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金融创新论坛分论坛 ——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挑战
由《银行家》杂志社携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于2019年5月28日成功举行,本届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以“改善金融供给 服务实体经济”为主题,围线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建言献策,助力中国金融机构扬帆远行。近年来,随着数字时代迎面而来,银行服务加速数字化,将品牌、服务等有形的竞争力融合进“数字时代”。银行也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移动化、智能化和数据化带给客户更便捷的服务、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体验,也促使银行向开放银行演进,将金融服务嵌入场景,更多无感金融服务随之而来。在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各银行依托自身固有优势,或单点突破以点带面发展,或整体推动各业务条线齐头并进,涌现出各类典型案例。同时,转型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挑战。为此,本届中国金融创新论坛特设数字化转型分论坛,探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挑战,同时讨论分析数字化转型课题组调研案例,以期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银行数字化转型课题组》负责人 王炜
数字化转型构建银行生态体系
越来越多的银行将数字化转型纳入战略重点,移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带给客户更便捷的服务、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体验,也促使银行向开放银行演进,将金融服务嵌入各种场景,更多无感金融服务随之而来。银行数字化转型也逐渐从互联网金融业务、电子渠道等简单层面逐步拓展到包括战略、组织架构、业务、渠道、营销、风险以及IT等各领域的系统化工作。在业务领域,从零售业务到公司业务再到与智慧城市关联,构建与C端、B端、G端连接的数字化银行生态体系。数字银行服务的渐次推进,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公司业务与产业互联网连接,将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社会资金运行效率,最终实现“看得见的美好生活,看不见的金融力量”。我们课题组调研了包括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省联社等各类银行机构,尝试总结分析各领域数字化发展的共性、难点及解决之道,供大家参考,以期共同发展。今天我们的专家将分享数字化战略、数字化营销、数据安全与风险领域的调研观点。调研中我们发现,实践中各行依托自身固有优势,或单点突破以点带面发展,或整体推动各业务条线齐头并进,涌现出各类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将分享出来供同行学习借鉴。
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经济研究院院长 孙宝文
数字化转型是未来发展方向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电子商务的内涵和外延也在逐步扩展,电子商务已从流通领域的网络购物,延展到消费端,促进了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同时也向产业链上端发展,改变了生产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模式,个性化消费、定制化生产、柔性制造初现端倪。电子商务正在带动农业,提升工业,革新了服务业,成为数字经济的主导力量。未来的产业形态表现为万物智能互联,即人、机、物通过信息网络互联,从而形成包括个人行为数据、消费数据,企业生产数据、流通数据等多源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进行产品创新、业务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未来的金融科技和产业发展紧密融合,使金融场景更加丰富,数据更多源,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金融科技发展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多的还是一种艺术,需要结合金融实际发展中的痛点问题,对症下药,逐渐强壮,稳步发展。银行数字化转型有以下几个特点:数据是基础、过程是关键,创新是核心。数据是基础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数据的积累与创造,银行自身现有的数据极为重要,如何创造衍生的数据也很重要,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多源化数据问题;其次是数据的应用与驱动,在客户画像、个性化产品定制、业务处理、信用评估、智能风控等方面应用数据驱动业务创新。过程是关键,在转型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战略、业务、技术、文化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优化与转型、开放与融合、文化生态等要素。创新是核心就是要紧密结合地方的产业特色、企业业务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丰富银行的业务场景,打造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 曹汉平
数据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
结合案例,从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的角度来讲,这么多年来中国银行也一直在推数字化转型业务,而数字化转型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渠道、生态等一系列内容。从银行角度来看,在数字化转型中,数据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数据是未来重要的资产,数据是金融服务的边界。甚至可以说,现在数字化银行有多少数据,就可以做多少的金融服务。中国银行所掌握的数据足够多,所以可以把客户的画像描绘地更加精准,把风险评估地更加准确,给客户提供的服务就会更加贴合他们的需求。中国银行这两年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并重点围绕平台建设、精准营销、产品创新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客户体验的提升、科技与业务的融合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个人业务以及手机银行这块,相较于之前在反馈速度、便捷程度乃至满足个性化需求上都取到了较好成效。
招商银行零售信贷部副总经理 赵晓君
数字化转型打造金融科技银行
招商银行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很多年,数字化转型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积累,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招商银行要做一个金融科技银行,金融科技银行这个定位,实际上是全面地在招商银行吹响了数字化转型的号角,从董事会的层面是非常大力度的投入。这不光是在资源方面,还是在企业文化方面,朝着金融科技银行这样一个方向去努力,去做出一些艰难的改变。分享一下招商银行这些年做数字化转型的体会,首先数据非常重要,一方面是尽可能多地获取外部各种数据,另一方面,银行内部数据也非常重要。银行内部各个业务板块有大量的客户金融行为的数据,这个部分是一个大金矿。其次,有了数据,要积极应用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各个业务流程环节,积累经验,不断优化,才能形成数字化转型的专业能力,招商银行正在做很多的尝试和探索。
渤海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 贾庆伟
区块链技术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从对过去十年间欧洲乃至欧美国家在数字化领域变化的观察中可以发现,当中对个人领域包括商业领域影响最大的,一个是对大数据的应用,而另一个就是区块链,这两个方面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改变也是非常大的。在区块链领域,我国跟欧美国家的差距逐年缩小。两年前在国内参加论坛的时候讨论区块链可能得从概念说起,而现在完全不需要了,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从业者内心,足以证明区块链发展速度之快。未来三五年内,区块链将彻底的改变我们的生活。第一个方面就是区块链城市,像是旧金山和伦敦,这些城市已经可以通过区块链提供一些公共服务,虽然在国内这方面关注不算太高,但沿海很多城市已经在做积极的变化了。另一个方面就是数字资产的区块链,通过金融平台进行资产交换、买卖,包括我所谓的密码货币、比特币等。更重要的领域是金融资产方面,这方面国内有很多的实践,包括ABS等。
中国农业银行个人金融部高级专家 黄潞
数字化转型让金融服务更精准高效
相比对公业务,零售金融业务发展对数字化应用更为迫切。农行零售业务规模大,5.3亿有效客户的服务必须基于数字化,否则很难为广大客户进行精准营销和智能风控,也很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好的客户体验,因此,农行全面启动了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工作。为了夯实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把全行个人客户数据进行了集成,完成了个人客户画像;把全行零售产品信息集成,完成了产品画像,贯通客户、产品和渠道三大核心要素,努力推进互联网化、数据化、智能化和开放化的数字化转型。农行持续进行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精准营销,通过数据分析师的挖掘分析,将客户需求与产品服务精准匹配,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服务。此外,农行借助大数据,还向数千万客户精准营销信用卡,并大幅度提高了开卡速度;推出了秒审秒批秒放款的网捷贷业务;并依托开放银行平台,逐步使金融服务嵌入客户生产生活场景,无处不在。下一步,农行将遵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时代主题,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
西安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 王欣
持续赋能数字化转型发展
我们身处全球数字化的时代,持续赋能数字化转型是商业银行迫切需求。西安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首先是数字化包括转型和优化两个层面,转型是质变,而优化是量变。转型是对新收益和新模式的一种颠覆和挑战,优化是在不改变传统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情况下一个增值服务。西安银行在五年的战略规划提出了数字化、特色化和综合化的战略目标,并把传统的业务+数字化技术+数字化的趋势+新规则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其次,西安银行打造数字化金融生态圈,坚持“场景+金融”的融合发展策略,利用API、SDK、H5、小程序等新技术,全面输出“支付+账户+信贷”金融能力,提供面向B+C、G+C以及B+G+C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再次,西安银行紧紧抓住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趋势,将自身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于国家区域经济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应用,围绕“一个核心、双轮驱动、三大支撑、四大领域、五个关键词”全方位推动数字化转型。最后,西安银行积极面对构建数字文化、IT组织架构重组、敏捷创新、开放融合等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全面升级数字化能力,实现银行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广西北部湾银行行长助理 叶友
内部数据是商业银行的宝贵财富
各个行的情况可能不一样,全世界很多银行的数据是不一样的,同一个银行的信贷从不同的系统出来数据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认为首先要用好本行的数据,把本行数据统一起来。目前,广西北部湾银行正在进行新一代核心和新一代项目群的建设。对于内部数据的运用,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引进统一的数据标准。利用建立新系统之机,广西北部湾银行把不同的系统上的标准统一起来,为了今后行内数据的运用打下了基础。此外,在数字化方面,广西北部湾银行也在从手机银行和线上贷两个方面积极进行布局。
齐商银行副行长 邹倩
中小银行弯道超车的数字化路径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思考中小银行怎么发展怎么走,一直在考虑中小银行有没有办法实现弯道超车。我们发现其实是有路径的,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共融、小微金融和农村金融这几大方面发力,实现差异化发展。数字化转型最关键的是3.0时代,就是供应链金融时代,2010年齐商银行开始探索,2015年上线了供应链平台,批量获得小微企业信息.这个信息不仅是历史的交易数据,而且是有真实的企业四流合一的动态数据,通过金融产品的设计,成功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从2015年开始,齐商银行围绕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建设不断推动,包括九大供应链体系、四大场景体系,批量服务上下游小微企业,极大提高了业务效率,通过底层账户的建设,把客户变成用户。目前,齐商银行正努力迈入智能金融的4.0时代,未来的银行服务不是具体的一张卡、一个账户或者一个网点,它是无处不在的,它会嵌入整个环节,嵌入需要银行服务的场景里面。智能生态圈建设是齐商银行努力的方向,以场景建设为主,以一账户体系打造整个开放的架构。未来的银行转型就是变成一种无形的服务。银行服务像盐,看不见但是能品尝到这个关键的点睛要素。
富滇银行总会计师 董玲
银行数字化转型须完善顶层设计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支撑,对于城商行来说更是如此。在发展过程中,富滇银行把银行的转型发展当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数字化转型,也把它列入工作的重点。富滇银行进一步夯实IT基础建设,对整个IT基础进行有效的提升,核心系统包括外围的几十个系统也将全部上线。对于数字化经营整个安排,富滇银行从顶层做了研究和部署,把数字化转型列入战略规划调整的重点,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和专门推动的小组,建立了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此外,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富滇银行结合云南的实际,积极搭建平台,包括旅游金融、跨境金融、普惠金融等等。
百信银行科技产品部技术总监 梁俊峰
开放和数字化连接是价值驱动的必然趋势
开放银行是当下的热点话题。银行的这种开放是昙花一现现象还是商业逻辑支撑的下趋势?在当今的细分协作的市场环境下,开放协作还是独吞整个产业链的价值网络将导致截然不同命运。无论是互联网,物联网,还是AI时代,巨头们都纷纷以不同形式走开放的道路。银行也同样,从1.0的网点时代,到网银、APP、再到现在4.0金融无处不在的时代,银行的信息孤岛在不断打破,服务摩擦在不断消除。开放银行是一种基于价值驱动的趋势,而非昙花一现。其背后的逻辑,一是突破长尾需求的成本极点,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客户的长尾需求会越来越多,如果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满足客户的边界需求,成本会越来越高进而达到盈亏极点,走开放的道路就是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从而降低成本实现极点后移。二是寻找新的增长曲线,通过搭建平台,让合作方共同参与破坏性创新,实现低成本探索新的增长曲线。三是突破能力陷阱,与合作伙伴优势互补,实现“1+1>2”的共赢。
信息科技审计分会副秘书长 孙卫东
IT治理2.0助力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数字中国是创新型社会和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数字化转型也变成大势所趋,是实现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的一个必然之路,这不是某一个企业某一个行业的,而是全行业的事,需要各个行业协同完成,需要国家层面推进,这就需要一套基于数字化的信息科技治理理论,即我们提出的IT治理2.0。IT治理2.0的目标是推动构建一个数字化的生态,形成一个数字化的生态价值体系,内容包括融化旧有的行业边界,消除技术和经验壁垒,形成数字化的共同知识,构建平台化的共建共生协同创新的关系。这个过程中,金融业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金融能够赋予数字化生态中所有的要素以价格和价值,并通过市场化的价值形成机制为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驱动力,实现传统经济生态要素的数字化转型和要素间的融通,从而形成数字化生态的运行机制和数字化生态价值体系,以此推动金融和经济社会加速数字化转型。这其中,产业化的金融科技将为金融及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的技术资源。
飞贷金融科技联合创始人 卜凡德
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整体解决方案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概念很热,银行等金融机构也纷纷试水。但谈到金融科技,很多人会走进一个泛化的误区,因为金融科技包括很多层面和类型,正确区分很重要。目前市场上的参与者可以总结为资源输出型、单一模块技术输出以及综合应用型三大类。银行要做好数据治理、进行数字化转型及能进行综合应用首先要把这三种类型区分清楚。银行需要的是整体解决方案,飞贷整合了过去十年的研发和积累,在互联网技术、风控、大数据整体流程提供解决方案。飞贷之所以十年来受到众多银行青睐,有四大核心优势:一是整体输出;二是技术经过了几百亿资产的验证,合作的都是大型金融机构;三是不依赖特定的资源,是通用开放的技术;四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扮演陪练角色,为合作伙伴提供支持。飞贷的三大平台、六大服务整体是金融科技,但是底层是数据,是真正的数据驱动。过去一年,飞贷在保险、银行、信托、支付四大金融子领域都有成功的合作案例,在实际落地层面助力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未来,飞贷期待与更多的金融企业合作。
乐信集团首席金融官 乔迁
以金融科技能力服务新消费
过去五年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线上消费金融模式迅速崛起。乐信是一家致力于消费金融的科技公司,以分期购物商城的模式切入消费金融市场,2017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分期商城第一股和国内最大的独立分期商城。乐信一端连接客户,一端连接金融机构,C端拥有超过4000万年轻用户,B端连接超过100家金融机构,2018年全年促成借款总额近700亿元。乐信拥有独立构建的风控引擎——“鹰眼”,与传统银行形成互补。每个用户采集超过7500个弱变量,判断用户信息,给予合理的定价和信贷额度,与银行实现共赢。从2019年一季度季报看,乐信超过90天的逾期率为1.42%,资产质量业内领先。此外,乐信不断深化与银行和其他持牌机构的合作,在整个金融行业树立了良好口碑。未来,乐信将进一步利用金融科技的核心优势,通过场景化、智能化、开放化核心战略,构建基于消费金融的产业生态,服务新消费市场。
《银行数字化转型课题组》专家 支宝才
数字化营销重点是人才和工具平台建设
银行数字化营销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营销资源越来越多地配置在互联网等数字化渠道;其次是通过数据分析能力的建设,实现更精准的客户定位和营销方案设计;第三是在此基础上,实现营销规划、活动设计和执行、结果分析、持续优化的全流程数字化和自动化。对银行而言,未来数字化营销的重点是营销人才和工具平台的建设。在转型初期,工具是主要短板,现有系统的整合、CDP和CMS平台的建设都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和资源。随着时间推移,人才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包括数据分析人员、数字化营销专家。数字化营销转型展开时,一定要避免一个误区:提到数字化转型就认为是要运营集中和系统替代人工。恰恰相反,转型初期就平衡好集中和分散、自动化和人工决策的关系,避免走弯路。例如在全营销流程自动化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分支行、各个业务子单元的客户分析洞察和营销活动管理执行灵活性。
《银行数字化转型课题组》专家 李睿
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安全和风险挑战
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数据安全风险和挑战。首先,数据的价值越来越高,几年前数据在黑市上倒卖的价值超过了毒品。第二,业务转型增加安全风险,在银行数字化转型中开放化、平台化、场景化、智能化的特点,给数据安全带来非常大的挑战。第三,监管趋向越来越严。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各国,都纷纷发布关于数据和隐私安全的法律法规。课题组通过调研,从业务场景出发,梳理业务、系统的相关风险,可以分为对公业务、个人业务、渠道和数据中台四类大的风险场景。个人业务数据安全风险,主要是复杂环境下的隐私保护风险,个人业务涉及前、中、后台,开户、汇款、信贷、投资、保险等业务都是隐私保护的高风险场景;对公业务主要是重要数据第三方共享风险,以资产证券化业务为例,大量数据打包后通过银行传输到第三方,什么数据能传、什么数据不能传,数据怎么传,需要制定风险策略;渠道业务风险,银行业务渠道众多,需要重点考虑多渠道多场景下的用户权力保障风险,如最小化收集数据,获得充分授权,及时用户告知等;业务中台的开放平台和碎片化场景下的数据应用风险,业务大中台的模式下,大量数据通过中台做内外部的交互,需要考虑最小化传输、审批流程是否严谨、是否传输不必要信息、是否存在数据泄漏等风险。应对上述风险,建议体系化的建立数据安全闭环管理,通过贯穿各业务场景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的“识别-分级-保护”流程,实现对个人隐私和重要数据的有效保护。
《银行数字化转型课题组》专家 张挺
转型关键是高层共识和敏捷组织力
一是在行业历史性变革和数字化时代叠加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应是银行战略转型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与战略方向的选择有机互动、重塑商业模式、并推动战略转型。在变革时代,银行的战略定位很重要,比战术的敏捷性更重要。二是银行创新的本质是如何更好的服务客户,创新包括完全颠覆性的创新和微创新。以一家资产规模不到千亿的区域银行为例,其使用数字化技术做全线上的微贷方式服务客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前开放银行、产业互联网和运营转型过程中的创新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转型课题;三是数字化创新在不同类型的银行均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基于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在应用层面通过持续而深入的微创新能使中小银行获得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四是数字化转型的最关键因素是统一的高层共识和敏捷的组织能力,根据调研观察,打破部门边界、建立柔性组织、实现快速反馈决策机制等既至关重要,又异常困难,但一旦成功实施,效果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