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等你来!中山大学强基计划九大专业集体亮相

等你来的 中山大学 2020-09-14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我校2020年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成才目标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基础医学。招生计划为150名。


(图片来源:官微往期推送)




数学与应用数学




万物皆数学,数学赢未来

(图片来源:数学学院)


强基班学生的培养特色


双导师制度

学术导师、生活导师


荣誉课程制度

荣誉课程为学院学术带头人主讲的

具有研讨班性质的小班课程

强基班学员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这些课程。


个性化培养方案

学习与发掘因人而异的兴趣与方向

可提前修读本科高年级课程或研究生课程

可直接参与一流导师的科研项目与课题

享有单列的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指标


深造与发展方向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毕业生

在金融、数据科学及各个交叉学科的

申请、深造与就业

都具备着明显的优势与便利条件


(图片来源:数学学院)





物理学




物含妙理 前路有你


(图片来源:物理与天文学院)


始建于1924年的物理学科
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


强大平台支撑

天琴计划大科学平台

中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

广东省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重点实验室

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平台


高水平科研成果

研究成果在Nature发表

激光测距台站实现月球表面全部角反射镜精确测量

天琴计划首颗试验卫星“天琴一号”发射成功


培养目标

强基础、育情怀、进前沿

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

的未来科学家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前沿问题的兴趣

引领学生进入关键科学技术领域

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图片来源:物理与天文学院)





化学




期待你与中大的美丽化学反应


(视频来源:化学学院)


百年化院,奋发图强

学科影响,一流成双

化学高材,皆入双万

实验教学,国家示范

教学团队,精品课程

人才基地,资源共享

顶刊突破,连点成线

小明接胜,学术大师

楚源仕民,行业翘楚

化材新楼,未来可待


化学强基,黄埔一期

单独编班,院士担纲

厚植基础,重视创新

有效衔接,个性培养

专属课程,推免优先

战略需求,准确对接

早进领域,锻炼能力

探明路径,勇担使命

培育情怀,立志成才

为国分忧,等你速来


(图片来源:化学学院)





生物科学




晓生机万物,创万物生机


(图片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悠久的历史,一流的专业

齐全的学科体系,强大的基础配套

研究领域覆盖生物学全部二级学科

教学及科研体系包括:

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教育部黑石顶野外工作台站

国家二级博物馆


贯彻

“广学精研,知行并重”的教育理念

聚焦

人类健康、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国家重大战略

立足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需求

培养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免疫与人类健康、

动物疫病和作物病虫害防控防治、

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等

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

有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的生物学领军人才


(图片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




寻天地万物共生之法,建绿水青山美丽中国


(图片来源:生态学院)


广阔的平台资源

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双一流、A+学科

配备有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及科研资源平台


新颖的培养模式

一对一导师制

小班教学制

厚基础、重实践、强交叉的

国际化培养模式


广泛的研究领域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演化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与保护

生态系统修复与功能提升

生态资源利用与绿色发展

引领生态学科主流发展方向


全面的专业课程

生态学教学涵盖广泛

包括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

微生物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修复生态学

可持续生态学


热爱自然的孩子快到碗里来

一起畅游绿色的知识殿堂

成为德才兼备的生态人才

为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国梦

携手共进


(图片来源:生态学院)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为往圣继绝学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

古文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

是开启中华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


对于在古文字学与中华古代文明研究方面

有潜力、有抱负的高中生来说

这条从本科直达博士的光明大道

非常值得去冲刺

这里有容庚、商承祚创办的

全国第一个古文字研究所

也曾创办了中国高校第一个语言学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字是文明的基石

由语言文字可通向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

这一次

让我们携手从中华文明的根脉出发


(图片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学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图片来源:历史学系)


中山大学历史学专业成立于1924年

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

岑仲勉、刘节、梁方仲等

中国现代史学的奠基人曾任教于此

历代学者严谨治学,精益求精

入选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

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首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重点学科: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

广东省名牌专业

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

拥有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中国近代史教学团队


构建全球史视野下通专结合的专业课程群

全程、全方位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具有高尚品德修养和时代使命感

扎实史学专业基础、系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优秀研究潜质的新时代卓越历史学人才


(图片来源:历史学系)





哲学




究虚理 求自识



始创于1924年,学科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

冯友兰、傅斯年、朱谦之等知名学者

曾先后担任系主任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支撑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级教学名师,万人计划等海内外高层次师资


哲学强基计划以

“面向四新”、“文理交叉”、

“中西融汇”、“古今贯通”

和“知行合一”为理念

培养支撑二十一世纪

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和新医科

融合发展的拔尖哲学人才

为人类未来社会培养

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战略家


(图片来源:哲学系)





基础医学




博极医学之源,守护生命健康


(图片来源:中山医学院)


教学平台

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临床技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人才培养目标

【目标】

为服务国家生物安全战略

和应对人类重大健康挑战

培养创新性拔尖人才

【学科】

主要依托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个“双一流学科”


人才培养特色

【“订制式”专属培养方案】

本博衔接“5+5”培养模式

完善的知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夯实人文和生物医学基础

强化“医学+X”之学科交叉融合

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和国际化培养

直博推免,优生优培

                 

(图片来源:中山医学院)



报名截止时间:5月31日。你报名了吗?



推荐阅读


--- iSYSU ---

来源:招生办公室

责任编辑:黄嘉琦、罗志豪

初审:郑燕丽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