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创新引发展,“三大建设”促一流 | 2019秋季会议笔谈(十)
编者按
9月21至22日,我校2019年秋季工作会议在深圳市光明区召开。本次会议以“坚持‘三个面向’引领,提升‘三大建设’水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主题,旨在凝聚全校上下的智慧,形成对于“三大建设”的广泛共识,并将此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指导,推动科研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努力。全校围绕大会主题,积极学习会议报告精神。近期,我们推出系列笔谈,听听他们的声音。
航空航天学院院长 吴志刚教授
9月21日,罗俊校长在2019年秋季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坚持“三个面向”引领,提升“三大建设”水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大会主题报告。报告分析了学校近五年来的发展情况,阐述了“三大建设”的基本内涵,明确了新时期“三大建设”的主要路径与努力方向,有效凝聚了广大师生智慧共识,将有力推动我校科研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作为深圳校区首批建设的工科学院之一,航空航天学院坚持以“三个面向”为引领进行聚智创新,以“三大建设”为抓手开展学科建设,以建设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为使命,促进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的融合交叉,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航天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展“三大建设”是促进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建设的有力抓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复杂性等特点,需要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的支撑,进行集智攻关。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拥有国内一流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校,都是以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而著称,他们依托大平台建设,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重要成果,形成小卫星技术团队、高超声速飞行器团队等国内一流的研究团队。
航空航天学院的发展,将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积极谋划“三大建设”。航空航天技术与国防安全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瞄准国家和国防安全重大需求,谋划“三大建设”,努力为实现航天强国梦贡献中大力量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同时,瞄准学术发展前沿,在力学基础研究和航空航天应用研究上同时发力,谋求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呈现更加显著的“双力驱动”规律。
在团队建设方面,学院采取三项举措。一是围绕学院发展定位,积极从国内外引进高水平优秀人才;二是举办学院学术沙龙,努力促进在岗专任教师之间的交叉融合,特别是促进新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与原有力学学科的融合发展;三是积极与国内航空航天优势科研单位和工业部门加强合作,在高超声速技术、新型航天器平台技术、空天安全技术等领域,与相关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打造一流的科研团队,为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奠定基础。
在大平台规划方面,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规划形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智能空天安全技术、新型飞行器系统技术等大科研平台。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研究平台,将以大空域宽速域动力与气动技术、可重复使用材料与结构技术等为核心,持续开展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飞行试验验证,为我国新型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提供重要支撑。智能空天安全技术研究平台,以国家空天安全重大需求为牵引,发展空天态势智能感知新理论、空间目标智能操控新方法、空天智能集群信息处理新技术、空间遥感大数据分析新应用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为我国新型空天安全装备研制与体系构建提供重要支撑。新型飞行器系统技术研究平台,瞄准分布式电推进飞机、传感器无人机、仿生空间机器人等新概念飞行器,开展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为未来飞行器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这些大平台规划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方案,亟需加大投入开始建设。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作为20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速、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科学技术之一,在推动原始创新,促进学科交叉与学科融合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我院将充分发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力学学科的特点,以“三大建设”为抓手,聚智创新,努力把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与力学学科建成为一流学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