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2022专题论坛】实时光谱与图像检测技术与工程应用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CAA
智慧起航,共创未来
11月26日下午,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刘涛担任主席、中南大学教授蒋朝辉、东北大学教授赵勇、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谭永红担任副主席,成功举办“实时光谱与图像检测技术与工程应用”专题论坛,一共邀请了七位专家作报告,分别是湖南大学教授李树涛,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杜文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小俚,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刘连庆,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韩红桂,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刘涛,中南大学教授蒋朝辉。此次在自动化大会开幕式首日举办的专题论坛收到广泛关注,参会老师、学者以及研究生进行了积极提问和讨论,受到线上和线下参会学者和师生们的广泛好评和点赞。
下午13:30分,精彩的研讨会报告正式开始。首先由湖南大学教授李树涛以线上参会方式,带来了主题为“高分辨高光谱遥感图像高效处理与识别”的学术报告。李教授的报告报告首先讲述了高光谱的基本原理、典型应用以及面临的前沿挑战难题。然后,系统地介绍了团队在高分辨率高光谱高效获取、智能处理与识别领域的研究成果。最后,本报告简述了团队成果在星载与机载成像平台以及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并提出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李教授的报告吸引了很多线下参会学者和师生们的聆听和互动交流,论坛报告专家刘连庆研究员利用短暂提问时间向李教授请教了如何实现空间与光谱维度同时高分成像检测的问题,得到较为详尽的解释和回答。
随后,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杜文莉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作了一场题为“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复杂石化油品特性在线表征与实践应用”的学术报告。杜教授的报告围绕石化行业智能制造亟需解决的痛点问题:如何快速、准确感知复杂石化物料特性,聚焦石化生产过程中原油、馏分油、成油品等关键油品性质的在线监测技术,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仪、光纤探头等检测设备结构、检测条件对油品检测的信号特征、模型预测效果之间的定量影响,提出了设备选型、自适应波长选择、模型在线更新、模型迁移和样本扩充等方法,有效提高了模型的适应性和检测效果、缩短了模型构建时间,由此开发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油品特性实时表征系统,实现轻质油品(如石脑油、汽油)、中质油品(如柴油、加氢尾油)以及重质油品(如原油)的在线快速表征,并成功应用于原料在线优化以及原油和成品油调合在线优化与控制装置。论坛主席刘涛教授提问了如何设计衰减全反射光谱检测探头和小样本数据建模的问题,杜教授给予了详尽的解答。
第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小俚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作了一场题为“无创经颅低剂量光对人脑的干预与成像”的学术报告。李教授的报告针对不同波长的光既可以用于无创经颅的光学成像,也可以用于无创经颅低剂量的激光脑刺激的现象,通过采用双波长或者多波长的近红外光组合来探测大脑皮层的血氧含量以及代谢性指标的变化。研究成果发现低剂量激光对于大脑的神经振荡以及脑网络有着不同的影响,进一步采用1064 nm的激光对右侧前额叶进行刺激可以提升人的工作记忆的容量。为了更有效的评估激光刺激所引发的生物反应,提出采用基于广谱近红外脑成像系统与二极管泵浦激光器相结合的干预与成像一体化的激光脑干预系统,对激光脑刺激的生物反应进行实时的评估,从而实现对激光脑刺激的参数进行调整。最后,提出一些有待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第四,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刘连庆作了一场题为“微透镜增强超分辨率实时成像与纳米操控方法”的学术报告。他的报告针对纳米操纵、加工制造技术与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需求,尤其是对于微型手术、生物芯片、病毒操作等方面,实时成像与操控方法研究已成为前沿热点方向,汇报了微透镜超分辨率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逐步构建了微透镜增强超分辨率实时成像与操控研究体系,为可视化微纳观测、操纵和制造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论坛主席刘涛教授请教了采用微透镜实时成像做原位检测的图像质量评估和实时处理问题,刘连庆研究员回答了一些针对应用场景的可行方法,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第五,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韩红桂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作了一场题为“城市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智能特征检测”的学术报告。韩教授的报告针对城市污水处理过程出水水质难以实时检测的问题,基于城市污水处理过程运行数据和知识,详细介绍了数据挖掘、知识推理方法、以及基于过程数据和知识的出水水质智能特征检测关键技术,研制出城市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智能特征检测装置,实现了城市污水处理出水水质的实时检测,解决了长期困扰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出水水质实时测量难题。
第六,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刘涛作了一场题为“基于原位光谱和显微图像在线检测工业结晶过程”的学术报告。刘教授针对近年来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实时检测结晶溶液浓度、晶体干燥过程脱水量、以及利用显微图像在线测量晶体形态和种群尺寸分布的现有检测方法主要基于离线或非原位标定建模,不便用于在线实时检测或可能引起较大测量偏差的突出问题,在本次报告中介绍了如何克服结晶溶液搅拌、晶体颗粒自由运动、以及环境光照不均匀等不利影响的实时检测结晶过程关键参数的光谱标定和图像分析方法,相应地发展了基于数据驱动和状态估计的实时反馈控制与运行优化方法。通过一些具体工程应用案例来验证说明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和优点。论坛副主席蒋朝辉教授提问了关于红外光谱和显微图像研究成果在技术指标上的先进性问题,刘教授回答了带领团队已取得的这方面成果相对于国内外现有检测技术的测量精度优势和申请专利情况。
第七,中南大学教授蒋朝辉作了一场题为“复杂工业过程运行信息的智能在线检测方法及应用”的学术报告。蒋教授的报告首先分析了有色冶金等生产行业复杂生产环境下运行信息检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针对迫切需求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的智能在线检测技术问题,通过工程案例阐述了基于高温工业内窥镜的高炉料面三维形貌智能感知、基于机器视觉的高炉铁水流温度场及流量精准感知、基于图像分割的物料粒径在线感知等方法、技术及应用,最后给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参会学者提问了关于高炉图像研究成果在检测装置应用可靠性和寿命方面的问题,蒋教授回答了已研制高温工业内窥镜的实际可靠性测试结果、以及相对于国内外相关检测仪器的使用寿命情况。
经过内容丰富多彩和时间紧凑的七个专题报告,让线上和线下参加研讨会的老师、学者、学生们、以及自动化大会参会代表切实感受了实时光谱和图像检测技术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技术,反响非常热烈,受到参会学者的一致好评,为有关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END
往期文章
【CAC2022】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院士在2022中国自动化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内容节选)【CAC2022】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郑兰荪院士在2022中国自动化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内容节选)【CAC2022】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在2022中国自动化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内容节选)【CAC2022专题论坛】“智能制造在泉州的实践”论坛成功举行【CAC2022专题论坛】“期刊主编面对面”论坛成功召开【CAC2022专题论坛】“恰是风华正茂 创新舍我其谁—优博成长论坛”成功召开【喜贺CAA会庆】突破1300万人次!跨越山海,共同见证CAC2022圆满落幕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电话:010-82544542(综合)
010-62522472(会员)
010-62522248(学术活动)
010-62624980(财务)
传真:010-62522248
邮箱:caa@ia.ac.cn
中国自动化学会新媒体矩阵
微信公众号
官微
CAA OFFICIAL
会员服务
综合媒体
官网
微博
今日头条
视频平台
B站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学术平台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议
中国自动化大会
知乎
喜欢的话点击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