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盘子石的来历

2016-07-10 王明伦 文学沙龙


       作者介绍:王明伦,男,1960年生于青岛崂山,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青岛市崂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起,先后在《海鸥(青岛文学)》《黄河诗报》《大众日报》《青岛日报》《星星》等报刊发表作品。著有诗歌散文集《琴屿海风(合著)》,散文诗、散文入选《中国散文诗大系(山东卷)》《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精选》《青岛诗选》《青岛散文选》《青岛60年文学作品选》及各种年度选本。民间文学作品收入《崂山民间故事全集》《海洋民间故事》等书。

崂山民间故事·盘子石的来历

       崂山过去有块大石头叫“盘子石”,上面刻着不少字。这块盘子石在什么地方,上面到底刻了些什么字?现在已经没人知道,不知哪年就叫石匠们打了。


       不过咱今天就说说这盘子石的来历。


       清朝嘉庆年间,崂山里有个叫马超柱的,和他娘俩人过日子。好不容易“将(娶)”上个媳妇,还是跟他舅借的钱。将完媳妇十二天,家里就揭不开锅了。马超柱就和她娘商议说:“娘,那两年我打谱去闯关东,还怕把你一个人撇在家里不放心。现在有了媳妇和你做伴,我想去闯荡两年,挣它个仨把俩的回来好打饥荒。”娘不舍得,媳妇更是不愿意。可马超柱是个犟汉头,认准的了的事儿十头牛也拉不回来。见他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媳妇就问他得去多少日子?马超柱道:“最多一年,最少半年,挣着挣不着我都回来。不想你,还想俺娘唻!”话说到这份数,媳妇知道拦不住他,就淌着泪给他打点铺盖,准备干粮。


       马超柱心想还欠着他舅的钱呢,就把自己的打算去跟他舅说了说。他舅道:“你娘和你媳妇乐意叫你去?”“不乐意有啥办法?光在家里等着,仨都得饿死!”他舅道:“对!古语说:‘男要闯,女要浪’,到了那边好好干,你娘和你媳妇由我照应着,饿不着她们。”又给了他几个盘缠钱。


       马超柱谢了他舅,回家拿起铺盖就上了路,没马也没车。


       谁知这一走就是十二年,吃的苦受的累咱就不用说了,反正十二年共挣下了十个金元宝。五个大的,五个小的,大的一个五十两,小的一个十两沉。有了这点“小过活儿(家底儿)”,马超柱就想回家。心思心思也是,将了媳妇才十二天,一走就是十二年,说不想那是假话。另外,十二年来不通音信,也不知老娘还在不在人世。一起这个意,马超柱就再也呆不住了。背起钱褡子就走,还是没马也没车,全靠一双大脚量。


       到了第三天晌午,马超柱走着走着,睁晴的天上不知从哪里飘来块云彩,就下起小雨来。云彩带的雨也就一小阵,淋拉了几个雨星很快过去了。又往前走了二三里路,老远望见前边围了一大群人。挤过去一瞅,只见路中间躺着一条“大虫(大蛇)”。这事咱没看见,听那说法光躺下的身子就有半截人高,长短那就更不用说了。这条大虫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看热闹的人都回家吃饭去了,光剩下马超柱自己守在那里。这时候,大虫的头动了一下,马超柱见它睁开了眼,就对它说道:“你不是能腾云驾雾吗?怎么会趴在这里?”


       话音刚落,那条大虫就把它盘在了中间。“你不愿叫我走?”他又问,大虫也不动弹,光瞪着眼瞅他。说话不迭,就见从不远场过来两个人,一男一女,都穿着法衣,也就是念咒的衣裳。俩人到了跟前,对着大虫道:“这遭可捉着你啦!”“你俩捉它干什么?”马超柱问。“客官有所不知,这条大虫的头上有三颗宝珠。一颗避风珠,一颗避火珠,还有一颗避水珠。”“你俩要珠子干什么?”“卖钱呀!俺俩把它杀死,摘下珠子来卖了,这辈子都花用不完!“”奥,原来是为钱呀?”“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你不稀罕钱?”


       马超柱一听,犟劲上来了,道:“俺就不稀罕钱!”他从肩上摘下钱褡子,骨碌骨碌倒出那十个金元宝来,道:“不知这些钱能不能换它条命?”俩法师一看是些黄澄澄的金元宝,道:“说实话,它长这么大不容易,俺也不想伤害它。你若真的肯舍财,俺就饶了他。”接过金元宝,收回咒语,头也不回地走了。


       马超柱对大虫道:“要杀你的人走了,你也赶紧走吧!”想想自己攒了十二年的家底儿一下子没了,怎么回家去见媳妇和娘?还得回关东。


       这时候,那条大虫已经活蹦乱跳的了,它把身子伸直了,两眼直勾勾的瞪着马超柱。马超柱道:“你是想让我骑着?”大虫点点头。马超柱就恣了:“你要是能送送我,倒省了我不少力气。”说完一偏腿骑到大虫脖子上,双手抓住它的角,就听“呼呼”一阵响,光见云彩在身边飘。


       不到一袋烟的功夫,来到一座山上,大虫在一个洞口前稳稳当当的落了地,打个目影儿就变成了个白胡子老头,对马超柱道:“兄弟,你这回救了我,大恩不言谢,先在我这儿住两天再说。”又伸伸腿,抡抡胳膊道:“这两天可让他踢蹬了,叫法力把我捆得腰酸腿痛,一动不能动。这下好了,又什么也能变了。” 领着马超柱进了洞。别看洞口不大,里面可是天楼华堂,明光佳耀。老头对涌出来接他的一大群人说:“孩子们,这回我大难不死,多亏了这位恩人,你们给我好好伺候着,千万别怠慢了贵客。”


       说着话就开始端酒上菜,全是马超柱发小没见过的山珍海味。那酒又醇又厚,比存了十年的陈酿还要香。吃饱喝足,就把马超柱请到了客屋里,专门派人伺候他。马超柱心善,虽为贵客,也不摆架子。伺候马超柱的那个小孩是老头儿的孙子,相处了没几日,俩人就无话不谈了。


       住了能有十来天,马超柱想家了,和小孩一说。小孩道:“您走的时候,爷爷肯定要给你东西,你什么也别要,就要他两样宝贝。第一要伞,再要那个小盒子。”马超柱道:“又不下雨,我要把伞做什么?小盒子也不是个箱,连件衣裳也盛不上。”小孩道:“那可不是把一般的伞,一撑开,想上哪就上哪。那个小盒子更神,有了它,吃不愁,穿不愁。缺牲口,立马出来大黄牛!”想了想,又嘱咐道:“可有一件东西你千万不能要,就是墙上挂着的那把小剑。别看小,法力无边,只要一动它,就会人头落地。”


       第二天早上吃饭时,马超柱就和老头儿说了想回家的打算。老头儿叹了口气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您要走,我也不便强留。这么着吧,我这里的东西你想要什么都行,金银财宝随便拿。”说着叫人抬出几个大箱子来,黄的金,白的银,珍珠玛瑙摞压摞。


       马超柱道:“金银财宝都不要,只想要两样东西,就怕您舍不得”


       老头儿听了哈哈一笑:道:“兄弟言重了,连我这条命都是你救的,还有什么舍不得?请讲。”


       马超柱就说要那把伞和那个小盒子。“中!”老头儿痛快地拿出来给了他。马超柱一扭头,瞥见墙上挂着的那把小剑,心话:没有巴掌长的个东西,哪有小孩说的那么玄乎?我远路迢迢往家走,正好要它来防身。就又道:“我还想要你那把小剑。”


       这回老头儿没答应的那么痛快。他想了想道:“兄弟,你不知道这把小剑的厉害,一出鞘就伤人。不是老哥不舍得,是害怕你吃亏呀。”


       马超柱道:“那我拿回去也把它挂到墙上,不动它还能吃什么亏?”


       “那请兄弟一定记住了:剑出鞘,头落地。切记,切记!”就摘下来给了他。


       老头儿领着全家人把他送到门口,马超柱“嘚哒二十五(高高兴兴)”地上了路。撑开伞,眨眼工夫就落在了家门口。进屋一看,媳妇和娘正在炕上拉呱呢。一看马超柱回来了,娘儿俩欢气的赶紧下炕烧水做饭。马超柱道:“你俩别忙活,”就拿出宝盒来,说声“好酒好菜快上来!”话音未落,热气腾腾的鸡鸭鱼肉就摆满了桌子,三个人边吃边唠家常。他娘道:“儿呀,你这一走十二年,家里多亏了你舅帮衬着。今日送半升米,明日给两吊钱。不是你舅,我和你媳妇早就饿死啦!如今你混好了,吃完饭,先去看看你舅,也好让他放心。”


       马超柱和他舅家隔着不远,吃完饭,他把小剑挂在壁子上,嘱咐他娘千万不能动,就拿着伞和小盒子上了他舅家。他舅一看外甥回来了,忙吩咐他妗子温酒炒菜,说要和外甥好好喝两盅。马超柱拦住他妗子道:“您俩都上炕,今天看我的。”拿出宝盒来,美酒佳肴立马摆了一桌子。外甥舅俩人就你一盅、我一盅地喝了起来。


       酒才喝到一半,就见从门外急忙蹿火地闯进一个人来,朝马超柱道:“你还有心在这喝酒?赶紧回家吧,你娘和你媳妇都死啦!”


       马超柱一听,撒腿就往家跑。进门一看,他娘和媳妇的头都滚在地上,刀口斩齐,连点血也没有。原来马超柱去了他舅家以后,他媳妇看见挂在壁子上的小剑,不知又是件什么宝物,就想摘下来看看。才抽出半截,娘儿俩已人头落地。


       见出了人命,他舅赶紧报了官,马超柱被抓进了大牢。县官升堂,惊堂木一拍,大喝一声:“大胆刁民马超柱,为何要杀妻弑母?快快从实招来!”


       马超柱喊了声“冤枉!”,就一五一十地把他怎么救了大虫,又怎么得了三件宝物的事儿跟县官学了一遍。“大人要是不信,可找条狗来让小人试试。如不灵验,甘愿领死。”


       不多时衙役就牵了一条狗来,马超柱叫大家都退到他身后躲着,前面一个人也不要,光剩下那条狗。只见他将剑轻轻一抽,狗头就齐刷刷地掉到了地上,也是不见一滴血。“大人您看,俺娘和俺媳妇就是这么屈死的。”


       眼见为实,于是当场把马超柱放了。马超柱把他娘和媳妇殡了,怕那把剑再伤人,也挖了个深窝子埋了起来。马超柱回到家,瞅着三间空屋光掉泪。心思身边也没个亲人了,不如还回东北去。就把宝盒给了他舅,自己撑开伞走了,从那再也没回来。


       又过了几年,一个知府大人听说了这桩奇案,就专门下来寻访马超柱。没找着,就写了一篇文章,让人刻在了一块像个吃饭盘似的大石头上。


       这就是盘子石的来历。


       搜集时间:1985年5月30日,讲述人:王宇杭  76岁

作者系列文章导读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于七和锯齿牙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惜米增寿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茶痴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会识宝的媳妇

王明伦崂山民间故事:水淹沧州

王明伦原创崂山民间故事:说媒


主编:木子(相思枫叶丹)   

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投稿邮箱:241618280@qq.com

(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文学沙龙】投稿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