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 传承文化 以档育人
我校档案馆成立于1989年9月,是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最早批准成立的高校档案馆之一。2018年学校成立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探索和推动文-博-档案资源一体化建设。
档案馆既是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载学校历史记忆的部门。馆藏24万余卷档案,记录着我校的发展变迁,也凝聚着学校厚重的文化传统与精神内涵。在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的统筹下,档案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档案资源体系,做活、用活档案资源,努力实现以档育人、以文化人。
完善学生档案资源,传承立德树人文化
档案馆以“一人一事一卷宗”为原则,构建招生、学籍、教学、实践、科研、毕业等人才培养过程全覆盖的档案资源体系,成为学校立德树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除了做好教学、科研等传统类档案管理,档案馆还增设学院类档案,面向各院系收集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各类材料。在学校发展新形势下,档案馆不断完善和细化学生类档案归档范围,加大对学生管理、社团活动等学生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同时,将学生入学和在学期间的考卷纳入归档范围,实现人才培养过程档案资源的“应收尽收、应归尽归”;积极配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与学生相关的重大活动类声像、实物等特殊载体档案的收集,如档案馆收集保存有上万件承载学生青春记忆和美好心愿的 “时光囊”,等待着它们的主人过来重启校园回忆。
▲学生学籍学位档案材料
(来源:档案馆)
编研档案文化产品,做活档案育人资源
档案馆十分重视档案编研工作,一代代档案人以传承中大文化为己任,躬身兰台,默默耕耘,整理、出版一系列档案编研成果,包括正式出版物22本,非正式出版物27本,各类基础汇编成果38种。这些书籍、资料为中大校史研究、陈展宣传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支撑,让“沉睡”在档案文献中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如近年完成的《抗战烽火中的中山大学》,展现了我校前辈们在战争年代肩负大学使命、弦歌不辍的悲壮感人的历史,激励着我校师生坚守信念,传承和守护中大精神。该书史料丰富,为我校校史考察团及抗战东迁校址的发掘提供了依据,充分发挥了档案工作融入教学科研、服务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2020年编撰的《端木正教授百年诞辰纪念图传》和“图传”首发仪式,被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传媒等各大媒体广泛报道。该图册既是对端木正教授的深切缅怀,也是对尊师重教、崇智尚学传统美德的弘扬与传承。
▲毕业生“时光囊”
(来源:档案馆)
▲编研成果
(来源:档案馆)
举办档案文化展览,打造档案育人平台
档案馆自2014年以来,结合校庆、国际档案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面向校内师生先后举办“孙中山与中山大学档案图片展”“不忘初心 不负流年—中山大学77、78级校友入学四十周年展览”“致我们扬帆起航的青春—中山大学79级校友入学四十周年纪念展”等6次活动,用直观形象、极具感染力的形式,展示和宣传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与师生风采,强化了中大学子“荣校爱校”的情感和价值认同,厚植了家国情怀。
▲《风雨同舟 血脉赓续》档案文化展览
(来源:档案馆)
利用新媒体宣传,拓展档案育人空间
档案馆把握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打造网上展厅、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以更好地宣传档案文化,进一步彰显了档案育人的独特魅力。
2014年,“中山大学历史文化展示平台”上线运行。该网上展厅对我校办学历史、师生风貌、校园环境等进行全方面展示,贴近生活、传播便捷的形式受到广大师生、校友的欢迎。上线以来,每年点击量均超5万次,成为宣传与传播我校档案文化的重要载体。
2020年,结合馆藏扶贫档案,编写《教育扶贫路的档案记忆》《一堂跨越千里网络公开课的背后》和《茶马古道扶贫路,白衣天使谱新篇》等档案故事报送教育部办公厅并开展线上宣传,充分展现学校在精准扶贫进程中的责任和担当,用鲜活的档案故事,勉励和感召中大学子投身报国,肩负起“立志做大事”的使命与担当。
▲中山大学历史文化展示平台
(来源:档案馆)
档案工作普通、平凡、枯燥,但它连接着昨天、今天和明天,铭刻着我校的百年历史,延续和传承着中大厚重的文化。档案馆将牢记“档案管理、档案服务、文化传承”之职责与使命,不断完善和丰富馆藏资源,留住中大记忆;继续加强档案编研与宣传,讲好中大故事,弘扬中大精神,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卓越大学文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立德树人 | 传马研薪火 育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 | 建优美校园 育卓越人才
▲立德树人 | 以史育人,发挥文化传承与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 ——校史陈列馆立德树人实践
--- iSYSU ---
来源:档案馆、中山大学新闻网
责任编辑:郑燕丽、李芊芊
初审:孙琛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