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潜心32年打造“王牌”,步履不停推进教学改革,这位中大医者初心未改!

中山大学 2020-02-11

编者按

中山大学 2019 年春季工作会议将于4 月 20 日至21 日在珠海校区召开。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我们推出第九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采访专题,通过展示名师们先进的育人理念、经验和特色的育人成果,为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患者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看肝病,到三院”。“三院”,指的便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凭借着一流的医疗水平,传染病学科科室已成为了附属三院的“金字招牌”。好口碑得之不易,这一块金字招牌积淀了六十多年的底蕴,凝聚了传染科几代人的汗水与智慧。

 

参观传染病学科科室时,附属三院肝病医院副院长高志良教授热情地介绍了科室近年来的累累硕果,他细细点列,如数家珍。从1987年成为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姚集鲁教授的第一个硕士,到如今的科室主任及博士生导师,今年是他从事传染病临床研究的第32个年头。


高志良教授接受采访 (摄影:黄舜珺)



医路悠悠,他这样走来


附属三院传染病学科是一个有着较长历史,医疗、教学和科研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临床科室。从1954年组建至今,在半个多世纪中历经沧桑。无独有偶,高志良与中大三院结缘,也经历了一定的波折。

 

由于父亲是军医出身,高志良教授从小在医院长大,在耳濡目染中,他自然地选择了从医的道路。然而,刚毕业的他并没有即刻到医院做临床工作,而是先到当地卫生局医务科做了三个月的行政。马不停蹄地在市、县、大队、学校等机构做调查、走基层的经历,让他获益良多。“但后来想到自己的专业,觉得还是想要当一名医生。”于是,高志良教授转到衡阳的传染病医院,开启了从医生涯。“传染病长期以来都是人们关心和惧怕的一个议题,我刚刚接触传染病学时,一开始是觉得新奇,什么都想学,后来就成了兴趣。”那时的他充满干劲,认真地看书、学习英文,仅一年时间,他便升任科室主任及当地医疗抢救队队长。

 

传染病的突发性较强,且治疗较为急迫,对医生的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谈起往事,高志良教授觉得当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在20世纪80年代,急性传染病多发。流行病‘白喉’肆虐,患者被送来时,大多情况危急,我们必须在10分钟内切开患者喉部,将‘假膜’吸出,这极大地考验了医生的医术。”高志良教授逐步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也许是“命运冥冥之中的安排”,1987年,高志良教授转入中山医传染病学科科室,成为了中山医著名传染病学教授姚集鲁教授的第一名硕士生。那时的他每天都面对繁重的急诊任务,直至很晚才下班,可谓“踏霜踩露而出,披星戴月归”。


高志良教授进行教学查房 (摄影:附属第三医院)


导师和科室里的教授严谨治学,言传身教,给高志良教授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对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坚定了全身心地投入到传染病研究的信念。2004年,高志良教授担任传染病学科主任,与其他学科带头人一同推进传染病学科的发展,为传染病学科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教学改革,他从不止步


如何打造医院的金字招牌?附属三院传染病学科是全国高校和综合性医院中最大的传染性疾病教学、医疗和科研基地之一。建基于此,高志良教授将推进医教研“三位一体化”作为工作重心。长期以来,他带领科室教职人员承担了全校各个专业、层次的传染病教学任务,致力于教学研究和改革。

 

当被问及“传染病教学改革的方向时”,高志良教授认为:“传染病学在教学中历来是非常受重视的。”自1988年以来,科室就连续参与主编《传染病学》规划教材(3-7版)和七年制、八年制医学生《传染病学》教材的工作,加上彭文伟教授的专著《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附属三院的传染病教研科室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


《传染病学》教材(1-8版) (摄影:黄舜珺)


作为最新《传染病学》(第9版)的副主编,高志良教授认为:“教材编写需要在整体的教学框架下去适应各个阶段的变化和作出调整。”在编写教材时,高志良教授会将新的研究成果、研究趋势等内容加入教材,让学生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教材,从理论到与案例中自主发现其中的差异。“当学生在翻阅教材的时候发现与之前有不同的时候,就会在心中产生疑问并自主寻求答案。”相较于原版本简单地给出一个“由于机体的强烈免疫反应导致肝衰竭”的定义,新版本教材在讲解“肝衰竭”上跳出了枯燥、干巴巴的描述,加入了“三重打击”假说,通过直观展示肝组织在衰竭过程中经历的免疫损伤、缺血缺氧、内毒素血症三重致死性打击,提高学生对病变过程的具体认知,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欲。高志良教授以“肝衰竭”为例讲述他的教材编写理念:“我希望能借助更细致的阐述,增强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在教学上,高志良教授很注重学生的“问题导向思维”。他为学生设立了“教授查房”和“教学查房”等实践课程内容,让学生们积累临床实战经验,实现书本上的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融会贯通。附属三院14级的感染性疾病科的博士研究生汪梦兰从这种教学方法中获益颇多:“高教授会要求我们去参与查房,整理自己的病例笔记,主动去查阅文献和整理资料。这种先自我发言、再由老师进行纠正辅导的方法,更有助于启发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学会从自己提出的问题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病例讨论笔记 (摄影:黄舜珺)


除了针对医学生的教学改革外,高志良教授也致力于让更多非医学生了解传染病知识。2006年起,高志良教授开设公选课“现代传染病学——常见传染病的传播与预防。高志良教授坦言:“即便在大学生群体,传染病知识的普及是很困难的,但是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对这方面的兴趣会增加,这对传染病防控的普及无疑产生了很大的帮助。” 如今每年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越来越多,高志良教授乐见其成。2016年该门课程成为国家慕课联盟首批建设课程,这一教学改革的成功,让高志良教授坚定了拍一套完整的传染病学视频教材的想法:“鉴于传染病极强的季节性,很多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能了解到反季节会出现的传染病的实际情况,所以通过视频的形式不仅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也可以普及给更多的受众,增强公众的传染病防控意识。”

 

回顾教学改革上取得的成绩,高志良教授为他的团队感到骄傲:“所有国家教学品牌我们几乎都拿到了。


以人为本,他育菁英无数


“我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要做一个有灵性的人。不能做一个算盘珠一样的人,推你的时候才行动。”这种对学生的培养理念,和高志良教授早年的求学经历密切相关。


高志良教授进行全英授课 (摄影:附属第三医院)


1999年,高志良教授到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从事博士后研究,UCSF的人才培养制度也给了他深远的影响。“教学的好坏取决于老师的个人水平,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高志良教授解释道:“真正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明确中间的过程,教导学生关注过程。如果他们能够完全地去落实,那么无论教学的老师是谁,都可以实现设定好的最佳结果。”故而,无论是“教学查房”、还是“教材调整”,在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方向中,都一直着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人翁意识。

 

“我会要求我的研究生每个月至少要见我3次,见面时跟我汇报你本周做的事情。”这种及时的反馈制度,让高志良教授与学生能够相互交流,更好地去指导学生,避免他们走弯路。汪梦兰对此深有体会:“我在做淋巴毒素β受体激动剂治疗慢乙肝的相关课题中,发现自己重复多次,仍无法做出淋巴毒素β受体激动剂降低HBV复制标记物的实验结果,跟高老师汇报后,他先指导我要从机制方面思考,可以先检测淋巴毒素β受体抑制HBV复制的通路上的蛋白水平,同时也提醒我做好换课题的准备,如果这个课题不行可以及时进行新课题。所以后来即使没有得出原来课题的实验结果,也会有准备地开始新的课题,不至于花费很多的无用功。”在这种“过程管理”的严谨氛围下,高志良教授的很多学生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我很多学生现在都是博导了,赴美国、法国等学习工作的也不在少数”,说到这些同学的时候,高志良教授流露出一位师者的满足和自豪。

 

汪梦兰回忆道:“在本科的时候只上过高教授的理论课程,那时候感觉他挺严肃的,到研究生阶段,跟他有更多的接触后,发现高教授是一位很有亲和力的师者。”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高志良教授都很关心学生,他也会经常和已经毕业的同学联系询问近况。“有时候,高老师看到一些比较好的‘鸡汤文’,也会转发到微信群里。文章或分享为人处世的道理,或为缓解学子的压力。”一碗碗浓厚的“鸡汤”背后,是为人师者润物无声的关怀。

 

在高志良教授办公桌的书柜里,整齐摆放着一摞摞学生手写的病例笔记。每天,他都要花不少时间来指导学生的临床实践。对他而言,历32年沧桑,从悬壶济世到培养后进,那颗打磨金字招牌的匠心,从未变过。




推荐阅读


---iSYSU---

来源:党委宣传部

采写:刘佳燕、张映美、李牧瑶

编辑:李牧瑶

摄影:黄舜珺

鸣谢:附属第三医院

责任编辑:李智

初审:李劲峰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32年打造出“王牌”↓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