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夏书章,1919年生,今年105岁,中山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当代管理学、行政学的主要奠基者、行政学家。他在政治学、行政学恢复重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夏书章
采访夏书章先生之前,中山大学的老师就提醒,一定要准时到,一定。“严禁迟到!对于迟到这点,夏老是不能容忍的……”尽管我们提前到达,先生还是早就端坐在客厅等候。105岁的先生,离开椅子,站了起来,接过花束,大声请我们坐。这两年,先生的听力、视力和表达都有些退化,女儿说他也很少这样站立,但先生说话依然清晰、严厉。“行政学,最简单的就是要行动,不是坐而论道,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想从他的人生浩瀚中,听到更深处的体验和故事。遗憾的是,到了这个年纪,先生的讲述方式“删繁就简”,只在要紧处,点出关键提示。上医医国。行政学,实际行动很重要,空谈没有用,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不是浮夸地讲些空话,干出成绩来!“上医医国”,这四个字从小便刻在夏书章的心头。夏先生出生的1919年,中国正在痛楚当中找出路。在江苏高邮念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高年级学生像管理城市一样管校园,小小的夏书章,就当过学校的“小市长”。
△中学时代的夏书章在南京求学
中学期间,他两次辍学,一次,因为家寒,一次,因为国难。在原“国立中央大学”求学的夏书章,不得不辗转重庆读书,日军飞机投掷下的呼啸,是那一代青年念书的背景声。夏书章曾在回忆中说,“一路过来,看到的听到的都很清楚,感觉到痛心。只是,当时没有想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学政治学、行政学,就是要“管理好国家”。1944年,夏书章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之后转入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公共行政学硕士学位。夏书章百岁时,他的回忆录《百年寻梦从头说》出版。在书里,他这样回忆听到抗战胜利消息时的心情:“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我正在美国。自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起,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我当然非常高兴。当时的心里只有四个大字‘不如归去’!” 今天的夏书章回忆当年心情,记忆犹新:“当然想回来了!抗战一胜利我就回来了,回上海,指导做行政工作。”回国之后,夏书章从上海,辗转徐州,真正落脚,从接到中山大学的聘书开始。那个时候,他是中大有名的“娃娃教授”。夏书章:“我1947年就来到中大。建立行政学学科。因为当时才28岁,说中山大学来了一个‘娃娃教授’,都在开玩笑,很有意思。” △“娃娃教授”夏书章
行政学、市政学、管理学,是28岁的“娃娃教授”开的三门课,带着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学生们,走街串巷,实地考察,课堂内外有声有色。但随着1952年的“院系调整”,政治学、行政学专业停办,这一停,就是三十年。99岁时录制的“口述史”中,夏老这样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就把很多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取消了。政治学是资本主义国家开设的,我们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政治学有我们的内容,为什么连这个政治学都不要了呢?这个事情,我们是两个字“纳闷”…… 我纳闷了三十年。”近三十年,夏书章在哲学、伦理学、教务工作之间辗转,但心思从来都在“行政管理”研究上。1978年年底,邓小平在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说“多干些实际工作,过去我们长期忽视了政治学、社会学这些课程,要‘赶快补课’!”夏书章说,当时在学术界大家高兴得不得了,在北京开会,联名写信给中央,问是不是具备条件的大学能首先恢复政治学系。
在夏老家的客厅,书架的醒目位置摆着一份报纸的影印照片,那是1982年1月29日,夏书章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的文章《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这是学界公认的有关共和国行政学建设的第一声呼吁。
夏书章曾经不无感慨地说:“社会主义不搞国家管理,不研究,行吗?行政组织、行政程序、行政方法、人才等等,都需要研究。1985年,我们筹备中国行政学管理学会,国务院很快就组织筹备组,我当副组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成立后,地方各级政府纷纷筹办行政学院,全国政府系统培训如火如荼,讲起当时的情形,先生的眼里,依然闪着光。
△1984年12月,夏书章在合肥的全国信息交流开发讲习班讲课。
△1992年5月夏书章在南京讲座
当时的夏书章已年过六旬,普通人退休安享晚年,他才迎来学术的春天。从沿海、到内陆,密集讲课,所有的积累有了用武之地。行政学科专业在各个高校恢复,教材成了紧缺。夏书章牵头,以各地学习班上的“行政管理”讲稿为基础,紧锣密鼓推出了第一本《行政管理学》。夏书章在百岁回忆录中把自己六十岁之后的十年称为“最忙的十年”。只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十年,更忙。
1999年,在获得MPA学位的五十多年后,夏书章把MPA(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引入中国。夏书章表示,在中国加入WTO后,政府面临很多挑战,在这个时候,需要引进MPA。在北京、广州、厦门、上海开会,调查论证,决定6家大学先办,可大家积极性太高,都要办!最后24家大学先办,全是重点大学。中山大学是国内第一批开展MPA教育的高校,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谭安奎说,从教育理念到培养模式,甚至课程体系,夏先生都做了指导。“他特别强调要理论跟实践相结合。一定要有全球视野。通过MPA项目能够实现知识与经验的良性互动。在忙而更忙的70岁甚至80岁之后,夏书章的学术研究,遍布“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创新型国家”等课题。《行政管理学》教材已经出版到第六版,是无数高校学子的必用教材,全国MPA教育推广到了100多所高校。△105岁的夏书章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这些著作里,有夏书章一生的思考集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行政管理思想,我们应从中汲取营养,推动行政管理学研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是必要的,但生搬硬套别人的东西是不行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2005年,已是86岁高龄的夏书章正式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王书素在那一年决定报考夏老的博士生,“他的思维敏捷,记忆力也非常好。无论我们做任何研究,夏老都提醒我们,所有的研究一定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服务于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
△105岁的夏书章先生在书房看报如今,夏书章每天还会花时间翻阅最新的报纸、看电视上当天的新闻。他把自己的“长寿秘诀”概括为“作息有序、饮食有度、生活有趣”,我们问他生活的趣是什么,夏老反问,“生活都没趣味,活着干什么呢?”生活的“趣”,是今年初他还能在联谊活动上完整背唱京剧《空城计》;生活的“趣”, 是闲暇时与晚辈对弈,打在围棋盘上的黑白子;生活的趣,是在轻松阅读中的学术发现,《“三国”智谋与现代管理》、《从“三国”故事谈现代管理》,类似题材的著作,夏老也写了一大摞。“上医医国”,这四个字,105岁的夏书章,还在问,还在想。“行政学,做到了没有?做好了没有?”记者手记
记者手记:我是记者王娴。属于夏先生的这百余年,从家国的伤痛开始,从少年的觉醒出发;他有过和世界的风云际会,曾经在历史的转折中呼喊与见证;从行政学的教育研究、到行政管理的实践,他是常常走在前面的人。
夏老如今常坐的书房,像图书馆一样竖排码放书架,最大化利用空间,放不下的书架紧贴客厅墙壁。进门右手侧是唯一不摆书的地方,那里挂着一大幅漫画,漫画里,夏先生左手拿着一本厚厚的《中国行政管理学》,右手持一把长杖,阔步向前。
--- iSYSU ---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一读:邱清萌
初审:李建平
审核:孙耀斌
审定发布:黄艳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