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展台】余若冰原创:看开想开
作者简介:姓名,高云,笔名,余若冰,广东惠州,爱好读书写文,浅吟低唱抒心中所想,飞鸿印雪珍藏旧时光。
作者:余若冰
自从去年国家二孩政策实施后,一部分国人犹如圣徒听到福音,喜不自胜感激涕零。生育力正旺的年轻人磨拳擦掌吹响战斗号角雄姿待发,巳错过最佳生育期的夫妇们,也想紧抓最后时机,积极备战专司造人。媒体曾预测,2016年中国会出现再生育高峰。但因为一些高龄妈妈未必能如愿生育,生育高峰将出现在2017年。
以前是东风不与周郎便,人们想生不敢生。现在搭乘政策的顺风快车,经济财力雄厚的家庭,想给独孩找个伴,开枝散叶,从此万贯家业不乏继者,人丁兴旺,自不待言。普通人家甚至看起来似乎经济并不乐观的家庭,也都一窝峰顶着压力,知难而上,只为已有的孩子不孤单。他们面上乐观,嘴巴轻巧,一个孩是带,二个也是带,咬牙难一难就过去了,孩子慢慢长大就好了。
甚至,笔者走在外面,和仅一面之交年纪大不多少的卖早餐阿姨搭讪闲聊。阿姨关切相询,闻听只有一孩,马上现身说法,热情有加,那情势仿佛多年相熟知根知底的亲人老友,又俨然端着长辈的姿态,带着过来人似乎洞察世事的慧根,以相劝后辈不容置疑的语气嚷嚷道,再生一个吧,一个孩子将来可怜。
所有国人,甭管有钱没钱,几乎众口一词,以爱之名,为了孩子,再要二胎,且此种观念深入民心。想想吧,老夫妇百年后,只一个孩子留存于世,难过时沒人说知心掏窝子话,困难时也不会有谁来帮一把。血浓于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指望别人不可能,指望堂亲老表,虽沾了亲带了故还一个老祖宗,然比起一个爹娘所生一奶同胞的血亲,谁说不是终究隔了一层?凡事哪会尽心尽力,无条件一帮到底。呜乎,这么一想,这做爹妈的心肝带肉都在颤抖,绞痛。所以,有那么多神勇伟大的妈妈,在生完第一个孩子十多年之后不顾惜高龄,难产乃至性命之虞,又搏命走钢丝绳,再要了一胎,为凑双数,为凑“好”字。这中间有符合政策的,当然偷偷摸摸生产的也大有人在。
一个孩子怎么就可怜了呢?笔者一直纳闷。孩子好胳膊好腿四肢健全,因为现代营养太好,将来身高会高过父母体质更健壮,科学技术教育水平大幅提高,孩子们将来知识会更全面丰富。他们会比父辈更聪慧明理,优秀出色。想一些父母不敢想的东西,做一些父母不能做之事,他们将会有更多学习及发展的方向和空间,拥有更多的选择、兴趣爱好和朋友。他们会在正当的年龄遇到正好与之携手一生的人,再有自己的爱情结晶---下一代孩子。有朋友有爱人有孩子,他们怎会孤单。
如果说一定有孤单,那么,确实有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工作,发呆的时候,还有心底的落寞,这点谁都难免。如果说只指望困顿时亲兄弟姐妹的扶持相助,有人帮固然好,没有人帮,笔者只能说,求人不如靠己。而且,有这种情况,雪中送炭的不一定都是亲人,说不定有朋友明义更甚于血亲;而血亲,也说不定是给你添乱添堵又无可奈何的那种人。
当然,世人都知,俩孩好,一块玩一块学一起长大,有利身心发展,在父母百年后,更是相依偎取暖的伴。然而,二孩政策的放宽,会是以一代人的辛苦作为代价来实现的。如果要二孩,意味着这一代人将承受上有四位老人,下有两个孩子等着抚养的情形,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真正能从这个政策中得到福祉的,是很殷实的中产阶级家庭。
古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果真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的十分深刻长远。孟子云,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中国人护犊情深世界知名,过着安稳的现在操心着很远以后的将来,总想着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个人忧患意识过了头,所以活得累。而孩子会懂得吗?会感恩吗?奉劝有些父母,切莫再想着回报了。毫无疑问的,孩大有孩世界,最亲最念的还是将来他们妻小,而不是这些把他们拉扯大的老家伙。身为过来人,回想下自己,这是很明显的道理。
那么,量力而行吧,别让自己超负荷运转。多个孩子,尿片、奶粉、教育,后面一系列投资,发费财力精力决非一句'难一难就过了,长大了就好了"这么简单。那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现在的社会,养孩远比从前辛苦劳累。想好了再要二胎,有条件,要,生;没条件,带好一个孩子,便好。看开想开,一生不长,别只为孩子活,也要为自己而活。养好身体,老时多看花养草唱曲画画练字,培养更多爱好打发寂寞的时间,只待有一天驾鹤西去,那是一生大限到了,生命循环之必然。
其实,身边也不少例子,亲人的孩子,教育宠溺,小太阳小皇帝,父母节衣缩食,无条件满足孩子,以为好其实祸害其一生。几年前,李双江儿子李天一曾轰动一时,是典型的反面教材。有父母为孩操劳一生,儿女成群,待上年纪身体有病,还要自己攒钱吃药看病,不时看儿女脸色,惨的还有被不孝儿女赶出家门。这些事情新闻报道层出不穷,让人寒心。所以,孩子多了一定好么,非也。
孩子是头等大事,跟孩子有得一拼的是房子。中国人都讲究安居乐业,这是数千年以来的传统。说到底,购房是为了个家,有了家内心才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但安全感真的可以来自于一套房子吗?归根结底,其实是价值观问题。人这一辈子,衣食住行中,住是老百姓一生最大投资。泡沫经济下房价火箭样一路飚升,居高不下,很多人做房奴,可能不仅动用了上一代人的终生积蓄,还背着如山债务,用数十年光阴去还贷。因为压力,他们如履薄冰,担心失业担心生病,一切尽量简省,失去了很多做人的乐趣,生活质量严重下滑。
然而家再大,还是家庭氛围和爱,最重要,一切外在只是形式。这世界富翁当然遍地,甚至富翁呈上涨之势,并且少数富人手里攥着天文数字的钱财,几辈子也发不完,但是世上穷人到底更多。有能力者大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来托衬和显示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而普通百姓究竞要不要买房?2016年的路透社数据显示过,2016中国房价会涨,不过由于库存偏高,需求透支,涨幅有限,约为2%。事实上,去年房价的确升了。2017年,楼市依然是中国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今天下午的央视新闻,强调一些一线城市,比如重庆,上海等地方出台一些措施严控房价,所以到底买不买,还是看购房者是否刚需。有些父母一心想着房子再低价一些,瞅准了出手,怎么着也要给孩子留个大点像样的房子,否则担心将来媳妇难娶。这样的想法,想想都累。
去年初,高晓松写歌《生活不只眼前苟且》,遭遇各方吐槽神评。其实对文人而言,诗意的语言是广义的精神境界。关于房子,他说,妈妈从小教育他们,不要被一些所谓财产困住,所以他和妹妹都不买房,就觉得很幸福。他认为不入流不要紧,每一天开心才最重要。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不趁生命存在期间好好地,开心走一回呢。如果你一味纠结孩子,烦恼房子,证明你还是看不开想不开
余若冰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责任编辑:河汉女 雪儿
总编:木子(相思枫叶丹)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请在邮件主题处注明“原创授权文学沙龙”,否则不予受理,两周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微信、QQ投稿;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发表后第四天结算,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本期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