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平:做不能被替代的学术 ——关于人文学科“三大建设”的一些思考 | 2019秋季会议笔谈(一)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中山大学中文系 Author 彭玉平
编者按
9月21至22日,我校2019年秋季工作会议在深圳市光明区召开。本次会议以“坚持‘三个面向’引领,提升‘三大建设’水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主题,旨在凝聚全校上下的智慧,形成对于“三大建设”的广泛共识,并将此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指导,推动科研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努力。全校围绕大会主题,积极学习会议报告精神。近期,我们推出系列笔谈,听听他们的声音。
△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 彭玉平教授
“三大建设”的根本导向是“三个面向”,即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当然是综合了文理医工农艺等诸种学科而言的,具体到每一类或每一个支撑学科,自然各有侧重。罗俊校长在今年秋季工作会议报告中,已经充分注意到这种学科差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类学科间不同的建设路径和目标,这体现了一所成熟大学的品格和精神。
“三大建设”的指向必须非常明确,否则建设的核心价值和意义就会受到削弱。就文科中的人文学科而言,当然与其它类型的学科会有一定的交叉或重合,但学科建设、学术建设与话语建设必须成为基本的落脚点,“出思想、出理论、出学派”则是建设宗旨。从规模到高端,从高端到引领和特色,这是一个不断提升和蜕变的过程。对于这个过程,我们除了需要付出耐心,更需要付出智慧与胆略。
人文学科是以人为本的学科,“人”的特性自然带来学科的特性。芸芸众生,大多形貌精神相似,唯拔出众俦才能令人侧目。人文学科有特色才不可替代,或者说,能够被替代的学术,一定不是第一流的,也一定是缺乏强大的生命力的。思想、理论、学派的精髓就在特色和一流上,这是人文学科“三大建设”的根本追求。等而下之的思想、理论与学派应该不是人文学科“三大建设”的根本方向。也许“特色”尚可区别对待,但“一流”并不能再细分三六九等。
以前人文学科多强调个体研究,鼓励做孤独的思想者。如果真能成为高明的思想者,当然要继续维护这种“孤独”的状态。但回顾过往,其实更常见的情况是人虽然“孤独”了,但却沉睡了,无声无息了,并没有产出很高明的思想。如此,所谓“孤独的思想者”就成了慵懒和懈怠的遁词,这一类人实际上就成为学科的消费者,而不是建设者。
做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需要极高的天赋,这样的思想者其实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对绝大多数人文学者来说,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的建设应该是合适的,这也确实是一个整合学科队伍、赢得发展机会、共享学校资源的好机会。在轰轰烈烈的时代发展面前,人文学科同样面临着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的问题。譬如大团队与大项目,即可以在协作中提升研究境界,彼此用长,而合成有机的项目成果,获得更大的学术作为。当然这种协作与整合需要仔细寻找到科学合理的路径,并将这种路径建立在学科的基点上,而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缺乏深度融合、杂乱无章的组合。这种凑合式的大团队是假大团队,而这样的假大团队也不可能产出真正的大成果。
大平台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加速学科融合的步伐。坚守学科的边界,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护学科的纯度和精度,但也制约、限制了学科发展的空间。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当下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基本态势,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学科的发展将会严重滞后,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困境。学科的分类本来就是相对的,学科的融合才是绝对的。“三大建设”贯穿着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就是“融合”。融合发展,才有可能创造出更高远的学科和学术境界。
一所大学只有将永无止境作为追求,才有可能更具格局,更有气象。而且这种气象不仅要大气,也同样要有锐气。中大的人文社会科学近年在项目申报上连续稳居全国第一,但这只是数量上的“辉煌”,而真正体现一所大学、一个学科高度的往往是标志性成果。虽然并非所有的大项目都能产出大成果,但大项目与大成果的关系自然是极为密切的。成就一所大学、一个学科声望的,主要在于具有学术标杆意义的学者和学科标志性成果。标杆性学者与标志性成果才是思想、理论与学派最精要也最宏阔的体现。
推荐阅读
---iSYSU---
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系
作者:彭玉平
编辑:吴敏
责任编辑:郭金文
初审:赵现廷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