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巴胺能让你快乐吗?

中微子和小二 贝书单 2022-11-05


神经递质都有复杂的化学名字,和相对不那么复杂的生物学名字,比如多巴胺、5-羟色胺、伽马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近年来,这些复杂的名字越来越多进入大众语言。人们纷纷用神经递质的名称来指代感受,说“感受到了多巴胺的分泌!”就比说“我好激动”要时髦。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思维和情绪的物质基础。人类的“自由意志”是一种虚幻的乐观,意志的背后有一大套复杂的生物机制,就像很多紧密组装在一起的弹簧发条和齿轮。人们开始理解和接受大脑中的化学物质控制情绪和意志,也是因为社会普遍精神问题的症状得到更多的承认和研究,就像拆开损坏的怀表,暴露出断掉的发条和缺损的齿轮,旁观的人于是接受这表不再走动不是因为它主观意志不行,而是因为内部的机械构造坏了。人们一方面开始客观接受精神问题更多是物质问题,另一方面又开始相信只要修复了物质问题,就能解决精神问题。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利伯曼在《贪婪的多巴胺》向普通读者解释,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仅由二十万分之一的脑细胞合成,却能让人感受兴奋激动,激发创作能量,也让人永无满足贪婪追逐,甚至精神分裂无法生活。当神经细胞产生多巴胺时,人们能体会到快乐。这种快乐不是低烈度、温存、安宁的快乐,而是惊喜、兴奋、五彩缤纷,但是易于消退的快乐。

 

《贪婪的多巴胺》书封


动物实验表明,多巴胺的快感是基于期望的,获得预期之外的奖赏能有效激发多巴胺。为了获得多巴胺带来的快乐,人们会向往暂时不能得手的好东西、远方的美景、看起来非常有魅力的陌生人,而不是吃同样的食物,走同样的道路,睡在多年的配偶身边。那种幸福不是来自多巴胺的作用,而是其他的神经调节物质比如催产素,内腓肽等“当下分子”,它们可以加强情感联结。

 

多巴胺可以用来解释有些人总是需要新人来保持他们的热烈爱情,一旦新人成了伴侣就厌倦了。过去人们人为那是雄激素(睾酮)导致的,但是雄激素导致的性冲动没有选择性,没有差别,多巴胺则让人到处猎取心仪的对象,展开攻势,乐此不疲。有的人除了勤奋工作之外,唯一的兴趣就是在酒吧里寻找漂亮女人并跟她们上床。一旦发生过关系,就马上失去了兴趣。总有些都市渣男会用这种方式把自己活成热搜,比如2022年纽约的“西榆加勒布”,一个家具设计师,他用同一套话语,同一套歌单,同时追求数十个纽约女性,追到手后就迅速消失。这些女性发现了他的手段之后,齐心协力把他推上了TikTok热点。此人迅速删除了一切社交账号,消失在互联网上。待风头过去,步入中年的他可能会倾诉身为多巴胺不调的受害者是什么体验。

 


人类大脑的一种倾向是寻求简单的解释——用简单的几个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解释世界上一切复杂现象。市面上有关生命科学的书大都集中讨论一个分子、一种现象,它们好像每一个都能解释一切。如果把这些书都读完,就会觉得这些分子全都很重要,而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有些男人在酒吧不停追逐陌生女人,有些男人在互联网上到处寻找剌激色情图片,多巴胺就能用来解释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吗?多巴胺也参与调节不同的神经反应,多巴胺控制回路能抑制多巴胺欲望回路,让人通过规划和计算获得更长期的奖赏,并抑制获得当下奖赏的冲动。也就是说,看见甜甜圈而不狼吞虎咽一扫而空,是为了在镜子面前欣赏自己减肥健身卓越成果的快感,是一种多巴胺功能打败了另一种多巴胺功能。

 

同样是通过药物调节多巴胺治疗帕金森症,有人被药物副作用影响,赌掉了全副家产还负债累累;有人创造力大大激发,成了获奖诗人。这其中的天差地别,显然也不能完全归结到多巴胺上。书中关于多巴胺的许多大胆推论,部分来自动物实验,部分来自人类实验。人类大脑的高级功能在别的动物中不存在,针对人的实验又受种种伦理和手段限制,不能测试复杂的理论。虽然有“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这个大前提的约束,人脑还是情不自禁要给许多现象加上貌似合理的解释,后来才发现大都是一厢情愿。发表在《美国政治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文章认为,善于操控、思想强硬和讲究实用主义是保守主义政治态度的特征,而利他主义、善于社交、有同理心则是自由派的特征。14年后,期刊发表了撤稿声明,因为原文把标签弄反了,结论应该是刚好相反的:善于操控、思想强硬和追求实用主义这些不讨喜的特质,原来与自由主义者更相关。这个错误用了这么多年才得到纠正,也部分说明很多现象怎么解释都看着有道理。华盛顿的政客们有自由主义有保守主义,但他们都是不知疲倦、精力旺盛、追求抽象奖赏的多巴胺人格。


所以,非生物学从业人员在一本强调某种神经递质重大作用的书中,会得到什么收获呢?作者在最后一章“和谐”中指出。我们必须找到多巴胺能剌激和当下分子之间的平衡,创造性的劳动和工作能让人得到幸福。木工、编织、绘画、缝纫等活动需要大脑和双手的共同创造,需要想象力和执行力,因此能让人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人类在达到“内部控制点”的时候,也就是相信自己的选择和经历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会感觉更为良好。只依赖“外部控制点”也就是外界奖励的人,往往更为消极,容易沮丧和责怪别人。所以,一个小小的分子,毕竟还不是快乐的答案,人类要得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就得自己去寻找。

 



大家都在看


你是专一型还是兼顾型的人?

德拉克洛瓦:一半是老虎,一半是猫

被互联网消灭的事物之说明书

直面死亡,好好告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