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成功预测“超级寒潮”、打球“治”缺课,看这位中大教授的师者之道

中山大学 2020-02-11
编者按:

中山大学 2019 年春季工作会议将于4 月 20 日至21 日在珠海校区召开。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我们推出第九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采访专题,通过展示名师们先进的育人理念、经验和特色的育人成果,为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良好的氛围。

黎伟标教授(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教学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谈及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时,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黎伟标如是说。在长达25载的教学生涯里,他践行“好的教育来源于爱”理念,发自内心地热爱着身边每一位学生和教师这份职业,从未停下探索大气学科教学改革之路的脚步。



如果赫兹有微信


“同学们,你们认识赫兹吗?假如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活在现代,也使用微信的话,我只要通过我认识的一个人就可以把他加为好友。大家猜猜他是谁?


 “赫兹的助手是天气学‘鼻祖’皮叶克尼斯。他有个学生叫‘罗斯贝’,被称为‘现代气象学开拓者’,同时还收了个非常优秀的中国学生——叶笃正。叶先生大家应该知道吧?他是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世界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生前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就是我们的老师。所以假如他们都活着,而且拥有微信账号的话,我只要通过叶先生,就能添加赫兹为好友了……”


将天气学发展史与微信形式创意巧妙结合为创新性的教学互动环节,黎老师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天气学原理》专业课。


黎伟标教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正如2011级本科生胡鹏所言,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创新思考和善于引导学生提问,是黎老师课堂最大的特点。为了上好这门教了20年的《天气学原理》,黎老师从未懈怠,每年重新认真备课,并为每一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兴奋不已。同时,他擅长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比起结果,更看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起科研题目的选择和实践,黎老师表示,“如果老师能教你这个选题实践的每一个细节,那这一定不是创新的事情,因为这已经被前人实现过了,不要完全重复老师做过的事情,要有自己的创新想法。


因此,当有一位他指导毕业论文的本科生“不走寻常路”,提出“是否能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动力学性质的改变从而对全球变化产生影响,而不仅仅局限于温室气体排放的热力效应”的问题时,黎老师当即表示支持:“能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你的想法非常棒!”深受鼓舞后,这位学生决定从这一问题出发写作本科毕业论文。黎老师知道由于缺乏观测数据,这位学生在短时间内很可能做不出结果,但仍然鼓励他放手去想、去做,虽然到毕业论文答辩时,这位学生确实没能做出结论性的研究结果,但黎老师仍为他的毕业论文打了“优秀”。“有了创新的idea,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我相信将来他一定能取得创新性成果。”黎老师解释道。


黎伟标教授向记者介绍大气科学本科实践教学新模式

(摄影:左皓晟)


黎老师对于自己在大气科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津津乐道。在他看来,实践教学是大气科学人才培养一个十分有特色的环节,大气探测、天气分析预报等的实践教学十分有趣。而传统的教学环节仅局限于课堂、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未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黎老师和同事们一起共同努力构建了“基本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课堂教学+全天候无缝隙实践教学”的新体系,设置了7门创新性实践课程,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全天候训练。此种模式下,以小组为单位的创新性实践活动蓬勃发展,创新人才辈出,因成功预测2016年导致广州下雪的“超级寒潮”而广为人知的2013级应用气象专业本科生周明灏同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17年,黎老师主持的大气科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大气科学本科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和实施》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感忆师承,传道解惑二十五载


2016年中山大学第七届名师奖、2017年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第九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黎老师在教学上的成绩有目共睹。面对他人对自己“名师”称号的好奇,他谦虚地说:“如果论教学水平,自己或许够不上‘名师’,但是,凭着自己对于教师这份职业的执着和满腔热诚,似乎又实至名归。


办公中的黎伟标教授(摄影:左皓晟)


1994年,黎老师于中科院博士毕业。当时的他面临着三个选择,一是去北大做博士后,二是到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做博士后,三则是回到自己的母校中大。因为很喜欢中大的校园和氛围,感忆大气科学系之师承,黎老师回到学习7年的母校,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5年。


结合教学经验,黎老师将“教师”一词阐释为“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支撑着他25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的辛勤耕耘,也支撑着他走近学生的内心,收获桃李芬芳。


一位学生让黎老师记忆深刻。因为高中基础相对较差,这位学生来到大学后大部分课程都不及格,并且因此而不来上课。不同于一般的谈话说教,黎老师的做法是周末邀约班上几位经常缺课的学生打羽毛球、请他们吃饭。面对学生们的疑惑,黎老师坦然回应,“没有什么要谈的呀,因为所有道理你们都懂呀。”感受到老师的用心良苦和信任,这三位学生回到了课堂。毕业时,那位学生对黎老师说:“在中大,您是第一个表扬我的老师,让我重拾信心”。


在讲述教学经历时,黎老师用得最多的词语是“快乐”、“开心”。“上课以及和学生在一起是很快乐的,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负担”,即使感冒发烧,头晕脑胀,一旦站在讲台上,黎老师就会变得十分精神,暂时忘记病痛困扰。又如2015年暑假,黎老师带领学生去河西走廊参加为期10天的全国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联合实习,条件十分艰苦。或许在很多人眼中,花费十天和学生一起去条件恶劣的戈壁滩实习很不划算,黎老师却十分乐意,“因为爱和热爱”,在与学生的点滴相处中,他得到的是源自内心的无穷快乐。


在黎老师看来,关爱学生、善待学生、愿意多花时间和学生在一起,这些是中大大气的前辈们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中大气象专业60年代成立时的第一代教师梁必骐教授,他几乎能记住大部分学生的名字,毕业多年后相见依然能叫出学生们的名字,让学生十分感动。再观今日,黎老师看着大气科学学院的师生亲密相处,十分欣慰,“我们就一直秉持着这个传统”。



“追风者”解密科研教学平衡之道


“如果不以功利的方式追求,科研和教学是没有矛盾的、是互相促进的。”面对公众关注的教学与科研之关系,黎老师如此说道。一方面,只有工作在科研第一线,才能胜任对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创新型教学改革指引下,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思维得以培养,师生互相激发科研灵感,进而促进科研。


在他看来,科研与教学其实有相通之处,即必须不断积累之后方能结出累累硕果,“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能力固然重要,但保持热情、持之以恒更重要。”黎老师带领团队研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台风预报模型--“中山大学台风预报系统”。该系统和大气科学学院另几个数值模式预报系统一起,组成了一个由数百名师生参与的预报实践训练平台。借助这个实践教学平台,黎伟标团队在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的预报中提前30小时成功预测了“山竹”的登陆地点,引起广泛关注。从零到有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刚开始接触台风研究时,黎老师团队进展虽慢但从不言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连续四年的坚持申报终于换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团队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换得团队在台风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黎伟标教授团队建立的中山大学台风科研平台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谈及科研进展,黎老师特别感谢团队成员和学生们的给力。“跟着我,需要沉下心来,默默无闻、不计回报的付出”。从2018年开始,为了测试台风预报模型,黎老师及其学生们一直坚持对每一个台风个例进行实时预报。2018年,为给中大以及其它机构的南海科考活动提供每日天气预报,学生们整个假期都在连续值班,不言苦累、无怨无悔。“我的学生真的非常好。”在采访中,他感慨良多。


“有的老师会抱怨学生不好,有的学生会抱怨老师不好。但是很奇怪,我觉得我的学生都很好。”黎老师在科研和教学中都保持着乐观心态,学生能力有高有低,即使是面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他依然葆有足够的耐心,悉心指导,不断鼓励,助力学生们成长。

 

作为大气科学学院分管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比起普通教师的身份,黎老师肩上更多了一份责任。中山大学的大气科学学科,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如何最大限度地将学科发展的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需要无数中大大气人的实践和开拓。以热爱起,以责任终,黎老师明白,在名为“教师”的旅途中,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扎根中大讲台25载,坚守“好的教育源于爱”、“好的师德源于热爱”的初心,始终保持对本科教学的满腔热枕,他一直在路上。




推荐阅读




---iSYSU---

来源:党委宣传部

采写:刘秋杏、梁幸琳

鸣谢:大气科学学院

编辑:曾琳源

责任编辑:钟财芬

初审:李劲峰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好的教育源于爱↓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