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边美味——腾冲滇滩姊妹山竹筒鸡
极边美味姊妹山竹筒鸡在腾冲市滇滩镇的美食榜上堪为一绝。竹筒鸡最初也是源自遥远的走山和看群(放牧)历史。
悠久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滇滩本土的傈僳族走山人和放牧人在大山中生存,为了方便,就把散放的鸡宰杀了,收拾干净,放上盐巴,在野生芭蕉叶或稍微宽大点的树叶上搓揉,有时候还随机加点深山里可随处采摘到的香草等调料去腥锁原,增香提味。
拣拾柴火,砍来竹子,把鸡肉塞进竹筒,往竹筒里倒上随身携带的酒或水,后用芭蕉叶、竹叶等将竹筒堵塞封口,点火烘烤至熟透,劈开竹筒,鸡肉的腾腾热香,塞到口中,“格滋格滋”,咀嚼着混搭竹子清香的金黄色肉块,舌尖香郁绵绵,多味交织,妙不可言。
淋漓尽致吃喝完毕,唇齿留香,意犹未尽。清理完,稍作休整,即刻精神大振,继续走山放牧。
美味竹筒鸡
岁月的长河片刻不停,淙淙流淌。多姿多彩的大山生活依旧在延续。人们惊喜地发现,当年走山人和看群人(放牧人)那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的而又充满智慧的操作,又方便又省事,竟然意外成就了一道精彩绝伦的大山美味——竹筒鸡。
1养殖优势
制作竹筒鸡,本地土鸡是最重要的食材。滇滩的村寨大多靠山近水,养殖条件优越,几乎每家每户都进行数量规模不一的土鸡养殖。山里人家在树林间散放的土鸡因为生活空间开阔,来去自由,林下食物充足,放养的土鸡肉质劲道鲜甜,异乎寻常。
品性上乘、绿色健康的原生态食材,也就衍生了一系列风味别具的舌尖美食,土鸡肉可采用烧烤、黄焖、清汤、土包、竹筒等诸多吃法。
吃货的智慧和创造性思维永远是无穷无尽的,制作美食的样式层出不穷,且不断推陈出新,道道美味皆催人垂涎,无法自拔。其中,延续传统的竹筒鸡堪为滇滩土鸡系列美食中的一大靓点。
滇滩的土鸡个头不大,三斤左右,羽毛鲜艳,叫声洪亮,体型矫健,能飞身上树,夜间栖息树腰高处或竹架,简直就是地地道道的丛林“飞鸡”。“飞鸡”因为动作敏捷,野性十足,所以,制作竹筒鸡时候,抓鸡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乐趣和刺激的挑战,和聪明而诡诈、身怀绝技的飞鸡斗智斗勇,须得好一番苦苦周旋。
有时,还不得不施展古老的猎捕技巧来完成抓捕,如食物诱捕法、用竹鸡罩扑罩、用泥丸弹弓打等,大有在山林间亲临实战,抓捕逃窜之敌的感觉,挺有意思的。
历经一通不寻常的抓鸡周折,终于把土鸡擒获在手。把鸡宰杀收拾干净,砍剁成小块。放上盐巴、辣椒粉、胡椒面、草果等作料及秘料反复搓揉后腌渍数刻,充分入味。
接下来的步骤是砍竹子,准备烤鸡的竹筒。滇滩多竹,村村寨寨,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竹子的身影,为随机制作竹筒鸡提供了方便。制作竹筒鸡,人们多用金竹,金竹结构紧密,柔韧性好,竹肉汁水鲜甜,容易成就竹筒鸡的竹香美味。
4烤竹筒鸡
随着腌渍鸡肉、砍竹筒、装填、塞口、固定、添柴、起火等一系列工序按部就班展开,历经大火烧烤,小火调和
在耐心等待的时光里,天然食材在竹筒里精心酝酿,烈火把原本翠绿的竹筒紧紧搂在怀间,一个多小时后,竹筒外表变得焦乌成炭、面目全非。筒口香气“呼呼”外冒,金黄色的卤汁和泛光的油脂“咕嘟”翻腾喷溢,竹筒鸡的制作即大功告成。
用刀具破开竹筒,竹筒外壳虽“黑不溜秋”“败絮其外”,却“金玉其中”,混合竹香、蕉香和其他作料香味,色泽黄白相间、耀眼夺目的竹筒鸡肉便完美现身。品尝之,骨酥肉香,油珠淋漓,汤汁圆润饱满,肉丝略微甘甜而又鲜嫩爽口,五味调和,生津开胃,直接挑战食客味蕾。
亲朋好友,蓝天为幕,绿草坪为席,围坐一起,芭蕉叶为桌,摆上竹筒鸡,倒上竹筒酒,端起竹筒杯,捻起竹筷子,一边喝美酒品美食,一边畅所欲言,谈天说地,闲话家常,肉香酒纯情浓,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其乐融融,乐趣无限!
相关链接:
关注@腾冲文旅 视频号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
文 字:柴嘉张、王利丹图 片:侯开旷
编 辑:赵庆祝
责任编辑:杨雪花审 核:郭云戎
tclywb@sina.com
投稿邮箱采稿预约电话:0875——5139281
猜 你 喜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