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明伦原创:王坤山打官司

2016-07-06 王明伦 文学沙龙




       作者简介:王明伦,男,1960年生于青岛崂山,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青岛市崂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起,先后在《海鸥(青岛文学)》《黄河诗报》《大众日报》《青岛日报》《星星》等报刊发表作品。著有诗歌散文集《琴屿海风(合著)》,散文诗、散文入选《中国散文诗大系(山东卷)》《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精选》《青岛诗选》《青岛散文选》《青岛60年文学作品选》及各种年度选本。民间文学作品收入《崂山民间故事全集》《海洋民间故事》等书。

王坤山打官司

作者:王明伦


       崂山登窑村有个叫王坤山的,家里开着一片梨园。这个王坤山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很受人尊敬。


       这月初六,王坤山他儿将(娶)媳妇,查日子的说当天是个“公公日”,按规矩花轿进家的时候,公公和儿媳妇不能碰面,得出去躲着。抬轿的一走,王坤山也出了门,去哪儿?上了村东烟雾涧里的寿阳庵。当家的道士叫王拉朋,是王坤山他儿小时候认的干师父,论起来和王坤山算是干亲家。见干亲家来了,王拉朋当然是宾客相待,俩人就喝酒拉呱。喝到“半坎子(一半儿)”时,两人就都有些“酒样样(酒意)”了。王坤山道:“亲家,寿阳庵家大业大,不知你的地界到哪里?”“到陡阡口。”陡阡口在登窑村西边。


       “陡阡口?这么说连我也成了你的佃户?”


       “你道怎么的?早就是我的佃户了。”王拉朋头也不抬。


       王坤山一听,犟劲儿上来了,再加上喝了点酒,当场翻了脸:“哪有这么欺负人的?不行,不能你说到哪儿就是哪儿!等秋后梨‘落了堂(采摘完)’,我非上即墨县和你打官司。”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转眼就入了秋,小秋风一刮,梨也开始熟了。这天,王坤山往登窑湾码头的船上送梨。送完梨,在梨行里开了钱,鞋也没顾得穿,赤脚挑着空篓子往家走。刚走出码头,一个女人拦住了他,道:“大爷行行好,帮我一把吧!”王坤山打量了一下,见这女人穿戴打扮不一般,一问,果然是个妓女。她从城里下来跑码头,也没找着个正经主儿,把身上的钱花光了,想讨个路费回去。王坤山一共才卖了两吊钱,就都掏出来给了她。女人千恩万谢地走了,没留姓也没留名,钱,当然也上了无名簿。


       秋后梨果落了堂,王坤山就上即墨县和王拉朋打起了官司。王拉朋财大气粗,就使劲给县太爷“扎(送)”钱。王坤山知道“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老话儿,也扎钱。把卖梨的钱扎完了,就卖地。即墨县衙门离登窑村有一百多里地,来回跑趟不容易,王坤山先是在即墨城里找了个地场住着,不久就被关进了大牢,三年没回家。


       这三年里,县太爷隔几个月就升一回堂,光升堂不断案,变着法儿捞银子。三年后,见再也榨不出什么油水了,就说这桩案子即墨县断不了,让他上济南府。


       官司打到这份上,王坤山是不死就得争口气。在即墨城里熬了这三年,王坤山已经被“囚搓(折磨)”得不像个人样儿:头发全白了,辫子也不像辫子,瘦得全身皮包骨,上济南府是让人用“食盒”抬着去的。当时济南府是个生死衙门,没有门路去告官,进去不死也得脱层皮。王坤山正愁得不知怎么办的时候,打那边过来一个女人。到了跟前瞅了他一眼,就站住了,道:“大爷,您这是怎么啦?走,咱回家去说。”


       女人把王坤山领回家去,先找出衣裳来给他换洗了,又沏上茶水,道:“大爷您不认得我啦?”说了当年在登窑码头给了她两吊钱的事。她一提,王坤山也想起来了,如同见到了亲人,就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和女人说了。女人听了,道:“大爷别愁,住会儿我这要来个人,你见了他就赶紧跪下。这人必然会问什么事,然后就由我和他说行了。”


       果然不多一会儿,从外面进来一位公子哥儿,女人给王坤山使了个眼色,他马上跪下了。公子哥吓了一跳,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何要给我下跪?”女人接过来道:“这是我的救命恩人。当年我落难的时候,多亏大爷救了我。现在有了难,你看该怎么办?”


        原来这位公子哥儿是济南府知府大人的少爷当时正和女人相好着。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对王坤山道:“进衙门告状没钱不行。这样吧,我先给你三吊钱,你去扎给班头。明天不管他们怎么吆喝,你都不用理,只管往里走就行了。”


       第二天升堂,王坤山往里走的时候,两旁的衙役手里拿着把棍、柳条,嘴里喊“打”,却不动手。来到堂上跪下,知府问了问,又传王拉朋上堂。到了王拉朋往里走时,衙役们的把棍、柳条一齐上,挨那个打就不用提了。


       俩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知府觉得还真不好判。就先让两人回去,自己装扮成个老道士到崂山微服私访。他先来到王坤山家。王坤山家里是个过继娘,他娘见门口来了化缘的道士,就道:“师傅您化什么?”知府道:“我一不化银钱,二不化米面,只化一顿斋饭。”他娘道:“师傅您先坐,我给您煿蛋饼吃。”刷锅和面,不多时就煿好了。知府吃饭的空儿,王坤山他娘道:“师傅别看你也是出家人,可道士和道士不一样。俺儿跟道士去即墨县打官司,打了三年了,也不知是死是活。”边说边落泪。


       知府听她哭得难受,就起身想走,他娘道:“师傅你没空,捎着路上吃吧!”就把剩下的蛋饼使包袱包起来,卷巴卷巴给他带在身上。


       从王坤山家出来,知府又打听着上了寿阳庵。来到庙前,看见两个小道士在门口扫地。见了知府,一个说:不晌不夜地你来化的什么斋饭?就撵他走。另一个还不错,道:“门口那个夹篓里有给狗做的干粮,拿块打发他中了。”


       知府听了,接过狗干粮来就打道回府。升了堂,道:“王坤山,抬起头来,你真有个好过继娘,这不,给你捎蛋饼来了。”王坤山听后吓了一跳,知道知府大人去私访过了,光怕他娘说什么不好听的话惹恼了大人。


       知府又对王拉朋道:“王拉朋,你徒弟给你捎狗干粮来了,你也吃吧!”将狗干粮摔了过去。接着就开始判案,说:“王坤山,你的官司打赢了。”写了一张告示,让济南府大小七十二座衙门都盖上大印后,又给圆了回来。知府把告示递给王坤山道:“好啦,回家和你娘安心过日子去吧。”


       正像老话说的:“赢了官司输了钱”,王坤山的官司虽然打赢了,但已经身无分文,心思自己为了争一口气,过了三年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到头来弄了个“扑喽嗖(一场空)”,觉得没脸回家见老娘。下了大堂,就一头撞在照壁上,也没撞死。等醒过来,又被知府叫了回去,问他说:“王坤山,我给你审错官司了吗?”王坤山跪下道:“大人明镜高悬,只是小人早已穷家荡产,回去也得饿死。反正这口气已经争回来了,不如一头撞死,一了百了。”


       知府想了想也是,又把王拉朋传回来,判庙上赔给王坤山二亩地,一笔钱。当面做了约,王坤山这才回了家。


       听说直到前些年,他们家里还存着这张约呢。


       搜集时间:1985年5月29日,讲述人:马鞍子村  王朋琛


作者系列文章导读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茶痴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会识宝的媳妇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水淹沧州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说媒




主编:木子(相思枫叶丹)   

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投稿邮箱:241618280@qq.com

(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文学沙龙】投稿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