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IP人的自我进化(上)
文/张志刚 华进知识产权市场部副总监兼长沙分公司负责人
稿源/IPRlearn
高尔基先生曾说过: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充满感受、思索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间。
机缘之门
又是一年毕业季,关于梦想,关于未来,是这个季节永不褪色的主题。站在人生的分岔路,我们都曾一样茫然。
时间回到2007年的毕业季,学校举办了专场招聘会,那时正赶上樱花绽放。一大早,笔者和同学去了樱花园赏花,专场招聘会被放诸脑后。赏完花回到招聘会场,才发现,不甘做设计的苦逼和寂寞,瞧着新鲜的F公司智权管理处和WLBG事业部的简历投递环节已结束。看着厚厚的简历堆,硬塞了份简历进去。一旁的面试官喊道:弄啥呢,弄啥呢,笔者赶忙道歉并作了番解释后走开。大学期间虽不拔尖,好在还算有些“硬料“,两个部门均通知下午面试。
初夏的中午,空气中带点闷热。脱掉衬衣,上身只剩无袖的T恤衫,笔者走进了WLBG面试现场,在一番稍显流利的英文自我介绍后,面试官给我点了个赞,说从武汉一带面试过来,工科生中你的英文介绍挺突出的。有人说:没有挂过科的大学生活是不完美的,笔者刚好只挂了一科,堪称完美。打量着笔者无袖的着装,面试官开始找茬了,你挂过科,我们再考察下,明天到另一高校现场,再复试一下。正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们无非是想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苗子。接着来到智权管理处的面试现场,测试题是看图翻译一段英文摘要。虽说俺也是早早过了英语六级的人,可眼瞅着这专业英文,又臭又长,补语里套着定、状语,着实让人无语。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上,在忐忑中交了答卷,晚上竟然通知录用了,第二天面签。你说我该不该高兴,说实在的,接到通知的一刹那,我犹豫了,所谓女怕***,男怕入错行,智权管理处是干哈的,我想当时的人很少听过,笔者甚至还请了深圳的学姐打听总部周边智权管理处是个啥部门,得到的结果却是“木有听过”。
生活不只诗和远方,更重要的是生活的苟且。刚毕业的非名牌大学生,养活自己那是对社会起码的交待。第二天,带着些许迷茫,笔者还是签了智权管理处,WLBG事业部面试官看到我,径直走了过来,咱们签约吧,“不好意思,您晚来一步”,笔者答道。当时的选择,在现在看来,或许是幸运的,因为IP圈里并不拥挤,不然,IP界可不就少了颗“新星”嘛,带点自恋,只为配合写作,可一笑了之。
缘起缘落
初来深圳的F公司,感受到了场面的震撼,据说当年入职的新干班达六千余人,智权管理处当年入职了三十几号新干班同事。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留下了很多的回忆,也结识蛮多的同事,如今大都混迹H企业、BAT企业、跨国企业或独角兽企业等。经过近半年的实习,“观澜四虎”之一的我回归主业,从事专利申请撰写、公司调查和技术调查。刻骨铭心的事总有那么几个,一篇申请稿被改十二次之多;一个技术调查,仅英文专利量就有2万+。两年多的历练,笔者暗自神伤,为啥,看看当年的QQ空间可窥一斑:
生活的苟且才开始,诗和远方却来得这么快。阿Q精神附体,顺便来碗心灵鸡汤,“与其生活得像一潭死水,不如注入新的水源以使之流动起来”,现在读来,真挺狗血的。缘起深圳,缘落亦深圳,曾怀疑过自己是否真适合这个赛道,考研不过是光冕堂皇的逃避。虽有不如意,还是挺感激F平台提供的历练机会。当然,F公司的光环,后来也沾到了。能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有提升能力的条件,有额外的平台背书,对于刚毕业的笔者而言,足矣。前路漫漫,且行且思。
磨砺中成长
考研的时光,熟悉而陌生,熟悉在于经历的特别,陌生在于时间的短暂。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考研遇挫,机缘巧合进入一家志存高远的准上市龙头企业T,还是个特别的日子-3.8节,从一个IP工程师干起,经历创立IP部门,历任IP副部长、IP部长,团队从一人发展到最多时近10人。与研发骨干打成一片,和工作关联的高层建立互动,提供IP竞争分析月报、IP宣传月报,这是推进IP工作落地的保证。在T企业的多年工作中,主导千余项IP挖掘布局与审核,专题数据库上线、上市期间IP管理和风险处置,国内外参展产品出厂排查和现场风险管控,二十余日的德国IP交流之行,省内第一批知识产权贯标……,获评 “先进工作者”,省、市知识产权专家,参与多起省、市、园区授课。曾经陌生的赛道,似乎已渐渐开始熟悉。
笔者始终相信,无助和彷徨对上进者来说,只是插曲,也终将逝去。踏实、思考和责任才是成人达己的良方。
从困难中爬起,偶尔只需给自己喂点心灵鸡汤,不因困惑而迷失。锻炼自己的信息价值感知力,不因机会来临而错失。一个夜深宁静但算不上夜黑风高的晚上,老板叫我到亭子里谈谈近期一项产品的IP工作,期间,老板问我,IP的作用是什么,笔者答:申请IP,保护自己,减少侵权之类……,老板正色到:IP的作用是垄断市场。瞧,咱老板多犀利,一针见血,也许这话尚待推敲,但笔者认为,IP基于市场而生,过多关注中间价值,对最终价值的实现肯定是不利的。尤其是在听闻一家IP 3000+的企业,竟然拿不出一件可以反诉对手的IP,悲催如此,亦复何言。看似IP保护了自己,实则成就了别人,这是典型的过多关注中间价值而忽视最终价值的恶果。
年复一年中,工作思路在践行中清晰和成熟,也因不断的重复同样的技能而不知所措,你不进步,别人在进步,新人在进步,就是自己在退步。一个企业的经历只是个案,也没办法充实自己的眼界,原来过多的关注执行,而忽视了格局,现在回头看,工作也并没有一些人想象中那么出色。怀揣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憧憬,笔者结束了在T企业2245天的修炼。让笔者欣慰的是,研发人员已养成检索专利,规避风险的习惯。曾经有位企业家说过:“过去的付出和收获,不需要过多去惦记,更多的是要思考未来的事”。未来已来,笔者已经历或正经历着另外两次的自我进化……,未完待续!
以下是笔者亲历的德国展会IP风控管理思路,现整理与各位分享:
1、确定参展产品,解构产品关键技术和可能存在的专利点。
2、针对上述技术点分别检索德国和欧洲的专利,一般先用关键字检索,再用行业重点的专利权人进行检索,尤其需关注欧洲本地的专利权人及曾经盯上过的专利权人。
3、将参展产品设计与找到的相似专利进行侵权比对,涉及专利侵权的,必须要求变更设计,对于新的设计方案,需补充检索。
4、对于存在等同侵权嫌疑的,请德国事务所律师进行侵权分析,必要时检索出相关现有技术,拿到正面的不侵权意见书及“保护函”。
5、参展前,请德国律师提前将“保护函”送到参展产品需进入的海关和展会管辖法院备案。
6、参展产品出厂时,IP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检查出厂产品结构是否按要求整改,若合格,签字放行。
7、参展前准备的其它方面:(1)核实参展产品手册是否存在模仿他人产品说明书及借用他人产品图片情形,避免涉及著作权风险;(2)要求参展中使用的电脑等电子设备必须使用正版操作系统、正版软件、授权背景音乐等;(3)提前接洽展会所在地德国专利律师,拿到联系方式,展会现场若出现IP状况请其协助处理;(4) 携带自身完成的不侵权报告及部分专利证书,降低恶意侵权程度,表明我司尊重IP的态度;(5) 考虑是否存在商业秘密侵权问题,如核心人才流动产生的影响;(6)要求修改参展产品手册中涉及侵权风险结构的表述,否则现场尽量不发产品手册,收集电子邮箱,事后补发电子件;(7) 评估展台设计的著作权问题;(8) 评估商标侵权风险。
8、展会中统筹事项:(1) 参展中,指定懂德语的员工接收德语文件,其它人不得接收任何文件,涉及IP事务的来文,找到IP负责人共同处理;(2)要求参展人员不抗法,保持温和态度;(3)涉及侵权事宜的几种形态: a、执行官告知需拆除,下午会再来检查,这类相对宽松些,可进行说明是否侵权,即使侵权还可找个好些时间自行拆卸;b、警察到现场,一般也会现场确认结构及型号,若有不同,可适着沟通或请律师和他们电话沟通,若无办法只能按禁止令写的拆卸方式办,交几千欧的保证金,但可争取一下,包括是否侵权及拆卸部件的大小等。c、律师现场发警告信:可电话沟通不侵权结构,协商,视情况而定。
推荐文章:
本平台推送专利,商标,著作权侵权等案例以及知识产权最新热点资讯等相关干货文章。
发布招聘信息或者文章
投稿:pxbliuy@126.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本平台
你都花了 · 来阅读
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