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家冯玉雷:雪的行动艺术

2017-11-17 冯玉雷 文学沙龙

雪的行动艺术

文图 / 冯玉雷


       春节刚过,兰州就接二连三地下雪,这么密集的幻觉般的雪的惊喜飘飘洒洒地降临、缠缠绵绵地传承,出乎意料,太好了!气象专家说这场雪打破了50年前的记录。50年啊,多不容易的一场瑞雪!就是说,兰州的人们已经半个世纪没有体验过这么丰盈的雪意的滋润了,排闼而过的南北两列山系已经半个世纪没有如此隆重地被装扮过了,生活在屋檐下的麻雀、鹦鹉及野外的鹰、狐兔、山鸡、野鸭以及冬眠的蛇、蜥蜴、昆虫、细菌(当然,它们是几代甚至几十代、几百代、几千代)、沉默的石头等等所有构成兰州概念的诸位朋友,已经半个世纪没有感受过由冷动力造就的圣洁雪趣了!城市和马路的立体主义教条彻底被雪花打破了,所以,当我第五个清晨发现新的雪景时,心情激动,双手合十,对着窗外默默地说:感谢雪创造的行动艺术。



       从2006年2月8日的夜间到2月15日,这7天,雪行动着,经历了破坏/创造——样式化——再破坏/再创造的过程:破坏沉闷的气氛、扫除污浊的喧嚣、改革建筑物的呆板、清理虚伪的浮躁,等等,能破坏的、想破坏的,雪都破坏了;同时,雪创造了丰富的形式:让赫然壁立的山体醒目地横亘在城市身旁,让慵懒的山峰逶迤舒缓地进入霭霭雪气,让建筑物的线条分明、跳跃、变奏,让高高矮矮的树、灌木、草坪随心所欲地雕饰,让洗涤后的空气无拘无束地弥漫,让黄河水鸭重新以主人的姿态回归本初的文化意义,等等,雪能创造的、想创造的,都创造了。这是雪的行动艺术的初始阶段,她把这些景象作为礼物一厢情愿地送给这座渴望雪的城市,为了彰显礼物的神圣与纯洁,还穿插一段有鲜艳太阳照射的明亮时光。大家开始关注。接着,雪就邀请了更多具备演员功能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感之类符号参加创造。水车把黄河里的水捞上来又还给了黄河,它要收藏雪花啊;树在风的摇曳中陡落陈旧的雪花;汽车在被雪花灵魂铺满的柏油路面上谦虚谨慎地前进;行人披一身洁白雪花小心翼翼、精心地策划每一步;商场里的购物者和推销者都因为雪花的舞蹈而心情愉悦生意兴隆;酒巴里独自品尝红酒的漂亮女郎把所有期望与失望都毫无保留地与飞舞的雪花交流;天真烂漫的儿童扬起小手拥抱那些活泼吉祥的精灵;郊区田野里的农民慈祥地望着被雪覆盖的土地……就这些吗?当然不是,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都是参与者,大家已经把自己的满足、渴望、失落、以及隐私等等无微不至的情感和思想都注射到雪的行动艺术作品里了,不需要更进一步详细的统计。唯一 可以肯定地下结论的的,是这次行动艺术的内涵与50年前的不同,也与1952年夏天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和舞蹈家默西·坎宁安共同在黑山学院组织的活动艺术不同,当时,所有表演的行动都是偶发的、任意的、充满出人意外的奇想。凯奇吟唱一段与禅宗有关的乐曲,劳申伯在手摇留声机上放旧唱片,有人在一架事先放好的钢琴上演奏,然后提来两桶水,把水倒来倒去,观众席中有几个人在朗诵诗歌,坎宁安带着他的舞蹈演员在一条狗的追逐下跑过观众间的通道,后来成为波普艺术代表人物的劳申伯在天花板和墙上用幻灯机打出抽象的图象和电影断片……



      行动艺术的发生总是带有反叛性,挑衅性和发泄性,这点与下雪有某种相似。但是,我更喜欢雪的行动艺术。我一直把雪看成是最伟大的行动艺术家。雪作为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奇妙形式,有意无意地创造着全新的艺术,它似乎是在画家、雕塑家、建筑家、诗人、演员、音乐家等共同参与下的庄严地进行的艺术作品。如果麻雀、鹦鹉或着鹰参与了,会怎么样?麻雀依然只为稻粮谋,它的生存状态实在太小气,房檐下,洞穴里,臭水沟边,废弃的散发着腐朽气息的管道里,都是它们的藏身之处。麻雀还偷粮食。麻雀还狂妄自大,它们按照霸权主义者的智慧和视野来诠释烧酒,阳光,信仰,爱情和诗,并到处野蛮地强硬地推行它们的生存哲学。鹦鹉肯定对创造不感兴趣,它仅仅靠简单的摹仿就能得到一切。只有鹰是这次行动艺术中的娇娇者,作为一种神性的,飞翔的雕塑,在其身上更多地保存了恐龙和始祖鸟的精神气韵和崇高品质。鹰处于一种思索状态,它的思维常常与翅膀一起在没有污染过的天空中呼吸,抒情,飞翔,超凡脱俗,主宰荒凉之界,这样的天空下面,肯定是戈壁滩上黑色的沉积千年的荒凉,岩石,悬崖绝壁,偶尔也许会有草原和湖。而在冬天,能有一场惊天动地的雪花,那么,鹰就是这场行动艺术中的最佳演员了。可是,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这样的演员比50年前减少了。


       实事求是地说,我根本就没看见鹰。不过,当雪花在制造艺术氛围的时候,当我在市场买菜的时候,当女摊主的孩子撑着冻僵的表情像思考的哲学家愣在旁边的时候,当女摊主最后把一颗大蒜扔进称得够高的秤盘里时,我影响深刻。我感动了,我在想,贫穷的女摊主那小小的举动应该是这场雪的行动艺术中最精彩的组成部分之一吧。


       作于2007年冬



        作家简介:冯玉雷,男,1968年生,甘肃人。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任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甘肃分会主任、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中短篇小说《陡城》、《野糜川》、《饥饿》等,出版长篇小说《肚皮鼓》、《敦煌百年祭》、《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敦煌遗书》等,出版文化专著《玉华帛彩》、《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笔记》、《敦煌文化的现代书写》(与赵录旺等合著)。曾与赵晓琴合著文化旅游专著《走遍中国·甘肃宁夏》,在《中国比较文学》、《兰州大学学报》、《甘肃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十多篇。与胡潇合著动漫电影剧本《飞天》获2010年甘肃委宣传部重点文艺作品资助项目。小说、电影作品曾多次获奖。


冯玉雷往期作品点击欣赏

赵毅衡:敦煌书写

作家冯玉雷《咏胡杨》

帕米尔高原的拜火教遗址

作家冯玉雷:云中的红其拉甫

诗意的栖居者——拜访赵毅衡先生

疏勒河引一一兼赠天下护绿诸君子

       名誉顾问:杨 炼

       总       编:木 子(相思枫叶丹)

       主       编: 阿 静  

       编       委: 雪 儿   河汉女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所有投稿均视为“原创独家授权文学沙龙”(不同意原创授权,请勿投稿)。一周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文章发表后第四天晚上结算,第五天起,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以上文图冯玉雷原创授权刊发,版权为冯玉雷所有;转载使用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