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Day 2|聚焦建设与创新,探讨智慧工程新技术!

《世界轨道交通》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2022-06-03
  导  语  


昨天的开幕式、主旨发言以及专业论坛内容精彩纷呈,大家探讨了“新基建”下轨道交通该如何进一步以智慧引领、用科技武装,如何建设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引领城市发展、区域发展、国家发展、未来发展的大格局。今天是会议的第二天,会议主要聚焦的内容是“智慧工程建设与创新”。

与会嘉宾们畅谈了TOD、BIM、桥梁、隧道、工程信息化等最新的智慧工程技术,一系列具有实用性、前瞻性、资料性、创新性的话题,为政策、管理、设计、运营、装备等提供直接参考。



新基建下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创新 


刘伯

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项目常务经理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轨道交通工程 BIM 全生命周期集成管理系统研发及应用 


       智慧城轨——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卫星通信、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深度互联和智能融合乘客、设施、设备、环境等实体信息。经自主进化、创新服务、运营、建设管理模式。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数字化+智慧化未来将成为城轨交通技术主要的创新方向。

       总结和展望:城轨工程数据中心: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搭建适用于轨道交通工程的数据资源平台,含数据资源管理、规建审批、征地拆迁、建设管理、运营管理等系统,实现各阶段多专业子系统融合开展全生命周期轨道交通建设及数字化应用。数字城市基础:建立并存储轨道交通沿线地理信息、规划信息、地下空间、轨道交通一体化数字工程等,为城市级数据管理平台打造提供基础,对后续相关空间资源开发、经营管理等城市综合运营提供服务。智慧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将融入到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中,由工程数字化向数字化工程转变,由产业智慧化向智慧化产业转变。依托省重点实验室及电建集团轨道交通研究中心,进一步搭建支撑系统和模型架构,打造智慧轨道交通体系。


汪小勇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教授级高工 


CBTC 在市域轨道交通中的工程实践 


市域线路具有通勤化、快速化和大运量的特点,其区域组团、潮汐客流等特征特别适用快慢车和在线联挂解编方式运行,在提升服务质量同时进一步控制运维成本。市域线路作为多网融合的关键一环,需要重点考虑融合、高效、灵活、经济等需求,多模融合的高效能列控系统将为市域发展提供更强的动能。



 谢轶

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策划运营中心主任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TOD成都模式与实践


TOD成都特点:1、“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公园城市社区“。成都TOD,以集约开发重塑社区格局,以容积率转移创造更多城市空间,以现有城市生态体系为本底,串联补织绿道,构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多层次公园体系,呈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山水交融的大美城市形态。每个TOD项目绿地率不低于35%,绿化率不低于40%。2、“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商业、文化和生活中心”。成都TOD,坚持城市综合运营理念,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化布局大体量、全业态的综合型商业,景观化、场景式的公园型商业,小而美、特色化的街区型商业,营造全客层覆盖、全业态融合、一站式满足的站城空间,构建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三圈合一”的城市功能组团。3、“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综合交通枢纽”。成都TOD,整合轨道交通、公交巴士、骑行漫步等多种交通方式,打造立体交互的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地上、地面、地下三层立体慢行系统,构建“BMW”(公交+地铁+步行)绿色出行体系。4、“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国际开放合作平台”。成都TOD,以开放共享的姿态,多元灵活的方式,招大引强的行动,创新引入国际一流的TOD策划设计、开发建设、商业运营等头部企业,输入国际化、前瞻性的设计理念,提供特色化、专业化的运营服务,共同形成“轨道+物业+产业”TOD整体解决方案。



方勇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青年长江学者 


盾构施工远程智能监控及综合管理平台


       盾构施工远程智能监控及综合管理平台基本功能在盾构数据监测方面,展示系统项目的总体分布情况、各项目进度情况;以项目为主体,主要包含项目的基本信息、盾构机基本信息、日报周报、掘进效率和施工风险等;以盾构为主体,主要有项目进度控制、数字化预警、盾构数据监测、统计分析、人员管理和工程医院五大模块。

       安全监管系统方面,工序风险以时间作为判定风险穿越情况的依据,根据风险等级通过短信推送的方式提前预警;环境风险以里程作为判定风险穿越情况的依据,根据风险等级通过短信推送的方式提前预警;参数预警根据盾构机实时数据超限等级,通过短信推送到相关责任人。

       系统平台未来将三维数字地质化结合BIM技术,对沿线地质信息进行建模,提取CAD中有关影响因子,实时解算隧道沿途关键点的土压力、水压力等施工安全关键信息,建立盾构掘进智能预警系统,实现全线地质状况的实时监测及超前预警。



仇峰涛

中铁一局集团集团有限公司智能科技分公司副总经理 


大数据思维在智慧盾构及辅助决策方面的探索和应用


盾构工程是一个机械化、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专业,每日的盾构施工需要依靠水文地质、工程施工、装备运行等各类数据的变化,去制定施工措施、管理现场,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受控。我们目前收集了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约8T的盾构机运行数据及相应的水文地质等数据,而我们更多的还是依靠经验数据或管理者脑子里的知识去决策;数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关联关系,这么多的数据之间蕴藏着多大的潜在价值,是我们的目前尚未完全研究透彻。那么如何更快、更准确的发现数据之间规律和价值,我们在2016年有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大数据项目建设,在过程中,我们也与很多高校联合,尝试做工程业务大数据分析中能够有所发现,但是最终分析结果在实际施工生产中应用效果不佳。我们分析,主要原因还是高校有理论、没有深入业务;工程人员,有业务背景、理论功底又不强,而即懂工程又有理论背景的人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就痛定思痛,逐步培养自己的人员,从业务中来、到理论中去,又回到业务中来去,以此我们展开了盾构工程的三异研究,“异形、指盾构隧道的异常形状、异物指盾构机在掘进中发现钻杆、孤石等;异况是指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遇到的刀具磨损、设备故障等”。


徐勇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艰险山区高速铁路特大跨度混凝土拱桥关键技术及应用


欧美国家钢筋混凝土拱桥的修建,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之后被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建设之中。目前欧美日国家最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是1980年建成的克罗地亚克尔克公路桥,跨度390米。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欧洲高速铁路开始兴起,钢筋混凝土拱桥由于自身所具有的天然优势,使其成为高铁大跨桥梁的重要桥型,应用非常活跃。项目立项时,国外高速铁路混凝土拱桥最大跨度是270米。我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拱桥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之后钢筋混凝土拱桥推广应用非常快,特别在公路和市政道路中应用非常广泛。我国公路最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是1997年建成的重庆万州长江公路大桥,跨度420米。我国铁路混凝土拱桥发展相对缓慢,项目立项时,国内铁路拱桥最大跨度仅为178米。



付功云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BlM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


BIM+GIS技术助力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跨海隧道大直径盾构施工


       BIM+GIS技术轨道交通行业应用总体思路:1、设计阶段。设计成果协同BIM平台:设计、业主、施工方基于BIM平台进行成果协同、版本管理、数字化移交等。数字孪生应用:管线综合、方案展示、工艺工法展示、技术交底、装饰装修等基于BIM模型应用优化设计。2、施工阶段,智慧工地:基于智慧工地BIM平台,实现人员管理、安全教育培训、防疫管理、环境监测、视频监控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等应用。智慧建造:施工过程中基于智慧建造BIM平台实现安全、质量、形象进度等可视化管理。3、运维阶段。智慧运维:运维过程中资产管理、维护管理、地铁保护、巡检、健康监测、应急管理等。智能养护:设备设施自动监测,到期自动预警提示,库存查询,采购管理等。

       以大连海底盾构隧道实践为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BIM模型结合GIS等信息构建完成模型属性,成为整个BIM项目的基础。通过对模型的开发运用,分别从盾构监控、进度管理、风险源展示、监控量测、隐患管理、视频监控、地质剖切、预警处置、台账报表、VR展示等方面来对大连地铁五号线海底隧道盾构施工进行可视化管理,通过对BIM模型的应用来推动项目管理是本BIM项目的核心价值。



主持人:勾红叶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企 业 展 示





精 彩 现 场














结 语

经过一天半时间的紧张讨论、交流“2020第六届中国(成都)智慧轨道交通建设与装备大会”就要与大家说再见了。在会议期间,专家各述观点,参与人员专注,现场气氛热烈,嘉宾们既交流了技术成果,也收获了友谊,开拓了视野。相信各位行业精英会借此会取长补短、开拓创新,共同推动我国智慧轨道交通的发展。

期待明年再相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