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山大学广东省综合评价专业集体亮相 只等你来!(上)

中山大学 2020-09-14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入探索多元化人才选拔机制,围绕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山大学2020年继续在广东省实施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改革试点工作,选拔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综合评价录取招生专业所属院系有:哲学系(珠海)、国际关系学院、旅游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农学院 。




▲(来源:中山大学官网)



哲学系(珠海)




2017年,中山大学入选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哲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9年,中大哲学学科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位于51-100名。


哲学系(珠海)瞄准国际一流办学水平,是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思考背景,承续中山大学哲学学科的优良传统,与广州哲学系错位发展,立足中国古今传统,突出跨学科、国际化和比较研究特色,力求突破传统的学科框架,建立跨学科研究的平台。致力于在寻求学科跨越、要求学科视野、追求思想对话、探求文明崛起中培养哲学专业拔尖人才, 积极提升中大哲学学科在国内学界的领先地位,扩大国际影响。


中大哲学珠海论坛Dan Zahavi教授讲座

(来源:哲学系(珠海))


▲藏书阁-学生活动室

(来源:哲学系(珠海))


▲中国哲学现场教学研习

(来源:哲学系(珠海))




国际关系学院


探究世界形势  投身国际变局


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先生莅临演讲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


我校国际问题研究历史悠久,对东南亚研究独树一帜,并且科研成果丰硕,研究成果在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等权威期刊发表


▲2019年第十一届中山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


培养方案对标一流,课程体系科学完备,践行“厚基础、宽口径、重方法、有竞争力”人才培养理念。


▲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在英国交换学习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交流开阔眼界,第二课堂精彩纷呈,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智慧、担当精神”的战略家、外交家、学术精英和行业领袖。


▲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新生

荣获珠海校区拔河比赛冠军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在中山大学

红色诗文朗诵比赛中获奖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




旅游学院


旅者致远 行者无疆


▲旅游学院新建院楼

(来源:旅游学院)


专业特色

酒店管理专业方向

秉承根植中国本土实践,融汇东西方管理智慧,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企业家精神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现代服务业管理精英。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核心是会展和活动管理(event management),是现代全球经贸交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旨在培养会议、展览、赛事、节庆、典礼、公司营销、文化交流、媒介事件等各类活动的策划者、管理者和研究者。


全球认可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旅游休闲管理学科”名列全球第8、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酒店与休闲管理”名列全球第28,均为国内人文社科各学科中所取得的最高排名。


▲德国杜塞尔多夫夫市长接见我院学生

(来源:旅游学院)


旅游学院新建院楼

(来源:旅游学院)


旅游休闲已成为现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需要,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全世界十分之一的就业者在这个行业奋斗繁荣。欢迎报考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我们将助你成长为“旅游创造美好生活”的领导者!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为中山大学矿物地质学系)创建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最早设立的院系之一,也是我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创办地质学教学和科研的机构之一,在地质学界享有盛誉。它开创了中国人在西沙和两广地区开展调查研究之先河,许多著名学者(如米士、朱家骅、谢家荣、冯景兰、杨遵仪、陈国达等)曾在此执掌教鞭,它也是我国地质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两广地质调查所纪念碑

(来源: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与培养

地质学专业

包括地质学和地球物理两个方向,学生具有扎实的地质学基础,具备突出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覆盖地球环境、资源开发、自然灾害等行业急需创新科研型人才。


地质工程专业

面向国家重大经济基础建设,学生具有扎实的地质工程基础,具备熟练的工程实践操作能力。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覆盖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行业紧缺专业应用型人才。


▲(来源: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学院大楼效果图

(来源: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寄语考生

学院紧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新工科”建设最新要求,坚持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科学与工程两轮驱动,以培养工匠精神卓越工程师和孕育创新潜能科学家为使命。以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为抓手,发展国际前沿和学科交叉的可持续新工科,立志建成一流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2019年度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珠海论坛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分论坛

(来源: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国际认可

2019年2月份全球著名教育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 发布的2019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化学工程),我校化学工程全球排名101-150,并列全国第6。


人才培养

学院实行“班主任制”、“本科生导师制”、“成长导师制”,构建全员育人体系。


邀请院士等专家学者做学术讲座,每年举办“化时代、聚前沿”高水平系列讲座30余场,打造“化工科技文化节”等品牌学生活动。


南海腐蚀防护战略研讨会合影

(来源: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加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融合,推动“互助学习”等学业辅导活动的开展,加强“学生学业发展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建立专业化的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推动“逸仙海外学习”、“海外短期科研训练”等项目实施,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推动创新创业类竞赛开展。


▲2018年8月组织本科生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开展短期科研训练

(来源: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化工学子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华南赛区总决赛中夺冠

(来源: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专业优势

1、专业定位高。中法政府推动,致力于培养世界一流的核能工程、研发与管理人才。


2、原汁原味法国工程师教育,获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认证和欧洲工程教育(EUR-ACE)认证。


3、小班教学和个性化辅导。师生比(1:8),国际师资占比35%。大量采用小班教学,常用小组合作学习,注重沟通与领导能力。


4、深造率高。近五年平均本科升学率88.7%。


5、职业前景广阔。受业界高度认可,历届就业率近100%。面向国内和“一带一路”巨大能源需求,毕业生供不应求。


学生发展优势

1、经过法国工程师教育高强度训练,抗压能力强、快速学习强、适应能力强。


2、数理基础扎实,深造专业适应面广,职业发展潜力大。


3、精通法语英语,拥有法国和欧洲工程师证书,跨文化交流能力强。


▲学生赴法参展与马克龙先生合影

(来源: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赴法交流机会多

(来源: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师生通过桌游学习法语

(来源: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旨在培养“国之重器、民族英才”,即熟悉电子线路和计算机基本理论、原理、技能与应用,掌握半导体基本理论、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原理、设计及制造技术,具备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具有开拓创新意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型与工程型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介绍

微电子领域是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是支撑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制造强国等战略的重要技术领域。学院重点建设微电子学科,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及设计自动化,集成电路器件、工艺及材料,集成电路封装,集成电路应用等。


学院设置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微电子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以通识教育课、大类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构造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使学生具有综合应用本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楼效果图

(来源: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位于美丽海滨城市珠海,以遥感和导航为核心研究,依托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海洋和极地科考船以及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一批高水平科学家,发展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建设国家航天遥感应用支撑体系,推动大湾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遥感综合监测及航天北斗产业化应用,目标是将学院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测绘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专业介绍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在测绘科学、航空航天科学、计算机科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及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资源调查、环境保护、政府管理与决策、城市规划、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等众多领域,是国家基础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地理国情监测、“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支撑技术。


主要课程涉及遥感原理与方法、数字摄影测量、微波遥感、激光雷达遥感、定量遥感、三维信息数字化、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大地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卫星导航与算法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技术与方法。


主要培养能在测绘、国土、林业、农业、海洋、资源、环境、交通、规划和国防等领域从事传感器的集成与设计、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遥感数据建模与反演、摄影测量与遥感系统集成的研发与推广,以及有关空间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数字化测绘和遥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生产、开发、科研和管理工作,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来源: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深圳)




学院传承和弘扬中山大学“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校风学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院以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为办学特质,与位于广州校区的公共卫生学院错位发展,通过培养学生全面的公共卫生理论和技术,加强现场技能培训、领导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为我国培养具有“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新一代公共卫生领军人才。


深圳校区医科组团建筑群效果图

(来源:公共卫生学院(深圳))




材料学院


真材实料 精工细琢


▲(来源:材料学院)


学院围绕信息、空海能源、工程制造与材料设计创新等战略需求和前沿学科,形成服务于国家以及珠三角产业升级,具有明显学科特色和区位优势的学院,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


组建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由国家杰青、青千等高水平人才组成的师资队伍,拥有完整的本科到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中山大学强大的学科支撑与新工科传新研究平台,培养材料科学家和领军技术人才。


▲书记院长午餐会

(来源:材料学院)


▲2019级新生参观校本部

(来源:材料学院)


▲暑期校外实验室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材料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深圳校区工科组团建筑群效果图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学院介绍

2017年6月在原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基础上正式成立,成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首批建设的新工科学院之一,现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并于2020年获批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拥有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入选国家/省/市级人才计划15人次。


专业介绍

涵盖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医学传感、医疗仪器三个培养方向,融合了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医学检测、生物学、化学、力学、材料学等理工医多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交叉性强。


学院开创了本科生创新培育“导师团”制度,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导师,倡导学生积极从事各项科研活动。


建有广东省传感技术与生物医疗仪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便携式普及型先进实用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平台。


同时,中山大学10家附属医院以及珠三角众多生物医疗行业相关企业,将为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持,为学生创造一流的教学科研环境。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

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获全国大学生

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优秀组织奖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学生发展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主持/参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科研活动170余项。本科生科研训练经费合计120万余元,本科生主持或参与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30余项。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以及挑战杯等各项学科竞赛奖项累计170余人次。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本科生赴企业参观交流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力行致远  逐梦空天


航空航天学院大楼效果图

(来源:航空航天学院航空航天学院)


专业介绍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是中山大学于2017年新设置专业,旨在为国家航空航天强国战略培养创新人才。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一流师资

广大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和广阔的视野,或参与过国家重大航空航天工程任务,或参与解决国家和地方重大工程力学问题。


优越办学

投入超亿元建设一流本科教学实验室,建有广东省力学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广东省海洋动力与结构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航天五院总体部共建的空间技术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空间技术联合实验室

(来源:航空航天学院)


培养特色

高度重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特别设置持续3个学期的综合创新训练课程,形成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点。


课程全面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

包括飞行力学、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航天器轨道动力学、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火箭推进原理、飞行器结构动力学、飞行器气动设计、航天器总体设计等。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核心课程

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振动理论、计算流体力学、数学物理方法、有限单元法及程序、计算方法,工程制图等。


研究广泛

航空航天工程

面向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高超声速飞行器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以及微小卫星、无人机、智能探测与控制等学科发展前沿与热点。


理论与应用力学

涉及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流体动力学与工程、结构安全与防护等,它与工科专业广泛交叉,直接解决工程科学发展和工程实际应用中的力学难题。


▲航空航天科技文化节启动仪式

(来源:航空航天学院)


航院学生参加第二届国际大学生

工程力学竞赛获特等奖

(来源:航空航天学院)




农学院


大国三农 建设有你


▲农学院所在的深圳校区

理工科组团建筑群效果图(2021年启用)

(来源:农学院)


中山大学农学院源自1909年创建的广东农业讲习所。1952年,服从国家大局被从中大调出,在43年激情燃烧的恢弘办学岁月里为国家培养了包括7位院士在内的一大批农科人才被誉为“中国早期农业高等教育家和科学家的摇篮”!


农学院第三任院长、中国现代稻作科学奠基人,中科院学部委员丁颖教授

(来源:农学院)


为了发展现代农业科学,维护国家粮食安全,2018年,中山大学农学院立足深圳校区整建制复办。


办学目标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攻克一批农业“卡脖子技术”。


人才培养

围绕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院“像培育良种一样培养学生”的育人理念,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于一体,构建“两横三纵”学业发展指导服务体系,培养扎根中国大地、具有国际视野,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善于应用创新新农科高层次的高教、科研、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科专业:农学、农学研究生专业(硕、博):植物保护(二级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


▲农学院组织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延揽青年人才

(来源:农学院)


▲农学院师生创作并朗诵红色院史诗文

(来源:农学院)


科研重点

依托中山大学多学科、高水平的综合优势,借助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地域优势,构建大平台,凝练大团队,争取大项目。重点发展智慧农业、大数据智能育种、动物疾病防控与公共卫生安全、绿色防控、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综合安全利用。


深圳校区校址平面图

(黄线区域为拟建的2600亩线代农业科技园)

(来源:农学院)


为把我国从农业大国建成农业强国三代国家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农业:

毛泽东: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邓小平:农业是基础,始终要抓农业。

习近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还要装中国粮。

 

为了十四亿中国人民的饭碗,为了农业现代化和国家复兴,欢迎报考中山大学农学院!



特别提示:

报名时间2020年6月5日-6月30日


快来报名吧!


中山大学2020年广东省综合评价录取招生简章发布

立报国大志,做强国大事——中山大学发布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等你来!中山大学强基计划九大专业集体亮相


--- iSYSU ---

来源:哲学系(珠海)、国际关系学院、旅游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航天航空学院、农学院

编辑:孔维泽

责任编辑:刘永君、

初审:何方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