,非但为外界传染,与饮食起居之所致,

即太阳系内各星球之影响人类生存者,

随时间空间而互变,更有大且甚者。


医药所以为养生,

养之医之而不穷究其本元在此,

徒为术耳,未足以言学也。


由此研究人身之本能,

法则天地造化之奥秘,

其微秘精细,如出一辙,

古称人身为一小天地,

亦决非夸张其辞,

丹书所谓:“日出没,比精神之衰旺,月盈昃,喻气血之盛衰。”


则知精神与气血,并为生命之中心;

五腑之互相关系,有统于五行之运转;

六腑之流通,有同于天地气机之往来;

血管神经,同于江河之流注;

情意畅抑,同于气象之阴晴;

奇经八脉,为本能活动气化之径道;

丹田命门,为能量储藏之机枢。


此皆为生之学,

从生命存在而可验其状况,

并非有固定之质,

不能于死后解剖可知其究竟。

余如认窍穴以针灸,为佛道两家之特长,

炼神气以长生,乃神仙方伎之专业。


秉其学而致用为医药之术,

则有一针二灸三砭四汤医之分,

辅之以本能力量,有推拿气功之妙用。


其它如辨药性,

须知地理地质气象性能之互变,

究物理,须知有化朽腐为神奇之妙用。

总此方得言医,岂非综罗百代,

集学术精微之大成者耶!


中国医药之所长既在此,

而近世不知而辟之者亦正以此,

每况愈下,乃不能会中药之精华,而发扬广大之,

徒持门户之争,而蒙文化之羞,

不亦事有必致,理所固然乎?


须知中国医药,其源流由来虽久,

而于东汉南北朝间,

已随时代文化而一变,

其间吸收古印度与诸国之所长,

至盛唐而别具其光芒,

历宋金元明,虽间而小变,

但皆秉此余绪,出入乘除。



现代一切文明,既与西洋文物接触,

其交光回互,发扬精辟,

正为此一时代有心者之职责,

应当急起直追,融会而贯通之,

实无暇闭户称尊,彼此拒纳也。


西洋医药,寄精细于解剖,

穷详证于物理,假手机械之神明,

试临床之实验,其小心仔细,

确非泛知虚玄理论之空言也。


但其囿于生物之理,

而昧于宇宙大化之机,

视人如物而忽视其气化之精神,

此则较之中国医药,似有逊色,

若能截长补短,互相融化于一炉,

苟日新而日日新之,岂仅为民族之光,

进而可为人群世界造大幸福,

则所谓自亲亲,自仁民,

而及于爱物直致于大同之世者,实有厚望焉。


市面上唯一一款食品级气血双补的调理品

专门调理脾肾湿寒的食品级药食同源调理品

南怀瑾先生一生收集的秘方大全(推荐收藏)

梦境和疾病居然有这些关系,南怀瑾老师这解析你一定得听听!!

修道打坐达到"坐忘",才算打开入道之门 - 南怀瑾

南怀瑾:什么是现代人的养生之本?

南怀瑾老师:我是如何做到少睡而不困的?

道家补阳第一秘方,南怀瑾大师推荐︱虚寒体质的福音。

南怀瑾讲呼吸的修持功法,静定工夫就在其中(实用)

南怀瑾老师讲宝瓶气 - 大肚子一定消,坐姿自然正直

南怀瑾所传珍贵功法“乞丐蹲”:此法至简,功效显著!(图文教程)

打坐时听呼吸的方法 - 南怀瑾

南怀瑾深解黄帝内经:什么是现代人的养生之本?

南怀瑾老师: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

南怀瑾:《黄帝内经》不只是一部医书

南怀瑾老师:先把生理修好,再明心见性,这就是性命双修!

南怀瑾讲道家的补亏接命法(珍贵功法)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