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6

▲ 学生为计亮年院士系上红领巾(张冠军 摄)


“一个人能够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是最幸福的事情,也是我人生最大的梦想。”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计亮年走进广东省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实”),为学生们作题为《路标:责任、荣誉、国家》的演讲。


从学徒工到中科院院士,计亮年艰苦奋斗、爱国爱岗、攀登学术高峰的经历,为在场的师生上了一节宝贵的爱国课、科学课。计亮年如今已年逾八旬,还活跃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他尤其重视针对青少年的爱国教育和科学教育,已为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作过近百场主题报告。


“中学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未来建设祖国的重任就落到你们身上了!”计亮年对朝气蓬勃的同学们说。他勉励大家要勤奋学习,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精神,为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努力奋斗。


 三载寒窗苦读学徒工变大学生


“我这辈子很感激党,她让我的命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坐在省实的师生之中,计亮年的思绪回到了80多年前,缓缓地讲起了自己的一生。


“我的父亲是当时英国泰晤士报驻上海分社的高级职员,我在家中排行最小。”1934年4月,计亮年出生于上海市一个殷实的家庭。1937年日本开启全面侵华,上海随后沦陷。计亮年的父亲失去工作,一家人的日子变得异常拮据。他回忆,由于物资紧缺,每天凌晨4时就要排队买“户口米”,而且每家只能买两斤,他们每天只能吃上两顿饭。


1940年,计亮年的母亲罹患肺结核去世。三年后,同样的病魔也夺走了他父亲的生命。失去至亲的计亮年同时失去了经济来源,没有书读,饭也吃不饱。


计亮年回忆,在14岁那年,他通过姑妈介绍到上海一家皮革制品作坊当学徒工,每天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由于长期用扁担挑皮制品、煤球,他的背上至今仍残留当年的老茧,成为苦难童年无法磨灭的印记。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我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转折。”计亮年饱含深情地说。白天他继续在工厂工作,晚上则到上海市的几个职工业余学校进行课程补习。每天争分夺秒学习,一天只睡6个小时。他还培养了一个技能,就是能边走路边看书还不碰到电线杆。


凭着发奋苦读的劲头,计亮年仅用三年时间就把初中和高中的课程补完。1952年,他被上海总工会推荐以同等学力报考高等学校统一考试,以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山东大学化学系录取。


  让中国无机化学科研走向世界


“计院士,您在14岁之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是什么力量让您克服重重困难,从学徒工走到院士?”一名学生站起来抛出问题。


计亮年笑着回答,我一生都不敢浪费时间,靠着勤奋刻苦实现事业的突破。


1956年,国际核工业部从全国重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中选拔了300多名毕业生作为国内首批原子能培养人才赴北京大学进修,计亮年就在其中。由于成绩突出,他还被选拔担任放射化学研究班助教。1959年,计亮年又到南京大学化学系教育部配位化学研究班访学。


“我曾经一学期同时讲授三门课,工作虽然超负荷,但是付出是值得的。”计亮年回忆,此后他辗转湖南、广东的高校担任教职,1975年11月,正式转到中山大学工作,筹建生物无机化学实验室。


1982年,计亮年被公派到美国西北大学,师从世界著名化学专家、时任美国化学会主席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巴索罗。他向同学们讲起和这位学术大咖的一段故事。


“我到美国已经40多岁了,但是还保持着年轻时候那股拼劲。”做动力学实验,耗时较长,为了不影响其他人,计亮年坚持每天凌晨4时多到实验室工作,赶在同事上班之前测完全部实验数据。


有一次,计亮年凌晨到实验室工作被巴索罗无意中撞见。这位国际化学大咖非常惊喜,开始注意到计亮年,并逐渐被他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打动,也对中国学者刮目相看。


计亮年坦言,在世界一流实验室工作、与顶尖学者交流的经历,对自己后来取得突破性成果起到很大的帮助。在美国访学期间,计亮年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了3篇有关“茚基动力效应”的高水平论文,突破性地发现廉价金属锰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中国科学家在无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一炮打响。


“访学回国后,巴索罗专门给中山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大力表扬了我的工作。”计亮年说。由于贡献突出,计亮年在1989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并被授予特许化学家称号。1994年起担任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2000—2004年曾担任中国化学会无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学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


在计亮年的支持下,中山大学化学学科实力逐年增强,进入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2017年入选国家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从教60余年,计亮年获得的奖项数不胜数:曾发表SCI研究论文约600篇,这些论文被他人引用超过5000次;主编3部著作,批准和公开发明专利16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因其杰出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获得个人全国和省部级荣誉共12项……


“您目前为止取得最满意的成绩是什么?”现场学生问。


计亮年说,最让他欣慰的,是为我国无机化学领域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层次科研人才。他曾经在高校里为大学生主讲过11门化学专业课和基础课,培养了一百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这些人后来在全国各地的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院长、系主任、教授、高工。


“你们肩负着重任,国家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时候,就靠你们了!”在日前的结对活动中,计亮年对着省实学生如是说。


“我一直认为给中学生作报告比给大学生作更重要,中学这个年龄段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5月,计亮年辗转7个城市作了7场报告,一回到广州他就精心准备了面向中学生的报告课件。


计亮年说,根据国际科学院的研究数据,5—18岁正是接受科学知识熏陶的年龄段,为将来迎接世界科学技术的挑战打下牢固的基础。他建议,教育政策应该向中小学倾斜,特别关注中小学阶段的教学,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互动:计亮年院士对话省实学生


勤奋是种享受

知识改变命运


“我一直坚持一个信念:勤奋是种享受,知识改变命运……”计亮年说。日前,计亮年来到省实高中部,与学子面对面交流,开展“院士大手牵小手”活动。


计亮年参观了省实的德育教育基地、科普基地和创客空间,省实校长全汉炎不时介绍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情况。在交流活动的现场,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讲,年逾八旬的计亮年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坚持站着讲完一小时的报告。


“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计亮年引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告诉同学们勤奋学习的意义所在。


“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就是塑料。”计亮年说,因为塑料的降解需要经过500年,如果我们找到一种酶,能够快速降解塑料,那就是科学服务社会的表现。当省实的学生们得知计亮年在金属酶的结构功能和作用机制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时,都纷纷向计亮年提出各种化学专业问题。


“通过‘院士大手牵小手’的活动,我们得以近距离和院士互动,大家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接受情感的熏陶。”全汉炎说,计亮年的勤奋求学经历、丰富人生经验、伟大科学成就给省实的老师和同学们上了一堂有益的科普课和爱国课。


人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计亮年反复提醒学生们要勤奋。科学道路一路走下来,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热爱。全汉炎勉励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要向院士学习,对科学葆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



推荐阅读

 


中大摁下引力波探测的加速键,研制“魔镜”上太空


开业12天就完成高难度手术?这家中大附属医院不同凡响


单笔捐赠10亿元!恒大集团助力中大附属一院打造国际一流医学中心




--- iSYSU ---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杜玮淦

摄影:张冠军

编辑:周玉婷



为计亮年院士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