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头天抢救,隔天坚持科技答辩,这位中大教授说:只要没倒下,生命我主宰

中山大学 2020-02-11

(视频来源:南方都市报)


病号服里穿着保暖内衣,外层套着轻羽绒服,在20多摄氏度的广州,王磊的装束有点格格不入。天气的骤变,让他上午畏寒,下午高热,身体犹如乘上了过山车,不由自主。

 

作为消化道肿瘤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结直肠肛门外科三区主任王磊,从事研究、临床、管理,在人体胸部以下、大腿以上这片区域,耕耘了20多年。今年3月,王磊站上领奖台,他的团队,获得了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王磊教授团队获得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让人唏嘘的是,同样是消化道肿瘤,再次改变了王磊的人生轨迹。2018年3月,他被确诊为晚期胰腺癌。一年多来,王磊从惊愕到积极面对,但始终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工作。病中,他仍坚持牵头完成放射性结肠炎共识项目,“没办法延伸生命长度,能增加厚度,也不枉在这世界来一回。”“我非常庆幸,前面的几十年,我的身体没有拖过后腿,我一直精力充沛地做着喜欢的工作。人生就是一个旅程,早一天或是晚一天,都要下这趟车,每个人都难以逃脱,我只是早一天下车而已。”他说。


“癌中之王”的降临


2018年6月5日,第54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一位特殊的主讲人,站上这个被称为肿瘤界“奥斯卡”的讲台,在国际近万肿瘤专家的注视下,作消化道肿瘤领域唯一的中国口头报告


他着西装,打领带,身材挺拔,全程英文陈述,但剃着光头。他是王磊。

 

这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王磊罹患胰腺癌,刚做完大手术两个月。历经化疗,脱发严重。为了在ASCO上顺利发言,他在酒店的床上躺了10多个小时。


▲2018年6月5日,王磊教授在第54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上作报告


时间倒回至2017年下半年,王磊常感腰痛,感冒不愈。但几十年几乎没有吃药打针的他,日程被排得满满的,并没有太在意。

 

一切突如其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2018年3月中旬,员工体检,王磊肿瘤标志物CEA异常升高,让这位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研究的专家有了不好的预感。检查结果显示:晚期胰腺癌,且转移到了肝部。此时,他才49岁。陪他检查的老朋友也不知如何安慰,只能迅速打电话向医院领导汇报。

 

因为隐藏深、死亡率高,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如果不治疗,生命一两个月可能就会结束,即使积极采取治疗,可能也只能撑个两三年。”在肿瘤领域浸淫多年,王磊自然清楚。

 

当天回到家里,王磊躺在床上,握着妻子的手,望着天花板,他觉得不可思议。“他压根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个病”,妻子说。

 

但王磊很快调整好了自己。不久,学生在群里,收到了他发的消息,“老师告诉我们他得了胰腺癌,但是他不把它当成肿瘤,而是当成要去战胜的对手,积极面对。”王磊的学生、附属六院病理科副主任范新娟清晰记得当时的细节。

 

4月的第一天,王磊躺在自己最熟悉的无影灯下,接受了10多个小时的手术,上腹腔空了近半。他也主动参与了手术方案的设计,他希望搏一下,把肿瘤切得更干净。“做手术的时候,我完全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第二天醒不过来,我可以接受。”


“宁可轰轰烈烈燃烧三年”


“我或许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我可以主宰生命的厚度。”年轻时曾思考人生的活法,王磊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宁可轰轰烈烈燃烧三年,也不愿得过且过三十年

 

过去一年来,王磊承受了40多年来从未曾承受的痛苦,有时痛到彻夜难眠。由于不能正常进食,他80%的营养都靠输液来维持,原本高大健壮的身体变得瘦削。


但他并没有就此停下匆匆的脚步。手术后两个月,拖着这副羸弱的身躯,随时随地与体内肆虐的癌细胞作战,王磊重新出现在诊室、科研会议室,他甚至走向放射性肠炎创新治疗研究的评审台,再进一步走向国际。


▲2017年,为一名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天河术”的王磊教授(右)


过去十三个月的时间,王磊的生命在提速:

 

术后两个月,在病床上躺下十个小时储存体力,他走向第53届芝加哥美国临床肿瘤大会,作为主创团队成员代表,向来自世界近万名肿瘤前沿领域的专家学者作消化道领域唯一一项来自中国的口头报告,这项关于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对照研究,对世界各国晚期直肠癌治疗指南有重要的价值;

 

前一夜还在吸氧抢救,次日他如常出现在广东科技奖的初审会上,向评审专家阐述放射性肠炎的创新性治疗研究成果,这项成果最终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殊荣。这一年,他牵头与全国30多名专家共同制定发表了《中国放射性直肠炎诊治专家共识(2018年)》

 

身负晚期癌症患者和医者两重角色,他重新出现在诊室,给予同在抗癌路上的人更多的心理抚慰;在每周三下午的医学研讨会上,时常看到他边打点滴边参会的身影。

 

王磊拖着病躯践行医学理想的点滴瞬间打动了众多的医者,他的众多医学学生为此默默卯足劲前行,与老师一起共同推动放射性肠炎科研,践行医者理想。


“他为时代做了应做的事”


王磊的父亲是一名普外科医生。“父亲帮助病人解决痛苦很有成就感”。怀着治病救人的初心,他同样报考了临床医学系。虽然被调剂到口腔医学专业,但做一名外科医生的梦想从未熄灭。

 

“进口转出口”,从口腔学到结直肠外科临床和科研不断上行,目光却一直瞄准“下三路”,王磊开玩笑说,自己和直肠有着不解之缘。除了擅长治疗结直肠疾病外,作为一名河南人,他的性格也有着中原人普遍的热情和爽直,“是一个直肠子”。


▲2015年,医院职工拔河比赛时的王磊教授(中)


1995年,他从家乡河南来到广州,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普外科,1996年考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成为时任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汪建平的学生,毕业后留校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工作,2000年又读了在职博士。2001年9月,在医院的支持下,他前往美国,从零开始涉足分子医学领域,进行了3年半的博士后研究。

 

回国后,他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常常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2007年,当时的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汪建平担任附属六院首任院长。王磊跟着老师来到这里,开始了创业之路。他第一个提出要建设胃肠肿瘤的生物样本库,为科研和临床治疗打下基础。

 

短短10多年,医院茁壮成长,胃肠肛门专科是目前国内最有“话事权”的专科之一,牵头制定了包括直肠癌、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痔瘘裂、疝气等多种消化道疾病的诊疗规范和指南。胃肠肛门外科有了10个病区,床位从最早的40多张增加到700多张。

 

“我们这一代人,总是把国家和大家庭放在最前面,小家庭放在第三位。”王磊说,现在自己就是力所能及地做,看还能为国家再作些什么贡献

 

“你怎么就那么傻呢?”妻子总是问他。“我就是这么傻。”王磊总是这样回答。


将“冷门”研究做到世界闻名


王磊笑称,他最喜欢做手术,忙的时候,从周一到周五,早上八九点一直到晚上十点,“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只要在手术台上,从来不觉得累。”

 

“周末在家半小时就坐立不安,又要回医院去。”妻子经常无奈地跟孩子说:“爸爸已经入魔了。”


▲ 王磊教授与科室团队进行常规病例讨论


在附属六院3楼的2号诊室,在住院楼23楼的外五科病区,在附属六院官微的留言里,在多个医生评价网站上,王磊被冠以医术高超、待人真诚的标签。

 

患者的感激不仅在于王磊帮他们消除最大的病痛,更在于他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视。“我们选择手术方案时,生命是第一位的,但同时也要尽可能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保证他们有更高的生活质量!”王磊说。在他的妙手下,有更多的患者保住了肛门功能和生育能力。

 

主治医生马腾辉是王磊的学生,他最喜欢谈到的一个细节是,手术室里,患者躺在无影灯下,耳边除了监测仪器的滴滴声,就是王磊详细的讲解和不时的提醒:“注意,这里是输尿管;注意,这是控制射精的神经;注意,不要损伤到括约肌……”尽管已经成功完成了数千例手术,每一台手术他仍会以十二分的小心应对,确保成功。

 

王磊说,作为临床医生,他的危机感很强。20多年来,他习惯于在术后总结,哪里不够完美,潜在的风险点在哪里,让患者更多保留生理功能,减少并发症。在大肠癌研究领域,王磊一直是“冷门”的科学家。他关注放疗带给患者的放射性损伤,这个难出成果、别人不重视不愿做的领域,他一做就是10年。


▲王磊教授(左)在手术台前工作


在诊疗的过程中,他发现,部分肠癌患者虽然肿瘤已根治,但却因肠管放射性损伤,依旧饱受煎熬,直肠肛门功能受到影响。为有效预防放射性损伤,汪建平和王磊的团队不断探索创新,成功建立起一套术前“单纯全量化疗”,去放疗的直肠癌治疗新方案,为直肠癌的治疗打开了新的篇章。

 

而针对已经放疗的患者,所开创的新手术方式——天河术,则是王磊最得意的作品。当时王磊在直肠癌治疗新方案中发现,放射性肠炎与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密切相关,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灵感,开创实施近侧扩大切除手术,减少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研究成果屡获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

 

在美国,一般新术式多以个人命名,但王磊本着低调的原则,想以广东的某个地方命名,“羊城的英文很难拼,岭南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地方,而天河叫起来很响亮,六院也在天河区,于是便注册了专利,叫天河术。”

 

创新并非易事。“要围绕这个问题,魂牵梦绕几个月,甚至几年。”

 

带着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今年3月,在2019年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王磊团队斩获了201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第一次答辩的前一天,王磊因为病情反复,还在吸氧和抢救,下床都成问题。但隔天,他还是坚持到场,“答辩的时候,评委说王磊你坐下吧,但他还是站着答辩完了,他认为坐着对评委不尊重。”范新娟记得。

 

领奖那天,王磊状态很好,非常高兴,“这些研究和病人的生死息息相关,对临床医生来说更有意义,更欣慰。虽然现在身体很虚弱,但有时候做梦,都还想继续研究下去。”



推荐阅读


---iSYSU---

来源: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人之初

记者:李秀婷、梁超仪、阳广霞、宋炳军

通讯员:简文杨、李饶尧

鸣谢:附属第六医院

编辑:孔维泽

责任编辑:罗志豪

初审:李劲峰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为无私的敬业精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