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演!一起重温中大《奋斗的岁月》

奋斗报国的 中山大学 2024-04-29


5月14日晚,中山大学“红色三部曲”之原创校园歌剧《奋斗的岁月》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梁銶琚堂首演。


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校党委副书记余敏斌,副校长谢湜出席现场并观看演出。



《奋斗的岁月》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80年代,讲述和展现中山大学蒲蛰龙、陈心陶、高兆兰教授等前辈学者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和家国情怀。






蒲蛰龙

把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





蒲蛰龙教授坚持把科学实验延伸到田间地头,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重大难题。他率先在我国南方大规模应用和推广“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解决甘蔗、荔枝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难题,为国家的农业发展和民生事业做出杰出贡献。




陈心陶

永远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陈心陶教授深入血吸虫病疫区,他心系民生福祉,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下河采样。他与当地政府和农民并肩奋斗,修筑“血防大堤”,从根本上破坏血吸虫宿主钉螺的孳生环境。毛泽东主席亲切地勉励他,要永远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高兆兰

科技报国





高兆兰教授放弃美国优渥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尚处于积贫积弱的祖国的怀抱,引领新中国的光学尤其是光谱学研究不断走向前沿。在实验进程遇到挫折时,她追忆与丈夫冯秉铨教授携手回国所共同确立的报国信念点亮了星光,更激励着青年师生奋勇奔向科学的春天。





全剧紧扣奋斗报国主题,围绕三位主人公着力刻画时代群像,光的意象交织成音乐语汇,展现中大学人丹心从来为家国的满怀热忱。桐花万里丹山路,前辈学者潜心学问、勇于探索、淡泊名利的治学精神也代代传承。





 “让历史诉说百年的澎湃,是永远涌动的炽热,让奋斗的薪火闪耀未来,是新时代的壮阔。”校园歌剧《奋斗的岁月》是一部深入挖掘校史资源,聚合全校师生力量创作排演的原创校园歌剧,参演学生来自文理医工农艺等不同学科。台前幕后师生以动情的艺术演绎再现了那段奋斗的岁月。


在本剧创作过程中,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教授、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徐俊忠教授给予严谨细致的学术指导,为本剧主旨精神、时代意义、人物塑造提纲挈领。在寻访三位科学家生平的过程中,物理学院赵福利教授、蔡志岗教授、周建英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庞义教授、华立中教授,中山医学院吴忠道教授、李桂云教授、詹希美教授等也悉心指导创作团队领会科学家精神内核。


回望百年征程

传承奋斗薪火

中大人追逐日月,笃行不怠!


学生感想


向上滑动阅览


参演如此恢宏的一部校园原创歌剧是我一生难得的机会。我不仅学习到了歌剧排练的相关知识,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还从研究员身上汲取了沉稳气质,从科研组员身上领悟到学术精神,从村民身上感受到了科学探索带来的希望之光。从学人旧事感受民族气魄,于历史浩荡体悟大道真知,我们是扮演者,也是剧中人。


——杜明泽 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

 那是一段动人的故事,讲了许多年。在剧中,我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是第二幕中的村支书,从初次接触到歌剧时的激动,到后来了解主要人物事迹的感动,体会到的不仅是蒲蛰龙教授“心怀远大蓝图,把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的坚定,陈心陶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只为救民于水火的决心,高兆兰不为名利海归后投身祖国科研事业的无私,还有剧组成员对歌剧的热爱与敬业。


——马小杰 医学院2022级本科生

能够参演《奋斗的岁月》,深感荣幸!我在排练过程中无数次被深深打动,既为艺术,更为传承。以大先生们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筚路蓝缕,从无到有地为我们开创出一片天地,这是他们的奋斗;我们今天通过歌剧传承他们的故事与精神,这是剧团的奋斗;参演的每一位成员来自不同的院系、工作领域,以所学所长努力作出贡献,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奋斗。“让奋斗的薪火闪耀未来,是新时代的壮阔!”


——潘健恒 物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

很荣幸能够以演员的身份参加本次《奋斗的岁月》的演出。从第一次的海选面试到最后定妆出台,这其中的坎坷艰辛、酸甜苦辣令我记忆深刻。我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大百年岁月的传承,我为蒲蛰龙、陈心陶、高兆兰三位教授的光辉事迹所感动。薪火相传,终于传到了我们的手中。吾辈青年学子更应秉持前人烛火,继续探索寰宇,造福一方。


——汤浩泽 公共卫生学院2022级本科生

非常荣幸能够出演研究员和村民。这两个月里,大家在胡导的带领下,在林老师等众多老师的指导下,一步步将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热泪的《奋斗的岁月》构建起来。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类歌剧活动,不仅收获了许多表演经验、舞台知识,还收获了一大群热情的朋友、一个温暖有爱的剧组大家庭。愿以《奋斗的岁月》向中山大学百年校庆献礼!


——蔡艺庭 商学院2022级本科生

什么是“奋斗的岁月”?身边的朋友在排练场上万分投入地塑造角色,在结束戏份后又回归学生身份分秒必争,场上场下,皆是“奋斗的岁月”。

感谢《奋斗的岁月》让我遇到并结识了一群亲爱的伙伴。在正式首演前的一个多月里,我时不时感到焦虑迷茫,好在导演和老师们时刻关怀备至,朋友们常常组织一呼百应的聚会,扰人思绪的冲突总能迎刃而解,还有一如初次听见时那动人的音乐,都为这段经历填上了明媚的主色调。


——陈昕彤 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

这部歌剧生动描绘了蒲蛰龙、陈心陶、高兆兰三位教授对学术追求的热忱,回溯了中大学人百年奋斗报国历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大学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家国情怀。“民族大义,薪火传承。学以报国,赤子之心”这不仅仅是一句歌词,更应成为新时代中大人的座右铭。在排练演出中,我还收获了舞台经验,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享受着艺术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


——陈帅 国际金融学院2022级本科生

第一次听说红色三部曲是在话剧社的时候,我当时就对此非常感兴趣。后来有幸通过面试进入剧组,我便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这个歌剧围绕蒲蛰龙、陈心陶、高兆兰三位教授展开,展现了中大精神的百年传承。两个月以来,我们每天都在排练室努力练习。总导演和老师们非常认真负责,一遍一遍地帮我们找问题并完善细节。我十分享受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奋斗的过程,也非常感谢剧组的每一个人!


——秦若 国际翻译学院2022级本科生

一段岁月一段歌,一段奋斗,一段铭记。白云山巍巍,珠江水滂滂,字字句句传颂着中大人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排练中,我们充分了解了三位教授感人肺腑的故事。来自艺术学院的三位主演的深情演绎是这部剧成功的关键,歌声随着情节的推动,或慷慨激昂、或深沉悠远,诉说人物心曲。我深切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以及中山大学对文化寻根的重视,收获颇丰。


——夏泽行 计算机学院2022级本科生

作为一名拍摄人员,我有幸能够在幕后观看和记录下《奋斗的岁月》首演过程。也为自己能够参与这样的创作过程而自豪。从下午三点到达梁銶琚堂开始,我们用手里的相机记录下乐队紧锣密鼓进行最后的试音,灯光和音响调整到最佳听觉效果,演员们在台上的完美演出,观众们掌声如雷的反馈。我很高兴能作为摄影希望能记录下所有的美好瞬间,因为《奋斗的岁月》承载着艺术追求,更寄托着中大师生不断求索,报国笃行的理想和信仰,希望这场动人的艺术演绎可以因影像而定格。


——蔡洋玥 艺术学院2022级研究生



主创团队名单

(上下滑动一览主创团队名单)



总顾问:陈春声 高  松

总策划:余敏斌

学术顾问:谢  湜 徐俊忠

艺术顾问:胡宗琪

总协调:范元办 杨建林

总执行:钟一彪 杨小柳 李  燕

宣传统筹:黄  艳

编剧:李 满 彭建楠

作曲:韩闻赫

导演:张海庆

指挥:孟  幻

舞美设计:金  桐

灯光设计:王  雷

多媒体制作:王  伦 施宏杨 汤凯昕 吴昊

音响设计:袁闯 李一

音响:陈焕妮 邝忠熙 

服化造型:于  波 小  雨 顾千雯

导演组:徐  红 林茜茜 孔庆夫 童境如

乐团统筹:原  嫄 柴  琳

形体指导:李  燕 刘艺菁

合唱统筹:周  莉

场记:罗妙琪 王佳佳 施宏杨

字幕:林绮雯

舞台监督:邹俊东 何  洋

道具:谢以纯 姚正阳 祁俊熙 颜浩宸 齐鸿飞 许哲轩 蒲诏帅 郝翰东 姚为

宣传:黄艳 孙耀斌 吴立坚 李建平 满意 邱清萌 彭建楠

后勤协调:曲  翔 董丽丽 黄涵梓 林小敏 罗妙琪

后勤保障:王梦雪 郑燕丽 胡中龙 庄艺敏 谢世姣 陈  斐 张  莹 郑嘉茵 陈  洁 肖  驰 吴文蔚 李金源 林炳龙 杨丹妮 董  婉 于灵子 李  颖 彭雪婷 郑梦婕 陈冬强 谢  华 林  仪 黄  山 

参演院系:艺术学院 岭南学院 数学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国际金融学院 国际翻译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商学院 历史学系 哲学系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管理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物理学院 计算机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医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




--- iSYSU ---

来源:中山大学艺术学院

摄影:宋文静 吴妍萱 袁诗语 方东妮

部分图片来源于艺术学院

排版:罗肖扬 周沫

一读:孙琛

初审:吴立坚 邱清萌

审核:孙耀斌

审定发布:黄艳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