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课把讲台变成了舞台,怎么回事?
讲台何以变成舞台?
论文何以变成台词?
课程的“延伸探讨”以怎样的形式呈现?
在一个安静的夜晚
中山大学哲学系锡昌堂103室讲学厅黑着灯
却坐满了老师与学生
片刻,讲台上的灯光亮了起来
哲学系首部由研究生
自编、自导、自演的革命戏剧
《我们》开演了
3月16日晚,《我们》演出现场
《我们》的由来
课程延伸,接力探索
《我们》的诞生,与哲学系研究生课程延伸论坛密切相关。近十年来,哲学系吴重庆教授开设研究生课程“中国革命与毛泽东农村调查”,课程始终致力于通过精读《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等经典文本,使大家进入到社会革命的历史情景之中,增进对根据地建设的感知与认识。2022年,该课程最先探索“研究生课程延伸论坛”教学形式,即在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将选修课程的同学们组织起来,以举办正式学术会议的形式交流彼此的课程论文,让课程论文不仅仅以一次打分作为终点,更变成一次学术交流的机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022-2024年“社会革命史视野下的中央苏区”论坛海报
2023年秋季学期末,在最后一次关于课程延伸论坛的讨论中,吴重庆教授向选修课程的同学们提议,如果有一场戏剧能让同学们扮演革命中的不同阶级与角色,将会是一种极好的进入革命历史情景的学习方式。这一提议激起了多位同学的兴趣,大家不由自主地商量起来,当即就决定排演这样一出戏。
2023年吴重庆教授与选修课程的同学们合影
《我们》的制作
致敬“苏区”,组织起来
“这是一部完全由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连道具也是自制、自淘(自行网上购买)的戏剧。”吴重庆教授说。
吴重庆教授探班指导
从今年寒假期间的
剧本创作、选角、读稿会
再到中期的
联络场地、准备道具、排练、预告宣传
直至开学第三周的正式演出
时间只有两个月
集体排练实际还不到十次
在《我们》的小剧组里
每一位同学都“身兼数职”
上午还是延伸论坛上的会议单元主持人
晚上演出就成了戏里的“贫农”或者“地主”
又要在下一幕承担起
摄影、灯光和道具组的工作
通过分工协作,组织融合
每个人都成了一块不可或缺的拼图
共同拼出了《我们》的全貌
排练照片
助教龚城笑称:“《我们》的准备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向‘苏区’的致敬——那时候的红军战士既要打仗,又要分田,还要建立政权、宣传和发动群众,并且都要在紧迫的时间内完成。”
剧组同学自主设计的戏票、海报与宣传折页
《我们》的故事
取材经典,走进革命
回到戏剧本身。戏剧《我们》紧扣课程延伸论坛“社会革命史视野下的中央苏区”主题,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寻乌县南部农村土地革命前后的故事,深入呈现了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村社会面貌以及革命变迁。戏剧一共分四幕展开:
第一幕“觉醒”表现的是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尖锐矛盾。在大革命前夕的寻乌农村中,地主集团对农民群众进行无情的剥削和压迫,在层层剥削下,农民的生存竟成为一种奢求。为了活下去,进步贫农团结受压迫的农民群众,投靠革命,谋求翻身。
第一幕“觉醒”剧照
第二幕“调查”展现了乡苏开展土地工作的具体情况。梅贤铭(地主梅章华之子,原本被送去上海学生意,最后却参加了革命)在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重新回到家乡,担任县苏维埃委员,负责督促各区土地调查和分田工作的进行,全力推动着土地革命的深入。
第二幕“调查”剧照
第三幕“父子”呈现的是乡苏维埃土地革命所包含的复杂社会关系。地主梅章华倚仗自己的亲戚是乡主席,一直暗中抵制分田工作的彻底完成。当他与儿子梅贤铭重逢时,父子二人由于土地问题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作为共产党员的梅贤铭面对亲情与公义、血缘与阶级的矛盾和抉择,毅然选择站在群众立场的一边,坚持推进土地革命。
第三幕“父子”剧照
第四幕“我们”聚焦于苏区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曾经的农民阿高如今加入了红军,然而面对温馨的家庭生活与艰苦的军队生活的巨大反差时,他打起了退堂鼓。但最终在新的乡主席和妻子的动员下,阿高明白:只有建立新社会,才能让“我们”所有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也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家也才能过上幸福生活。因此最终他还是重新回到了红军,继续坚持革命。
第四幕“我们”剧照
以上每一幕的故事情节都取材自《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幕与幕之间剧情连贯,共同展现了贫农、中农、地主等不同阶级角色在社会革命中的命运起伏与思想变化。
之所以命名为《我们》,一方面,通过剧中不同角色对“我们”指代的不同群体的认识,能够体现不同阶级对待社会革命的态度差异,呈现社会革命的复杂冲突;另一方面,“我们”这个词也融汇了同学们对毛泽东农村调查工作的理解共识——通过调查,找寻开展社会革命的最大合力——追寻最大的“我们”。
《我们》的收获
寓教于乐,好评连连
《我们》的演出时长约为40分钟
演出一结束
锡昌堂103室就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随后的交流分享环节中
到场师生热情分享了自己的观剧体验
哲学系副主任张清江副教授认为这一场演出的收获对同学们来说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方面。哲学是一个理论学科,通过经典文本理解古人的思想世界和精神世界是研习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在宗教现象学中,就有一种研究方法是以演员的方式扮演信仰者,以便理解信众在特定处境下的信仰态度。在此意义上,通过戏剧形式推动同学们进入经典文本的世界,对于哲学教学有极大的帮助。
张清江副教授
张老师所言确实是剧组同学们的真实感受。《我们》的排练过程既是一次愉快的课程活动,又是一次深入的“学术讨论”。大家会不断地交流不同阶级角色在这个情景中应有的表现,这也是对社会革命进行理解与消化的过程。
饰演县苏维埃委员的博士研究生陈瑜豪就感慨道,通过排练这部戏,他才感受到“革命”不只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巨大变动,也意味着一个普通人内心的巨变。
哲学系党委书记王丽霞也为这一课程新形式点赞。她表示将继续鼓励哲学系的师生创新多种多样的课程活动,并且希望这个戏剧形式的活动能够继续办下去,使同学们通过戏剧反哺学业,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哲学系党委王丽霞书记
除了老师们,学生观众们也很喜欢《我们》,2021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张鑫月认为,同学们在服装打扮、道具准备上十分用心,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出了那个时代人物应有的复杂情绪,对所有到场观众而言这都是一堂生动的党课。
讨论的最后,
作为戏剧总顾问的吴重庆教授说:
我希望随着这一门研究生课程的延续,这部《我们》也能够延续下去,成为一部“开放”的戏,不断有新的同学加入。随着新的学习体会的产生,又不断增添新的情节,久而久之,发展为大家校园生活中一个富有多重意义的招牌活动。
--- iSYSU ---
来源: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 哲学系
文案:王驰 张容 刘丰源
排版:吕思涵
一读:张妍
初审:吴立坚
审核:孙耀斌
审定发布:黄艳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